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这里是二十一世纪,是个令人惆怅却又充满斗志的时代。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宠儿,我清楚地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侵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时间不再完整……遇上了这么一个碎片化的生活,到底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吧:碎片化的阅读。电子阅读器是儿时喜爱读书的我的愿望,而现在有了,还那么普遍,我自然是高兴的,然而纸书却开始渐渐无人问津。现在,手机上也能看书了,可是我试问一下人们:这样做阅读的意义何在?我也同样问我自己:我自己来说,阅读意义何在?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手机读书既伤眼又失去了意义,却也并非不好:手机读书更加方便了。
再来一个例子: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方面。自从有了微信QQ微博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就少了,感情也淡漠了……但它们也有好处: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只要有网就能联系;遥不可及的明星也许就在刚刚发了一条微博;可以传送文件资料,等等等等。
还有碎片化的时间,如果说一个人要睡觉9小时的话,那么据统计,百分之九十五的年轻人会在睡前花2个小时看手机,也就是说,人们真正能睡的时间只有6小时。将时间分崩离析就是碎片化的时间,但分解你的生活又会发现:现实并不完整,有的时候高科技占领你太多时间,又有时你就像乡下人一样不会用智能电器被人嗤之以鼻。
是的,人就是这样:一面被科技带走有一面在跌撞中找回自己。在这个被碎片化的时代里,人和科技是有依赖性的:你离不开我,我不能缺了你。
【篇二:还是纸书好】
迫不及待地扯开塑料薄膜,小心翼翼地摊开书,阳光洒满书籍的扉页,一股奇异却讨人喜欢的气味弥散开来——这便是我对一本纸书的美好印象了。
不必说微微泛黄的书页而显出的厚重年代感,不必说风格各异的装帧方式引人驻足,单是那封面,就够惹人眼花缭乱了。记得我读过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火红的外皮,像是汇成的鲜红血河,又像是象征着坚强勇敢的革命火焰在熊熊燃烧。正中间是作者肖像,虽颓废却难掩其英气。可电子书呢,不说压成那么小一张,还模糊不清。电子书总没纸书给人的震撼大。
虽然网络上有亚马逊、当当等电子书籍媒介,可网络上的书还是纷杂的。有次我就在公交车上瞄见一个人刷着网络小说,速度之快,令我咋舌。想必他也只是过过瘾罢了,记得有个人感叹,生活在信息碎片的网络时代,让他连本名著都没耐心看了。倒不是瞧不起网文,毕竟给了许多人创作机会,可质量确实令人堪忧。
电子书有着方便快捷的好处,却也有伤眼费电的坏处。纸则不一样了,与电子书颠倒了,还更多样化。在一本阅读刊物里看到,有一家公司,把树种子密密地印在书页里,待书看完,又可种下,成长的过程缓慢,也让人明白节约用纸的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从前辈那流传至今,可一本电子书也许随着手机废弃而消失。当面对着盈盈一握的手机的空虚时,是否也曾想过塞满整个书柜的满足。一本纸书,有着可以伴人海枯石烂的神奇魅力,它有着家书般的情感寄托,它是珍贵而充满回忆的,书上的某个脏脏的手印,某段有感而发的批注,总能唤起片刻温情。
科技不断进步,与传统进行摩擦,纸书会被电子书替代吗?不会吧,无论怎样的进步,始终不能冲刷去传统中的永恒味道。
【篇三:读傅雷家书有感】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傅雷
无数飞扬的纸书随着西北而来的寒风逐次到达。父性才真正觉醒,一月十九日,傅雷提笔,悔恨地,却又温暖的写下了第一封家书。
每一封家书,几乎无不贯穿着感性与理性。感性是言语间便透露出来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理性,则是傅雷时不时便提到的艺术自身,以及每一个字都值得推敲的哲理。在这些纸张中,他们有悲伤,有烦恼,有挂念,也有欣喜和激动。有时他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我不尽相同,我也会情不自禁的勾画,写下属于我的观点。
在这些家书里。他是活的,一个真实,活生生的人物。尽管没有实体,但无形间却承载着灵魂于其中,没有一些作家所谓的“偶像光环”。他如一个赤子,刚刚降临人间,对任何事物都有他眼中自己的独特风景,并会毫不犹豫的展现出来。
什么是艺术?又何为信仰?如何看待过去与错误?为人处世应狂傲还是隐忍?他赤裸裸地说了出来,不带任何装饰。
在持续十二年的家书中,他曾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孤独了,内心宁静了,才会认识自己,才会在心目灵中创造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而他不正是在引导孩子,引导我们,写下自己的观点,创造自己的世界吗?
我们天生即赤子,身为赤子的他,用这本书给我们百年孤独。
【篇四: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变得碎片化。
许多年前,人们往往会选择挑一本好书,在一个较为空闲的时间,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坐下来,花上一整天甚至更久去细细品读。然而,当今社会随着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方便携带的阅读工具以及地铁、公交车等短时间的快捷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的阅读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无论在坐地铁时,还是等公交时,都会有几分钟十分短暂的空闲时间。这个时候,手机上的阅读软件就可以大显神威了。与传统纸书相比,手机上阅读有着便捷、图书多等众多优点。所以,人们更偏向在手机上进行阅读。而手机阅读随时随地阅读的特点,使人们需要花大块时间进行阅读的次数越来越少,让人们的阅读方式更加碎片化。
很明显,碎片化的阅读在阅读质量上没有整段阅读高。整段阅读能更好的帮助人们读懂文章意思,明白作者想法;而碎片化阅读则容易出现“读了后文忘记前文”的情况,需要反复重新读已经读过的内容,这样才能将文章思路连起来。这不仅仅增加了阅读时间,而且有些枯燥。因此,我更倾向在时间比较空闲的时候,进行大段的高效阅读。
凡事总会有两面性。碎片化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通过等公交等零碎时间,用来背单词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整体背诵大量单词或许会让人感到十分疲惫,甚至厌烦;而碎片化地背单词不仅不会让人感到压力,还能多次巩固,增强记忆,效率远高于整体背诵单词。
碎片化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合理利用零碎时间,才能将碎片化的生活变成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好帮手。
【篇五:网络的“蝴蝶效应”】
21世纪时代进步得飞快,互联网造福了人类快餐式的生活,但也有弊处。
论社交,自然想到了微信。我有几次找朋友聊天,但几次对方都不了了之,或许对方在忙别的事,我往往会怀揣着那份默默的期待,猜想着朋友会回复什么,好不容易盼到了,对方回复的只是那几个冰冷的字眼:哦,好的。让人感觉凉凉的,很机械化。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书信,即使文字不是方方正正,不是细细斟酌的,但会让人领会到那份的心意,这是微信网络所替代不了的。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推出了“仅向朋友展示近三天的朋友圈”的设置,朋友圈变成了阶梯式的朋友圈。
随着科技的发展,想看书可以去网上看,既方便又实用;听书软件呢?更便捷,有时候听听便过,也不细听。但无论是电子书还是听书,我认为都没有纸书实在,虽然一本本的纸书很重,但是具有珍藏价值,特有的纸香与油墨的芳香。而这些都是电子书与听书无法具备的,我曾试想,假如我看得都是“隐形书”,而真正的纸书在书柜里寥寥无几,那想必手机里的书再多也是一种文化的缺失。
购物呢?足不出户,手指一点,转眼就各得其所。这是当今社会最便捷也是最受欢迎的购物方式,我们只需要点击,付款,发货,等待,仅此而已。而忽略了实体店,让实体店受到了冲击。
在当今世界,随处可见“低头族”,他们用互联网把生活剪成了碎片,虽然互联网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从茫茫人海互不相识到网络的一见如故,从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买到所需的物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便捷。但是,我觉得网络应该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让我们沉迷其中。
我想现在的网络就像蝴蝶效应那样,从逐步碎片慢慢的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篇六:我身边的“书”】
从我有记忆起,书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还不认字时,书是爸爸妈妈抱着我读的童谣、歌谣。虽然我听不懂,但我能隐隐感觉到跳动的字符里蕴含着优美的节奏和爸爸妈妈的怜爱,我也咿咿呀呀地学起来。
后来,书是家里那一本本漫画、童话、科普、历史……我如饥似渴地闯进书的世界,和恐龙交朋友,向孔子讨学问,与童话里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
随着我慢慢长大,书的样子变得更丰富了。她有时是妈妈电纸书里的《红楼梦》,那么大部头却一点儿也不重。她有时是爸爸手机里能出声的《三国演义》,我都能听到赤壁的熊熊大火和人喊马嘶。她有时是电影院里的《驯龙高手》,戴着3D眼镜的我好像正在骑龙飞翔。
走进校园,书是课本,更是老师教会我们的知识、道理。教学楼里,朗朗读书声使我懂得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海棠树下,花与叶、虫与草都是课堂与自然的桥梁,让我明白生命的美妙。
在旅途中,书是名山大川、是名胜古迹、是馋人的美食、是亲密的伙伴:在大渡河,我仿佛见证了红军叔叔们长征的英勇;在赵州桥,我亲眼见识了古人建筑的智慧;在大草原,我从鲜美的烤羊腿中品尝到了人间风味;在广府古城的城墙上,我和幼儿园时的同学穿越到几百年前一起赛跑着巡逻。
仔细想想,其实更多的书在我身边。“三人行,必有我师。”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能阅读的“书”,他们能让我得到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