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杂质的作文

【篇一:关于镜子的作文】

在我眼中,生活中最可怖的事物莫过于镜子了,它光滑、透亮,只要有人往它眼前一站,全身上下便被照得一清二楚,你所有的一切都被它映照得清晰无比,这难道还不使人胆战心惊?

有关镜子的传说,异样多态,却都隐隐透露一个迹象——镜子不仅仅能照出人的外貌,更能照出人的内心。的确,每当我站在镜子之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总会莫名浮现出一丝感觉,一种说不上来的诡异的感觉,我总感觉,镜中的我太真实了,准确地说,它似乎能看透我的内心,照出我想见到的,同时也包括我不想被照出来的,我不禁心里发毛,打了个寒战。

但还是我常常呆呆地立在镜子前,默默注视着镜子。

我喜欢那些如镜子一般的人,因为我总是觉着他们有着深邃的眼睛,有着洞穿一切的目光,是个智者,当你与他们对视时,你就会觉着,你心中的一切想法被他们尽收眼底,还原到最真实的自己,真实到,当你在他们面前会感到自己仿佛已被审视、过滤,那装在外表的一层皮囊被毫不留情地脱下,面具也被揭下,那个真正的自己,有着不一样心灵的自己被完整地显露了出来,在他们面前,你会被真实与单纯所笼罩。当经过这层洗礼后,那些虚假全都蜕去,你会一览无余,你会重新返璞归真。终于,这面“镜子”在折射出真实的你之后,你重归真实,重返纯真。因此,他们如同镜子,却比镜子更有“可怖”之处……这些人,这些如镜子一般的人,他们反映出真实的自己,反映出真实的他人,更能如实道出,不掺杂一丝杂质。

除了这些“智者”,自我也是一面镜子,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自我这面镜子便在反思中发光透亮,将缺点与不足之处清晰地照映、折射出来,那个有优点、有缺点的自我被展现。于是,自己便可改造缺点,抹去缺陷,如擦去镜上的污点一般。

书亦是面镜子。读书时,就等于照镜子。我们可对照书中人物优秀之处,来质问自己是否能做到,若有,便可愉悦保持,若无,便要努力做到,为自己添彩。观照书这面镜子也亦可显出自己的缺点,若有书中所言这一类“污点”,就要谨慎自省了,努力改正,若没有这“污点”,便可稍放下心,却也不能松懈,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像这类人物一般有这等缺点,一定要警醒!

这些“镜子”,实在是不含杂质,不被污秽弄糊的,它们实在是真实而清澈的。

真的是……镜子如是说。

【篇二:宜昌的秋】

你看啊!树的叶,远看,仿佛仍是夏天时的深绿。近观,每一片树叶的叶尖上都覆上了一层浅淡的黄,若有若无,亦真亦幻。有些叶的纹路愈发清晰,叶尖也已微微蜷曲。若是远望一片树林,看吧,深色的绿与明亮的黄,层层叠叠,煞是好看。

你看啊!秋的丰收。宜昌的秋天正是盛产柑橘的季节。一个一个柑橘,宝石般缀在树上。金黄的色泽,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道好看的光。每当风吹过,那些柑橘仿佛是一个一个的小娃娃,在树上欢快地跳着舞。你看啊,看着他们,你会觉得似乎是听到了他们清脆的笑声,有力的脚步声。若你细细品味,你会嗅到风中淡淡的清香,那么香甜,会让你忍不住幻想柑橘的味道。你会觉得风似乎都是金色的,蕴含着美好。

你看啊!看那秋的水。江水是永远奔流不息的,不管白天黑夜,它不停奔走,谁都不知道,它的目的地在哪儿。它总是哗啦啦的流,带走了时间,带走了一些虚幻的梦儿。溪水是清澈的,可以清晰地看见溪底或圆或尖的卵石。溪水涓流,会使你觉得心中异常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空了,只有一条一条的溪,流淌到了世界的末端。

你看啊!看秋的天,那么明澈。是什么令秋的天空的蓝如此明净?没有一丝杂质,也无法容下一丝一点的杂质。这时的云也已消失的无踪了,仿佛是生怕破坏了天空明净的蓝。事实上,只要是一缕纯白的云,就足以毁掉天空的明净。若你仔细的凝望天空,你的心会异常的宁静,仿佛回到了最初的自己。天仿佛是一面镜,照着地上的一切。

你听啊!听秋的风刮过你的脸颊的声音。风似乎是个孩子,时而急速快跑,时而放慢脚步。他是多么调皮,稍不注意,他就钻进你的衣裤,你会感到凉爽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寒意。

你看啊,你听啊,你去触摸啊!那个秋,宜昌的秋,我的秋。

【篇三:一杯纯净水】

喝下一杯纯净的水,你会发现真实的自己。

——题记

端放在我的眼前,光滑整洁的桌面上,放着一杯水,一杯普通的纯净水。窗外的阳光柔软地照进空洞的房间,星星点点的灰尘在阳光沐浴下舒展着婀娜多姿的身姿舞动着,飘移着。桌上的水杯是多么地静若处女,不容打扰啊!忽然,我震惊了,一粒不知好歹的灰尘竟然想飘入毫无遮掩的水杯里。不,不能玷污了纯净水的纯洁透彻!

我匆匆地欲上前阻止灰尘,却万万没想到,在纤细的灰尘与静若处女的水面仅隔两毫米时,我清晰地看到水面上泛起一阵轻微的涟漪,而后,纤细的灰尘又重新飘荡回阳光的怀抱,飘远了。一时间,我竟然无法面对事实,是纯净水把灰尘抵挡开了吗?我凑近一看,水面已然恢复了平静,依然毫无杂质,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我佩服纯净水的真诚,纯净而不愿受肮脏的污染,它正努力地保持自己的真实,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我实在禁不住诱惑,轻轻地端起水杯,泯了一口,清洌甘甜瞬间荡漾在我的唇齿间,突然间,我觉得我像是撕掉了一张面具,丢弃了一身盔甲,心里头只剩下那一片甘甜,那一片没有杂质的甘甜。

我,回到了真实的自我。

我舍弃了平时在他人面前谄媚的笑脸,舍弃了在考试时作弊的小纸条,舍弃了在男生面前说话时的装嫩,我恢复了自我,一个真实的、快乐的、纯洁的小姑娘。

正如鲁讯先生当年在香港青年会上的演说:“青年们要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只有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我认为也应如此,这世界需要真,需要“纯净水”。纯净水不能被浑浊、浓香的咖啡所代替,不能被黄褐色的茶水所代替,不能被沸腾、自大的汽水所代替,正如真不能被虚伪、金钱、权势所代替!

也许“真”就是这样吧,在所有的欺骗与虚伪中,“真”总是阳光的化身,总能有力地冲击黑暗的阴霾,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有人说:“懂得喝纯净水的人是睿智的。”我想的确如此,透过一杯纯净水,你可以看到最本质、最真实的世界。饮料固然好喝,可纯净水才是世界之本源啊!太多的伪装只会让你丧失掉原本的自我!

思索一番之后,我再次端起桌上无人问津的纯净水,微仰脖子,将其一饮而尽,清甜直入心间!

【篇四:失去才懂得珍惜】

今天下雪了,纯洁不含一丝杂质的雪纷纷扬扬的落下。想吟一首诗,却由诗想到了语文,想到了杨老师……

星期三的上午,当我惊悉杨老师因身体状况以后只能教九班的时候,我心中很不是滋味。不是吗?其实早一点只教一个班也能让杨老师轻松一些,可是九班和十班,择其一,我不知道杨老师是如何想的,但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更喜欢听话的学生,在这一点我们不如九班,我们可以改,但晚了。

这一节课,是最后一节语文课,是杨老师教我们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我们一起朗读古诗,声音洪亮,整齐化一。在这古诗声中,泪水充满了眼眶,我想哭……我们要用这一节课,给老师留个好印象。

我想我们似乎没有比现在更乖的时候。同学们都晓,故而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该踊跃时踊跃,该沉默时沉默。接近这节课的尾声时,杨老师发了百词竞赛的奖状,说明了自己以后只教九班,由易老师教我们。

下课了,杨老师出去了,班里并没有马上炸开了锅,而是安静,大家都在思考着什么……

【篇五:医者仁心】

由于视力渐弱,暑假便随同老爸去了石新医院看眼科。

来到医院,测体温,粤康码,挂号……种种过程进行得一丝不苟。我向挂号的前台打听到了五官科的地址,在那里排队等候。

只能说这年头智能手机的感染力也是强的很:挂号眼科的,大到十七八岁的大学生,小到四五岁的幼儿园孩子,更有一边挂号,一边抱着爸妈手机在看动画的一二年级学生。等了差不多半个钟,我才见到了眼科医生。

听到广播高声喊着我的名字,我便放下书,迈入眼科医生的工作室。干净、整洁、敞亮,是我脑海中闪出的第一串形容词。此时我才细心打量着医生的相貌:医生三十出头的样子,口罩下的五官看不清楚,但眼角因笑容而带起的少许皱纹,却无一不显示着他的慈祥。他如绅士一般示意我坐在一旁:“安哥,请坐。”温柔而干练的男音响起。一句“安哥”,瞬间拉近了我与医生的距离。我颇有些局促不安地坐在一旁,仿佛对面坐着的是一个礼节有加的贵族绅士。

先是询问了我的病症,得知是因为直视电脑屏幕过久而引起的眼睛不适。随后用透光的机器细细看了两只眼睛,扶了扶眼镜,说道:“眼球前后径为22毫米,正常人是21。5毫米,所以说真性近视50度,不过还没有到100度,持续保护应该还可以挽回。戴眼镜自然是没什么必要,但是建议你再去做一个彩超,看一看主要问题是什么。”

缴费,排队,等待……一系列的步骤,如机械般进行着。差不多有一个时辰才拿出了彩超的单子。步履匆匆回到眼科,医生也恰好在为上午的最后一个病人做检查。

“久等了,安哥。”他轻轻接过彩超的单子,略微眯眼,便在键盘上快速地打出了我的药方,一边还说着:“病因很清楚了,是玻璃体混浊。里面有一些杂质,这才导致你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你看啊,你的玻璃体里面有一些白色圆点,随着机器的移动而移动,就好像天空中的云,把太阳光遮住了,让你看不清楚同样捉摸不透。一般这种病情导致的有两个原因,大部分都是看书太认真了,当然电脑屏幕的影响也很大。但是,看你应该是初二刚考完生地会考吧?”我点了点头。“嗯,那我这里给你开了几个药方,你先去缴费,然后来这边,我告诉你怎么使用。”

等到再返回五官科的时候,医生已经在收拾了,看来是想休息一会。见到我来,并结合我手中的药,一个一个详细地介绍他们的作用:“你看这个退云避翳丸是用来消除你玻璃体内的浑浊的,这个夏枯草颗粒是用来辅助消除玻璃体混浊的。消炎滴眼液用来清除玻璃体内其他跟炎症有关的杂质。冰敷眼贴睡觉前敷一个,如果感觉睡不着就把它取下来,但是敷的时间一定不少于半个小时。”我耐心的听着,心中不免荡起一片涟漪,感受到一位医生仁心的光芒。

“好了,记住啊,看书显示至少30厘米,电子产品使用每天少于一小时,避免强光直射,回家好好保护眼睛哦,按时吃药,7天之后再过来复查。”说着对我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我也笑着说道:“谢谢医生,走了啊。”

回家的路上我在听我爸说,其实每个医生卖出每样东西都会有提成。卖的越贵,提成的也越多,更别说那些直接卖一副1000多块的眼镜的医生了。老爸看了看医生给我的药方,都是一些不贵的基础药品。

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真正为病人而着想的医生,是拥有一颗仁德之心的医生。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在将来或许不能像那些权威医生一样,在手术床前进行着复杂而又困难的手术工作,但我也会尽我的全力给每个病人最好的帮助。这次疫情,非但没有打击到我永不放弃作为一名医生的梦想。反而更加坚定了我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执着的信念。这名尽职尽责的眼科医生也同样坚定了我要当一名医生的决心。

医者仁心,这并不是每一个医生的使命,但却是医生们难能可贵的精神。

【篇六:最吸引我的云】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喜欢看云,但是有时候同学们会说“云有什么好看的呀!”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有一次我抬着头,望着天上那千姿百态的云,我被它给吸引住了。

我喜欢晴天的云。晴天时,抬起头,往天空上看,那白白的云和蓝蓝的天,看得十分清楚,没有一点儿杂质,白云有的像飞机正在等客人上船;有的像一只母狗,后面跟着几只小狗;有的像两只小兔子手拉着手,还一边说着有趣的话语;还有的像一匹马正蹲着,很听话,在等主人。

我喜欢阴天的云。那天非常得热,一团团云,都簇拥在了一起,好像大伙在商量事一样。

我喜欢傍晚的云。傍晚的云火红的,像被火烧了似的,其实是被晚霞给染红的。那时侯的云,有时像一对失散多年的鳄鱼父子。鳄鱼父亲正向鳄鱼儿子跑去,好像很亲热似的。突然,一辆飞机飞了过来,鳄鱼父子都消失了,只剩下了一条飞机飞过的路线,当时的云会告诉我们飞机往哪里开了。

我喜欢大风天的云。当时哪天风很大,我在房间里抬起头来看云,发现云飞得比平常快好多,我惊讶极了!我就目不转睛地盯着云。

云不仅进入了我的生活,还给我的世界带来了快乐。

【篇七:变了味的友情】

人,会结交朋友,会有自己的友情。可是现在,我的一些友情变了味。

小学时,我、小苏、小陈是最要好的朋友。小升初时,我们信誓旦旦地约定,要一起考到阳光班里去。可是,我和小苏考上了,小陈却没有。之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理我。好些日子,我在他房门口等他,每次我都失望而归。我又没做错什么,他为什么不理我呢?

我失望了一年。一天,我躺在床上,手机突然叫了,我漫不经心地接了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出现,是小陈!我猛地一下站了起来,连忙回应。只听他欢喜地说:“彭树晟,好久不见,今天我过生日,我想邀请你到我家来玩。”挂断后,我看了看日历,6月1日,儿童节,我终于能够再次与小陈一起玩了。那天,我玩得十分开心,因为我再次获得他的信任!

然而,我又发觉,他有一些变了,原来,他对我们俩都非常热情,但现在,好像他只与小苏有共同语言,而我只是一个映衬的配角罢了。现在好像他们俩才是主角,我只是个群众演员,有不有都无所谓。

我从开心又转为失落,心里承受不住。为什么我就不能成为他的亲密朋友呢?难道在他眼中,我真的只是普通朋友吗?友情,有时变了味,就无法还原本色。

在初中,我就和书上一样,渴望接触异性。我的姐姐小芳,是一个顾朋友,不斤斤计较的女生。在学校,我看她常常被一些人欺负,头发在那些男生的手下,被弄得十分乱。可是她不说,她在忍受,不想为难那些人。在我心中,她是个女神,是的,我喜欢她。可这个事情自从被同学知晓,就有很多人编一些流言蜚语。我和姐姐的友情,被那些人加了一些无法抹去的杂质。从那时起,我和她的对话也就不过三次。我这才知道,异性之间的友情,有时会因为一些人为的杂质而变了味。变了味的异性友情,也就不是纯真的友情了。我想:人啊,为什么那么庸俗呢?男女之间就没有纯洁的友谊吗?男女之间就不能交朋友吗?纯真的友谊就会因无聊的耻笑被扼杀吗?

友情,像一杯葡萄酒,变了味,就不好喝了。我们会因为一些琐事而失去友情。变了味的友情,我们可不想要。所以,我们要保证那杯葡萄酒的醇香,要保证友情的纯真;我们要那最长久的友情,最纯真的友情!

【篇八:军训日记】

摔倒了?爬起来!

——题记

军训,不仅是一次自我改造之旅,更是一次充实自己的机会。

我们学习了做陶艺。我想:做陶艺不就是和泥巴玩吗?我们从小就会玩,还用学什么呀?可是上完了那节课,我才发觉自己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可笑。

泥袋一发下来,大伙就都兴致勃勃地研究了起来。捏一捏,揉一揉,玩得不亦乐乎,把我们的任务——做创意笔筒给抛之脑后了。何谓创意,老师的解释就是把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实用我懂,可美观就不太好办了。唉,先不管它美不美观实不实用了,赶紧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做吧。

做笔筒用到的是泥条盘筑技法。第一步是搓泥条。听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一个步骤呀,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困难一:泥干了。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也是最大的、无法解决的难题。我搓的第一个泥条因身上布满裂纹而光荣“牺牲”了。我看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盘筑笔筒的底部了,而我连泥条都还没搓好,不禁有点气馁,觉得自己好笨,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心里有些烦躁:这回,可是输在起跑线上了,而且是华丽丽地摔倒在起跑线上了……

不行!我怎么可以放弃呢?摔倒了,难道不爬起来,要一直趴在地上吗?嗯!我要继续努力。我又信心满满地揪了一块泥,用比第一次更大的耐心,一点一点地在桌子上搓泥条。经过了第一次的失败,第二次有了经验也有了进步。不是有个爱因斯坦做小板凳的故事吗?一次比一次做的好就是进步,我不能要求自己一下子就能和视频里的人搓的一样好,但是只要有进步,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像视频教学示范搓得一样好。

学习不也是这样吗?现在我知道自己不优秀,但我坚信:只要日积月累,一点一点地进步,总有一天我可以赶上班级甚至年级里那些站在山峰顶端的同学!龟兔赛跑中,兔子不是输给了乌龟吗?我要像那只乌龟一样,毫无畏惧、坚持不懈地在这条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有了这样的信念,我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陶艺作品,看着泥条一根根地盘起来,中间有过小曲折,但我不放弃。一个方方正正的泥块,在我的手和桌子中间,一点点地被磨平棱角,一点点地被揉得越来越细、越来越长,直到成为我想要的形状为止。

在刘老师面前,我们是否也如这泥块一样,迈进这所校门时,就如装在泥袋中的泥块,不规则又有杂质。而刘老师就是那技艺精湛的制陶人,在摔打泥块、揉泥块的过程中,把其中的杂质剔除干净,再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特点,从不同的方向磨炼我们,把同学们磨炼成形状各异、有棱有角的堂堂正正的人。这其中自然是要有一段痛苦的经历,但我们一定要忍耐,因为刘老师训我们、罚我们,都是捶打泥块的过程,把我们心灵里的杂质剔除出去的过程。

一想到这,刘老师以前对我的批评和惩罚让我产生的负面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剩下满满的都是感激。

做好的创意笔筒放在老师的讲桌上,每一个都有各自的特色,我看着、幻想着笔筒的创作者们都长大了……那个一丝不苟地把笔筒做成长方形的同学成为了一名镇定、严格的陆军指挥官;椭圆形笔筒配上大盘底座的作者成长为一位优秀的白衣天使;形状特异、类似根雕的笔筒创意人在他的专题画展上向参观都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我们敬爱的刘老师看到自己众多满意的“作品”时的真实写照。

【篇九:八角雪枣】

我的家乡荆门有着丰富的特产,我最爱的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八角雪枣”。

“八角雪枣”是明末清初民间老艺人刘之芳首创的。据《东宝文史集粹》上记载,民间艺人刘之芳携家带口,从江西吉水州玉石桥牧种玉村,迁到现荆门市东宝区后,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糯米来制作八角雪枣。

“八角”是因其产于东宝区子陵铺镇八角街,“雪枣”是因为其色泽雪白晶莹、外形如枣,故而得名八角雪枣。八角雪枣的外皮色白如玉、无杂质,内瓤银丝满腹,入口即化,给人清甜、酥脆爽口的感觉,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

八角雪枣在制作时间、选料、制作加工上都有严格要求,要经过大大小小近20道工序。在这些技术中,点浆是最核心的技术,这需要选用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的黄豆来进行。出桶时,要把蒸好的“糕”放进固定的盒子进行冷却。切坯时,则要根据形状的需要,保证大小均等。待自然晾晒后,半成品的制作就算完成了,完成这些步骤大约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

将半成品制作成型的工艺就更为细致了。把半成品的“坯子”放进温油中“过油”,去除杂质,然后再把温油加热,使其膨化,再入糖。最后的“上衣”步骤要先用优质的麦芽糖挂浆,再用白糖、精糯米粉“上霜”固定成型,色香味俱全的八角雪枣就可以正式出炉了。

虽然八角雪枣的制作工艺很复杂,但它的食用价值却很高。首先在它的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保证其地地道道的的绿色纯天然口感,其次雪枣里富含优质植物蛋白,易于人体吸收。其中含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一定量的钙、磷、铁、不饱和脂肪酸等量元素,还具有降脂、护心、抗衰老的作用。中老年人经常食用,还可以很好的预防骨质疏松。

听了我写的“八角雪枣”是不是已经馋得流口水呢?一定要记得,来荆门不吃八角雪枣,你就白来了。

【篇十:我以印石为知已】

铃已响,人已散,只有我一个人呆呆的坐在位子上,注视着眼前一个极其光亮的小石头。直到眼操音乐响起才突然回过神来,把桌上的东西揣进裤兜,向音乐教室跑去。

自从开始学了篆刻,便对印石着了迷,看到老师的收藏柜上一排排平滑,又散发出光亮的印石总是羡慕得五体投地。

学习篆刻,磨石头也是一门必学功课。看着一块被刻满字,凹凸不平情况下,眼看着看着老师用砂纸慢慢地将刀痕磨去。用细砂仔细打磨,抛光,将一个奇形怪异的石头在他手中翻转,最后抹上碏油,变成一块拥有规则形状并有光泽的石头,不知为何,感到如此痴迷。“玉不琢,不成器。”

突然的走火入魔使用手机中的购物车,装满了关于磨石头的工具,还有各种地方,各种种类的印石。青田石是我最喜欢的种类,产于浙江。青田石上有一层厚厚的石蜡,就像一件外衣,喜欢用刀面,刮去就一层膜,一刀下去,淡绿色变成翠绿色,青田石价格便宜,石面不软不硬。最喜欢的是它的透彻,经过打磨仿佛可看透他的内心。中间一些淡色的杂质也是那一种美。那积杂质就像一粒粒不发光的宝石,镶在石头上。我手中的这块青田石,可以在百年前生活于某个角落,直至有人发现了它,把他带到了我的手中,他在这百年间见实过无数个事的发生,最后我把以另一种形态展现出来,下课后,把它立在桌上,看着它发呆,它身上的每一处痕迹都像是给我呈现,它的生活。目光越过杂质,透过内心,我的老朋友,青田石。

平时的压力,磨石头时仿佛得到释然,虽然设备有限的我只能搬张椅子,对着洗手台,卡上一块玻璃。虽说眼睛有些疲惫,但是身心放松。坦然的背对马桶,用细砂慢慢打磨着。设计自己想到的形状和构架。最后一个碗形的米色石头被摆在了那个属于我的收藏架。每个星期的抹油,去尘,永无疲惫。每当小伙伴刚跨进我的家门,我都拉着不知所措的她跑进厕所:“看我的收藏架,不错吧!”

又是一个周日的上午,从卫生间出来一个满头大汗的我,对着厨房大叫:“妈!快来看我的收藏架,我终于把环形的青田石磨好啦!”

热门推荐
1竞选生活委员演讲稿
2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3美丽的春天
4洗袜子
5那次玩得真高兴
6关于守时的作文
7家乡的小河
8快乐作文
9我家的新年
10秋海棠韵
11妈妈说我长大了
12我发现爸爸老了
13与苏东坡相遇
14我的理想小学
15矛盾
16爸爸妈妈的手
17半途而废
18悟母爱
19理解
20愉快的一天
21一次洗碗的启示
22有趣的章老师
23千古韵律悠悠我心
24我的表妹
25点亮理想之灯
26我的自画像
27草原之行
28家乡的作文
29走过从前
30爸爸,我想对您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