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底牌的作文

【篇一:斗地主】

自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我在家宅了二十多天了。虽然不能出门,但我在家的生活也过得丰富多彩:做运动,要游戏,做作业,干家务,看电影……各项活动交替进行,让宅在家的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几天我最感兴趣的是和弟弟妹妹玩一个益智游戏——斗地主。

斗地主需要准备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牌,需要三个人参与游戏。首先是发牌:在一副牌中抽一张明牌翻过来,根据这张牌上的点数确定第一次发牌的张数,然后留三张底牌,剩下的再平均发给三个人,跟前面发的牌加起来是17张,拿到那张明牌的人就是地主,可以拿走三张底牌,另外两个是农民,要联合起来斗地主。如翻到8,每人先发8张牌,然后留三张底牌,再每人发9支牌,共17张牌。

接下来就是出牌了,斗地主中牌的种类很多,单牌5个以上连在一起的叫金链子,对子三对以上连在一起的叫滚筒,三个一样的两组连在一起的叫飞机,三个的还可以带一张单牌出,叫三带一,还有最厉害的炸弹——四个一样的就是炸弹,最厉害的炸弹是两个鬼在一起,称“王炸”。首先是地主出牌,要出自己好的牌如滚筒,飞机这些,让别人尽量不能压上来,别人有对,我就出单牌,别人单牌多,我就出对子,压不过别人时关键时刻就用炸弹。在出牌过程中还要观察出了些什么牌,出了几张了,还有多少牌,自己能不能赢,事先要根据自己的牌确定出牌顺序,想好怎样让自己的牌快速的出完获胜。

游戏规则大概就是这些,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等到疫情结束,我们相聚时,我再跟你们好好讲解,你们也把你们学会的教我。现在我跟弟弟妹妹做完作业的活动时间都在“斗地主”,家里总是有“飞机、炸弹、我赢啦……”的声音出现,我们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多看、多记、多想,并享受着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篇二:我的目标】

其实我想写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用这样一句话做标题,好像有点怪怪的。

想了一会,我选择了“目标”这个词。

之所以要写这个主题,是因为刚才我从洗手间出来,用左手按下角落里的开关,脑子里突然想通了一个道理。关于自己:曾经拿着一张生活的好牌,比身边很多同学朋友都要好,甚至是他们崇拜或者尊敬的对象。然而久而久之,我的底牌不利,我站着不动,我自以为是,指点江山。

就是在关灯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没有目标!

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前来自贫困家庭。为了过上更丰富的生活,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用学到的技能,或者接受高等教育,积累人脉。总之目标都这么明确。

从小就躺在蜜罐里,不乱花钱。想吃,想喝,想买,基本上只要不奢侈就能满足。

我只想躲在父母的保护下。我不想长大。

但是时间的车轮在滚动,灰尘弄脏了父母的头发,把我推到了责任的位置,我才渐渐明白我需要做什么,我应该有目标。

时间上偷懒太久了,目标也逐渐清晰。我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应该走的步伐,但是会有点累,有点苦。但我知道一切都需要平衡。现在累了很容易积累。所以,如果以后不想太累,现在就要更加努力!

【篇三:心的底牌】

文学上有一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总有那么微茫而又弱小的存在,在时间的打磨中,引起人生中的大风暴。

母亲,我实在不忍回忆儿时母亲的模样。我害怕脑海里浮现的那张脸,与现在的她完全不同,我怕我会哭。

父亲与母亲已结婚多年,具体多少年,我也不大清楚。只怪我心飘四方,未曾为他们、我的父母停留。实是惭愧。父亲是老实而又严肃的,从骨子里透着一种大男子主义,思想也总是跟不上潮流。母亲总是调侃他像一块案板,无论发生什么都纹丝不动。我知道母亲也依然有着少女情怀,纵使青春已逝也依然能够回顾重现一次。她常常笑着对我说,那时年轻的父亲是什么样子,他们是怎样相识的。她甚至叨唠什么结婚纪念日。诚然,不仅是父亲,就连我也从未想过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我是了解我的母亲的。她不会期盼着父亲和他怎样度过结婚纪念日,她只是期盼着他记着就好。她是我的母亲啊,我又怎能不懂她。那一次周末,我在家中与父母吃午饭。我想提醒一下父亲,那一个特别的日子。一次,我问父亲是否记得什么时候结的婚,有多久了。父亲正在拨动筷子的手顿了一下,又呵斥我,让我把心思花在学习上。自那以后,我也就从未提起过这件事。父亲在我心中,纵使他多么不堪多么沧桑,他仍旧是风吹不倒的大树。我不会像时间一样,否定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是的,他说的话我从未反驳过,也不敢反驳。

离父母结婚纪念日越来越近了,母亲也如往常一样为我们洗衣煮饭。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难免会怀念那时的青春岁月。我想偷偷在网上给她买礼物,可我也未曾想过,父亲竟也惦记着这事,也让我挑个好点的礼物。父亲常年劳累,近几年生意冷淡,更为憔悴了。他已不再像我儿时记忆中那个周末带我们一家人出去散步的父亲了。他越发的沉默了,生活的压力,压得让他喘不过气来。但他还是没有忘记他与母亲的过往吧。只是碍于面子,不善表达。

我忘不了母亲在收到礼物时一脸的惊喜,她眼里那久久难以散去的波光,仿佛是儿时的我得了棉花糖一样的高兴。父母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不管是从生意兴旺到冷淡,从宽裕的生活一点点降到节俭,母亲一直陪伴在父亲的身边。哪怕他们曾经闹着离婚,他们终究是走过来了。没有一场华丽的婚礼,只有一辈子,一个家。

他们是我的父母,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平凡的我的父母。纵使时光如数剥落,纵使惊涛骇浪,我也不会承认,他们老了。我不会像时间屈服,脸上的皱纹并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他们太爱我。他们是我爱的父母。

时移事迁,我们总会把最美的回忆留给自己,正如我的父母。父母是我的依靠,他们是我在这艰难的生活里,被深藏在心的底牌。丢不下,输不起。

【篇四:落入季节的怀里】

桌上的试卷被一阵秋风拂落,我却懒得拾起,于是,干脆扔下笔,踱出门站在院子里看秋。我想,躁动的春季过了,热烈的夏季也去了,这个秋天会是什么样的?

秋,给了我太多的回忆。一年年花的谢幕,留给我的只有季节的痛。最后一张底牌我不想掀开,可总是逼我朝这张底牌靠近,即使我知道这张牌不如意,但明年的6月,终究还是要掀开。

一年又一年,逃避不了秋,只有落叶懂秋的泪。此时,我只想有一首邓丽君的歌,让它把我遣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逝去的昨天,我拿什么去交换回来?就如这秋,渐凉渐冷,带走春天所有的色彩。

毛衣可以从箱子里取出了,鞋子也可以换了,甚至已想象到了烤火的场景。春夏的脚步就从这里消失殆尽,心灵的哀伤被季节击穿,已经够了,不再炙热的阳光把内容写在了我的脸上,夹杂一丝秋风,我的心凉凉的。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春天只不过给你一种甜尝,所有落入这季节的都是苦涩。因为我所有的努力最终换来的却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曾经那些热烈的风景在风凉的秋天里仿佛都变成了盐,洒在我开裂的伤痕上,再多的水也难以稀释,我的肢体渐渐觉得麻木了。

你若看到我文字的成长,但并不表明我在秋里像金黄的稻谷一样成熟,而却如梧叶一样有着一种飘落的惆怅和无奈。就算我不去看秋景,秋的天空随着温度渗透到了心里,没有办法拒绝,就如记忆无法删除。我黯然、迷惘、无所适从,一切思绪都在这个季节里泛滥成灾。

突然很想念老舍,旧墙下只有灰色的土,让我的想象泛白,一时只想和篱笆对话。

就在黯然转身的瞬间,有欢笑声穿过篱笆荡入我耳中。透过篱笆的缝隙向外一看,近处沉甸甸的玉米正裂着嘴甜甜地笑,田野里有农人在收割着金灿灿的稻谷,凉凉的风中飘着幽幽的果香,有动人的歌声从远处隐隐传来。

我忽然想起苏轼来,他跌倒了爬起来总是一脸的笑,可我跌倒了为什么却总是哭呢?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嘴里早就会说的一句话可心里却又总是记不住。

秋阳照在脸上,暖暖的,我整了整衣,仿佛抖落了一身的尘埃,欣然地打开篱笆的门,走出了篱笆,坦然地走向秋天,走进这个季节的怀抱……

【篇五:第一次当小老师】

天真烂漫的童年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小老师。

在四年级时,老师定了一个规矩,从今天起,按学号,每人当一天小老师,我十分紧张也十分期待,我是班里第三十六个小老师。

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我早上起来去了学校。今天我是管理班级的小老师,所以我要收起嘻嘻哈哈的一面。一进班级,只见同学们没有分寸地打打闹闹,我忍不住了,大喊:“给我安静。”可惜这招并没有用,于是我拿出底牌:”再讲话就记名字,写检讨啦!”这招果然有用,谁想写检讨啊,于是声音小了起来,我满意地点点头,俨然小老师一样,让他们读课文。

中午,同学看见老师去开会了,于是开始玩了。我作为小老师,怎能袖手旁观呢?我默默地走上讲台,写下了几个学号,然后去老师的位置上坐着。没错,这动作一气呵成,把同学们吓了一跳,突然有人大声喊:“凭什么记我的号不记其他人?”我扯着长声说:“这个班有四十六人,除去我,要把你们都写一遍吗?我就要抓领头的。”这时,老师回来了,他见到黑板上的几个学号,盯了一眼同学,便叫他们去办公室“喝茶”去了,我也松了一口气,谁叫我们班有太多这么调皮学生呢?以一抵四十五,有点儿顶不住呀!

这次当小老师,我不但理解了老师的辛苦,还知道当老师太不容易了,愿每位同学都做最好的自己。

【篇六:我最讨厌的一篇文章】

读了八年书,学了不少文章,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有不少。但要我从中找出一篇自己最不喜欢的,我一定会说——《背影》。

亮出了我的底牌,你一定大吃一惊。《背影》那可是名家名篇呀,是朱自清的经典作品呀,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有它的身影。况且,那包含真情的“背影”已经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了。可是,我要说讨厌就是讨厌,而且一定有我的理由,怎管它是不是精品呢?

文章里父亲的“背影”具体出现在车站送别的部分,肥胖的父亲坚持要去为儿子买橘子时留下的情景,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当时作者的家中祸不单行,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典质家当,因而家中光景很惨淡。父亲的内心苦痛可想而知。在外求学的我却只顾自己的感受,堂堂的青年男人却在灾难面前缩手缩脚,成了软蛋。

再试想,我与父亲一起到了南京,我因朋友之约,就将父亲丢下,一个人外出闲逛。完全忘记一个为人儿的本分和职责。在火车站,父亲却似一个老女人,将所有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事无巨细。我却在旁边嘲笑父亲的迂腐。

父亲去买橘子送别儿子,这件事,儿子其实是可以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却在旁边无动于衷。父亲横过马路,首先违反了交通规则,是在树立坏的榜样。另外一方面,儿子的冷酷无情,使人心寒。或许有人会说,儿子忏悔了呀。可是这有什么用呢?父子之间都已经形成了深深的代沟了,一切都为时已晚。

这就是我对朱自清《背影》的一些看法。不同的人对文章总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或许有不少人对我的看法持否定的态度。但在我的观点被真理打败之前,我最讨厌的文章依然是朱自清的《背影》。

【篇七:以亮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亮”这个字,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出现的频率都是十分高的。

“亮”的多种意思中,我还是最喜欢“显露、显示”这个意思。

在武侠小说中,总有人会说:“英雄,请亮出您的底牌。”在我的理解中,这样的“亮”,更多的还是在显露背后,反映出的或令人震惊、赞美的品质。看,两个武林高手,面对面而站,江湖中人的桀骜之气互相冲撞,凌冽而内敛。刀光剑影之中,好像已经对战了无数个回合。一个“亮”字,在这场傲然对峙中,增添了几分尊重。

不仅仅是在武侠中,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许多人在“亮”出真正的自己后,往往会受到众人的瞩目。显山露水,可以很美,很惊喜。陶渊明虽归隐田园,却因辽远的心境、开阔的思想流芳百世。梵高一开始是牧师,后来兜兜转转终于在绘画中找到灵魂的归宿。我们身边也有一些牛人,或学习极好,或体育出众,或幽默指数爆表,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亮。

可是,如何“亮”呢?

“亮”这个字,一层叠一层,从上到下,从窄到宽,从收缩到释放,一层压一层,一层顶一层。一个人也是这样,内涵是需要发掘的。我们的潜能像冰山,你只看到了上方那一个小尖,殊不知慢慢地延伸,慢慢地扩大,在深处蕴含的无限力量。一个人拥有的美好,就像这“亮”字一样,只是冰山一角,越往下越惊喜。一个“亮”字,在不断挖掘中,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当你“亮”出你自己,你并不仅仅会得到赞美,也会有无尽的挑战,困难总是与机遇并存的。不管你选择“亮”还是“不亮”,其实在思考与选择前,你就已经做好“亮”的准备,也拥有了可以令自己骄傲的资本。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请你用它来寻找光明。

热门推荐
1总有风景,让我沉沦
2戏台之下
3钓鱼真有趣
4春天,温暖四处蔓延
5要想飞跃,按部就班来
6放风筝
7丽江古城导游词
8老师我想对你说
9伟大的父爱
10我喜欢的小动物
11我家是动物园
12游苏州树山
13童年趣事
14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15我喜欢的小仓鼠
16难忘的一件事
17海是蓝给自己看的
18你快回来
19猜猜她是谁
20走出来真好
21天气控制器
22留在心中的那份情谊
23放学路上
24想象中的未来
25吹鸡毛比赛
26那一刻,我好后悔
27难忘的星期天
28古屋
29野炊
30动物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