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讴歌的作文

【篇一:我愿化作一首诗歌】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却发现那一弦弯月仍以沉默的睿智绽放皎洁。

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却发现那平凡生活仍以安逸幸福流露魅力。

似乎,人们早已习惯沉醉于那高官厚禄功名显赫的生活,可我却愿化作一首诗歌,赞颂伟大的英雄。

我愿化作一首诗歌,歌颂虽死犹生的鲁迅。我要用那雪白的翅膀带他展翅高飞,保护他那束心中燃烧的火炬不被雨露吹灭;我要用我那充满热血的臂膀漫湿他那枯干的心灵,使他内心如露珠般的斗志不被风干。鲁迅就像一条盘旋的巨龙蜿蜒于长空,我也愿陪他一起和青云飞舞,鲁迅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驰在辽阔无际的草原,我也愿陪他一起乘风破浪,鲁迅就像一只如饥似渴的猛虎,奔跑在生机勃勃的山谷中,我也愿陪他一起神游山林。

我愿化作一首诗歌,歌颂鲁迅那令人敬佩的精神,享受平凡生活的魅力。这,便是我的心愿。我愿化作一首诗歌,讴歌舍己为人的雷锋。我看到一位身影忙碌一火车,不断地使人心中感到爱的温暖;我看到一位身影出现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地使人心中不由得肃然起敬。但是,我与他人所表达的方式不同,我愿化作一首诗歌,赞美他继续扬帆远航。我要用我跳动的心去感悟他所做一切的道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要用我身上的全部力量去做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我要用我勤劳的双手去为世界创造财富。

我愿化作一首诗歌,讴歌雷锋那令人钦佩的精神,享受平凡生活的魅力。这,便是我的心愿。

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许多诱惑模糊了我们开启心灵的窗口,使我们对生活已经麻木不仁,在这四周黑洞洞,而又十分容易碰壁的世界里,我只有一个质朴无华的愿望——化作一首诗歌,写在一张洁白无瑕的纸上,去体验那虚假却又不得不在这里生存的世界,这,便是我的心愿。

【篇二:此中有真意】

似乎所有的人都愿意讴歌光辉完美的成就,无论是对蝴蝶翩翩舞姿的赞美,还是对鸣蝉高昂乐音的欣赏,就连每一个人儿时所听的童话,都可以安插上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似乎这样故事才算讲完了。

但果真如此吗?

我翻开那个在书架上睡了很久的绘本。泛黄的书页,掸落的灰尘都像在向我诉说,她被遗忘得有些时候了。简单的绘画与黑白色的干净利落映入我的眼中。这本书仿佛苏醒过来,又开始讲那个我听过许多次的故事。

这是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它认为他不完美,于是它不快乐,所以它动身去找那失落的一角。它风餐露宿,风雪载途。它缺了一角,所以它滚不快,于是它会与虫儿谈笑,闻闻花香,停下来供蝴蝶栖息,抑或与甲虫赛跑。它也会唱歌,有时会找到一个角,却不是它的。它便一直向前不懈寻找。那是它最快乐的时光。

终于,它成功了,它找到了它失落的那一角。它完整了,圆满了,但它滚得太快,他再也无法停下来闻闻花香,或与虫儿谈笑,它甚至连歌儿也唱不了了。于是他停了下来,将那角放下,再向前滚去,唱着他的歌:“我要去找那失落的一角。”

书页翻到最后,是一只蝴蝶停在它的身上。我将它合上,心里有些触动。

为何人们都会如此地赞颂讴歌一个完美辉煌的成就,只看见蝴蝶翩翩之影,去嫌弃他儿时的丑陋?只听见了蝉的激昂长鸣,殊不知这是在地底黑暗蛰伏17年的迸发?

人们只看见圆满完美的结局,却看不见那一路斩遍荆棘的挣扎彷徨和那浴火之痛。

风吹树叶,哗啦作响。泛黄的书页,在阳光的洗涤下,宛如一只洁白的蝴蝶,呼之欲出。

真意,便在于此中,那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启迪:也许成就会有大小之分,但一路走来的努力挣扎与坚持不屈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有时一个结局,所谓成就,反而没有人们所想象得那样重要。

有人也许生来就注定是一只蛾,即使破蛹而出,也没有那一身美丽的衣装,没有人会赞美讴歌这样平凡的蛾。

但别忘了它也有过挣扎彷徨,有过不屈反抗。

它,也有了翅膀。

这便是真意,这书中的真意。

【篇三:感谢地球】

有多少诗人曾讴歌过自己家乡的美丽,又有多少歌手用歌声来赞赏祖国的伟大。可又有多少人记得哺育我们,给予我们资源的地球呢?

它以最卑微的姿态—脚下,展示在我们眼前,它以最美丽的外表—绿加蓝,显现在世界面前,可往往就是给予我们大展身手,如此值得我们感谢的地球,却常常被人遗忘在脑后。

地球哺育了世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身躯。它记录世上一点一滴的变化,它渴望人们永远幸福。一草一木,一山一河,都是地球给我们的献礼,这么伟大,无私的地球让你记起来了吗?也请你扪心自问,你有没有伤害过它?

可供人类饮用的水只占25%,你浪费过吗?一张纸是树变化来的,你节约过吗?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地球伤害很大,你制止过吗?……如果没有,那请从现在做起,以感谢的姿态来做个节约的人。资源可以再生,花谢了可以再开,忘记的事可以再想起,可地球,它只有一个,它是唯一的,它是不可再生的,它是丢失了就再不能找回来了。

感谢高山,讴歌祖国,赞赏一切,但请也记得感谢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去何从?没有地球,未来怎么畅想?没有地球,子孙后代怎么生存?感谢地球给予我们一切,感谢这个伟大,可爱的地球母亲吧!

同住地球村,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大声说出:母亲,谢谢您!”

【篇四:道德与利益可以兼得】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道德与利益是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然而孔子称赞收下谢礼的学生批评没有报账的学生的故事,却让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固有观念大打一个问号:利益与道德真的不可兼得吗?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用她并不强壮的双手去托住从高楼坠落的陔子,这是道德的表现。而她也没有像常人一样要把利益与道德划清界限,在选择道德的同时,她也选择了利益——她接受了“最美妈妈”的殊荣也接受了重金的酬谢;“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许多企业大肆涨价赚钱,而神威药业却毫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这是神威出于道德的选择,而在非典结束后,神威药业也收到了利益的回报——销售业绩远超其他公司。由此观之,利益与道德并非不可兼得。

然而,我们的大脑中回荡的却都是诸如“君子重义不见利,施恩不图报”的话语,我们总是把道德与利益视作不共戴天的仇人,总是以德为荣,视利为耻。于是我们讴歌看那些大爱无私之人,颂扬着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却在这一次次的讴歌与颂扬中渐渐失去了行善的勇气。不计利益的行善固然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灵魂,但大多数人毕竟还是有私心的凡夫俗子,一旦道德的标准提高到要放弃利益的程度,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行善举义之时只是感动只是钦佩,却不敢效仿不敢推广。一个人的行善举义固然可贵,但许多人的行善举义才更为难得。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主动去帮助别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道德与利益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在符合道德的情况下,利益是值得被接受的,而道德之花也能在利益之风的吹拂下开得更加鲜艳。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们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我们无法一直奉献却不求回报,但我们仍能尽力让道德之花开放,同时合理取得属于我们的利益。

【篇五:讴歌新时代】

时代变迁,世界在飞速发展,中国在快速崛起,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变。街上从零星的自行车到满大街的小汽车。身上从布衣变成了西装革履。工艺品从手工制作到流水线生产。住房也从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电视从黑白到彩色再变成曲屏电视……我们身边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

外公的时代

外公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抗日战争和内战的爆发,让外公过上了颠肺流离的生活。所以外公从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梦想。外公回忆,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很多,连温饱都成问题,所以,当时外公最大的梦想就是填饱肚子。外公从没有出过远门,第一次出远门还是参军。据外公说,当时参军甚至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为了填饱肚子。总之,外公的年代是个动荡的年代,是硝烟纷飞的时代。没有好的教育条件,没有好的社会资源。

妈妈的时代

妈妈的时代是中国走向富强的时代,妈妈也有了良好的教育。虽然家里不算太富裕,但过得很幸福。但妈妈的童年和我的还是有很大区别。就一个小小冰棒,只要几分钱,可每个月只能吃一次。尽管这样,直到上一年级妈妈才第一次吃上冰棒。据妈妈说,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生日前,外公从昆明带回一个奶油蛋糕,说等生日时候吃。妈妈每天都跑去看蛋糕,但等过生日的时候,蛋糕都长毛了,妈妈超级伤心的哭了一场。最后妈妈还是把长了毛的蛋糕吃了下去。妈妈的年代是个进步的时代。

我的时代

我的时代是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焕然一新的时代。周围都从平房变成高楼大厦。街上到处都是小汽车。互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中国的科技在不断进步,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现在人们不再是只见过农村的乡巴佬了,我们可以走出去看,看看这世界有多美,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不再是只有几个人考上大学,而是成千上万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在我的时代,有足够优越的教育资源,有足够先进的社会条件,有和平的环境。我是幸运的,出生在这个足够先进,足够美好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发愤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热门推荐
1我的家乡
2我心中的偶像
3第一次做蛋饼
4我的偶像
5暑期日记大全200字
6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7信任是人间一束温暖的光
8缤纷中国
9香蕉
10深沉的父爱
11听听秋的声音仿写
12田园牧歌
13英语作文
14生命因你而精彩
15从未走远
16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17心惊胆颤回家路
18我的老师作文记叙文
19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20运动带来的快乐
21
22弟弟学古诗
23就这样慢慢长大
24绽放文明礼仪之花
25听,蟋蟀在鸣叫
26书包的故事
27醉意里的爱
28风波
29母爱
30妈妈的手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