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外城的作文

【篇一:一座小城】

我的家是一座小城,小到什么境界呢,在省里是最小的,没有火车站,没有机场,三小时就可以环游整个城市。

不仅面积小,人口也小,小到家家户户都认识,一家有事千家闻。我的家就住在这样的小城,没有特别豪华的地方,也没有娱乐的地方,甚至都没有一片无边无际的麦田或者森林。田野总是一块一块的,池塘迷你得惊人。放眼望去,可以清楚地数清楚有几条马路,几个红绿灯。每次出门聚餐都可以碰到很多的熟人,身边同学的朋友,可能也是自己的好朋友。

就是这样的一座小城,没有太多的霓虹满天,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甚至没有那么多的意外与惊喜,平平稳稳,安安静静的一座小城。不会有很多外城的人知道,也不会有很多游客。但是住起来就是特别的温暖,互相认识的感觉也不错,出门散步的时候可以看到几个好友,然后相约一起漫步,踏着厚重熟悉的土地,听着亲切自然的乡音,竟然有了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感觉。

小城太小了,所以每一方池塘,每一片田野,每一座大楼都仿佛已经成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可能还是独钟于这座小城吧。一座小城,十几年的春夏秋冬,没有外界的繁杂,竟然也与桃花源有点相似了。爱这片熟悉的土地,爱这里发生的故事,挚爱这片养育我的小城

【篇二:木兰欢喜回乡】

木兰骑着一匹千里马,远远看过去,自己的父母已经在外城等候,再走近些,父母已经老了许多,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担心着木兰,所以皱纹已经遍布他们的整张脸了,头发中的银发居多,黑发零零星星的但也已所剩无几。看到父母后的木兰翻身下马,一把搂住了他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父母也是泪流满面,他们互相搀扶着走进了城门。木兰的姐姐早已出嫁,但是听到木兰要回来,硬是要回娘家,谁也拦不住。木兰姐姐回到娘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着镜子化好妆,换上自己最亮丽的裙子,各种金银首饰遍布全身,准备迎接妹妹的归来。木兰弟弟心目中的木兰已经成为了大英雄,她征战十年,杀敌无数,让弟弟无比地佩服。弟弟为了庆祝合家团圆,拿起刀开始磨刀,声音清脆响亮,“霍——霍——”。当他磨完刀后,便向自家的猪和羊砍去。

木兰回到家后,将自己的马牵进马棚里,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自己的闺房,她坐在自己的床上,换上自己平时所穿的长裙,拿起胭脂盒和梳妆盒,对着十多年未用过的镜子贴起了花黄,化起了妆。她本想与家人一起聊聊天、叙叙旧,但自己已经与几个伙伴约定好回到家乡后,到酒馆聚一聚。于是木兰前往他们约定好的酒馆,大家伙一看,惊讶地说不出话来,有几个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他们惊讶地说:“同行了十二年,居然不知道木兰你是一个女郎!”木兰对他们只是笑一笑,接着几人都开始笑起来。

【篇三:游嘉峪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缓缓在耳畔响起,我凝望着远方。

——题记

他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脚踏嘉峪关,感受那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世界留给我们的色彩。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从东闸门走进嘉峪关外城,外城的墙以土墙为主,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斑驳、粗犷、厚重的城墙,内城用砖砌成的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嘉峪关的宏伟形象,逐渐浮现于眼前。

走过外城就是关城,关城内有训练场与游击将军府,在城墙上望着四周茫茫戈壁,为前人的坚韧而感慨万千。城墙的每一寸砖土,似乎是一篇篇历史的密码,岁月的婆娑烙印在它的身上,沉淀下无穷的韵味。心随远古踏来,用热忱的心去面对每一个初生的黎明。

望着雄伟的嘉峪关长城,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一幅幅壮丽的画面:刀光剑影,鼓角铮鸣,黄尘古道,烽火边城,战火纷飞,笙歌响起。

抚摸着粗糙的墙身,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浮光掠影。一片片景色在我面前掠过,承载着一颗颗飞扬的心。

【篇四:木兰欢喜回乡】

回乡那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花木兰身着军装,英姿飒爽。她牵过天子赏赐的宝马,跟自己多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士们道别,和几个自己的同乡一同出发。随后木兰飞身上马,一声高喝:“驾!”马蹄飞奔,泥沙飞扬,一转眼她就不见了!

万里美景从身旁掠过,鸟儿高歌在耳边回响。她无心去看,也无心去听,因为她一心想着家人。即使汗流浃背,她也不顾,因为想早点回到那分别多年的家乡。此刻,木兰的心情是激动与欢喜的!她想:父亲母亲,姐姐弟弟,他们都还好吗?爹娘的身体怎么样了?弟弟已经长到我肩头了吧!从军那年还是个小不点呢,现在怎么样了……又想到离开多年的小院子:我屋子里的东西还和原来一样吗?门前那台老旧的织布机还在“工作”吗?院子里的那棵大果树还开花结果吗……木兰的身子还在马上,可思绪早已飞回了家乡。

到了家乡外城的门口,木兰还没下马就远远的看到了爹娘相互搀扶着走来,看见父母,她竟说不出话来,满心的激动。仔细看看,父亲的两鬓已经灰白,胡子也白了,母亲乌黑的头上也有了丝丝银发,木兰忍了多年的泪水如泉涌般落下。这泪包含着归乡的欣喜和无尽的思念流了下来……跟着爹娘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看见姐姐穿着鲜艳的衣服迎接她,小弟正准备杀猪宰羊烹饪美味佳肴。木兰把每间屋子都看了个遍后,最后推开自己闺房的门,坐在床前,心中思绪万千。她把战袍脱下,换上以前穿的美丽衣裳,梳起了如丝绸般的鬓发,插上发饰,画眉点唇……一切仿佛都还没有变,都还是老样子。

木兰出门,看见阳光照射在院子里的老树上,一朵白花悄然绽放,坚强而又美丽!她的嘴角扬起了欢快的笑容!

【篇五:春节游荆州】

春节前,老爸宣布了一个消息:正月初二要到湖北省荆州市去参加朋友的婚礼,而且要带我一起去。荆州?不就是传说中“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地方么?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正月初二下午,我们一行八人开着车出发了。尽管高速上车辆不多,但是1000多公里的路还是让我们直到初三凌晨一点才到了目的地。

吃了早饭后,我们去参观荆州古城。到了荆州古城,我一眼就望见了高大的古城墙,我们冲到城墙边拍照纪念,随后我们买了票兴冲冲地登上城墙。在城墙的过道和城楼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三国人物的塑像,有诸葛亮、赵云、关羽、关兴、周仓……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关羽,他虽然一时大意失掉了荆州,可是毕竟是世人尊崇的“武圣”。

一时间,我似乎走进了《三国》: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因为大哥刘备不知去向,他只好投身于曹操,后来关羽听说大哥在荆州古城,便告别了曹操,护送甘、糜两位夫人“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与刘备相会于古城。当我还在深深地敬仰“武圣”时,老爸一把把我拉到了关羽塑像那儿,来了一张合影。

荆州古城分为外城和内城,敌人一旦进了外城,外城的门就会关闭,给敌人来一个瓮中捉鳖。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如今的荆州古城已经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好吃好玩的五花八门,有卖糖画的、卖葫芦丝的、卖弓箭的……我们还穿上了古代的盔甲照相留影,找寻一下《三国》的记忆。

真希望将来还能来看看“武圣”关羽,再看看这个兵家必争之地。

【篇六:水上迷宫—威尼斯】

威尼斯,水上之城,一百多条河道纵横其中。

威尼斯,迷宫之城,星罗棋布的小巷分散其内。——题记

对去过威尼斯的人来说,第一印象肯定莫过于水和迷。这不,我和妈妈还有自诩为“活地图”的爸爸都被水迷惑了,一路“咔嚓咔嚓”走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

果然,在威尼斯看地图也没用,我们干脆就瞎闯瞎撞,走到哪算哪。最后,我们还真是从内城绕道外城,硬生生地撞到了目的地——-海关大楼。

从海关大楼望去,对面就是举行电影节的丽都岛。景色真美!蔚蓝色的海水泛着涟漪,似乎是一席蓝地毯,卷着梦幻般的泡泡。威尼斯人用特有的木桩打在岸边,用于系住船只,经年累月,这些木桩下方已长出了海藻,在随波摆动。木桩也早就被水冲刷得变成了乌金色,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几只贡多拉被擦得噌亮,停在岸边。半空中,几只海鸥正盘旋着,似乎一察觉海面有鱼就立刻会冲下去。突然,从岛上冲出一大群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鸟类,这种鸟的叫声怪里怪气,就像倒霉的鸡被黄鼠狼抓了,惊恐时发出来的声音,它们应该有几百只吧,扑腾腾的飞来,气势很是壮观!天空蓝得像被下面的地中海洗过一样,蓝得透彻,蓝得轻快。

走在威尼斯,虽然会迷路,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儿的美足以掩盖一切!

【篇七:陕西游记】

同学若干,家长几个,陕西一游,用时六日,如脱笼之鸟,不记可惜。

在火车上迷糊又闹腾了17个小时后,19日下午两点到达西安,又坐车几个小时到市区,这趟旅游才算开始。

西安的古城墙包围着一环,一环以内的建筑都不可以超过48米——大雁塔的高度。古城墙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置放兵器,内城是将军办公室,中间称为瓮城,可将敌军放入后一网打尽。城墙外表全部是新中国成立后用的仿明砖覆盖,来保护本来的明砖,。每块古砖上都有制作信息,可见大明时期就有了责任承包制。

第二天舟车劳顿花了不少时间,但见到壶口瀑布时,一切累都烟消云散了。黄河对岸就是山西,虽只有一河之隔,却被咆哮的怒滔一刀劈下,难以逾越。实在不敢想象当年柯受良是如何飞越黄河的。一道彩虹挂在河上,是由于巨大的水浪喷洒的水沫造成的,色彩鲜艳,清晰可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实在名不虚传,巨大的轰鸣令人心潮澎湃,几乎与黄土地融为一色的巨浪夹杂着白色水花,翻滚着,横冲直撞,冲出瀑布口,犹如千军万马听到阵中鼓角齐鸣,全军突击,势不可挡。在空中停留片刻,便义无反顾地砸落,掀起巨浪。大片的水雾袭向游客,瞬间就湿透了。

这天早些时候,我们还去了黄帝陵,不少皇帝和我国领导人都在那里祭拜过。

当夜到了延安,第二天就去了窑洞,是抗战时期几位领导人的故居,简朴而实用。导游姐姐教我们唱革命歌曲,还给我们讲毛主席和延安百姓的故事。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杨家岭,王家坪,枣园这些革命圣地有着紧密的联系,9月3日就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了,我们应当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天就是重量级景点兵马俑了,讲解员饶有兴致地讲述了当年的发现者杨继德的故事,据说秦陵那片地的老百姓们都只挂一幅对联;上联:翻身不忘共产党下联:致富不忘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

刚进兵马俑一号坑时有点失望,场面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宏大,后来才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兵马俑上的色彩遇见空气会氧化,变成灰色,而我国现在的技术还无法包护色彩,所以要再等十年。兵马俑千姿百态,没有一模一样的,当时秦朝各地能工巧匠聚在一起,两人一组,相互看着对方制作。兵马俑的发髻一律向右,这是秦朝最流行的发型。

一路上小伙伴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玩的不亦乐乎。这青春美好的记忆,好朋友间纯真的友情,远比秦兵马俑还要价值连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回合肥的火车上,真希望时间慢点,再慢点……

热门推荐
1你什么的样子真美
2凌寒白梅
3满分写物作文
4点点滴滴入梦来
5是梦吗
6童年趣事
7楼下的盲人按摩师
8吃货作文
9我的未来不是梦
10失败乃成功之母
11校园的一角
12一次看书活动
13长大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
14读书的议论文
15书浇灌我的人生
16西湖
17外婆家的回忆
18我心中的陶渊明
19挣脱笼子,追求进步
20我和王安石去旅行
21新型冠状病毒的自述
22与“敌人”一起走过的日子
23找回食物
24雨中的记忆
25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五下
26外婆的花
27那阵风吹过
28江滨公园
29最美的小春天
30我的好奶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