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英雄能本色,名士自风流作文】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莎翁作品乃英国镇国之宝,名士风流,他却不遵循戏剧的三一律,写的诗歌也属于不严格押韵的。
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也。
中国也有例证,看那竹林七贤。饮酒作诗,袒胸露怀,以房屋为衣着,可见其旷阔之心。
是真名士,自然不混同世俗;遁隐山林,大隐于野,无论选择如何,心中自有一份坚守:不为外界所同流,不因利益而合污。宁可守空山而死,不断送一生名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风流名士,可见潇洒人生。
英雄本色,自然不走寻常路;煮酒论道,问鼎中原,刚柔并济,同仇敌忾,军民鱼水,铁汉柔情。是真英雄,进能沧海横流,退能问渠清流。看那民国战乱时期,北平的知识分子,可见一斑。本色英雄,可见铮铮铁骨。
名士与英雄,都带着一颗不安分的心,竹马仗剑,行走天涯。
名士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处处兼济天下之心坏于我心。
英雄的视野,收复关山十五州,万里长城今犹在。英雄,真刀真枪地打拼,成就“捉刀人”的英武之气。
世界上本无名士和英雄。效仿先贤,便多了许多阮籍,多了许多曹操。
我们从名士身上,学到的是:不为蝇头小利所动,要为国家利益、人类利益而忧。
我们从英雄身上,学到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单枪匹马,也要定夺天下大计。
醉里挑灯看剑,是英雄与名士的完美结合,亦真亦幻,虽可怜白发,却不枉此生。
【篇二:活在三国尽风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短短一句词,写尽了三国时代的豪放。整理历史的脚步,还有哪个时代能如三国一般充满了英雄气概?有人曾经问过我,如果可以穿越,我最想回到哪个朝代,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三国,不为别的,试问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能比三国英雄更潇洒。
就先拿大家熟悉的诸葛孔明来说吧!他相貌英俊,身高八尺,学富五车;他赤胆忠心,神机妙算,鞠躬尽瘁。“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哪一件不是流传千古、人人称赞的佳话?因为有他,才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因为有他,才有了世人对最后赢家司马懿的嘲讽;因为有他,才有了一代奸雄曹操的数次惨败。可以说,他是个神话般的人物,是他推进了历史的发展,他就是三国中智慧的化身。
再来说说三国中唯一可以和孔明相提并论的一个人物——曹操。请原谅我如此评论大家心目中的“大反贼”,可我觉得他却是三国中非常伟大的人物。作为军事家,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心胸开阔,求贤若渴,就算是对手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他也一样待如兄弟。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以独特的视觉,勇敢独到地审视天下,“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豪迈名传千古。作为一名文学家,他的诗豪情万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诗句流芳百世,“三曹三苏”享誉中华,而他就是“三曹”之首。他拥有隋朝瓦岗英雄的豪气,唐朝众多墨客的文采,前清皇帝的头脑。方可谓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就是三国的代表,三国的精华。
不爱残暴的秦朝,不爱外交强硬的汉代,不爱平淡无新的明朝,不爱腐败无能的后清。我只喜欢三国,爱它的风流万种,爱它的豪情万丈。
如果真能穿越,我想和孔明一起隆中对策,和关羽一起驰骋沙场,和曹操一起煮酒论英雄。
不论用多少华丽的语句,也道不尽我对三国的喜爱,也阻止不了我想生活在三国的思想。三国啊,你真的是透着那股说不出的灵气吗?为何我的心早就随着那奔流的大江来到你的身旁?哦,活在三国尽风流!
【篇三:毕业之音——奋斗】
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题记
在这个竞争激烈,生活富裕的时代,也许人们记忆中早已抹去了“奋斗”二字,奋斗之光已悄悄流走,名正言顺的则是“富二代”“坐享其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错,但当树都被砍光了,或者是经受不住“太阳”的强烈照射而倒下了。那我们面对的将是无尽的陷井。毛主席曾说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今朝还有风流人物吗?我不禁深深沉思……
很久以前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受颇多,书中的保尔奋斗一生,最终练成了钢铁人。他当之无愧,因为他燃起了奋斗之火。
可现在的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在消磨时光,奋斗精神恐怕早已不复存在,难道我们在年过花甲之后再来悔恨吗?时光无罪,只在自己一念之间让时光任苒。世界上永远没有后悔药,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怎么办?怎么办?道出太多人的心声……
陶行知说过:“奋斗是万物之父。”令人欣慰的是世界上还是大部份友善的人对善待了这位可亲可敬的父辈的教导。
我曾在一篇杂志上看到一篇《端盘子端成全国的No·1》的报道,不禁瞪大了眼睛,端盘子?似乎被人认为最丢脸的工作,然而这个人却做得津津有味,奋斗之光只属于会挥洒汗水、埋头苦干的人。还有一个奋斗之人——万大鹏,得到了属于他的奋斗硕果,他用智慧找回了他的脸面,虽也有波折,但他最后以他的特殊方式赢得了众人的赞赏。此时,奋斗之光却很璀璨,但背后的故事却让人心酸……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到现在仍记忆犹新,不是因为它场景的精妙,而是它真实感人,更是里面的主人公牵动着我的心。她名叫《最贫穷的哈佛女孩》。讲述的是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和艰辛,诠释了贫穷的骨气是奋斗。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修十门课,用两年读完,这不太可能,你会把自己累死的。”而她却毅然回答:“不,这才是活着。”是啊,要么轰轰烈烈地活,要么轰轰烈烈地死。但她却别无选择,否则等待她的则是无尽的深渊。因为在她身后还有毒虫一般的父母,可是她却不服输,用奋斗走完了短暂的岁月,诠释了奋斗的真正含义,也向无知的父母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毕业之际,几分感慨,几分心动。奋斗的强音回响于耳畔,奋斗的故事闪现于脑海。但我们应该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还不放下心中的杂念,那等待我们的将是无为的人生,为了心中的那盏明灯,让们有用奋斗的汗水扬起前行的风帆。
【篇四:英雄能本色,名士自风流作文】
苛刻,不苟言笑是我对所有消防官兵及军人的第一印象。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严谨对待也是我从他们身上学到最多的,可在今天的演习的参观中我还学到另一种东西——坚持。
整齐有素是我见到他们演习的第一印象,从容不迫更是令我钦佩不已。烈日炎炎下长裤,帽子的穿戴更是让人酷暑难耐,但消防战士们却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一致的动作向我们展示一名战士乃至一名军人所属的姿态。
从天津塘沽的巨大火灾到如今枝江的建材市场的火灾无不彰显出消防战士在大火中的临危不惧,但我明白他们也许并不想参加每次的救援行动,他们也有家人,孩子。他们同普通人一样,但他们身上却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一颗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的真心。
回想到近日我们的军训,难度也许并不算很大,但却叫许多人堪言。埋怨,羡慕以及叫苦不堪的话语一直在耳边不断的盘旋,似乎从未言语过对此次军训的`赞美。总是因为腰酸背痛,天气炎热和长时间的训练而抱怨不已。
看到此般情景,心中不免有一种后悔之情油然而生,后悔自己曾对军训的厌恶和害怕。他们如此统一整齐的步伐是花多长时间,又是顶着多大的太阳才训练的如此整齐划一。与我们短短的几天军训相比,我们也许太过于娇气。
当我们在不断抱怨太阳毒,天气热时可曾想过那些消防官兵总是在几十乃至几百摄氏度的火灾现场不断地挽救国家以及人民的损失。他们不是超人也不是天上的神,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他们没有超能力,他们之所以能一次次出色的完成任务完全是靠自己的毅力和平时训练出来的超高的作战能力和作战素质。
如果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来一点坚持,而不是羡慕他们身上所散发的英雄的光芒,我相信,我们不仅能快乐的度过我们的军训,也可以通过三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篇五:八年级的作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古往今来,有多少风流人物,用他们的浩然之气,为国为民谱写了数之不尽的正气之歌。我们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包拯,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诗就是包拯的一生写照。任长霞,她是一位优秀而又清廉的女局长,她将自己的时间与生命都留给了人民。她说:“人民警察就是能为人民办事,帮助人民。”她是一位公正无私的人,在她那儿从没有金钱打通的关节,只有真正的法律。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从这些廉正人物的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公正无私,什么是认真执着,什么是浩然正气。
我们中学生,不正是要像那些风流人物一样,做事公正无私,认真执着,做人要有浩然正气吗!如果我们都能时刻学习他们,用公正的态度处理同学间的纷争,用正直之心指出社会中的不良现象,用认真的态度面对每天的学习,每一次的考试,我们的国家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将为时不晚,因为少年正则国正。更何况,中学时代是我们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刻,我们能时时以这些风流人物为榜样,对我们的人格,品德的形成大有裨益。
同学们,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种种诱惑,会阻碍我们前进的道路,我想,身边一直有这些风流人物的陪伴,以认真执着的态度面对人生,我想假以时日,我们新世纪的一代,将肩负起这些风流人物未完的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时刻准备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篇六:遥远的绝响读后感】
不是所有的风流,都显得壮丽而又难以触及。
称此独为“魏晋人物晚唐诗”,绝不为过。
魏晋之风流、魏晋的洒脱与不羁,魏晋的处处透着锒铛之气的“潇洒”,之所以独特于现世,或许是因为余秋雨先生在文中所说的,它诞生于“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
先是阮籍,他那种难以掩藏的文化感、历史感,在魏晋这个纷乱的时代与无数的鲜血与头颅碰撞、融合之后,超脱出一个更有标志性的洒脱的形象。“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当他驾着木车悠闲游荡,在绝路前眼眶喷涌而出热泪的时候,那必然不是悲哀于无路可走。那是一种错杂而浑厚的情感,是一种找寻,是只哭给自己听的来自心底对现实对生活最为真实的嘶吼。他的狂放、他的不拘礼法,至今都难以被人接受,可何尝不能试着去效仿他在穷途时的大哭呢?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实地面对并释放自己的心思,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末路之前长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我们不懂他究竟此言何意,但我们懂他的充满寂寞感的豪情——那蕴藏在面向天地之间一声震颤万物的长“啸”中的厚味。他不想做英雄,因而他只叹英雄,叹这纷纷乱世、竖子称王。他已将世事看得透彻而深刻,因而他只要由着心去表达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学不来,因而只能仰视于他的洒脱,那种不满足于世俗的追求乃至到了戏弄的程度的洒脱。我们,最多也只能活得潇潇洒洒罢了。
再是嵇康——对于余秋雨先生将他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一可爱人物”的说法,无可争辩,他的个人形象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比阮籍高出许多。他的潇洒,甚至近乎漠视一切。他选择了隐居,像世世代代众多文哲圣贤一样过着自己不受打搅的生活,但他又不与那些深居山林的弃世者等同——他竟略显荒唐地在洛阳城外叮叮当当地打铁。他不在乎尘世的热闹与繁杂,他甚至对此感到鄙弃,他所追求的只是自己真真正正所想要的,那永远的安宁与满足。他坚守着自己最不可侵犯的界限,一条已近乎到略带傲慢的界限——但那不是傲慢。他的风流洒脱已将他隔绝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的安宁而和谐的圈子里了,因而他能看到旁人是何等的呕哑嘲哳。他会写一脸的嘲讽与不屑,却绝不会被那些无用的音响搅乱了心思。当他最终淡然地坐到刑台上将一曲就此失传的《广陵散》弹毕从容赴死的时候,历史这一端的我们,也被震撼了。这是何等的风流,何等的淡泊万物?他的风流与超脱已在他身首异处的前一刻,毫无保留地弥散进历史的长河之中。
可叹的是,阮籍穷途的悲鸣长啸,嵇康赴死的一曲广陵,竟会成为历史的绝响。
抑或说,他们那种难以复制的风流,也成了转瞬即逝的一缕青烟,只存在了他们的那个时代,那短短魏晋之中又更显渺小的那一段历史之中。连他们血肉中剥离出来的后代,也完全不曾流淌一点点风流的血液,忠心耿耿地终命在官场之中。
我不知该如何悲于这已逝的风流。
转视现今,当风流被冠以贬低的意思的时候,又一批已在中国的时间轴上销声匿迹的“风流”者乌泱泱地重现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谙世事,放荡形骸,趾高气昂地从人群中走过——他们是“风流”了,他们甚至已经超出了“风流”所能包纳的范畴而到了狂妄而放纵的地步。他们自以为已经达到那些“冥顽的古人”苦苦追寻一辈子却也只能在日薄西山的岁月里短暂享受的那种独立于浮世万物的境界。他们以为那样高傲地俯视一切、鄙视一切、将尘世污秽的万物看得一文不值的时候,他们可以孤高地活。但他们可曾知道,他们这样的流里流气早已将“风流”二字抹得乌黑乌黑。他们也许可以“孤高”地行走在这个社会,但重点必然会是落在那无情的“孤”字上,他们也将必然成为这个他们眼中“俗不可耐”的世界上最终腐朽在这“俗”的泥沼中最另类的极端。
还有谁记得那个风流的年代,那些风流的人物,那份真正的意义上难以企及的风流呢?
当我们向往着“诗意地栖居”的时候,不要忘了还可以追求“风流地生活”。风流,是一个时代的财富、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而它更能是一个人真真正正作为有思想有自我的个体存在过的体现。
【篇七:英雄能本色,名士自风流作文】
郑板桥是清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单看他的每一个字歪歪斜斜,然而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人们把它称为“板桥体”。他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吸收各家之长,独创一体,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海纳百川的胸怀,才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郑板桥”。
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了张大千绘画的独特风格。大家知道大画家张大千,他晚年的画“苍深渊穆”,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这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据说他在西方搞个人画展时,请来毕加索看他的画展,毕加索问:“你的画呢?我什么都没看见。”张大千不解,我的画不都在这儿吗?你怎么说什么都没看见呢?后来才弄明白,毕加索是说他的'画没有自己的风格。于是张大千才深研从隋唐到清代的绘画,博采众家之长,甚至中西贯通,终于成为一代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大师。
书画艺术是如此,小到个人处事,大到治国安邦均是如此。
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国家强盛的法宝。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其实“六世之余烈”,是并不像始皇“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的。秦国之所以由一小小部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富兵强的大国,乃至一统天下,是跟它善于吸纳各国优秀人才有关系的。我们熟知的商鞅、蹇叔、百里奚、范睢、张仪、李斯等,这些为秦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的人,都不是秦国的“土特产”,而是来自各个诸侯国家的。这是各国的精英,代表着各国的智慧和文化。秦国凭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贤才,为己所用,这是秦国迅速强盛的一个原因。当今的世界强国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是殖民国家,美国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容纳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成美国独特的经济和文化特征,使自己成为雄踞世界首位的强国。
我们今天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特殊时期。所谓中国特色,就是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又要借鉴各国发展的经验,博采众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来。海纳百川方显英雄本色,不远的将来,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将会在世界的东方矗然崛起。
【篇八: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青烟惨惨,黄雾漫漫,树林静得出奇,阳光透过树隙斑斑驳驳地照下来。他警觉地环顾着,身后只有一辆马车缓缓前行。他摘下盔甲,擦了擦额上的汗。一切都无比地平静,只剩下马喘气和行进的声响。他暗暗握紧了手中的银松,使劲咬了咬牙。车帐继续前行。
忽听得一声梆子响,唰啦一声,四面瞬间立起了无数面红旗,上面写着斗大的“曹”字。飞箭从四面八方雨点般袭来,他连忙用枪拨打中,转眼间,箭枝已堆成了小山,回头一瞧车帐,早已无影无踪了,他连忙杀出树林,曹兵四面八方杀来,那真是无边无际,人头攒动,不一会儿,他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他轻笑一声,挥动长枪,在敌人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然而,最令他担心的是,在丢失的车帐中,还有主公的两个夫人。他连忙调头寻找,可哪里找得到那马车呢?他敌群中东挡西杀,风驰电掣,虽然他的双臂已经受伤,手中兵刃也渐渐沉重,但他仍然将来战的敌兵敌将一次次打败。
终于,他冲出了重围。
这一段墙边,他找到了车马。
这时,他的嘴角已经流出鲜血,他的脸庞已经被血染红,汗水和鲜血顺衣摆滴在沙地上,积成了一摊。他已变成了一个血人。他滚鞍下马,拜倒在夫人面前。他的身后,拖着一串长长的血迹。
他理了理凌乱的头发,抖抖衣甲,取下陈旧的头盔……
“夫人,赵云……来见。”
风吹起地上的沙土,四周的草哗哗地响着,模糊了一切。
当阳长坂勇赵云!
【篇九: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历史似梦,轻盈若飞花,飘渺如浮云,一次次目断苍穹,不知何处才是天尽头?历史的尽头,又在何处?
英雄的时代暗淡了,英雄的背影远去了。慨叹之外,是他们的是非功过,既然担当生前事,难免身后评。于是,千百年之后,我们有了新的眼光去重审历史。在这种新生的历史观之下,便有了新生的声音:
“诸葛村夫不过一个政客而已。”
“蜀汉亡国,亡于诸葛亮。”
“权倾朝野诸葛奸臣。”
……
诸葛亮在这一个个“还原历史”的呼声中走下了神坛,退出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中心,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过客,融入历史的大潮,一遍遍地淘洗……
历史是冰封的,一切无与有、是与非、善与恶,它无法给出答案,却镌刻了灵魂。历史的行人把他们的伟岸与平凡、寂寞与喧嚣尽数留下了,成了事实,不管在长河里发生了多少惊涛骇浪,曾经存在的历史注定无法改变,历史是寂寞的。
这是诸葛亮。世人的眼中,不论他是将星、是神、是英雄还是凡人,他都是诸葛亮,是隆中抱膝长啸的年轻人,蛰伏垄亩,瞩望着风云际会的天下;是新野意气风发的军师,奇策绵绵,只为匡佐汉室衰落的帝祚;是祁山扶病理事的丞相,殚精竭虑,报一个君臣际会的知遇之恩与如履薄冰的托孤之重……诸葛亮用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换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基业,憔悴了身影,换来一场福泽两川生灵的春雨。
位极人臣,在生命的尽头,他说“简葬”,于是“殓以时服,不需器物”!定军山寂寞的山脚,一抔黄土,是他最安宁的归宿。为什么选择了这里?不为阴阳,不为风水,只因为这是入蜀的咽喉,他要永远永远地守在这里,守住这一片他付诸热血与梦想的地方,生而治蜀,死犹护蜀!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他坦然无私心,家无余财,外无营盈!
连亘的群山为他肃穆,绵延的大地为他低泣。是怎样神圣的感召,让巴蜀震撼,令敌国亦为之痛伤?
历史是安静的,走下神坛的诸葛亮,依然是那位呕心沥血、为了一个承诺披肝沥胆的诸葛亮。
寒风瑟瑟吹过五丈原。那颗赤色的大星闪耀着它的光芒、滑过幽深的天际,似乎就已经注定了诸葛亮这个名字要千千万万代流传下去。
秋风再度吹起,杜甫看到了,他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看到了,他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岳飞看到了,用他气壮山河的大毫,啼血而就“出师二表”,像挥斥万里黑夜的一道闪电。
大忠,大智,大仁,大勇!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政治家所能为百姓做的,诸葛亮几乎都做到了。那么对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尽管,诸葛亮也有局限,也有不能为,但是像他这样的人又有多少?我们不该把他奉若神明,却也应该给他历史应有的定位。种种的挑剔,所谓的“还原历史”又给了历史多少公平呢?矫枉过正的心态会歪曲历史原貌,更达不到以史为鉴而知兴替的目的。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思考。
历史是清冷的,八阵图沉默,静静地看江流石不转。
【篇十:英雄能本色,名士自风流作文】
除夕之夜,人们共迎新年,又有多少人在逆向前行?洪水汹涌,人们不知所措,又有多少人钻进洪流之中?人们惶恐不安,又有多少人在夜以继日。我们可能与他们从未相见,但他们的精神熠熠生辉,刻在心头。
有一种精神,叫坚定不移。医护人员临危受命,义不容辞。钟南山院士不顾耄耋之年奔赴战场,当他坐上高铁睡着时候一把。一头白发苍苍,令多少人动容,29岁的医生吴晓艳,听到号召支援前线的声音,毫不犹豫的退掉回家的车票,除此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如他们一样,是那最美的'逆行者!
有一种精神,叫大爱无私。第一天上班的医生于逸飞。刚从地铁五号线中逃出。回头望见无助的人们,立刻拿出那崭新的白大褂,从下午到深夜,他从未停歇。人民子弟兵连夜抵达那没有硝烟的战场,还有自发救灾群众,他们站在坍塌路面、井盖前等危险区域旁提醒着行人。他们不知道,洪水中他们的身影有多高大。
有一种精神,叫勇往直前。令人振奋奥运会捷报频传,老将依旧闪闪发光、屹立不倒。马龙再夺金牌,苏炳添创造新的亚洲纪录,造就人间奇迹……他们不顾年龄勇闯天涯;小将也毫不逊色,个个勇夺金牌。残奥会更应令人注目,中国的健儿们造就了断崖式的胜利。世界应铭记这身残志坚,这是他们永远的旗帜!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今日我们被保护和鼓励。明日我们应拼尽全力,为社会、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