有关门捷列夫的作文

【篇一:梦想从没走远】

梦想一场注定孤独的远行,但无论我走到哪里,他都从走远。

——题记

梦想每个人都有,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历史上很多的人都始终不渝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勤奋的门捷列夫,是俄国杰出的化学家,他一生从事化学事业。他由于生活的清苦和过于用功,导致在大学的时候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但他在医院也不休息,他偷偷的把纸和笔带进医院,从没停止学习。他依靠这种坚持不放弃的精神,有很多的成就,他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至今都沿用。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创作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一书,被誉为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了,但他却一直坚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获得了学术界和众人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性格,顽强的生命力密不可分。他在1970年,不得不借助轮椅,已经有三十年之久,他是种坚持物理学,他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借助机器进行工作。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命运交响曲》是他一部优秀的作品,她从小就遭受艰难,承受着在小小年纪不该有的责任,在这个环境下他学会了坚强和执着。他对音乐的那份执着,他充满高尚的品质,对生活的热爱,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都说他的命运不好,不光是只他的童年,也是指他在28岁时的失聋,他作为一个音乐家却听不见任何东西,这是多大的伤害。但是他却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对音乐的追求。他们这是些人物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对梦想的那种追求,那种坚持不懈,对梦想的执着是高尚的。

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但是我们不应该在遇到困难时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人生中会经受崎岖不平的路,推开一扇扇神秘莫测的门,在经历过这些之后,我们才会对自己的梦想迈出更大的一步。

在自己的旅途中,要坚持对梦想的那份执着,不应该忘记初心。

【篇二:多实在,少浮华】

有这么一种花,它为了花开硕大的艳美浮华,牺牲了结果的能力。为了浮华而丢了最实在的东西,实在不值,也不该啊!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界有个“办公大楼法则”。就是说一个部门、公司乃至政府搬进富丽堂皇的新办公大楼时,便开始走下坡路,失去原有的力量。比如联合国,比如东印度公司,还有法国的波旁王室和佛罗伦萨美迪奇家族,贾府也如此。当人们开始过于把精力集中于浮华,把凡尔赛宫装点得富丽堂皇,碧提宫塞满奇珍异宝,或在大观园堆金砌银的时候,便忽略了实在的工作,衰亡就不请自来了!我国古代有两位皇帝,李煜和宋徽宗。两个人都是能诗会唱,挥毫泼墨起来举世无双的人,结果都亡了国,都被生擒了去做俘虏。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身居帝位却不理政事,忘了为国家、百姓做些实在事。艺术上的名声是有了,可历史上的骂名抹不掉,毕竟二人是皇帝,不是骚人!

而那些真正为人所称颂,干出过实在事的伟人,往往就不重浮华。爱因斯坦不必说,乱糟糟的,顶着个毯子踢啦着拖鞋在街上走,门捷列夫也好不到哪里去,还有阿基米德衣服也不穿,从浴池里蹦出来喊着“Ερηκα”就往王宫跑;王安石也常常是“臭烘烘”的。然而被他们的成就所折服的人们谁还会在意他们的邋遢?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最为人所景仰。

因此,我们无论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不应当被浮华所困扰,要多做些实在事儿。比如在形式上盲目追星,只看到他们的“腿长”和酷相,没有看到他们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衣服丑了,没事儿,干净就行,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怎么奚落也是别人的事,只有装在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白金汉公爵的一万件华服也换不来!

为浮华所困非豪杰,实实在在真英雄!多实在,少浮华!

【篇三:合理利用你的暗时间】

我们的电脑运行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处理着各种纷杂的任务。越是装载着优质CPU的电脑运行速度越快,处理能力也越强。人脑如电脑,也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也在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人脑之间会存在差异,有的人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他们的CPU是满载的。还有些人每天忙得云里雾里,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大脑却处于放空状态。这就是在时间利用上出了问题。

每人每天都可以度过24个小时,在这事上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人与人之间对时间的分配差距还是很大。你是不是善于将“一分钟掰成八瓣用”?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使用暗时间的方法。如果不是,那么欢迎你走入暗时间的世界。

所谓暗时间,即是一个人在同一份时间内,在显性动作的同时对一件事物进行主观能动的深入思考。很好理解,不是么?我曾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每周一三五七都要去健身房跑步一小时,那段时间要准备参加一个市级评选,在跑步的时候我的大脑并没有闲置,而是在继续思考我这节课的设计,后来这节课获得了一等奖,里面很多设计环节都是我在跑步时利用这段“暗时间”思考出来的。

我们通常还有这样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苦苦寻求问题的解,却在思考之外的时间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这些意外之喜实际上并不意外,这是人脑经过对问题长时间的专注思考后,大脑的CPU依然在后台通过暗时间运行,在某一时间,某种场合,大脑完成了问题的算法,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著名的例子或许就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规律,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周期十余载,最终在睡梦里发现了这个伟大的规律,“天才的发现,实现在梦中”,这就是大脑利用暗时间在后台运行的结果。

暗时间需要好好拿来使用,但是也很容易被浪费。明白暗时间的积攒原理会让你的CPU处于高度运转状态。

第一、整合你的暗时间

暗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吃饭,走路,逛超市,健身,睡梦等,都可以是暗时间的宿主。有时我们可以获取的暗时间很短暂,无法进行对事物的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将这些宿主进行有计划的整合,让我们获得相对较长的暗时间进行思考。

第二、专注你所做的事

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力会被一些其他的事物吸引(比如刷了一小时朋友圈),这样我们这件事就被这件事拆分成AB两段。这时,由于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再进入之前的专注状态需要花费额外时间。如果这个时间是一刻钟,那么你在这件事上花费的时间为A段用的时间+一小时朋友圈时间+一刻钟恢复的时间+B段用的时间,这样,我们多花费了一小时零十五分钟小时来完成这件事。

第三、不进行任务切换

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对大脑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就像电脑,程序多开很容易造成死机崩溃。我的工作经常会遇到多个任务同时下达且deadline近似的状况,起初我的对策是:立即同时执行。这样我的大脑在不同任务间切换,最多的时候我同时处理过六件事。没有经过思考的执行往往是低效的,时间久了就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在deadline来临之际才想起这件事才做了一半。后来改变策略,先将任务捋一遍,把任务分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和“不重要也不紧急”四种,并标记在记事本上,这样让大脑的CPU在一段时间只处理一件事,专注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希望我们都能与“时”俱进,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和暗时间成为朋友。

热门推荐
1我生活在沉默寡言之中
2朋友,谢谢你
3礼物风波
4记忆深处的童年
5陶渊明
6我不为那件事后悔
7家乡的咸鸭蛋
8我的植物朋友
9我给家人拜年
10读《荒野的呼唤》有感
11我的语文老师
12我家是个动物园
13地球我的家园
14《狐假虎威》续写
15不是冤家不聚头
16请尝试改变
17蝴蝶,请不要飞进来
18心花怒放
19以父为镜
20身边的“粉丝”
21妈妈,我爱您
22慈母情深
23小沙蟹脱险记
24爆竹声声里
25关于水的作文
26浮云流水
27生活随记
28有你真的很幸福
29读《匆匆》有感
30爱心永恒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