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亲的作文

【篇一:思念家乡的作文】

转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在心底埋藏许久的相思也如影随行。“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月圆之夜总是很轻易地勾起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出门在外的儿女思念远在家乡的父母,远在家乡的亲人想念着身在他乡的子女;妻子思念着丈夫,恋人想念着心爱的他或她。不管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浓浓的相思,不管是思念远在家乡的父母,还是想念不在身边的爱人,心底的思念都是一样的浓,一样的.深切。想念的滋味,有苦、有甜、有酸、有涩……中秋节,躲不开的注定是这浓得化不了解不掉的相思。

在这个中秋,你最想念的人是谁?你最想对他说的话是什么?你又打算如何慰藉心底的相思呢?在这样的一个日子,就让你的相思绽放成一朵美丽的花吧。

每年的中秋,我的思念都在一个方向

【篇二: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看到或听到这首诗,我的心中便涌起一种浓浓的、甜蜜的思念味道,想起远在异乡的奶奶。

小时候,奶奶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人。她那灵巧的双手,总是会带给我一个又一个惊喜。一块小小的布,经她的裁剪,就会变成一双漂亮的布鞋;几块花布经她变法,竟能变成一件好看的花衣服;几个土豆加上几种简单的调味品,就可做出一顿可口的大餐。最让我佩服的是奶奶给我做的洋娃娃,几块破旧的布头,几块用过的棉花,竟被她魔术般做成了一个漂亮的娃娃。

长大之后,虽然和奶奶的距离远了,但是我对奶奶的思念一直没变。每当我吃着月饼过中秋时,总会想到远方的奶奶。“奶奶,您还健康吧?只有爷爷和您两个人一起生活,您会感到寂寞吗?中秋月圆夜,您和爷爷在做些什么呢?”所有的牵挂和思念,都在这个节日里,涌上心头。每到中秋,我就很想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陪他们一起过节,将我的快乐与爷爷奶奶一起分享。

我记忆中的中秋节,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回忆和思念的日子。

【篇三:写给爸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父母:

好久不见,你们还好吗?时光飞逝,像穿越时空器一样。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快要来到了,我特别的想念你们。时间过得真快回想儿童时代。我是那么的不懂事,调皮捣蛋,让你们操碎了心。

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在我成长中你贡献最大既要赚钱也要照顾我们的生活还要料理家里的琐事,每当我闯祸时你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帮我搞定!每天晚上习惯性的陪我们聊天和看书,每次加班很晚回家时都不忘帮我盖被子。

爸爸你也是时间上最伟大的爸爸,我之所以这么喜欢运动都是来源于你的陪伴,你总是那样的无私!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爸妈你们辛苦赚钱培养我,读完了大学,如今我也事业有成!成家立业了!

爸妈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在国外特别的思念你们!由于路程遥远和工作的原因儿子我没法回来和你们过节心里特别难过!希望你们理解我!

爸妈你们年纪大了一定要好好的保养好身体,等过些天我这里安排好就把你们接过来一起住,你们养我小,我来养你们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呀!

【篇四:每逢佳节倍思亲】

“妈,中秋节又到了,您身体还好吗?别疼花钱……”听着妈妈和姥姥的对话, 我不禁想问:我和姥姥有多久不见了?

记忆里,每年中秋,姥姥总会包大盘大盘的水饺,买好月饼,等着我们一家去吃个团圆饭。平时,姥姥和姥爷吃饭总在小方桌上吃,只有这一天才摆开大圆桌来吃饭。

姥姥说,大圆桌象征团圆,看着我们一点点成长,她很高兴。

自从舅舅在北京安了家,有了小表妹,姥姥就搬家到了北京。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月亮又像姥姥的大圆桌一样又亮又圆。

“姥姥,又是中秋节了,您又买月饼了吗?”我问。

“买了,都让你小表妹吃了。姥姥包的水饺味道怎么样?”“不怎么样——才怪哩!”

挂断电话,我端着一盘月饼坐在阳台上,看着月亮高挂枝头,即使没有路灯,也一样的亮堂。看着洁白的月亮,我忍不住拾起一块月饼对着月亮。这月饼还是一样的,与往年一模一样,但不是姥姥买的,也少了团圆的味道,却多了许多思念。

记忆中的姥姥家永远飘着一股浓冽的桂花香味;石榴总咧开小嘴挂在树梢上,虽然很酸,但每次我都会咬牙吃下几粒,再如数吐出,酸得我龇牙咧嘴,看得姥爷大笑不止。那只老黄狗总喜欢缠着我,因为是我将它养大的。

我用力咬了一口月饼,摇了摇脑袋,那些都是往年的事了,今年的中秋,又将是一个思念的日子了。

姥姥现在过得好不好呢?小表妹有没有淘气呢?

我三下五除二吃完了那个月饼,望着月亮。

月宫仙子嫦娥,还有那可爱的玉兔儿,你们是不是也会分别,清冷的月宫,嫦娥会不会想起她可怜的丈夫后羿呢?伐桂的吴刚,你又会想起谁呢?茂盛、经久不衰的月桂,能否时光倒流,再让我重温那往年的团圆吧。

团圆,就是在一起快快乐乐地。

姥姥,我祝愿您长寿,小表妹长大后,您落叶归根,回来。又一年中秋,买下月饼,包下水饺——吃一顿中秋团圆饭。

月儿一闪一闪,发暗的地方似舞袖的嫦娥。“起舞弄清影”,嫦娥在思念她的丈夫啊。一眨眼,嫦娥不见了,却是玉兔儿在笑眯眯地看着我。

这一切,都尽收眼底。恍惚间,嫦娥舞清袖,玉兔儿陪她雀跃,吴刚停下了手中的一切,月桂也摇曳起来。

姥姥,这一切您看得见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无法见面,在心中,我已吃上了您的团圆宴了!姥姥,我为您祝福。

花园学校八年级五班 周小宇

【篇五:我为汉字骄傲】

汉字,灵魂深处的根,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题记

月华如水。

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巨变;洗礼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看遍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升华了五千年的中华灿烂文化;过滤了五千年的交织与进步。铸就了你——汉字,你踏遍了漫长的五千年的光辉道路,美丽的汉字不老!她那如磁石般的向心力必然常在!

我为汉字骄傲,为她的情深而骄傲!穿越人类历史的长廊,“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短短的几个字可以展现一个人的豪情壮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短短的几个字可以衬托出一个人的思亲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短短的几个字可以流露出一个人的思乡之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短短的几个字可以描绘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品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谁不会为这一个个汉字组成的淋漓尽致的人物而产生内心的歌颂佩服?感受《论语》谁不会为这一个个汉字组成的刻骨铭心的话而由衷的产生尊敬赞美?字字情深!我爱你,汉字!

我为汉字骄傲,为她的独特艺术而骄傲!品味着王羲之对汉字的执着,观看笔山和墨池的汉字幽香;欣赏着颜真卿对汉字的固执,感受着他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力而丰腴雄浑、结体宽宏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势凛然。这一横一竖、一点一撇,如天空中的繁星,组成了星汉灿烂的银河;如大地上的繁花,组成了万紫千红的花园……细嚼享受着,仿佛身临其境在一个各具风韵的画中,让人回味无穷!我爱你,汉字!

我为汉字骄傲,为她的传奇奥秘而骄傲,汉字是美丽的,它负载着祖国几千年的文化,它是世上最悠久,最壮丽的文化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行书,几千年的岁月经历,展现了中华汉字在世界上的不朽传奇!那是2008年奥运会的一件事:当我们的观众力竭声嘶地喊着:“中国加油,加油!”时,不少外国人都深有感触,虽然外国有很多种翻译“加油”二字,可没有一个词可以替代中国这个“加油”所包含的意义,它能不断给人鼓励,使人振奋,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字字意重!我爱你,汉字!

汉字,中华民族的囯瑰之宝,我们怎能不为她骄傲?我爱你,汉字!

【篇六:家乡的中秋节】

天渐渐灰暗下来,夜晚拉开了帷幕,那带着朦胧云雾的圆月若隐若现,它穿过一缕缕云雾,映到了又香又甜的月饼里,流露出一丝丝的亲情。

祥和的夜晚,大家欢聚一堂,品尝月饼,欣赏月色,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倍思亲”,谁都希望在这天与家人团聚,但我却不能如愿。由于这几年搬到了城市,我已经有好几个中秋没有和家乡中的奶奶一起度过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时候,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到处奔波,于是便把我托付给了奶奶。她是个和蔼的人,可能是由于年轻时过于操劳,如今头发几乎已经发白,褶皱的脸上总是挂着一幅淡淡额笑容,让人感到平易近人。

她知道我喜爱月饼,每逢中秋,奶奶总是会到遥远的小镇里买一些月饼馅。她亲手做了几盘月饼,把它们放在避光的地方发酵,随着中秋的临近月饼也在空气中散发着清香,我被那芳香的味道牵引住,但奶奶告诉我中秋那天才能吃。当炎热的天空转向蔚蓝时,月饼夜就到了奉献的时刻。

奶奶做的月饼品种单一,每块月饼里都点缀着青红丝,内加冰糖,花生仁等。但吃起来却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很难想象她那双千瘦、粗糙的手能做出这么美味的月饼。

中秋的月是圆的。夜,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得一般温柔。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构成一幅画,在深蓝色的天空里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就在这美丽的环境之下,我和奶奶坐在屋后的一棵老垂柳上,我趴在奶奶的膝盖上——听她讲嫦娥奔月;听她讲吴刚伐桂;听她唱歌谣:月亮弯弯,编个花篮,盛上瓜果,四季飘香……她嘴里说着,唱着,还从头上扯下几根柳枝给我编个柳帽,逗得我咯咯欢笑。我抬起头看着奶奶问:“奶奶,月亮上真的有美丽的嫦娥仙子吗?”奶奶说:“当然啦,你看那满天的星星就是她的眼睛呢?”我懵懂地点了点头。

一旁是飘香四溢的月饼,往来的行人经过时,奶奶招呼他们来尝一些,他们想给钱,奶奶不要,顺手拍拍人家车上的小孩,把小块的月饼塞进了孩子的嘴里,用手摸摸小脸蛋,逗着,笑着。这一刻,她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回忆着与奶奶的一幕幕,我才发现那时生活是多么快乐。看着皎洁的明月,不禁引发了遐想:月亮中是否真的有嫦娥仙子呢?我想如果真的有嫦娥,我知道,这时她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诗:嫦娥后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她一定是在偷偷看着后羿,也盼望着能与后羿团圆。

“每逢佳节倍思亲”奶奶,您还好吗?我多么想念您啊!都说“明月千里寄相思”,真希望明月能把我的思念寄给您啊!

【篇七:思亲常念故乡园】

时光荏苒,光阴似水。岁月在无形中悄悄改变我们,昔日的稚嫩童真如今已成熟稳重,岁月不仅抹去了鬓上的黑发,而且带走了时间的记忆。

当今商业化社会快速发展,互联网的优势连接千家万户,我的家乡在岁月的洗礼中,早已是物是人非。时间的流逝,久不归乡的人们早已忘淡了家乡的面貌,白居易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说的便是如此吧。而对于过去的家乡,我并不了解,大多是从老一辈的人那里听说的,久而久之,一个清晰的家乡模样便永存在我的记忆中:

幼时的家乡的环境脏乱差,那时的太姥山河水中散发出一股铁锈的恶臭味,使得河中的小鱼小虾死亡,周围的人们随意地砍伐绿色植物,使得环境进一步恶劣。最可怕的是,环境的污染将可怕的自然灾害“带”回了家乡:泥石流,台风,山体滑坡……这些灾害使我的家乡“苦不堪言”。

那如今人们的生活环境呢?答案是与幼时截然不同。最主要的是环境,就拿最著名的太姥山说说吧!人们在太姥山周围大量地种植树木,以防自然灾害来袭;尽量大可能排除污水;人们对太姥山的旅游资源也进一步的开发……因为这种种的人为改善,太姥山就此还被评为“五A级风景区”,景色也渐渐更美轮美奂,河水清澈地可以照出天空湛蓝的面孔;鱼儿们如鱼得水,快活地在水中摇动身姿;空气中也散发着白茶的香气。

是什么让幼时的环境有了龙一般的飞跃?——互联网,很多人会感到很诧异,两者之间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实际上,互联网与家乡的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互联网使家乡的自然风光与美丽风景,更好的向全世界展出;互联网使家乡的习俗文化,更好更快传播海内外各地……互联网为家乡的变化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但是,我们在瞻仰互联网为我们家乡提供便利时,也不该忘记那些为改变家乡的生活环境而奋斗甚至付出自己青春,付出自己生命的人们,他们是改变家乡,使家乡变化最大的功臣!我们应当学习和传颂他们的品质精神——为家乡奋斗一切,让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篇八:每逢佳节倍思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吟诵着这首诗句,中秋节的情景便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

踏着满地银霜,迎着皎洁月光,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奶奶家过中秋。坐在奶奶家温馨的小院里,我仰头仔细地欣赏月色。云中那轮如梦似幻的中秋圆月,铺展开轻柔的光芒,把夜空装点的格外温馨。

正欣赏着月色,听见奶奶说开饭了,我的食欲马上被唤醒,赶忙冲到桌子前一看,奶奶做了满满一大桌子的菜,琳琅满目的摆开来,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奶奶煮的肉包子味道可香了,我一连吃了好几十个都停不下来。

吃完饭,爷爷打开了一盒月饼,喊着:“快来吃福气饼了!”我很纳闷,为什么要叫做福气饼呢?妈妈说:“为了爷爷、奶奶健康,请你们吃寿字饼吧。”然后,爸爸分到了“禄”字饼,妈妈笑着吃“喜”字饼。圆圆的月饼不仅象征团圆,更能带给大家美好的祝福。

又是一年中秋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天上的月光还是一样,澄澈、明亮,唯独月光下的人变了,变得不一样了。在月光下的安静院落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亲情的温暖。

花园学校五年级八班 冯璟琪

【篇九:苏轼为宋词点亮一盏灯】

月下吟诗,淡淡月光,散入珠帘,诗墨纵横,酒香四溢,水调歌头,流唱千古。

苏轼,一代文豪,铸就了一个不朽的神话。宋词的奔放豪迈,宋词的凄凄美美,不断发展,百代流芳,含着月色,荡漾开去。一圈,一圈,又一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起酒杯,忘却了世俗的忧愁,忘却了功名的纠结,只是轻身对月,嘴角呢喃,一心忧肠,只待月容;一身轻松,只待月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身处大宋高位,却无奈两鬓斑白,“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渴望尽自己所能为国效力,却恐官场污浊,内心烦忧。“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无奈月高心寒,放下心胸,愿做地方官为民效力。

美哉,壮哉!苏轼的豁达,为宋词添上绝美的笔墨,无论暑去冬来,词香依旧,如灯映路,引领着宋词的繁荣和昌盛,壮大和弘扬。苏轼孤身处于官场也有其气魄和胸襟,以民之乐为乐,不为世俗困扰。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映当空,繁星万点,漫入帷帐,照看思乡思亲之人,何能入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放下心念,不可怪月,月既无情,只有寄托思念。“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之情托于月,月影人影共徘徊,无可奈月,自古如此,只能企月而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岁岁平安,人人相思,共揽明月,虽遥隔千里却可睹月思人。只希冀兄弟二人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览中秋月。

乐哉,奇哉!短短的宋词寄托了苏轼别样的情感,无恐明月远隔无情,只愿借月思子由,仅此而已,仅此足矣。乐观的心境让我们感叹,开阔的胸襟引发后人的联想,不可因远隔而悲观、失落,应在别离中淡然。

悠悠岁月,重拾月下的笔香墨痕,宋词的繁荣,苏轼功不可没。他如一盏月夜下清幽的烛光,映着宋词,映看酒影月色,映着故人远亲,映着悠然的历史,一路悠悠走来,还散发着墨香,漾着轻轻扬起的马蹄,和着宋词,为我们带来遥远的思绪,淡然、宁静。

灯光微微,烛火蒙蒙,穿越着亘古的幽情。看,苏轼轻吟着宋词,缓缓走来。他在黑夜中闪亮,把光辉照进了页页汗青。

【篇十:年味】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大年夜。不少亲朋好友从远方赶来,相聚在这一刻。这是阖家团聚的一夜,这是举国同庆的一夜。

这一夜,我们无比的欢乐。大家聚在一起,和和气气的吃起了年夜饭。饭桌上大家都叙起了旧,聊了聊各自这一年的情况。当然更免不了的是对晚辈的关怀――送红包。长辈们满面慈祥的笑容,趁着吃饭,把红包一个劲的往你的怀里塞,想推脱都推脱不了。你只能讪笑着收下,边客客气气地道谢。吃完饭,小孩子的脾气就凸显出来了――大家都想要看春晚,小孩子却一个劲的打岔,就是不让别人好好看。问他为什么,只说是春晚不好看,他太无聊。父母顿时汗颜,赶紧把藏起来的烟花递了过去。小孩子嘴巴一闭,一翘,拿着满袋的烟花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大家哄堂大笑,纷纷说:“这个小孩真聪明,懂得声东击西呀!”

我们一起看着春晚,不知不觉中,已经快12点了。我们商议好,12点一起合个照,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12点到了,十几个人一起排好队,摆好pose,一个人在后面放起了烟花,随后在12点的那一秒,那一刻,我们齐声高喊“新年到!”背后是满天炫目的烟花。从正面看上去,真是壮观!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按照我们老家传统的习俗,今天大家在出门前会摆上各种水果、零食、饮料在自家的大桌上,招待来拜年的人们,然后小一辈便走家串巷,一路上见着一家就去拜年,而别人也会客客气气地回敬拜年的人一句“新年好”。这样盛大的场面会持续一整天,直到傍晚;第二天又会继续重演,只不过没有第一天那么热闹。

那么国人为什么会如此执着于春节回家,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春运”呢?我想,就是因为所谓的――年味。

那么这所谓的年味,又是什么呢?

我想,这应该是中国人思乡与思亲情绪的共同作用。思乡,让他们想要回到家乡;思亲,让他们想要与亲人团聚。这两样加在一起,就是与亲朋好友一起相聚在家乡,去往崭新的一年。而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思亲――亲情。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动力,让他们一路冲破阻碍,回到家乡,风雨无阻的动力。

热门推荐
1我的理想
2寻觅那一份人间温情
3小鸟
4溪流中的鱼
5围绕让写一篇作文
6当不适成为习惯
7雨中撑起了一片晴空
8碎片生活
9感恩母亲
10家里的老物件
11星空下的遐想
12一次难忘的体验
13不能改变大势,那就改变自己
14调皮的妹妹
15为你点赞
16参观泰国皇家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17品尝美食
18最美不过你
19咱们班的“假小子”
20丢了我自己
21九龙山游记
22陪妈妈过三八妇女节
23蜗牛的秘密
24我学会了读书
25我们班有趣的事
26温暖的旅程
27为梦想而战
28比施舍更高贵的
29再游河桥古镇
30行走人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