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刘鑫的作文

【篇一:江歌,我想对你说】

难道损友真的重要吗?难道闺蜜真的是唯一吗?看完江歌的故事,我不禁轻吟“江歌,你真傻,太天真了!”

江歌,重情义的女孩,为了所谓的“朋友”,不值得搭救的“朋友”,付出了生命。江歌,我知道你善良,知道你重情义,可也不能搭上自己年轻的生命啊!你为朋友挺身而出,可你难道不知道一个红了眼的“畜生”,跟他接触是多么危险啊!这个丧心病狂的“畜生”居然捅了你十刀,刀刀毙命……

江歌,如果是一个值得搭救的人,你也许会安息,但曾经声声呼唤你“三叔”的人,在你被害时,在你呼救时,在你孤立无援时,她不但置之不理,还把门反锁,就是因为怕伤着她自己。你无路可走,被那畜生捅了十刀,为不值得的人和事匆匆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留下了伤心欲绝的妈妈。刘鑫,难道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难道在听到江歌一声一声的求救,男友野兽般歇斯底里的嚎叫声,尖刀刺进鲜活生命的残忍时,你不悔吗?你的良心何在?

江歌,你知道吗?在除夕夜声声鞭炮齐鸣,家家团聚之时,刘鑫发了新微博,没有对你一丝的怀念、一丝的愧疚,人家换了新发型买了新包,美美的过新年。而你的妈妈抱着你的遗像,孤单的泪流满面……在你的妈妈找到刘鑫一家了解情况时,看到的是刘鑫一家的蛮横,刘鑫的妈妈不仅没有一丝歉意,还对着你的妈妈破口大骂,说你命短,不关刘鑫的事。随后人间蒸发。为了找到她,无奈之下,你的妈妈只能在网络上曝光她,她却口口声声说,如果你的妈妈再这样,她就不会协助警方调查!你的妈妈不想把刘鑫怎样,只想问问刘鑫在你的最后一刻,你是如何想念着自己的妈妈!

江歌,我想把这一切的一切告诉你,你能听到吗?你能听到这人性的丑陋吗?人性的自私吗?江歌,无辜的女孩,愿你在天堂安息,我的心早已无法平静,波澜壮阔,为你涌起同情的浪花,永远不停…

【篇二:无助的善良】

英国的罗素曾经说过:“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人们总说善良的人是幸运的,可现在善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逐渐有着人善被人欺的负能量说法。导致这些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人心的自私,还是多变复杂的社会让我们不得不以特殊手段来保护自己,甚至为了保护自己去伤害别人。时代的发展,我们到底是变好了,还是变得更坏。

最近关于日本留学生江歌因保护闺蜜刘鑫被刘鑫前男友杀害的消息在中国流传开来。当时刘鑫因为被前男友纠缠感到害怕,希望江歌回来陪伴,最后一次,她打电话叫江歌在火车站等她,而江歌在火车站足足等了两个小时才接到刘鑫,还为刘鑫买了馄饨当作晚饭,可刘鑫前男友陈世峰紧随其后,而刘鑫意意识到了危险,把房门关上,让好友江歌替她承受感情上的纠纷,惨案随之发生,江歌被刺十余刀,刀刀毙命。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可接下来刘鑫及其母亲冷漠的回应,更是我耳不忍闻。刘鑫不但不第一时间回复江歌妈妈表示慰问,要相隔许久时间才冒出一句话,因为胆小而关门自保,没让江歌进门,后面还否认自己有前男友,而刘鑫妈妈更是对过世的江歌口出狂言,说她命短了,她不是为了俺女儿等语言激烈的言辞,拉黑了江歌妈妈。这让江歌妈妈极为受伤,极为心痛。迟到294天的见面道歉,面对镜头却不敢向网友说任何话。?

这就是所谓的友情,江歌对刘鑫的无私和善良换来的只有自己冰冷的尸体,再也穿不了漂亮的衣服,只有病床上死气沉沉的病服。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夭折,最惨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死后刘鑫的冷漠和其家人刻薄的言语,江歌妈妈承受的巨大的痛苦还向刘鑫苦苦哀求希望她可以多给一些讯息,可换来的只有沉默,一次次没有结果的聊天以后,又是漫长的等待。到了事发294天的那次见面,江歌妈妈仍然没有过激行为,只有理性的发泄和指责,还向痛哭流涕的刘鑫递纸巾……

这样的妈妈让人看了如何能不心痛,这样的刘鑫和她的父母让人看了如何不咬牙切齿?骂人虽是不对的,但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骂人,网友的愤怒来自何处,正是这令人发指的行为和话语。如果这样的人,什么后果都不用承担,那将是民众对善良这个名词的又一下漠视,当善良套上无助的帽子,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才是极为恶劣的。

【篇三:我的体育老师】

我的体育老师身强体壮,上课时像一只老虎一样,发起火来可凶了,可下课时去和同学们打成一片。

他是这学期我们班新来的一位体育老师,叫刘鑫。“流星”,听了这个名字,我们好奇极了,老师上的第一节课,因为外面正下着大雨,所以改成室内上体育课,体育老师给我们讲了体育课的好处,还讲他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可好玩了。

可下一节课上课时,去非常让我吃惊,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班发火了,因为我们班的男生调皮,做的动作还没有女生标准,老师开了一个玩笑说:“我们班的男生怎么感觉动作做起来像女生,如果男生越来越像女生的话,世界以后可能就没有男生了,就会是另一种生物。”老师说了这句话后可乐坏了我们班上所有的女生。

还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排成4列做游戏,第一局是跑,大家都很轻松,要下面一局去难倒了很多人,是要蹲下来绕过我们,快速的走过去,其中老师看见好多男生是直接跑过去的,老师说:“男生下去一点,看起来还不如女生。”结果吉朗贤没控制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把我们哈哈大笑。

这就是我的体育老师,你喜欢吗?

【篇四:关于江歌案的作文】

【篇一:关于江歌案的作文】

杀人的刀砍在身上,“朋友”的刀刺进心里

“他若折了你的翅膀,我必毁了他的天堂”,当好闺蜜的前男友找上门来,江歌选择了把好闺蜜刘鑫留在房内。然而,当尖刀刺来的时候,刘鑫却选择锁上了那扇隔开天堂与地狱的门。

天使陨落,刘鑫一家人的做法更令人心寒。

江歌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只是刘鑫的毫不理睬,刘鑫她妈的一句“江歌她命短,她才不是为了俺姑娘。”我的感受不仅仅是愤怒,也不是悲哀。

而是刺骨的寒意。

刘鑫比她前男友更可怕。陈世峰砍杀的是一个人,而刘鑫谋杀的是整个社会的信任。是啊,刘鑫的行为没有触犯任何一条法律,我们没法用法律的准则给她定罪,然而她的行为,已经触及了道德的底线。江歌去世后,家人没有收到任何来自于刘鑫的安慰,哪怕是一条短信。江歌的母亲悲痛欲绝,以泪洗面,而刘鑫仍逍遥自在,天天打扮自己。我实在无法理解,朋友的舍命相救本身就是一件代价极高又没有回报的事,你可以做的,就是对朋友的缅怀,以及对朋友家人的照顾,而刘鑫的做法不但与这无关,反而相反。

所以家长们都劝孩子,不要太善良,不要轻易相信朋友。

从此,原本壁立千仞的信任之山开始有了裂痕。不久的将来,或许只剩一片冷漠的戈壁。朋友之间的信任,出现了崩盘的可能性。

还记得当年的彭宇案吗?法官只用一句:“你没撞人,为什么要扶?”便定了彭宇的案子,从此,“扶不扶”不仅成了年轻人与老人间不可逾越的沟壑,更成为施救者与求救者之间的阻碍。当信任危机来临的时刻,你我或许都会成为受害者。

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了自己的苟且而洋洋得意。

别让善良的人心凉。

【篇二:关于江歌案的作文】

民众正义感的朴素与局限——我看江歌案

凶犯陈世峰被判20年,江歌案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弥漫网络的,是对江歌的缅怀,对江母的同情,以及对刘鑫、陈世峰的谴责。

诚然,根据现有证据,刘鑫未给江歌开门致使其被陈杀害确不道义,陈世峰伸出毒手杀害江歌更是天理难容。但是,在这个事件中,我更多看到的是网民缺乏理性的对刘鑫和陈世峰的心灵伤害和肆意辱骂。在证据不够客观全面,以及缺乏人情或者过分重人情的情境下,大肆地攻击刘和陈,揭露的是民众正义感的朴素与局限。

先来看此案中最大的加害者陈世峰。在陈世峰被捕后,既有有组织的签名请愿活动要求判陈世峰死刑,又有无端的感情色彩浓重的“公法杀不了他,那就让我来”等等有失偏颇的言行。当然,到目前为止陈世峰仍然判处的是有期徒刑20年。看起来这个结果并不被吃瓜群众们认可。

可是为什么法律会如此判决呢?法院的判决是在综合了证人的证词、大量的证据和严密的推理之后经过慎重考虑才给出的结果,是相对公正的。尽管在这一点上中日法律存在区别,但是上述在并不了解具体证据的情况下发表的过激言论着实为无端崖之辞。网络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在公众场合发泄的地方,网络言语也需要负责。希望那些人能够更冷静,相信法律和人心自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接着来看看那个既不是被害者也不是加害者,却在舆论的最尖端的刘鑫。在江母的描述中,刘鑫是一个见死不救,娇生惯养,对江母态度极其恶劣且良知泯灭的人,她扬言“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近300天拒绝和江母见面,新年发靓照,还有刘鑫妈妈那句“她命短了!他不是为了俺闺女”,着实给刘鑫一家戴上了“衣冠禽兽”的帽子。可是,这种断章取义,难道就没有人会想到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什么吗?我看到的,只是各个营销号附和网络舆论,用简单粗暴的语言以及不过脑子的谩骂,让那些不明真相的网友有一种“自己和大V在同一个阵线上”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刷流量而已。甚至有的网站还以“这一次,请网络暴力来地更猛烈一点”为题,撕破脸皮地挑战人类的公知,用“正义”破坏正义。

然而,没什么人会注意到刘鑫的“扬言”,是在她已经向江母陈述完目击事实之后,江母穷追不舍,她面对无休止的追问之下才逼出的气话;也没什么人会注意到她发的靓照实际上是与生前江歌的合影,以此祭奠她“在日本唯一的亲人”;更加不会有人看清楚,江母在继续索取线索未果的情况下,在网上公布了刘鑫一家人的身份信息,刘鑫父母受不了了,才说出的这句“没有文化”的话。的确,刘鑫事后不敢见江母的确是她的不对,刘鑫的性格里也确实有自私的一面,有娇气的一面。但是,江母的一面之词和网络暴力的跟风,让刘鑫受到了比她的行为严重不知道多少倍的惩罚。试问间接用一把刀子杀害一个人和用强大的舆论打垮一个人,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听梁文道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008年,有一个女孩,在韩国首尔搭地铁,带了一只狗,还让那只狗在地铁车厢里面大小便。理论上在首尔其实是不能带狗进地铁的。这个女孩完全没有兴趣要帮助这个狗去收拾,也不理会他人厌恶的目光。有人忍不住指责她,她都不管,而且还反过来讥讽那些指责她的人,到了站,她就扬长而去了。

有人用手机把整个过程拍了下来,放到网上,不到一个星期,这个视频点击率超过了4000万,于是这个女孩有了一个外号,叫做韩国狗女。大家不只传这条视频,传的时候还骂她。大家都在骂她。后来网民们之中开始有人觉得骂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惩罚她,惩罚她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人肉搜索。找到了她的真实姓名,住在什么地方,她的家庭成员,甚至还公布了她家庭成员的地址跟电话。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有很多人打电话、写电邮,给这个女孩和她的家人,也联络到了她上班的那家公司。后来,这家公司把这个女孩炒掉了,她失业了,在家里面躲着也不安宁,每天有人打电话来,用粗话骂她。她的父母不堪其扰,就搬到另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她的姐姐被人欺负,后来患上了忧郁症。这个女孩本人也要接受精神治疗,因为她的压力太大。

看到这儿,肯定有很多人又会说,这是她罪有应得。但请问一下,她的罪是否真的值得受到如此近乎抄家的惩罚呢?这个故事在网民层面其实和江歌案是相像的。人们的心中有对正义的幻想,但囿于现实社会中实实在在的对言语负责的舆论监督,便转战网络,用最模糊最原始的正恶观来看待问题,不加辨别地同情弱者,贬低表面上的“坏人”,认为所有坏人都得死,以此来获得自己价值观的满足,还抱着“反正我又不用负责,要负也是大家一起负”的逃避责任的心理;而一些自媒体便趁着这个机会发一些所谓“口水爽文”来博关注,博人气,从而对所谓“坏人”的心灵造成远大于其罪过的创伤,让他们也变成了受害者。这些文章又促使更多的人只相信片面的事实,如此恶性循环,整件事中的加害者,也就是“坏人”,也就变成了这些口呼“正义”的网民们。更令人气愤的是,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社会,有的网民竟是用这种谩骂来解压,来图个爽快;殊不知,你的一时的爽快,换来的是别人一生的伤痛。

正如一个媒体人所说,这是一个被称为“后真相”的时代。人们的立场和情感对舆论场的影响已经大于事件本身客观存在的事实。大家都只支持、认同、点赞那些符合自己立场的观点,但真正的事实细节并没有什么人关心。这些观点的背后也不需要什么事实依据去支撑。新闻在这些人的玩弄之下,除了标题和自己认可的观点外毫无价值。更可怕的是,这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主导社会媒体和网络的舆论场,从而导致在一些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上得出十分片面的民意结论。

尽管网民们追求正义是好事,最朴素的正义感和道德观往往是法律所追寻的心理基础,但是这不意味着朴素的正义就一定能通向真正的法治。日本法院的判决虽然违背了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是这恰恰是他们坚守法律底线的有前提的正义的精神之体现,而这,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东西。

【篇三:关于江歌案的作文】

痛定思痛——江歌案引发的思考

去年发生的那起“江歌案”震惊全国。

女孩刘鑫和女孩江歌是极要好的闺蜜,两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合租了一间公寓,两个女孩儿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江歌性情豪爽,总是照顾刘鑫。

而刘鑫的日本前男友总对她纠缠不清,刘鑫向江歌诉说过自己的苦恼,江歌也义愤填膺,而刘鑫却依旧收下了前男友的礼物,导致其前男友多次请求复合遭拒绝后仿佛看到了希望。一天晚上他守在公寓门口等待她,刘鑫害怕地请求江歌与他交流后江歌让刘鑫先进去,刘鑫便回到房间把门锁了起来。

而在这“沟通”过程中,讲义气的江歌和男子发生冲突,被捅十刀,而刘鑫在房中一直没有出来。

江歌当场死亡,案发后,刘鑫被父母保护起来,江歌母亲试图找到她向警方作证,可刘鑫的父母却说出“这是你女儿命短,与我家姑娘无关”之类的话,江歌母亲痛不欲生,只好在网上公开刘鑫一家人的信息请求网友协助。而在文章发出去后,一直未联系江歌母亲的刘鑫终于发来微信威胁她删文,否则自己绝不出庭作证,并说她严重打扰了自己生活。

先不说这小姑娘对门外帮自己挡枪的闺蜜的呼救声恍若未闻,光是这极力撇清自己与这案件的关系,宁愿让自己闺蜜的灵魂不得安宁也不愿让自己的名声败坏,就足够令人发指。

问题就在于,就算刘鑫躲一辈子不出来,她的名声就可以完好无损了吗?她的内心就可以不受煎熬了吗?她的灵魂,就可以纯洁高尚了吗?

这到底是人性的冷漠还是道德的沦丧?

这种极力逃避责任的态度,究竟是一个总有怎样“良好”心态的人,才可以拥有的?的确,刘鑫她不是杀人犯,但她所做的事情却更令人心寒,却比杀人凶手的行径,更令人发指。

在这件事情的背后,又有人开始怀疑朋友到底可不可信了。那个和自己好到穿同一条秋裤,那个陪着自己温暖了每天上下学道路,那个点亮了自己漫漫长夜的叫做朋友的人,真的可信可靠吗?近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大到“闺蜜门”,小到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抢了自己的真爱,“防火防盗防闺蜜”令人心酸之余又不得不感叹,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可以把一片真心托付给朋友吗?

在我看来,“防火防盗防闺蜜”到不至于,朋友之间最基本的便是信任,但我们一定要做到慎重交友。孔子曾说,一个人理想的交友对象应试“友直友量友多闻”,如果你又一个正直、宽容而又博学多才的朋友,你还有什么理由防着她呢?就比如后羿被自己的学生逢蒙所杀,孟子认为后羿“亦有过”,认为他选人、教人之法也有错,那么“江歌案”中的江歌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她太讲义气以至于忘记了择友的标准,她无条件给予刘鑫信任却忽略了刘鑫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因此,“江歌案”的背后,人们应该去反省该如何选友交友,而不是一昧地感慨这年头闺蜜在背后捅一刀真令人防不胜防,吓得我再也不敢相信朋友的存在了。

多想想一个朋友的好吧。以前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义的友谊,而最近我看到一个视频,监控中一个女孩儿被地痞流氓缠上要钱,她的朋友看见后直接砸断玻璃瓶,用带血的手举着只剩下一半的瓶子指向他们,喝令他们滚。而他们走后,她一个人双腿发颤,两个女孩互相搀扶着渐行渐远。

这便是真正的友情。一个好的朋友总有种魅力,便是毫无征兆地走进你的人生,却又在你的人生之路上播种温暖与光明,尽她所能让你所过之处皆是爱与温馨。

人生乐得一好友,胜过半世浮生。

【篇四:关于江歌案的作文】

一桩沸沸扬扬的凶杀案

马尔克斯有一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在小说里,有一个无辜的青年被杀害了,因为一个被退婚的新娘指认他为奸夫,被追杀的他,因为被女仆普拉西达误关在门外而被杀害。他叫纳赛尔。

在现实中,有一个善良的女孩被杀害了,因为为保护闺蜜刘鑫而被刘鑫的男友杀害,因为在屋内的刘鑫始终没有开门。她叫江歌。

危机之下,人人都想先自保,这本无可厚非。

若是刘鑫在事后安慰江歌妈妈,表示以后自己就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同时叙述事件真相就不会有这样沸腾的,但也确是正义的网络暴力了。

而刘鑫,配得上这一切的指责。

事后,她不积极配合警方调查,甚至扭曲事实真相,威胁江歌母亲不再配合调查,千方百计地将江歌的死从自己身上推开。其母甚至表示,江歌死了,那是她命短,与刘鑫没有任何关系。

——无意间促使了纳赛尔的死的普拉西达,痛悔愧疚于自己误关了他的希望之门。

——悲剧的导演,指认纳赛尔的女孩却始终冷漠,依然咬死纳赛尔侮辱了她不松口,认为自己没有错。

刘鑫就是对后者的真实演绎。一年后与江歌母亲见面不是因为江歌的死,也不是因为愧疚,因为悔恨,而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啊:

人家江歌只是没了命,而我们全家都不能出门!特别是我,因为这点事我连工作都丢了!而且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要我怎样?

怎么听起来那么像《一帘幽梦》里楚濂对绿萍的怒吼:“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紫菱失去的是爱情啊!”

别人因为你惨死,你却在抱怨救命恩人的妈妈不能释怀而打扰了你的新生活,真是恶毒冷血得心安理得啊!

少有男孩26刀捅死班主任,长有刘鑫面对死之事不关己的云淡风轻。

刘鑫,江歌的人血馒头好吃吗?

不是江歌妈妈选择了不原谅,而是刘鑫她不配被原谅。不过,在内心里,刘鑫倒是早就原谅了自己。

生而为人,请你务必善良,别让善良的人充斥着绝望和怯懦啊!如果善良最后的结果是生命被无辜地践踏,那还能用什么来教育下一代什么是对错,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好人?

想起一句话,当神已无能无力,那便是魔渡众生。

【篇五:关于江歌案的作文】

愿你们的天堂没有魔鬼

最近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简单的十个字,背后却是无尽的无奈与悲痛。让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的,是两件令人痛心的事件——江歌案与保姆纵火案。

想必大家都对这两件事有所耳闻。这原本都是两个幸福的家庭,有可爱的孩子,美丽的妻子与帅气的丈夫;有争气的女儿和坚强的母亲。可是黑暗的人性粉碎了他们。一场大火,烧光了丈夫的妻儿。十几下刀刺,结束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

我无法忘却林爸爸跪在烧毁的房子前号啕大哭的样子,一个男人所有的坚强在此刻都变得不堪一击;我无法忘却江歌妈妈抱着女儿的照片说,这是你最喜欢穿的衣服,一个单亲妈妈所有的希望与支柱都被摧毁。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人性的黑暗。保姆的忘恩负义,陈世峰的暴力以及刘鑫的自私。

然而林爸爸和江歌妈妈的努力震撼了我。他们要为家人讨回公道!他们没有一味的沉浸在已故亲人的伤痛中,他们也在争取各种法律手段以及群众力量。这两件事都已经过去了许久,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没有放弃。但我看到采访中林爸爸的白发、江歌妈妈眼角的皱纹,无法想象这毁灭性的伤害后的每一个夜晚,在我们都安然入睡后,他们如何度过。尽管如此,他们也还要更努力,为了他们所爱的人。

然而事不遂人愿,尽管江歌妈妈收集了大量网友们同意判陈世峰死刑的签名,陈世峰依然只是判二十年。我记得江歌妈妈的一句话:“我不会这么容易被打倒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藐视生命的人,残害生命的人,理应被判死刑。我希望江歌妈妈有一天能让自己安心,也让在天堂的女儿安心。

同时,群众的支持也给了林爸爸和江歌妈妈很大力量。这件事一出,不断有人到绿城为林爸爸的妻儿悼念;许多人积极响应江歌妈妈的签名号召;他们的微博评论下,是一句句温暖鼓励的话。林爸爸也表示,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他或许就坚持不下去了。尽管人间有恶魔,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还是愿意做天使。

中秋、冬至、圣诞、跨年都才刚刚过去。大家都在热热闹闹的迎接新年,但越是欢庆的节日,对于林爸爸和江歌妈妈来说,越是煎熬。但我希望他们能好好活下去,带着大家的期盼,也是为了他们最亲爱的人。

美丽林妈妈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年轻有为的江歌,愿你们的天堂没有魔鬼。

【篇六:关于江歌案的作文】

对江歌案的思考

虽然我并不了解整个案件的过程,甚至一开始得知,在日中国女大学生被害,还大骂了一通日本人,毕竟这在之前也是有案例可查的。但我没有想到凶手也竟然是我们中国人!在日本的国土上,我们中国人杀害了同胞,这让日本人如何看待我们,这又让我们国人的颜面往哪搁?

更可悲的是,这又是一起大学生杀人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等,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这些案件主角,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着不健康甚至不健全的人生。环境造成了性格的扭曲,进而以伤害他人和自杀形式释放出来,造成了人间悲剧,这也是我们社会的可悲。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刻。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应该为我们的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各种“土豪跟我做朋友”的拜金主义、功利实用的思想充斥和享乐、虚无、快餐式的生活态度。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识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像犯罪者那样因为冲动而断送自己的一生。

在我看来,身为当代学生的我们,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换位思考,并缺乏沟通的能力。一旦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酿成悲剧。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多与他人沟通,与其他同学培养良好的关系,并多换位思考,及时将生活中的小事和矛盾化解。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坚决不做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如果与他人有什么化解不开的矛盾,则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千万不能一时冲动,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一定的缺陷,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只要我们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多与他人沟通,就一定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学校生活!

【篇五:我最讨厌的人】

我最讨厌我们班嘴特别欠的人——胡子恒。你们知道他嘴有多欠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每一次看到胡子恒,我都会想到“嘴欠”这个词是不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会把他心里想的和听到的意思说出来,就算那个人在夸谁,经胡“大神”翻译后就变成骂谁的了。即使被说的人在场,胡子恒也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口。

有一次,陈老师带我们去看新的教室。去的路上没人谈论什么话题,因此胡子恒也没说什么欠揍的话。可是回去时,我、梁诗涵、刘鑫被气得火冒三丈,钱新木、胡子恒等男同学竟然称我们为“狗仔队。”我当时就想揍他们,回到教室后我和刘鑫、梁诗涵三人向胡子恒、曹学展伸出鄙视的手势,因为他们先惹我们。胡子恒反击过后又跟陈老师告状说我们打扰他们写作文,陈老师笑着说:“你们太小气了,跟女孩子斤斤计较……”

还有一次,有人叫我,胡“大神”听见了,他不怀好意地说:“我把缪琪听成“缪鸡”了。”说完,他还冲着我笑,我气得追着打他。

在这里,我真想对胡“大神”说:“你能不能改掉嘴欠的习惯,否则总有一天你会吃大亏的!”

热门推荐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2人醒梦碎
3只许庭花与月知
4我努力读懂他
5奥利奥水杯
6美味的香蕉
7词愁
8关于我的作文
9那一刻,我迈上了新的台阶
10生活如四季
11当你需要时,有我
12给自己一点空隙
13音响的世界
14学画画的过程
15校园的大樟树
16想起了我的奶奶
17《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观后感
18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9难忘的眼神
20贴鼻子
21这里风景独好
22打扫城市的街道
23冬日暖阳
24校园的风
25奶奶的手
26年的作文
27我笔下的好老师
28真诚的分享
29论观念
30游古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