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易水的作文

【篇一:历史将记住英雄】

古往今来,有多少才艺卓绝、风华卓绝的惊艳人物。古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近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哪一个不是千古风流人物?

这些人随早已逝,但他们的伟岸功绩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灼灼生辉,他们的灵魂更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现在我要讲的,便是《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荆轲的一生中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嬴政,这个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帝的人却差点死于荆轲的匕下,因此,从当时人们思想的封闭与落后中,他是个当之无愧的敢于挑战规则的英雄。

在《刺客列传》中,司马迁描述荆轲的文字最长,在描述荆轲刺秦王时,他笔墨饱含感情,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慷慨悲壮,深深地扣动着我的心弦。可见荆轲敢于向上位者挑战的精神是被司马迁所欣赏的。而他所刺人的身份更决定了他能名垂千古,他的一生可谓成也秦王,败也秦王。或许他也没想到自己刺秦王失败了却反而这样的结果。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在这悲壮慷慨的羽声中,你只身一人踏上了孤独的旅途,无惧一路上的挫折与磨难。在你人生的最后时候,你如璀璨的烟花般燃尽自己的生命。你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大的秦国,进入了他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你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你敢于向最强者挑战;当那个号称12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你却能谈笑自若;当你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你在冷静中完成了你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你在咸阳宫战斗力几分钟,然后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却光荣。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你日复一日的苦练刺术,只为在刺秦那一刹那的成功。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机会都是给哪些有准备的人。地利、人和你都有了,可惜天不遂人愿失拜了,但你的行为我将永远铭记,你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这次短暂的战斗,无不显示了你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气、胆略与英雄气概。你的行动虽然失败了,但你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佩,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

历史将记住英雄,历史将记住你。

【篇二:我自豪我是一个爱诗的人】

我自豪,我是一个爱诗的人。

——题记

小时候,我就喜欢古诗,读着那一首首诗词,心中总会勾勒出一幅幅如梦的画卷,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诗的喜爱越是如痴如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是对往昔如歌岁月的无限追忆……

“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对离去友人的不尽思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对理想的追求……

望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风,想起易水边的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生命绝唱,看着菊花在秋风中独立山岗,心中油然而生:“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豪情……

看着一片片花瓣从树上落下,想起了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望着窗外高耸入云的大厦,想起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神来之笔……

看见路边枯草悄然伸出一点新绿,心想,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天街小雨沾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了!

秋天来临,百花黯然,然却有一簇秋菊不惧寒霜,以为陶渊明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淡然闲适,但“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也许才是菊的真实写照……

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使我恋上了松;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寒梅傲雪的风姿使我折服;郑板桥的那句流传千古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使我对竹产生无与伦比的敬意,岁寒三友讲述的不仅的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更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诗也是人生呢……

看着窗外,月亮依旧洒下一片清辉,祥和而宁静,聆听诗歌,心随诗韵跳动的感觉是如此美好……

【篇三:为了心中的执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冗繁分架的风华往事,有无数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还有为了心中的执着而奋不顾身的风流人物……

易水岸边

萧瑟的秋风吹皱一河易水,也吹起河边荆轲零乱的散发。是去刺秦王,为天下的百姓寻得解脱;还是缩在一隅,做个醉生梦死的小人呢?他犹豫了。因为他明白,如果失败了,他的身家性命便会顷刻间化为乌有。风,仍在呼啸着,吹刮着地上坚硬的棱角。他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于是一个高大的身影随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向秦国远去。

荆轲为了什么?为了心中的执着!

乌江西岸

漫天的黄沙似乎想要掩盖一切,沙子裹挟着腥风劈头盖脸地打来。项羽面对着成千上万兵强马壮的汉军,心中感慨万千。他的西楚霸业才建立几年,就落入刘邦的手中。他埋怨自己在鸿门宴上的优柔寡断,没有趁机杀掉刘邦。可这样又有什么用呢?败局已定,他已无颜去见那一江之隔的江东父老啊!只见他拔出长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项羽为了什么?为了心中的执着!

汨罗江边

碧蓝的江水正如此时屹立在江边的屈原一样,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当下的王朝,宦官当权,贪官横行,他们把百姓的苦难安危置之不理,只顾自己的安宁享乐,大好的江山岌岌可危。他对此情状,振臂高呼,可就如一粒石子落入大海的狂澜,了无波动。“有谁听得到我心底的诉求,了解我所想的哀愁呢?”他自嘲地笑了笑,想到了以死来作为最后一次抗击。于是他身负重石,一跃而下……那圈圈涟漪,诉说着无尽的愁思。

屈原为了什么?为了心中的执着!

荆轲、项羽、屈原,他们为了心中的执着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身影,幻化成一颗颗明星,在我的心中璀璨,闪耀,抹之不去。

【篇四:我的另一片天地】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将自己的头埋在两旁的书山之间,让自己的心在书海中运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的心扎进了《史记》之中,眼前,仿佛浮现了司马迁困惑的神情。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而今日法官的一席话,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挣扎,是死,还是活?他在李陵一案中,看清了汉武帝喜怒无常、好大喜功的真实面目。下狱之后,他曾想到了死,死了,就一下白了。但是,他的眼前又仿佛浮现了爹爹在洛阳病榻上的遗言,想起了尚未完成的《史记》,他又想到了活,尽管这是苟且的活。但是,为了给后人们一个交待,他选择了腐刑,选择了卑贱的生存。正是这个决定,才成就文学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在厚厚的书中,我的眼前又仿佛出现了一个手持汉节的老人的身影。在那个寒冷的异域,老人手持汉节,忍辱负重地在荒寥的异国生活着,几十年如一日。他的人一如他手中不朽的汉节一般屹立不倒,这是可敬的,这是忠诚的化身。正因如此,才使他的大名万古长存,正是他,才使匈奴冷寂的大地上竖起了一座汉的丰碑。忘了告诉你,他的名字叫苏武。

巴金老人家的《家》则让我洞悉了旧社会的封建制度。那吃人的旧社会,那吞噬希望的封建制度,如鬼影一般地横行霸道,而沉寂的人们也心甘情愿地被压迫一辈子。觉新,本是一个前程似锦的青年,但家族的沉重的压力和地位的特别让身为长房长孙的他喘不过气来,却丝毫不敢反抗。哪怕是他妻子的死,他也只得沉默。但觉慧是清醒的,他也是少数清醒人中的一份子。鸣凤的死,瑞珏的死让他看清了一切的真面目,于是,他反抗了。他自己抗婚,还帮哥哥逃脱那桩封建制度中罪恶的婚姻。但当他发现在黑暗面前一切反抗手段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时,他选择了逃离,他要逃离这个吃人的地方,逃到充满自由毫无约束的地方。于是,当他毅然逃往开到上海的船上时,他背后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渺小。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不屈者的灵魂,是高傲的图腾。

书仿佛是一切历史的承载物,我从中了解到了太多的东西,受益终生。而它,又是历史的明镜,反映出一个个传名千古者的身影。不信你看,荆轲正站在易水边高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明知九死一生,却仍义无反顾,这是诚信;“臣心一片磁铁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是忠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乐观……书海无边,而我,则在其中尽情畅游。

这,就是我的另一个天地,另一个人生。

【篇五:历史将记住这些伟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易水诀别,荆轲用尽全部力量来怒吼,他将入不测志强秦,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害怕的事情,但荆轲却毅然前往,不曾有一丝的犹豫

春秋战国时期,硝烟四起,民不聊生,各路诸侯纷纷雄起,想要一统天下。当时的秦国也不例外。秦国率兵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害怕,便求于荆轲,荆轲二话不说便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孤身一人入虎穴。虽最后光荣牺牲,但历史的长河将永远记住他,因为他是一位敢于面对强秦而不曾后退的有着爱国情怀的伟人。

历史在前进,但这一幕幕英雄事迹将永远不会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他们将是我们永远的榜样,而现在中国也有许多如同荆轲一样的爱国勇士,邓稼先为了国防事业日夜坚守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仅仅只为国家献一点微薄之力。

雷锋这一名字家喻户晓,他是一个极乐于帮助他人的人,为了别人可以连自己的生命也不要,是什么引领着他们,是爱国精神,他们一次次为了国家牺牲自己,大家将永远记住他们。

历史也将记住他们,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反而会越来越重。一个国家正因为有着他们这样的英雄才得以发展,中国也正是因为有像他们一样的英雄不断涌现,才会使中国永驻东方这片大地。

英雄的精神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也不需要为国牺牲自己的性命了,但我们的责任更重了,我们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可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一个个人组合在一起便是许多了,如果人人都拥有一颗爱国的心那么国家的进步还是一件难事吗?

历史的长河在奔腾着,世界的发展在一步步向前,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家,正因为有他们这样的英雄,中国才可以发展的如此之快,而他们将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将永远以他们为荣。

英雄们,我们敬他们,我们赞他们。

【篇六: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她是一位美丽的姑娘。那一夜,她走入我的梦中,牵引着我的梦魂,带我进入一个古老的宫殿。只见殿前一块大大的匾额上写着——“语文”。

步入前殿,是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是吴承恩的想象建筑了它。孙行者曾在这里取走定海神针,闹得天翻地覆。天马行空是孙行者的神力,承载着的是取经路上的艰辛。

宫殿左侧是一间书房,里边堆放的,是厚厚的兵法。右边是一间茅庐,孔明的茅庐,玄德的心结。罗贯中造就了这间屋,这茅草房别具一格。没有喧嚣,只有宁静。记得孔明曾在《出师表》上写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离开了,墨香却永远留下了。

踱步穿殿,来到后花园。这便是华丽的大观园了。大观园里住着是贾府的上上下下,一家老小。黛玉园中葬花的情景使我刻骨铭心,湘云醉卧青石的娇态挥之不去。“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里的是是非非,隐藏在背后的真相,是曹雪芹留下的永远的深思。

花园里有一座山——梁山,那真是绝妙的一处,别样世界。那里有一百零八将,那里的故事妙趣横生。施耐庵一直守护着这样的一座山坡,在那里风风火火,在那里流传着的一个又一个好汉子的传说。

后花园的有一堵围墙,是方块字堆成的艺术,那是一卷彩画。卷头是荆轲在易水之滨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吟唱的还是视死如归的心,带走的是他的生命,留下的是亘古不变的赤诚忠心。

紧接着的是杜甫的老泪涟涟,只听哀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牵系着他对家的渴望,对国的期盼,和深沉的爱。

彩画卷尾是鲁迅的爱恨情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予的是他对人民强烈的爱和对敌人强烈的憎,它就像一声惊天动地的雷鸣,响彻天际。

眼前忽而豁然开朗,她——语文的形象开始清晰起来。

那夜,她轻轻走过我的身边,我的思绪,我的情感,永驻我心。

【篇七:《雁门太守行》改写】

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战争连绵不断,百姓不得安居。诗人作为一个守城的将士,自然是要为国捐躯,报效国家的。

在城内时,看见敌军如乌云一般向城池逼近,浩浩荡荡的,不禁让人心生凉意,心生危机,仿佛这座脆弱的城马上就要被他们吞噬似的,显得来势凶猛。但是敌众我寡,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守军们能怎么样呢?他们也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奋起抗敌。

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映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像金色的鳞片一样闪闪的发着光。这一刻,一个个矮小的身体显得如此高大。

双方收兵后,战地场面异常悲凉,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黑夜中凝为紫色,格外凄异。虽然双方都有大量伤亡,但毕竟敌军人数较多,只能静待友军的援救。

在寒风卷动着红旗之际,救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高扬不起来。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看那场面,将士们心里想的,应该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了吧。

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黄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而将士们为了报答国君招揽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甘愿为国血战到底,为百姓、亲人的安居乐业血战到底。为了让百姓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于是诗人著成了《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篇八:意料之外见情理】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北大演讲时语惊四座:“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然后再道:“但我们要为它创造一个意义。”顿时掌声雷动。因为意料之外见情理。

死,不是逃避苦难,不是临危怯懦,在很多时候,死是一个响亮的结尾。

为价值而死,生命是辉煌的。易水河畔的歌吟穿了千年的时空,仍回荡在这古老的土地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背负着所有百姓的期望,壮士披上利甲,不祥的预感成就了英雄临终的悲歌。而它英雄无畏,那把生命至美的匕首将改写历史。这样的死,是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气慨,人生也因此具有沉甸甸的价值。

君不见汩罗江畔的老者吟道:“安能以身之察察,受扬之汝汝者呼,宁赴湘流,葬身鱼腹中。”他于世而不容,如鹤立于鸡群。倘若屈原去楚国,或似陶渊明一般“兰之生谷,虽无人而自芳。”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他还能有那种高洁的精神吗?而这样“宁赴湘流”的精神已源远流长,洗涤着整个民族的心灵。

为信念而死,生命是悲壮的。“夸父追日,渴死于路。”这是一种飞蛾扑火的勇气。不能说这是愚钝。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哥白尼在广场上仍然说道:“可是,它(地球)还在转着啊。”他们用生命的代价书写了悲壮,意料之外见证了真理。

有人说人生的长河如柔弱流逝的水,但你却不见,在寒风来临时那巨大的冰柱站立起来了吗?流动的水却展示了另一种永恒。

有人羡慕海之浩渺无穷、山岩之亘古永恒,但是它却比不上人的一生。山与海,它们不会死,不能在一生的结尾给自己一个意义。而人生虽然短暂,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人生的过程却更丰富,却更有价值。

意料之外,情理俱全,如果透过表面的现象去挖掘它的本质,也许你会发现另一种意义,因为意料之外见情理。

【篇九:我与荆轲的一天】

冬至时,我已身处秦宫。

大雪白了咸阳宫屋顶上的瓦,屋檐上几只神兽半身被埋没在雪里,缄默地不发一言。太静了。雪埋没了所有的声音,我感知不到任何事物。我从未如此想念燕国往日闹市的光景。在无数日子里,在我尚且可以看见时,我在醉酒后街上击筑,荆卿和而歌,泪光与笑声混杂着,刻印在往日时光中。

异国的烈酒滚下喉咙,热泪不知何时从眼眶流出。

惊愕,失望,厌恶,恐惧。当得知荆卿刺秦失败时,我从太子丹脸上读出了复杂的情绪。半晌,仿佛大梦初醒般,他跌在地上,苍白得仿佛将死之人。他不曾为荆卿举办任何的追悼,半月前易水上的送别,仿佛是他能对如荆卿般刚烈正义之人怀抱的,仅有的尊敬。

可恨我只不过一乐师,既没有勇气踏上刺秦的不归路,在国破家亡时也苟且偷生,被秦军所虏。秦王惜我才华,又惧我在殿上时有害他之心,故废我双眼。在黑暗里,在茫茫的混沌与悔恨中,我一次次奏响音乐,而大殿上无不称赞者。我恨。恨自己的懦弱。乐器中早已注满了铅,只要我想,便可投向秦王,为燕国,为荆卿,报灭国凌辱之仇,但是我不敢。

我长叹。太久的黑暗与躲藏,我几乎忘记了世界原本的样子。只是那天易水之别,我逼迫自己不能忘记。一遍遍疯狂地回想,不能忘记。坚决不能忘记。我曾无数次想象过我的友人在面对秦王时的神态。是不卑不亢?还是骄傲睥睨?利刃出鞘时,他又是在想什么?炽烈地扑向死亡时,他是笑着的吗?

荆卿之勇,哪怕借我三分,我也不会于此苟活。英雄之觉悟,恐不是凡人可触及之物。

不久后,秦王召我入殿,为他奏乐。我默然相许。

启奏,初为角声,半清半浊。手指拨弦,我闭上眼,明知无论如何都将是一片黑暗。

角声之后便为羽声,声至清。仿佛又回到了易水畔,羽声慷慨,荆卿和而歌。易水秋寒刺骨,白衣在风中猎猎作响。逆旅者从未奢望再还乡,英雄义无反顾,而他欲守卫之人却畏手畏脚,以小人之心猜壮士之量。乐声激烈,如火,灼烧燕宫的火,践踏燕地之铁骑。

复又为变徵,至悲。还是那些回忆充斥着脑海,赶也赶不走。闹市街头名为高渐离的乐师遇见了太子丹的宾客荆轲,浊酒滚下喉咙,化作人海间铿锵的歌,恰如荆卿之性格,从未向世俗之物屈服。街市上飞扬的尘土迷了我的双眼,友人的身形逐渐模糊。

我皱眉,忽而停奏。大殿上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里不是燕国。我悲哀地笑。本应被称做英雄的人成了逆贼。抬手,指节微弓;抬头,无神的双眼注视前方,我所恨之人端坐之位。落手。

宫声乱,君骄恣。徵声乱,劳逸苦。角声乱,人民愤。忽而五音齐乱,国将亡。

我感觉到泪水从眼眶不受控制地流下,脚步在尚未察觉时便已启程。奔跑着,从我所处之位到秦王王位不过十几步,却似过了一生一样漫长。荆卿在那时是否也是如此地奔跑着?明知命不久矣,明知哪怕眼前的秦王死了还会有下一个秦王,燕国覆灭的命运不会有丝毫改变,自己只是徒劳无功。但还是无畏地奔跑着,只因为这颗心脏还在炽热地跳动着,只因自己是“燕人荆轲”。

筑与王座碰撞的声音响起,我知道我失手了。但是这一切总算结束了。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无法从过去挣脱的老人,我追逐着燕国渐渐消散的影子,终将湮灭在历史之中。然而荆轲,他将会永存,他的名字会被后世人铭记,是愚人,亦是英雄。

在秦王身边人把我拖下台阶,利器贯穿了身体时,我忽而想起了我与荆轲离别前的那一晚。他微醺,手中酒杯盛满了月光。

“荆卿此去,若一去不还,何如?”我听见我自己说。

他轻笑,眉眼渐渐融入背后苍白的月,身形忽而不见。秋风带走了他的魂灵,吹散了他在易水畔的歌,只留我在原地,热泪涌上失明的双眼。

“便一去不还。”他不曾悔。

【篇十:荆轲】

提起荆轲,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荆轲因为刺秦王而使他家喻户晓,名垂青史。而易水送别那悲壮的场面成了千绝唱。

荆轲不仅武功高强,胆识过人,而且很爱读书,心系天下,是个侠士。正因为如此,他才担起了刺秦王的大任,燕太子丹为了让燕国再存活一些时间,选中了荆轲,并派他去秦国行刺秦王,为了使荆轲同意去刺秦王,太子丹竭尽全力满足荆轲的需要。荆轲很聪明,他知道秦王的性格,他需要的是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只有这两样东西,才能打动秦王,秦王才能召见他,他才有机会下手。

刺秦王的结果,当然人人皆知,荆轲以死来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即刺秦王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当然其一就是夏无且的掷箱,这为秦王拔出长剑赢得了宝贵的几秒种时间;其二是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潮流,阻碍历史潮流,必将会失败;其三是没等到荆轲的那位朋友,可以想象那位朋友一定也像荆轲一样勇猛过人,是个侠士。假如那人与荆轲、秦武阳一起去刺秦王,也许会得手;其四是秦武阳的胆怯,秦武阳的举动使秦王与群臣很惊讶,故没有让他上殿,使荆轲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助手。

荆轲的失败,使秦王活了下来,但秦王也被吓“目眩良久”。这是秦王政一生中的第一次被行刺,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再后还有高渐离用筑行刺秦王政。荆轲虽然失败了,但他的侠义精神却留了下来,自秦王政着手统一六国,到秦始皇死在赵地,六国的人相继来刺杀他,这均是荆轲开的先例。

荆轲不仅为了太子丹,而且也为了燕国的百姓免遭战火。所以在百姓的心目中,荆轲就是侠士,是个不折不扣的侠士。因此,在今天我们仍然在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我们提到易水寒,仍然有一种悲壮的感觉;我们提到荆轲,仍会敬重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热门推荐
1秦兵马俑,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2暑假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3我爱篮球
4雷雨
5五十万年后的人类
6童年里的紫金港
7厉害了我的国演讲稿
8享受慢生活
9我的烦恼
10童年趣事
11作文漫画老师600个字
12夏夜
13小学生观察日记
14曾经错过的悠长铃声
15饭桌上的故事
16梦想从这里启航
17老师的评语
18榴莲
19春姑娘在哪里
20感悟落叶
21俯首甘为需子
22未来的教室
23妈妈生二胎
24泡方便面
25老师眼中的我
26你是我最美的风景
27观奇迹男孩有感
28远见
29柳树
30一个动作的欢喜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