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羞愧于的作文

【篇一:爱心是一种传递】

前几日,坐公交车时,我正一直盯着窗外看景。车上来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个一年级左右的孩子。不知是我看景看得出神还是没反应过来。这位母亲手中提着一个大大的旅行箱,另一只手中还挎着一个黑皮大包。车上已挤满了人,她只好一边把持住孩子,一边扶着行李保持平衡。

“坐这儿吧,你带着两个孩子不方便。”同她一起上车的妇女说。“不用,不用,你坐,没事儿。”年轻母亲笑着应着。那位妇女只好坐下来了。

这时,我才反应过来,我后悔道:自己为什么不让呢?她就在我的身边啊!我正想起身让座时,又不知该如何对她说。我平时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不太会同什么人开什么玩笑,也很内向,通常也只会和自己熟知的人打招呼,只有当他人开口问我时,我才会笑应他。

我内心百般纠结,我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年轻的妈妈开口,平常,我一看见老人上车我就会主动让座,如今,我真悔恨当初为什么没有注意呢?刚上车时,年轻妈妈的女儿同我坐了,这时,她开口道:“快上你姐姐那去。“她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听了,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站了起来,站向扶手去了。年轻妈妈见了:”妹妹,你坐吧!“”不用,你坐吧!“我笑应着,内心无比轻松。

扶手旁坐着的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他拉着我的手道:“姐姐你坐吧!“我的心顿时被过样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震住了,来不及多想,我扶他的肩膀:”没事,你快坐!“小男孩执拗了一会儿,只好坐下了。可我的内心还被他感动着,我以为像他这样大的孩子都是不谙世事的,都是淘气的。他的行为在我感动的同时,也在羞愧于自己,自己在做一件这样简单的事情,还会犹豫不决,而小男孩,根本就来不及多想,完全是出于他本质的善良。

这几天,与小男孩天天见面,我发现,小男孩的母亲也是这样。他从来不坐,待人和善,说话时总是轻快的语气,经常与司机,售票员开玩笑。

这对可爱的母子让我认识到:爱心是一种最美的传递。

【篇二:冤家也能路宽】

像春日里的缕缕花香,像夏日里的习习凉风,像秋日里的累累果实,像冬日里的徐徐暖阳。她们,令我如此的心怀感激。

冬日的被窝总是格外的温暖,而门外的噪声却不绝于耳,我极不情愿地从床上起来,想要一探究竟。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搬着家具男人,跟着一个瘦弱的女人的步伐走进了楼上住户的大门。原来她们就是新搬来的住户啊。打扰了我的美梦,我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在那个女人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相接触后,我转身,将门一摔,扬长而去。恍惚中,那些声音变小了,仿佛是在故意放轻脚步。

有了这次的事件,从那以后我看见她都跟不认识似的,埋着头与她擦肩而过。直到那天晚上,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天早早地拉下了巨大的帘幕,我正在家里奋笔疾书,埋头苦思,霎那间,灯一下子全灭了,茫茫黑暗中,果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我在黑夜中寻寻觅觅,翻翻找找,却不见一根蜡烛的影子。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我打开门,是一个小女孩站在门口,我认得,那是楼上住户的孩子。有些不耐烦地,我问:“有什么事吗?”那张充满童真的脸上出现了些许期待,开口道:“姐姐,你们家有蜡烛吗?”原来是为了这个啊。“没有。”我轻声回答她之后便关上了门。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电,我便捧着书想到窗边借外面微弱的灯光看看书。忽然,又是一阵敲门声响起,我不太情意地打开门,见到的还是那个女孩。只不过这次她的手上却多了些蜡烛。她甜甜地开口道:“姐姐,这些蜡烛是妈妈让我给你送过来的。”说完,她将手上的几根白花花的蜡烛递了过来,一时间,我分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感觉,也不知道这蜡烛是接还是不接。她将蜡烛放在我手上,便蹦哒着上楼去了。

回到屋中,我将蜡烛点燃。火花投影在桌子上,也映在我的心底。我羞愧于自己之前的行为,也感恩于那对母女的善良。

一盅清茶,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发自肺腑的感谢,都可能令人动容。我们常常感恩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于老师的教诲之恩,但也请不要忘记那些“雪中送炭”的“路窄”的冤家们!

【篇三:“不知道”是一种智慧】

承认自己的不足,做到内心的谦逊,深化于行,才能懂得“不知道”的智慧。

——题记

苏格拉底有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位开辟了新哲学、新艺术的智者,却拥有了令人不解的谦逊。后来我才明白,正是这“一无所知”的谦逊,才是他智慧的源泉。

那次小小的考试中,我竟进步了四十多分,名次跃进了班级前十。得意和满足充斥着我,考试后的那段时间里,我慢慢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即使遇见陌生的知识点,也懒得探求其中的道理。化学课上,老师让我们举手说出习题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看着其他同学纷纷举手提出疑问,我却不屑举手。老师让我起立讲习题,我楞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到重点。老师失望的让我坐下了,可那以后,我却依然没有改掉之前的骄傲自满。即使有不会的题,还是不肯承认自己“不知道”。

就这样,我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负走进了期末考场,直到面对毫无思路的题目和直线下降的成绩我才醒悟。我细细回想,成绩稳定的同学在老师办公室的俯身侧耳倾听的样子,他们在课堂踊跃提问的身影,他们勇于面对自己的“不知”,并去探求“不知”背后的原因。我的脸唰一下红了,我终于羞愧于之前的盲目自傲,不懂装懂的虚伪。

这次经历,警示了我,我们本就是有其知也有其不知。生而为人,从无知懵懂的幼童到有富有人生阅历的老者,这是一个不断探索自己的不知到知的过程,而只有勇敢承认自己的“不知”,并加以钻研,才可以有所进步。盲目的自负和掩人耳目的“我都懂”,不过是欺瞒了自己罢了。

原来,“不知道”才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智慧啊。

【篇四:又一天的黎明】

花儿凋零,春天又会绽放;草儿枯萎,来年还会萌芽;遇到挫折又如何,不过再次爬起,仍能大步流星。可谁又能天生有此觉悟呢?总要经历些风雨……

那段时间的我,极度抑郁、萎靡不振,我似乎总也走不出那个黑洞——体育。

我的体育成绩太差,这让我也苦闷不已,不过是跑跑步,我却怎么也迈不开腿。每次测验,看着一个个从我身边超越的人,我都十分羡慕,可是无用,羡慕也拉不动我。

耳边总是回响着同学们有意无意的挖苦、讽刺,我都羞愧于心,但没有人能理解我。

不巧的是,那几天我又霉上加霉,生了场病,就更加埋怨自己的无能——连革命的本钱都照顾不好,还怎么打仗呢?

一天傍晚,余晖洒满河面,天边火红的朝霞映在河中,晕染出大片的鲜艳。“斜晖脉脉水悠悠”,我也失望不已,漫步河边。金色的光打在身上,扑在眼上,令人头晕眼花。望着骄阳一点一点被远山吞噬,我早已无心观赏,心中的愁绪“剪不断,理还乱”。

次日,天刚蒙蒙亮,我便起床,似生无可恋,难以言喻。楼上的孩子出门了,没一会便听见一声欢悦的喊声“妈妈你看,太阳又出来啦!”还伴着咯咯的笑声。

“又?又!”我心中默念,恍若从囚禁已久的牢笼中挣脱,如麻的思绪终于理清。我猛然从椅上跳起,拖着依旧惺忪的双眼,使劲向窗外眺望,看见一轮红日从东方悠悠升起,还是那么耀眼,像昨日一样。

我心中释然,不停地告诉自己“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对挫折”。几天的阴雨,我的心灵终于雨过天晴。

如花儿草儿一样,太阳的坠落并不代表死去,只是为了更好的重生。我会像它一样,在又一天的黎明,涅盘重生。

热门推荐
1心中的感动
2外号总动员
3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4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5夹弹珠比赛
6老师变了
7浮沉
8可爱的小螃蟹
9唠叨中的爱
10平凡的英雄
11怒放的生命
12军训的日记
13大公鸡
14校园的冬天
15孤独
16胜似亲人
17依然存在的“绿色”
18第一次买菜
19我喜欢的作业“剪纸”
20内心的勇气刷新着我的生活
21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22骄傲的桃树
23面对不幸
24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25那一片白衣胜雪
26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27一次难忘的秋游
28假如没有高考
29我喜爱的一种美食
30谷堆旁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