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拗口的作文

【篇一:我的心爱之物】

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家里的哪样东西吗?

白蓝相间的颜色,方方正正的外形,看上去稍稍有点木讷,却可以随时给我带来光明——它就是我书桌上精致小巧的充电台灯。

白天,它一般没有什么用处,只是一件静静待在角落里的装饰品。可一到晚上,便是它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当夜幕降临,一束柔和的亮光便会照亮我的书桌。我坐在书桌前,在台灯的陪伴下,开始聚精会神地阅读和学习。

它有时陪我一起畅游科学的世界,有时陪我一起解开数学的奥秘,有时陪我一起练习有趣的写作,有时陪我一起背诵拗口的英语,却从来都没有一丝的怨言。

不过在我连续学习几个小时后,它的“精神气”就会越来越差,灯光自动就会昏暗下来,就像是在提醒我该给它补充“能量”了。

它不仅任劳任怨地帮助着我学习,见证着我的成长,还在潜移默化中给我的人生带来充满“元气”的鼓励和启发……

学校的一次篮球比赛,我们班输了。只见对方的球员兴高采烈地冲着我们做着嘲讽的鬼脸,我恼怒万分,正想着怎么反驳,可哪知队友们又开始指责起了我。我怒气冲冲地跑到家,烦躁地坐在书桌前,心里不停地抱怨着,都怪自己技不如人!

突然,我看到了桌子上的台灯。由于昨晚长时间的忙碌,我清早就把它插上电源补充“能量”,它现在已经是“元气”满满了。我按了一下按钮,顿时,昏暗的书桌前立刻亮堂起来。温柔的灯光打在我的脸庞,像是在无声地安抚着失意的我。我瞬间醒悟:台灯消耗完能量失去了光芒,可在充满电之后便可以重新焕发光亮。而我只是经历了一次比赛的小小失败,为什么就不能重新鼓起信心去加强锻炼,提高球技。等到自己也能量满满之时,再去与对方拼搏一把呢?

这就是我所心爱的台灯。它虽然不能像太阳那么光芒万丈,也没有霓虹灯那么绚丽多彩。可是它却默默陪伴着我,鼓舞着我前行的脚步。

【篇二:放眼未来看文化】

最近《人民日报》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是有关于呼吁人们保持汉语纯粹性,抵制外来词汇的直接使用。举个例子来说,大家所熟知的“NBA”一词将一律被”美职篮“所取代。

此消息一出,显然招致了群众们的许多非议,有一部分英文词汇已渗入我们的生活太深,一下子要被一些听起来又生硬有拗口的词汇所取代,心中难免有所排斥,在现如今,信息高速碰撞爆炸的时代,文化也在快速的传播与交融着,那么在不远的未来,我们的文化又将是谁的文化?

很惭愧的承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的语文成绩从未高过英语成绩;作为一名欧美范儿的狂热追求者,中国风对我来说总是最熟悉却又陌生。有时候我们宁愿搬着一本厚厚的牛津高阶高阶英语字典,晦涩的读完一本莎士比亚,都不愿多看《红楼梦》一眼。现在的我们到底是怎么了?

但同样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也看到了安意如、白若梅的书的畅销,诸如汉字听写大会谜语大会等活动的开展,人们仿佛也在渐渐意识到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并开始有意去改变。

19世纪60年代,中国由于盲目的狂妄自大,长久闭关锁国,导致落后于西方,最终被大炮轰开了国门,在形式逼迫下开始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来弥补历史犯下的错。那是的人们根本来不及思考“文化“这个词语,只一心想着如何才能不被欺压,如何才能更加强大。就这样中国的封建文化开始了第一轮的洗涤,迈开它沉重而又巨大的脚步,慢慢向现代靠近。

而现在,我们的祖国又重新换发了光彩,我们也是时候思考我们的文化在哪里?我们一直在批判者封建古中国的狂妄自大,批判至现在似乎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有些过分缺失了。而杜绝外来文化入内显然有失不可行的,这是就需要我们拥有理智的头脑,去判断,去分辨,去传承,去发扬。

再提起一些有识之士对汉语纯粹性的呼吁,他们对中国泱泱五千年文化未免想象的太过脆弱,文化不会因为几个单词就改变什么,对于文化的保护应从更深的层面去探索,去实施。

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信仰,而中华民族的信仰千百年来始终如一。在拥有世界各族元素的点缀后,会更加精彩,源远流长。

【篇三:你还好吗作文-】

你还好吗作文800字-高二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你还好吗作文800字-高二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题记

朋友是一种相遇。在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是一种缘分。

我们在最好的年龄从相遇,相识到相知。还记得开学时你滔滔不绝地讲着你的暑假趣闻;还记得罚站时你站在老师背后的.怪表情;还记得你因考试失败后的满脸泪痕……多想回到那一年,年轻气盛的我们顽强而固执的和时间做着一场叫做青春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有明媚的笑脸,辛酸的泪水,纯洁的友谊,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爱的萌动。年少的我们要记住洋流的流向;记住陌生的化学方程式;记住拗口的文言文;记住每个动词的时态;记住厚厚一叠试卷的正确顺序。因为有你的鼓励和安慰,我没有半点怨言。

还记得生病时为我急上火的那个人;还记得天凉了嘱咐我多穿衣服并送上热乎乎的奶茶的那个人;还记得我哭你也哭我笑你也笑的那个人;还记得陪我风风火火度过青春花季的那个人。

因为有你我从不孤单,再大的风浪我也一笑置之,再大的挫折我也可以坚持下去。

一片片枫叶红似火,一段段情谊剪不断。现在回想以前的事,我们是多么的幼稚,曾经许诺过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现在时光依然不老,我们却早已形同陌路。不聚不散,有聚有散。我们之间的感情在这聚散的轮回中降了温。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无法挽留你的离去,我有点恋恋不舍,只能默默的祝福你。在这段很平凡很简单的日子里,我们的友情也该画上完美的句号,那段过去的友情也终将成为我们之间的回忆。

时空的流转把你与我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但我对你的思恋却越来越浓。我多么渴望时光能够倒流,把你我重新拉到初识的瞬间其实,在内心的深处,我们都曾为对方保留了一块不可替代的空间。只要有一天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你突然想起了我,你会问一声:你还好吗?这就够了。

朋友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歌,无论是低回咏吟,还是放怀高歌,皆刚柔相映,陶然自得。

【篇四:我给弟弟改作文】

今天的作文课上的气氛为何这样热闹?哦,原来是我们“高铁丽景”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作文课——我当一回小小老师。活动的重点内容是同桌交换改作文。我恰巧与弟弟同桌,真还从未给弟弟改过作文,这次正好表现表现。

活动开始了,熊老师给我们讲了规则:同桌配对,自己选一篇作文让对方修改,修改完写作文。我一听,脸色变得苍白了,不过又想到这是一次活动作文,难度应该不大。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改就对了。我便拿起红笔在弟弟的本子“刷刷刷”地改起来,不一会儿,我改了一大半,改得最多的还是错别字,比如“茂盛”的“茂”里面多加了一点;“嬉戏”的“嬉”,写成“嘻嘻哈哈”的“嘻”;“荷叶”的“荷”,写成了“小河”的“河”……结尾的这句话“这就是我的美丽的小区”读起来,总感觉怪怪的拗口;还有,介绍秋天的果实呢,他把春天的樱桃,夏天的李子、桃子,都写成秋天的果实了,我在他本子的旁边写了一句话“季节没有搞清楚。”

最大的毛病是第二自然段,既不通顺,又没写完。我给他改了后,读起来才勉强过关。

这就是我弟弟作文,唉,哪个老师教到我弟弟这样的学生,不头疼才怪。这个活动好,真让我过了一次“老师”瘾!

【篇五:你还好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题记

朋友是一种相遇。在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是一种缘分。

我们在最好的年龄从相遇,相识到相知。还记得开学时你滔滔不绝地讲着你的暑假趣闻;还记得罚站时你站在老师背后的怪表情;还记得你因考试失败后的满脸泪痕……多想回到那一年,年轻气盛的我们顽强而固执的和时间做着一场叫做青春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有明媚的笑脸,辛酸的泪水,纯洁的友谊,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爱的萌动。年少的我们要记住洋流的流向;记住陌生的化学方程式;记住拗口的文言文;记住每个动词的时态;记住厚厚一叠试卷的正确顺序。因为有你的鼓励和安慰,我没有半点怨言。

还记得生病时为我急上火的那个人;还记得天凉了嘱咐我多穿衣服并送上热乎乎的奶茶的那个人;还记得我哭你也哭我笑你也笑的那个人;还记得陪我风风火火度过青春花季的那个人。

因为有你我从不孤单,再大的风浪我也一笑置之,再大的挫折我也可以坚持下去。

一片片枫叶红似火,一段段情谊剪不断。现在回想以前的事,我们是多么的幼稚,曾经许诺过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现在时光依然不老,我们却早已形同陌路。不聚不散,有聚有散。我们之间的感情在这聚散的轮回中降了温。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无法挽留你的离去,我有点恋恋不舍,只能默默的祝福你。在这段很平凡很简单的日子里,我们的友情也该画上完美的句号,那段过去的友情也终将成为我们之间的回忆。

时空的流转把你与我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但我对你的思恋却越来越浓。我多么渴望时光能够倒流,把你我重新拉到初识的瞬间其实,在内心的深处,我们都曾为对方保留了一块不可替代的空间。只要有一天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你突然想起了我,你会问一声:你还好吗?这就够了。

朋友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歌,无论是低回咏吟,还是放怀高歌,皆刚柔相映,陶然自得。

【篇六:笑傲三班】

我有一个热闹的班集体,我是七年级三班的学生。

我的班主任姓卢,他圆乎乎的大脑袋上有两只黑眼球,像个枣儿那样大小,带着金边方框眼镜。他挺懒的,从来不带眼镜布,总是课上借我们学生的眼镜布擦拭。他是教语文的,平时上个课讲个比喻句什么的都是什么:她的脸真红,像苹果一样、他的脸真白,像刚蒸熟的包子……我看他是很喜欢吃的,不然怎么总拿食物给我们举例子。他个子不高,胖胖的,肚皮圆圆鼓鼓,班里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大花”。我总是会想到大花猫,吃了就睡睡完就吃的那一种。

我大班长堪称我班的长腿欧巴,虽然她是女同学了。一米七五的个子,纤细的身材,利落的短发,优异的成绩,还写得一手好字,画的熊比小兔子还可爱。能和这么好的人同班也算人生一大幸事了。

我同桌是班里“臭名远著”的坏小子,隔三差五的和人吵架,把女同学欺负哭了都不带道歉的。老师对他也很是头疼,这不明白老师怎么会让我这样以为弱不禁风的女生和他做同桌。不过还好,我们相处还算和谐,我们一起交流数学几何立方根,一起埋汰英语拗口难学,一起在地理课上吃糖吃巧克力,我们互相帮助又互相嘲笑。我感觉他没有同学们说的那么坏,他很热心,帮我找橡皮、捡尺子、谈理想、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他从来没欺负过我,可能是我拳头太硬吧,呵呵,总之,和他做同桌后,我更开朗了。

我好闺蜜是个学霸,喜欢看书,总能把午休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书本。我总是一次次的挑战它的底线,抢她的书、喝她的水、吃她的饼干、霸占她的座位、取笑她的身高……我总是惹怒她后换来一顿暴打,或者是冷暴力,然后我再死皮赖脸的去道歉。

我的班级热热闹闹,简简单单充满欢声笑语,我爱这个班级,更爱我的同学和老师。

【篇七:新伙伴】

大家好!我叫XXX,今年12岁,是一个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的小男孩。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左右还配上了一对元宝耳。小时候,姥姥经常叨咕说,“耳朵往前照,不是骑马就是坐轿。”嘻嘻,反正我就是我,想要找寻不一样的自我。

从我记事起,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就躺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听书”,听那些唯美婉转的唐诗宋词,听令人神往的各种小故事。书,在不经意间在我心里扎下了根,而一个个汉字就像是一粒粒种子埋在了我的脑海里,随着我的长大,慢慢发芽,汇聚成一首首诗,凝结成精美的文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早已经不满足于“听书”了,于是,我开始自己阅读大量的书籍。从《中国经典童话故事集》到《安徒生童话选》,我了解了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的故事,知道了灰姑娘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喜欢看《唐诗三百首》,唐代诗人中,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有人说,他代表了盛唐的整个气象。余光中在《忆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无论是李白的《将进酒》,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我都早已熟读能背。

最是书香能致远。漫步在优美的校园,绿树成荫,书声朗朗,不时有鸟儿掠过;有些神秘的图书室,就像是一座埋藏着无数宝藏的宫殿,对我充满了吸引力,我想要不断去追寻和探索。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老师每学期都会给我们制定读书计划,推荐不同阶段的必读书籍,无论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国外的一些经典名著,每天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根本满足不了我的需求,当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我常常是欲罢不能,想要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也经常和同学们交换自己喜欢看的书,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当很多人愈加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浅阅读时,我依然喜欢在书海中无拘无束的游荡。我喜欢保尔,也喜欢鲁滨孙,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勇敢、乐观的面对,把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上,做生活中的强者。我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人说,生涩拗口的古文,你能看得懂吗?有的地方,我确实看不懂,也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已经扎根在了我的心里。我坚信:一旦花开,芬芳自来!

【篇八:感受初三】

初三,是每个学子都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自从进入初中,我就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个字眼。有人说初三是一场噩梦,是一片黑压压的颜色。于是,就这样,带着对初三莫名的恐惧与不知所措,我变成了一名初三学生。

风扇在头顶吱呀呀地转,摇摇欲坠,像极了我此刻忐忑不安的心情。学习安静得有些过分了,只有我们这个楼偶尔传出老师声嘶力竭讲课声。终于捱到了放学,背着沉重的书包,我看见初一的学弟学妹们稚嫩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肆无忌惮地打量着我,好像在探求一个答案:初三到底是怎样的?

我没有勇气来对视那一双双依旧稚气的眼神,飞一般地逃了出去,我好像无意间窥到了自己正在逝去的青春。坐在已被校服擦得锃亮的椅子上,周围不再有那轻松的嬉笑打闹,“沙沙”的笔尖迫不及待地挥舞着,窒息了那短短的休息时间。教室弥漫着沉闷的气息,我好似一具行尸走肉,呆呆地停滞在那里,与旁边的一切格格不入,像是画面中突兀的一笔。墨水在钢笔的笔尖流转,最终还是滴在了洁白的笔记本上,留下了一抹炭黑色,像是一个符号,更像是一滴悲伤的眼泪,扩大,扩大…

我的世界不再是暖色调构成的唯美幕布,而是充斥着漫天飞舞的数学符号,龇牙咧嘴的物理公式,永远也数不清的语法结构,生涩拗口的古文解释,还有那张张牙舞爪的化学方程式。我把自己囚禁在题海的折磨中,体内的不安分因子却想要努力,努力,在努力地挣脱,飞翔在那充满阳光的地方。

我开始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一举一动。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怪圈,这个怪圈里面是那些堆得耸入云霄的压力,想层层大山把我牢牢地压在山下。恍惚之间,我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在作怪,这分明是我自己所画的怪圈。

我甩了甩长长的马尾辫,扬了扬僵硬的嘴角,将那些繁重的压力丢在身后。我的初三由我来定义,这不是规规矩矩的二次函数方程式,也不是有棱有角的几何图形,没有人能画出初三的摸样,只有自己。

我仍然奋笔疾书,为了那一个耀眼的成绩;我依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为了自己与父母、老师的期待;我依旧在奋斗,为了明天那一纸红色印章的录取通知书。只是,忙碌中少了一份焦急,多了一份释怀;少了一张愁眉苦脸,多了一抹欢笑;少了初三的彷徨,多了梦想的坚定。

不,初三不是黑暗!

【篇九:以树为话题】

家乡入口,百年老树上的愿望条在寒风中轻曳,见证着一代代人的戏剧梦,滋长,守望,消散。

老树正对着的是一个戏台。奶奶总会在周六下午,准时携家带口去看戏。华丽至极的服饰,模糊拗口的唱调,幼年不懂戏的我,不懂奶奶为何爱看这戏,也不懂她为会何望着那老树发呆,眼里满是迷惘、惆怅和失落。

大一些,妈妈带我回家祈福,说是只要向老树许愿,便一定能健康平安。虽有疑心和不愿,却还是带上便条,朝着老树缓缓走去。面向这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树随意地鞠了一躬,就把许愿条挂上去。许是年少好奇贪玩,尔后便一张一张地翻看过去,不曾想,竟看到了奶奶的名字:不对啊,奶奶明明是不会写字的呀,虽说这字写得比我还幼稚。好奇心驱使我飞奔回家。

奶奶正对着戏服发呆,我大声喊她,她竟浑然不知。我靠近些,只见平日里堆满了饭菜的桌上出现了两幅小学生字帖。她看了我一眼,叹了一口气,收了戏服,什么也不说。我茫然的望着她。

奶奶要离开老家乡,和我们一起来城里住。临行前,她竟对着那戏台和树,哭了一场。

进了城,奶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担心不解中我问妈妈,她说:“她是想戏了。”奶奶唱了大半辈子戏,老了,唱不动了,想带个徒弟。谁曾想,无人问津!她伤心时,只能独自对着那树,吟唱了一遍又一遍。

我似乎有些懂了,我决定和奶奶一同看戏。打开电视戏曲频道,我不再如从前疑惑茫然昏昏欲睡,但奶奶也不再如从前那样兴致勃勃两眼放光。一曲终了,她道,过了吧。

奶奶日渐消瘦了,我们敌不过她的执着,妈妈只好把她送回老家。我思忖着,那儿的戏,应该还未过吧。

这个假期,临近中考,爸妈不同意我离开厦门。从作业书堆中起身,百无聊赖时我点开了《霸王别姬》,看着树下蝶衣与袁四爷对唱的那个眼神,我忆起了奶奶——失落的,凄凉的,迷惘的;见蝶衣和小四分道扬镳,我止不住落下无名的泪水——奶奶,也是想有那么一个人来继承她的才能吧,可现在,我……。

她说,过了。难道属于戏的时代真的过了吗?如果中华戏曲能代代相传,它必将赓续流芳。可被繁重学业负累、被所谓新兴事物深深吸引的我们,又哪里顾得上这些呢?

失落中的奶奶,莫非只能把自己的衣钵,传给老树吗?

【篇十:我的背诵经】

这个暑假,有点烦。才治愈了“拖延症”,老妈又给我布置了“每日一背”的任务,并且得在规定时间完成,否则重罚。

背诗,特别是不常见的诗,相信很多孩子都不喜欢,有的诗句还很拗口,会读就不错罗!“必须背!”老妈又吼了一声,我的内心都快崩溃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辛弃疾……他们的诗词,一首首过关!”老妈的态度异常坚定,看来这个苦,我是吃定了。

“鉴于你的优异表现,今天提高难度,背《大学》节选!”。天啊!我的噩梦真的开始了吗?可是,妈妈的话从来都是圣旨,我只能偷偷下苦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的“背诗经”新鲜出炉!

第一招:大声朗读。俗话说:“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读了一遍、两遍、三遍,我终于记下了第一句。可意思不理解,背得非常痛苦。

第二招:查看译文。拗口的文言文没人想背,把它翻译成白话文不就完了?这招还挺管用,我成功背下了三句话,可接下来,却是让我更加头疼的:一个句号也没有的长串诗!

第三招:找出规律。像这么一长串的,肯定有规律。比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句式一样,只要记住“止、定、静、安、虑、得”这六个词,便大功告成了!

同学们,这是我的“背诵经”,你有什么秘诀吗?开学了,组织一场赛诗会,我等着你来挑战哦!

热门推荐
1春之梦
2关于减肥的作文
3军训初中日记
4有一种力量
5母爱似水柔情
6我来编童话作文
7胆小的同学
8家乡的变迁
9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10怀念其乐融融的日子
11不爱写作业弟弟
12太阳之旅
13杜甫优秀作文
14不期而遇的温暖
15一次难忘的小记者活动
16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7童年趣事
18父恩若书
19我的好朋友
20瑞雪迎新年
21我们班的表演小达人
22美丽的校园
23银杏树
24漫游大理
25回味作文
26神奇的鞋子
27春节在老家的最后一天
28美丽大方的历史老师
29文具童话作文
30秋天的颜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