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特质的作文

【篇一:论母爱】

可以这样认为,女性的一生必将经历为人之母,母亲则肩负着种族延续的使命,可谓是自然界再平常不过的定律。然而为何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每每出现都会扣人心弦?为何它会被冠以“奇迹”之称?为何诸多作家总不惜笔墨极力歌颂这普通的现象?求知欲的作祟,使我无时不刻留意着这些奇妙的点滴。

记得有一年六月,我和家人去西藏旅游,沿途,我眺望向车窗外,只见天空愈加湛蓝,几座山岗半掩在悠然自得的白云之后,蓝的、白的、青的交织着,相辅相成,演绎着西藏别致的上空。一连几个小时,我渐渐坐卧不安,我从新奇的望着天不经变为乏味的耷拉着眼皮瞪着地,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动物慢悠悠的踱着,像是藏羚羊,要知道在这时出现一只会动的生灵真是精神上的救赎,我便即刻叫着停车,扒在窗边端详,这只藏羚羊很慢的走,看着似乎很费尽全身气力,挺着圆滚滚的肚子,难道是要分娩了?这时正是藏羚羊的生产期,估摸着有十分钟,它倏然倒下,虚弱的表情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怜爱,不一会红色竟渲染了那些些黄毛,渲染了那些些草地,是的,一只小羊正静静卧在斑斑血迹中,一瞬间那红浸润了我的心,不禁一下悸动,不知是新的生命令我感慨,还是那母羊让我歌颂,我打心底的虔诚祈祷着它们母子平安,这般纯洁的思绪恰巧溶于西藏这片纯洁的乐土……

回忆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张令人难忘的照片:文字注明了是汶川地震后一天救援的图片,可见一位妇女被硕大的石板压得血肉模糊、不成人形,没有生命迹象,然而身体却蜷缩着,下面包着一个幼小的孩子,孩子还活着……我不知该如何表述当时的心情,不觉得血腥,不觉得可怕,只有震惊、感动、祝福……

原来母爱不分邻域,这就是它的特质,这种爱紧紧缠绕着新的生命,不怨痛苦,不畏厄祸,只为坚守被称为使命的那个延续者。

随手翻一本古书,《孟母三迁》赫然刻入眼中,此时它已不是而是肤浅的孟母为孩子的生活环境搬迁三次,而是汉朝,那样久远的过去,母亲对孩子依然爱得轰轰烈烈,2000多年来,任凭岁月沉浮,世事变迁,唯有这母爱,何曾消逝?何曾怠慢?何曾抹去丝毫?

原来母爱不分时段,这就是它的特质,这种爱密密铺垫着新的未来,不怨拮据,不畏险滩,只为呵护被称为定律的那个平凡事。

母爱的特质到底有多少,我不曾知晓,但是我始终明白这份爱刻骨铭心,这份爱从不虚意,这份爱渐渐沉淀,就淡淡发散着沁人的蜜意,就轻轻融合着无遗的情爱,就默默付出着毕生的关怀,然而这挥之不去的爱又有几人懂得、体味、珍惜,奈何它毫无保留……

【篇二:人生不设限读后感】

《人生不设限》这本书是我在书店偶然间发现的,当时看到封面是一个天生失去了双臂双腿却很开心的人叫力克·胡哲并且上面配文他是从一无所有到一无所缺所吸引了我,于是买下了。

整体看完后了解经历漫长挫折与黑暗,从失望到绝望到充满希望。他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一个强者。我相信没有一本书比力克·胡哲的故事更能给你希望。

我觉得人生最可悲的并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与目标。我们自己经常埋怨,什么事都做不好,做不来,但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文中力克·胡哲的都可为名人名句。如果你真对人生感到怀疑,他说:“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发生的变化时,第一步就是保持警觉迅速认知到你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好是坏。”

如果你正打算放弃梦想,他说:“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

如果你曾有轻生的念头,他说:“10岁那一次,如果我让自己的脸再往水下沉个10多公分,或许我是能结束短暂的痛苦,但代价是什么?我将看不到在夏威夷海边与海龟一同游泳、在加州冲浪、在哥伦比亚潜水的开心男子,不要去犯我几乎犯下的过错。”

他自杀过三次,可后来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从逆境中走出,克服种种困难,他的经历并写下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也能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走向幸福的人生路。

现在你可想过自己拥有那么多是有多幸福,这本书的每一章都有一种特质,这本书在我今后会大有帮助,它也让我对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重新的认识。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价值。

【篇三:君子润如玉】

玉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礼器之一,它作为中国的代名词,传递着中国友好的情谊,散发着中国人独有的儒雅气息,透射出中国人刚毅顽强的品质。

儒学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国学,历代历朝的君王,都将儒学推崇到无法比拟的高度,这不是偶然,就像玉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一样,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

玉坚,却不是至坚。就像中国人的品格一样,拥有非凡的耐性和毅力。古时人们十年寒窗苦读,终究是为了保家卫国,犹记得惶恐滩头潮水拍打着文天祥的衣袂,他却遥望远方,独自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犹记得阴暗潮湿的厂卫牢房里,于谦凝视着四壁缝隙里透出的一丝阳光,只是轻声吟道“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从来没有为自己做的事情后悔过,他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而已,他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祖国落入外族人的手中罢了,他死亦无憾,无憾!面对困难,中国人总是那样决绝,那样坚定,他们像玉一样坚持,同样,也像玉一样,宁碎,不成于瓦!这是玉的品质,这也是君子的品质。

玉透,却不是通透。中国人的个性是含蓄的。他们面对来自世俗、来自舆论、来自政坛的压力,用婉转流畅的手法,细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有才如韩愈者,一篇《进学解》真真诉说了自己“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却始终没有“有幸而获选”的悲哀;也委婉地道出了柳河东在永州时候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意。这是一种隐忍,一种内敛的,厚积而薄发的力量,是一种看似如吹灰之力,却也能四两拨千斤的巨大力量。

玉冰,却不是彻冰。就像老一辈人所说的,“人养玉,玉亦养人”,懂得玉的人也懂得真正的儒家精髓,懂得玉的人能用身体里的那股子力量来感化玉,来温润玉。古时的读书人身上都带着那般儒雅的气质,他们走过的时候,“如鸣佩环,心乐之”,即使身上无玉,心中却是有玉的。他们克己,从来不为自己的私心所牵绊。范仲淹少年时,曾住于寺庙,日以继夜地寒窗彻读。在那个凡事都要论鬼神的年代里,连寺庙里的和尚装神弄鬼想赶他走,都没有得逞。他对周围的环境冷淡,漠视着,甚至不思茶饭,却仍旧抑制不住对学习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他,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大人,或是那个专著于格物致知的、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先生。

玉,中国的玉,不像缅甸的玉,沾染着商品性质的钱酸味儿,让人觉得腐朽;也不像南非的钻石,太通透了太直白了,带着过分的热情和欲望;更不像那水晶,渲染了缤纷绚丽的色彩,也是那样脆弱,易碎。这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一笔无形却也是无价的财富,在物欲横流,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守护好这样的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特质。这种特质,流露于举手投足之间,表现于我们特有的语言,并且透过一个个开放的窗口,正逐渐传递于其他国度的友人。

玉,中国的玉,今天,她被镶嵌着08年奥运的金牌上。这是一种传统与创意的结合,可以显而易见的是,明天,她终将昂昂地挂在胜利者的胸前,承载着中国风,中国情,中国心,一步一步,迈开扎实的步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篇四:通情达理】

难以想象这样一番情景:来回奔波于大街上的人们戴着不同的面孔却拥有相同的“计算机般的内心”。那种所有人都怀揣固定刻板的、冰冷无情的、趋利避害的心境,同时失去了个人的价值判断与思维方式的世界将会是怎样一个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人有情,这是一切金属器械所不能替代的特质。四川九寨沟发生了地震,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消防官兵和志愿者们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抗震救灾工作中。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这是一种条件反射,而不是计算机分析利弊得失后所得的结果。这种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是计算机趋利避害、寻求最优方案所计算不出来的。但恰恰是“有情”这种特质,引出了如此多的“人情世故”,形成了变化多端的生活与跌宕起伏的人生。

正是在这种“有情”的促使下,形成了社会所倡导的“人文关怀”。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尖叫文化”便是其中一个产物,是计算机或许不能容忍的一个漏洞。每夜十点,学生们可选择打开宿舍的窗户,将一整天的烦恼、积压在心底的情绪释放出来。不谈这种方式是否正确,但“尖叫文化”给了学生释放自我的自由。年轻有为的天才设计师范石钟,依靠《生命滑梯》的这份设计,摘得了全美设计行业顶尖大奖。他设计一件作品的初衷,便是能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正是因为他双眼紧盯社会,才能创作出充满人情味的作品、创作出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作品。虽然计算机也能够精准地模拟一件作品,但人才是赋予其情感与意义的最重要的一环。而又正是这种“人文关怀”,才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与充满人情的世界。

也难怪世界顶级计算机公司的总裁会有这般担忧。回到了最初的问题:这个世界没了人情会变成什么样子?那势必是一个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失去同情心,如同计算机程序般刻板的世界。这种统一看似是秩序的体现,实则是人类文明所不会也不能采纳的方式。因为人类需要爱,在一些法律条款等硬性标准无法处理的事情上,道德与人情便被摆到了台面上。

通情达理,便是人类遇到秩序条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选择的处理方式。这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不失人情而又致理,这不就是人类和谐共处、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剂良药吗?

身处当今这样一个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时代,保留一份人情至关重要,而所谓通情达理,我想意义就在于此吧。

【篇五:我的烦恼】

烦恼是每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之物,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恼,此时,我就遇到了烦恼,而且让我挥之不去,忧心忡忡。

我就是一个小胖胖,不高也不瘦,基本上男神以外的所有特质我全占了:腿粗、大肚子、“高个子”。每天,同学们见到我就会说:“小胖胖,又‘瘦’了!”说得就好像我吃一顿饭长好几斤似的,而且每次上课我都得挨顿揍,为什么呢?因为我总是会上课太投入超过了一点点“三八线”,然后就被“胡大人”审犯人似的对我惩罚。我也知道我体型大,桌子好像不够用,但我亲爱的同桌,您就不能让一让我这个可爱的小胖吗?

我总是在这样那样的烦恼中走过,几乎每次生气都是因为同桌之间的事,我几次告诫自己,减肥减肥要减肥,但是我总不能管住我的嘴,于是我决定不减了,就做我自己最真实的小胖胖。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我开始受人喜欢了。在同桌的洗礼下,我变得和熊二一样听话了,我又从以前那个小胖胖变成了憨实可爱的熊二了。一下课,女生们都喜欢来欺负我,也愿意和我做同桌,但是我不敢啊!因为有这个“翠花”姐在旁边,我太听她话了,基本上是她让我往东我不敢往西。没事时我做个鬼脸吓唬她,她不但没惊住还把我吓了一跳,没有这个同桌我就不会是听话可爱的熊二了!

我这个小胖胖烦恼解除了,学习生活又变得愉快了起来,每天开开心心傻傻乎乎的过了一天又一天,可是日子过了不长,我的新烦恼又来了:我太听胡子雯的话,男生都觉得我还是不是他们的好哥们?我该怎么办呢?

【篇六:在世界角落呼吸】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人工智能利弊的衡量,现在仍主要是科学家的任务;而人类思考这一话题,许可以让我们略谈一二。

何为“计算机一样的思考”?没有价值观和同情心是其主要表现之一。计算机按照严格的、确定的、有人类制定的规则完成指令,而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计算机本身运算方式说一不二的局限性。在数学角度,这是一种美丽的特质;但在现实社会却未必方便,大数据司法仍未被广泛运用便是证明。

而人终究是人,应有价值观、同情心,但却如库克所说的,正面临失去二者。是什么让人类的这些美好特质从有到无的?答案还是得从这个时代找。

我们拥有20世纪无法比拟的爆发式的科技井喷。至联网浪潮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人本身被缩小化、人的利用价值被高效化。人类一向有顺应时代改变自己的能力,谁都知道想计算机一样思考是适应社会的最优途径。

但是,人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仅是对当今社会较乐观的概括。人终究是人,从客观角度讲,野蛮的一面从未消失,仅是被道德压制。所以在这个不崇尚道德却奉行规则的时代,人假借规则以恶的那一面示人才是其最严重的后果。庞大数据、渺小的个体,二者的对比给了人作恶做妖的机会,拿不久前杭州林氏灭门惨案为例,有键盘侠称林夫拿妻儿惨死的机会骗钱。痛失亲人本应是众人悲悯的事情,而今却通过这看到了当今社会部分人的道德沦丧、价值扭曲、同情尽失。

这一切,说到底是这个时代将人压抑得变了形,成了妖魔。

的确,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个体是渺小的;对于整个世界史而言,我们对于过去的优势也弥补不了对于未来的劣势。但对于整个人类进步史而言,个体也有伟大的力量。个体的量的积累一次次引起了质的改变。只是这一次,我们站在正确的边沿,向错误的深渊摇摇欲坠。

因而,哪怕在这个时代被压抑到角落,也不可忘记先辈们怎么光明地来,我们也可如何光明地走下去。人类的星空是由人类的脚步点亮的。

牢记为人本质,牢握价值与爱心,在世界角落也可自由呼吸。只有以此为基础的思考才可成就人类。

热门推荐
1一份特殊的礼物
2有趣的活动
3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什么样子
4生鸡蛋和熟鸡蛋
5这个夏天
6人生可以更加灿烂
7做香水花瓶
8妈妈,我想对你说
9论人类与计算机
10猪八戒办学续写
11我的新自行车
12大熊猫的自述
13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14和平中国我的梦
15有奥赛陪伴的日子
16彩云湖公园
17最美
18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19《活着》读后感
20一路芳菲尽是情
21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
22难忘的故乡生活
23我的小侄子
24聆听
25竹海游记
26说茶
27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28游千山
29我爱家乡
30我要如何读懂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