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爸爸的诚意】
我上一年级已经有三个月多了,爸爸妈妈说我进步很大。我挂上了红领巾,每天晚上可以拿着《365夜睡前故事书》给爸爸妈妈讲故事了。我还会写字,做数学题,这都是老师的功劳。爸爸决定要好好谢谢老师,想来想去,终于决定做一根点字棒送给老师。
爸爸先来到山上选了一根粗细中等的毛竹砍下来背到家里,接着用刀把竹子劈成四份,可是竹子还是太粗了,爸爸就用刀子使劲削,竹屑随着他的动作,不停地往下飞,看得我眼花缭乱。爸爸说:“别看很简单,其实挺难削。”是呀,你瞧,一不小心爸爸的手就被削去了一块皮。眼看一根快完工了,结果一用力削断了,幸亏竹棒还有,爸爸又继续加油。终于一根削得差不多了,爸爸就放下刀子,改用砂皮,上搓搓,下搓搓,还说要搓得非常光滑,千万不能让竹丝影响老师上课。哇,一根又细又长又光滑的点字棒终于做好了,我高兴得跳起来,想早点拿去送给老师,可爸爸不让。为什么呢?我不高兴了,可爸爸却不告诉我。
星期三早上,爸爸拿着他亲手做的点字棒送到学校来了,点字棒的柄上还挂着一个漂亮的小玩意儿,爸爸说:“老师这么辛苦地教我女儿,我只有把点字棒做得完美些,并亲自送到老师手里,才能表示我的感谢与诚意。”
【篇二:家乡的竹园】
我家住在一个又美丽又可爱的小山村里。周围都是竹山茶园,像是一座高大的绿色围墙。
每当春天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小笋在地下默默地生长,这时人们称它为头笋,又称冬笋。春节前后,餐桌上少不了鲜美的笋,男女老少都喜欢它。到了清明节,鹅黄的新笋像刚出壳的小鸡钻出地面,仿佛林立的宝塔。它的顶须黑中带绿,这时的笋外面明显有一层毛茸茸的细毛,所以人们叫它毛笋。毛笋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管上面压着多重的石块,都能掀翻它们,破地而出。人们根据笋的好坏进行选择,把精壮的留下,培育成竹。
晚春时光,笋长成了嫩竹,脱去外衣笋壳,笋壳还可以用来做纸或拉丝做成沙发的内垫。脱去外衣的竹子颜色嫩绿,竹节处有一些白毛。嫩竹先长出竹丝,再长出嫩叶,比老竹显得更加翠绿,这嫩竹是做纸的好原料。
到了炎热的夏天,一阵大风,竹林翻卷着绿色的波涛,哗哗地响,气势澎湃。每到暑假,我们经常在竹林里嬉戏玩耍。
秋天,甚至冬天,竹林还是那么绿,那么美!暑尽寒来,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为家乡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竹子,你无私地为人们奉献着你的一切,你对人们的要求却是那么少。一阵雨露,一丝阳光,你就能发芽、生长。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篇三:坚持也是一种美】
坚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一千三百九十二年前,唐朝的玄奘法师不远千里,历经千辛万苦,十七年完成了徒步出国留学的宏愿。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坚持,是古今中外的人们成功的必需品质。
在科学研究上,坚持是尤为重要的。科学巨人爱迪生,他一生中有成百上千个发明专利,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总是赞叹爱迪生的成就,但请问,爱迪生的哪一个成就不是靠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换来的?仅仅是发明白炽灯泡这个实验,他就做了两千多次,把已知的所有元素都试了一遍!最后才发现了最合适的竹丝灯泡,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这样的坚持,何尝不是一种美德呢?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更是重要的一部分。假如你要实行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为期半年,第一个月你做到了,第二个月呢,因为种种原因,你剩半个月没有做到,第三个月又半个月没有做到,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也不可能做好这一件事。
历史上很多人不也是这样的吗?唐玄奘坚持要去取经,不怕千辛万苦,他不也到达天竺成功了吗?各代的帝王,不都是为了当上一代天骄吗?小吏、鞋贩、地方官的儿子、蒙古游牧、甚至乞丐,不也成了后来的刘邦、刘备、李世民、成吉思汗和朱元璋了吗?曹雪芹为了写《红楼梦》,尽其一生去完成这本著作,最后他的作品,不也震惊中外了吗?毛泽东、曹雪芹、唐玄奘、居里夫人、刘邦……这些人的坚持,不是都成功了吗?
坚持不懈,更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美!
【篇四:不错过的记忆】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却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可是,再好的天气,再美的风景,也消除不了我对外公的思念。
站在外公的墓地前,我亲手换上了新的花束,认真擦拭着墓碑上蒙尘的照片,看到外公那张微笑的脸,一段段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播放,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占据了我的脸庞……
外公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时不爱与人太多的交流,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很严肃,其实他只是不善言辞,他总是用行动诉说着他对我们的爱。
有一次,我吵着要买零食被妈妈“训斥”了一顿,不懂事的我就用哭来表达我的不满,据说我的哭声响彻整个楼道。外公走了过来,朝我笑笑,轻轻把我抱起放在他的腿上,然后拿起身边的二胡拉了起来。我的注意力被这“奇怪的东西”发出的“奇怪的声音”吸引,不知不觉地停止了哭泣,慢慢地进入梦乡。一个挂着泪痕和鼻涕的小男孩坐在拉二胡的老人怀里睡觉,这个场景被妈妈拍了下来,存在相册中。
我的爸爸妈妈上班很忙,经常不在家,所以外公是我最好的玩伴。那天,妈妈给了我刚买的玩具,就去上班了。和往常一样,我抱着玩具就去找外公,外公马上关上电视,掏出老花眼镜戴起来,然后和我一起盘坐在地上,开始研究我的新玩具,认真查找一个个零件,不厌其烦的跟我讨论拼凑技巧,活脱脱一个可爱的老顽童。
可是,几个月后,不幸降临到了外公身上,他被查出了癌症晚期。持续不断的检查、手术、化疗,使外公原本红润的脸庞变得苍白,原本强壮的身体变得骨瘦如柴,慈祥的笑容也变得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看到外公坐在阳台上,手上拿着很多竹丝在忙着,我忙制止他,让他休息别干活了。外公看着我,轻轻地说:“外公很快就要走了,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想着给你做个篮子,以后你们看到它就会想到我。”说罢,一颗浑浊的泪水掉落到了竹丝上。
亲爱的外公,即使没有照片,没有玩具,没有亲手编织的篮子,那些美好的往事,都会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是我这一生永远不会错过的记忆。
【篇五: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人曾经说过:“不努力,就没有成功,想要成就番事业,就要下苦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正确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世界上谁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却不知道为了使千家万户都能用上电灯,他足足试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爱迪生开始以白金做灯丝,但成本高,而且寿命很短,仅仅亮了八分钟。他觉得如果使用白金,这电灯还不如不用。于是他放弃了昂贵的白金,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经过反复的试验与研究,终于找到一种好材料:竹丝。他惊喜地发现竹丝灯泡的寿命居然长达一千二百多个小时。他大喜过望,却仍然继续研究。最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材料:钨丝。爱迪生的不懈与努力,让他成为了电灯的发明者。
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就了爱迪生的愿望,王羲之亦是如此。他为了练好书法,用烂了许多毛笔头,积起来足有十石,这难道不是成功的必需吗?他每天都勤习书法,常常带着笔和砚台去一个池里洗。冬去秋来,寒来暑往,池里的池水都被染黑了。王羲之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为了练好书法,专心致志,用手模仿笔在衣襟上划,结果连衣襟也划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练了一手好字,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书圣”。一次,他在木板上写了祝词,木工打算刻出来,却发现墨已深入木板三分,可见王羲之字之刚劲有力!
不努力就不会有收获,比如方仲永,天赋好,五岁无师自通可作诗,但因为没有读书,没有下苦功而“泯然众人矣”。
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否想到下一番“功夫”呢?只要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功。就好像雨果说的那样:“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如果没有努力,就不会成功。成功只会给坚持不懈的人,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具有毅力的人。
【篇六: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园林式校园。
一进校园,就看到一座假山矗立在教学楼的东方。假山四周,长满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在阳光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赶趟似的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发出阵阵清香。
假山周围有卓子亭,江嵊古邑,竹丝幽巷,东阳古邨,上泉乡社等景物。每一处都浓缩了摄山人的家乡情怀。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白色的古桥,名叫“燕子桥”。桥下,池里的水清澈见底,一群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还不时跃出水面,吐着气泡,十分活泼可爱。
走进操场,一片片草坪,犹如一块巨大的绿地毯铺在地上。操场两边是一排排银杏树,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响,仿佛在为我们鼓掌。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座古典园林式与现代化结合的美丽校园,我爱我的学校。
【篇七:功夫不负有心人】
人们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想,说这话的人也亲身经历过的。
查找近千百年的史料记载,有哪些伟人不是辛苦付出、刻苦学习才获得成就的,而是生下来就是天才的?他们都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在付出之后,没人会还是一无所获,就算他走错了方向,也有所明白,这条路是不可以走的。只要你付出,真理总是会在你这边。
唐代诗人李白是个大文豪,写出的诗千古流芳,可他小时却十分顽皮,趁老师不在,便旷课出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不相信,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会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牢记这个道理,奋发图强,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不仅是中国,国外也有。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虽然能发出亮光,但光线刺眼,寿命短。于是,爱迪生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发现可以用棉线做灯丝,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爱迪生经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一直沿用至今。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你努力,才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篇八:坚持才能胜利】
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喜欢多动手,多动脑筋。
我也不例外,我在小的时候也喜欢多动手,这也导致了我们家有很多东西都是坏的。
记得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终于对着我们家的闹钟下手了。我先拿起改锥将闹钟上的螺丝螺扭都扭下来,然后再慢慢的拆开盖板,将电池取出来。之后,我将闹钟里面的旋转装置和发生装置都拆出来了。
我正在动脑筋想着,怎样在将这个闹钟改造成其他东西的时候,竟然忘记了闹钟原来是怎么安的。这个时候我灰心丧气,可以说是功亏一篑了,好容易才将两种装置拆下来。但谁知道之后还忘记了怎么装回去呢?
这个时候,妈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
妈妈走到了垂头丧气的我的面前,对着我说:“儿子,你知道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吗?”
我对妈妈说:“知道,妈妈。爱迪生做灯泡,然后一下子就成功了。”
妈妈摇了摇头,对着我讲:“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例如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正如他自己所说:“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这时我瞪大了眼睛,这完全和我听说的不一样啊。我听到的关于爱迪生的故事是爱迪生一口气就发明了灯泡,谁知道他为了灯泡竟然实验了1600多种的材料,他可真是锲而不舍呀。
我看着妈妈的眼睛说:“妈妈我知道了。我以后不会再这么容易轻易放弃了。我一定会多次尝试,找到正确的方式。”
妈妈欣慰的看着我。经过我多次的探索,最终我终于把闹钟重新修好啦。
啊!坚持就是胜利呀!
【篇九:失败是成功之母议论文】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有失败的伤心,才有成功的愉快和喜悦;有考试的错误,就有勇于面对的心;有撒谎的失败,就会有承认的成功。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用过铜丝、白金丝等1600多种材料,还用过头发和各种不同的竹丝,实验了1600多次,都是失败,最后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经过燃烧炭化后,成为最初的灯丝。
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当他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只有100美元,仍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带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死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在第二轮,拒绝他的仍是500家。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第350家电影公司时,老板竟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名叫《洛奇》。
【篇十:卖杨梅】
从小便不安分的我,难免会有一些稀里糊涂的蠢事和趣事,至今想起来还让自己忍俊不禁。
像往年一样,夏天的时候,我们鹤溪的杨梅熟了。
“卖杨梅!新鲜的杨梅!”每天总有人在家门口吆喝着卖杨梅。
在这炎炎夏日里正无聊的我灵机一动,准备干点大事出来。
看到大人们采来的杨梅装在一个大框里,我拎过几个小篮子,从大框里抓出一些杨梅放进篮子里,有模有样地像门外那些小贩一样,拿了一些树叶遮盖在上面。
沉迷在电视剧里的妈妈并没有注意我这个年仅六岁的小屁孩在干什么。
我吃力地将篮子拎到家门口,挑了个阴凉的地方,搬了个小凳子坐下开始卖杨梅了。
“卖杨梅啰!特新鲜的杨梅!香甜又好吃!”我使出最大的劲儿,喊出了像模像样的小贩式吆喝。这一嗓子出去可不得了,一下子成了小贩里的“明星”。
那么小的孩子,哪里明白杨梅要卖多少钱,只是一个劲儿吆喝,觉得有趣。“嘿,小姑娘,你这杨梅一篮多少钱?”一位大哥哥来问了,可把我激动坏了,我心头痒痒的,大声说:“一百块,不讲价!”
平日里跟妈妈到商场里买衣服,常听见卖衣服的老板这么说,我也一定要好好成为老板。
也许大哥哥觉得好玩,还真买了,这是我的第一桶金!
看到一个小屁孩吆喝着卖杨梅,一下子围过来一群人,嘻嘻哈哈哈的,我一下子慌了神。妈妈闻声赶来,见这场面,哭笑不得。若换做其他小孩,她也许会说那孩子多厉害,可我卖的还是她的最爱,肯定要把我揍一顿。
而我已经卖出了第一篮,看见妈妈突然出现,慌张地攒着钱冲出了人群。妈妈追过来,我还转头威胁她:“你不打我,我就把钱给你!”
这一下把一群人都逗笑了,妈妈也笑了,还把一百元钱奖励给我买玩具。
然而,尝到甜头的我却没有罢休,后来趁着妈妈午睡,又把剩下的两篮子杨梅都卖了,还跑到家门口得意洋洋地举着钱喊道:“我会赚钱啦!”把一群人都逗得哈哈大笑。最后不用说,当然是吃了一顿妈妈赏的“竹丝抽肉”。
现在我长大了,左邻右舍还常常拿这事来教育他们的孙女儿女,叫他们牢记不能像邻家孩子这样疯玩。妈妈有时也还拿这事来打趣我,在亲友面前提起招笑时,我别提多尴尬了。
尴尬归尴尬,但回想起来,当初那卖杨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仍然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