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就业率的作文

【篇一:春运有感】

春运,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就在中国每年的一二月份上演着。每逢每年的这个时候,远离家乡的游子们,无论有多远,无论有多忙,都会赶回家中,在农历三十号那天,好好地和家人们吃一顿团圆饭,与父母一起去看春节联欢晚会。实际上,春运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次大迁徙了,它体现了中国人家中那份浓浓的情亲,以及对传统的尊重,对于其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是春运已经体现出了中国发展不均匀的问题。现在在北上广深等经济中心,人们非常富有,就业率十分高,生活质量也很好。然而在一些地方人们集体贫穷,生活质量也无从谈起,这就导致了许多外地人纷纷涌向一线城市来谋工作,这就引起了人口大量流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到春节这种传统团圆的节日就会有大量的人返回自己的家乡。所以对此我建议国家在努力发展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内陆那些偏远一点地方的发展。同时一些大型企业也应该把自己的一些工厂放在一些二、三线的城市里,增加那里的就业率,这样的话许多年轻人们就不会离开家乡出来打工。

二是运力不足,虽然中国已经是铁路总里程高居全球前三的国家,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几天几亿人次的客流量,虽然相比以前,中国已经让我们不用再去排长队领票,去火车站买票、抢票,但是买不着票坐车回家过年的事情时常发生,所以我在这里建议,政府应该发更多的火车票,提高火车的运输能力,增加车次。

三是平时假期时间,或者是假期太短,离家远的人根本就无法到达家乡就得回去了,所以只好统一在寒假这一时间,刚好在春节里回到家中。但这也没什么好的其他解决方法,如果换一套制度虽然不会出现春运但这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新的问题可能就会出现。

四是春节回家过,怎么样都要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的这样的思想已经牢牢地刻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算人再多也要去挤。

虽然春运体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但是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但我还是希望它一直存在着,因为它虽然挤,但挤出了家人的亲情,挤出了中国的特色。

【篇二:妥协造就成功】

世间没有直直的江河,他们向大地妥协;世间没有通畅无阻的大路,却又羊肠小道向树木岩石妥协,说不定会有曲径通幽处的惊喜;月亮不向太阳妥协借来光亮,便永远不会发光;生物不向天敌和残酷的自然环境妥协,便不会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球最终会拥挤而爆炸。

而作为人类,有思想的高智商生物,我们也必学学会妥协。

妥协并不意味着投降、放弃,而是通往成功的迂回,收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才会更有力,妥协同样是通往成功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妥协就没有成功。

古今中外,妥协就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奴隶时代,奴隶必须向统治者妥协,不然就会饿死;封建时代,百姓臣子必须向君王妥协,不然就是掉脑袋的大事。都说伴君如伴虎,古时候皇上身边的嫔妃臣子,哪个不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要想跃上枝头变凤凰,在皇上身边有一席之位,也得从小只为做起,向皇上妥协,向后宫娘娘们妥协,甚至要向有势力的太监妥协。不学会妥协,别说能服侍皇上给国家大事出谋划策,大概秒秒钟脖子脑袋就分家了吧。

而现代社会,妥协更是必不可少。为什么如今大学生就业率如此之低?难道不是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大家都能圆了大学梦,公民素质已有所提高吗?人口老龄化不是更需要劳动力吗?为什么就业率却一掉再掉?计划生育政策使现在的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这么多年辛苦的读书,大家都希望能找的好的工作,反而看不上蓝领等工作,他们宁愿当啃老族,或是自己创业也许吃了上顿没下顿,也不愿向这个社会妥协,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应妥协,从而一辈子碌碌无为。这也表现在很多年轻人大胆有雄心,不愿去与人下,一心想当老板,不愿从公司底层一步步攀登,不愿向领导、高层妥协,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上成功的巅峰,最终地基不够结实而摔死。

由此看来,妥协必不可少,没有妥协就没有成功。

不过,当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妥协,妥协也需要选择。我们可以为了未来的成功,向社会,向自然妥协,但作为一个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们的脊梁骨要挺直,绝不向敌人妥协,绝不向雍容华贵妥协,绝不向贪污腐败妥协!

挺值胸膛,学会妥协,妥协不是失败,妥协造成成功,妥协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2井蛙成因
3黄豆观察日记
4动物园一日游
5有一种声音
6史家之绝唱——《史记》
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风雨中
9游青海湖
10简单与复杂
11时间
12有风吹过
13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14蚂蚁的观察日记
15给初中老师的一封信
16搞笑的同学
17走进传统文化
18猪八戒办学续写
19我爱我的家
20奇怪的表弟
21记事的作文
22
23我的痴迷症
24她真美
25难忘的一句话
26读书百味
27难忘的一句话
28我最不喜欢奶奶
29小鬼当家
30让墨香留在纸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