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墙面的作文

【篇一:温暖的旅程】

从第一眼起,便抵达心底,像万只候鸟与蝶群,不远万里——题记我想给自己下个定义。首先,我是一个人;其次,我是乾坤万里春中一个行色匆匆的旅人。

我想写点什么,写给自己,写给旅人,写给征途,也写给这一小段刚刚开始的旅程这些温暖,关乎我,亦关乎文字。

满周岁的时候,抓周,大抵是整个故事的楔子。

一床的物什,稀奇古怪。胖手胖脚的周岁小童傻笑——拿到一支笔。

或许,从今往后,就要手执支笔,去闯荡整个世界。或许自那时起,便与文字结缘。小时候,整天踩着小板凳去够更高的地方,拿着水彩笔,五颜六色的蜡笔在殘存的白色墙面上乱涂乱写,写什么呢?写刚刚学会的自己的名字,“唐艺卓,唐……艺……卓……”,歪七八扭,老大老大地写,写了红色换绿色,看着斑斓的墙面,乐得合不拢嘴——毕竟,那个时候,也不会写几个字啊。

小学,教语文的长头发女老师,张大嘴巴念短文章,教我们造句,教我们看图写话。今天是“丁丁趴在草地上看见一只胖嘟嘟的毛毛虫……”,明天是“小蚂蚁勤劳极了,他们合作搬饭粒……”那个时候,我总是一边乖乖地刷刷地写,一边瞪大了眼睛:“不对呀,这和我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啊,和爸爸的报纸、妈妈的杂志,都不一样啊……”一边这样想,我一边翻更多的“闲书”,有的不是注音版,尚看不太懂,只好扛来厚砖头字典,翻查个不停。偶尔读懂些,便是手舞足蹈,用那时的“常用优美句子”来说,就是:“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就这样,抱着对“看图写话,老师口述,学生笔录式”作文的怀疑,我接触着那时本应与我年龄绝缘的小说,漫画。于是,我高高兴兴地竟然开始了自己编小故事,以至于写出一本又一本“长篇小说”,和擅长绘画的同学合作画一期又期连载……原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了真正的所谓“自我创作”——用自己那夹杂着拼音或是错别字的稚嫩的句子。在一个个小世界里,写他们的故事,我是快乐的王,不披枷锁。难以想象,那时的母亲,翻到一本又一本有模有样的“小说”,来自他十一二岁儿子的“创作”,皱着眉头,一脸复杂,不知是喜是忧,只是有些无奈地问:“这些,你什么时候写的?”这样的表情,在她得知她儿子用一篇小说拿到作文最高分时也出现过。与此同时,我也以小记者的身份在地方报纸上发表着文章,看着印出来的铅字是自己的一句一话,那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欣喜感,即使稿费仅仅是每篇十二元的小小数目。

初中时更沉迷于闲书,疯狂读着每一本能读到的书,从床头到厕所水箱上,远离了小学常读的鲁迅先生,接触到了写“秋水文章”的白落梅,于是,我吐出来的文字,从鲁迅叔叔的调调转变成了清新脱俗的白落梅风。就这样,信笔由疆,即使是考场又如何,我自横笔向天笑。那些从凛乱的笔尖汹涌面出的文字,有时碰上同样“潇洒”的阅卷老师,我的“大作”就得以被影印出来传阅。一开始,每每翻到自己的文章,心中都没免得意一番,可随着次数一多,批判之声如箭矢般射来,铺天盖地。“根本看不懂啊!”“写的什么东西?”“词藻空有华丽,文骨不堪重负……”风言风语涨过我耳畔,一时间不胜惶恐。面对这些毫不留情的犀利重锤,我当然是首先开始了自我批斗,于是在考场上常常出现举棋不定的尴尬局面。那是心里自然是有些苦涩。直到后来偶然看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同学为我“辩解”的留言,在QQ上,说“希望我看到的一直都是他美好潇洒的文字。”云云,一时鼻子真有点酸,原来也有人在默默地旁观我,支持我。苦涩干涸已久的心中顿时泛起一丝丝暧意。或许,真的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明确利弊,或许仅仅只是一句来自陌生人的关怀理解,就可以温暖一段冰雪里的旅程。

高中加入了人生中的第二个文学社,每周读书,写读书笔记,偶尔聚头分享,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回忆起来,还能感受到指间那种为文字温度而微微顫栗的感动。

有人说,当一个人被这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忘记,他便真的死去。

人的一生,短短一程,没有往返,或无循环,几十年的光阴,一趟,你在世上打马而过,天空,草原,雄鹰,川河,山海,不留痕迹。不过如果几十年与一物相陪从生到死,便也是人生之大圆满了。呼啸的列车驶向远方,旅程刚刚才开始一小段,它还在继续。

人生之幸,在于未知性,不过我好歹知道,这段旅程,一定温暖人心。

春山可望,来日可期,温暖的旅程,愿与文字同行。

【篇二:奔梦路上】

春节期间,我随父母回到了阔别十年的老家。

一路上颠颠簸簸,汽车开上一条又一条的高速公路,又开下来。终于,在黄昏的第一缕夕阳透过车窗时,车子拐进一个小乡村。相之前令人眩晕的颠簸,接下来的路平坦了不少。这还是我印象里那个车行便黄沙漫天、下雨便坑坑洼洼的土路吗?我睁开疲倦的眼皮,望向车窗外,眼前的村庄已完全不是印象中的模样,现在村子里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前种上绿树,红瓦屋顶上插上了红旗,在瓦蓝蓝的天空下招展,门前挂着红彤彤的灯笼,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我不禁感叹:“现在村里变化这么大了啊!”爸爸在旁边说道:“那是,现在咱老家旧村改造,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正说话间,车子拐进一条胡同,停了下来。“这是哪?”我问。“咱家啊,认不出来了?”妈妈笑着说。这是咱家?眼前的变化令我吃了一惊。在我印象中,老家的老屋是一座低矮的土坯房:门是陈旧的木门,门楣设得很低,若是现在的我都要弯着身子进去。屋顶是用茅草盖的,浅灰的瓦片蹲在房顶守住那段艰难的岁月,俯看那小小的四合院中发生的人情世故。土墙上长满了蒿草,随风飘荡。那土坯房中,有我们家三代人的记忆。

现在,唯有家门前的那棵桂花树能勾起一抹熟悉的记忆。一切变得陌生。父亲和叔叔笑着说:“这是去年刚盖的新屋,村里集体盖的,又上了新漆。”我用手摩挲着粉刷过的墙面,再看那崭新的红瓦红旗红灯笼,一种喜悦油然而生。“快进去看看。”我走进新家,里面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洁白的墙面,锃亮的瓷砖,连厨房、厕所也是现代化设施。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我不禁一阵感慨。

一滴水是海洋的缩影,老家甚至整个小村庄是亿万个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现在的生活与过去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样的种种,是小康社会的体现。我们十三亿中国人都在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拼搏着,全面小康,是百年来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梦想。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梦想会变成现实!

【篇三:等待天黑】

今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等不到天黑,烟火不会太完美。

等待的过程是很烦的。我靠在墙上,歪着脑袋想。妈妈刚刚去马路对面买东西了,据我估算,已有十分钟了。我挠挠头,看了看天空——天空中只有几片云偶尔路过,连只鸟都没有。这不会就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吧?我垂着脑袋,进入了神游状态。

又过了五分钟左右。我望着来往的车辆,看着人头攒动的马路,却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的身影。有一只小狗从马路对面走来,它的毛发很脏,可眼睛却像棕色的宝石一样闪着深邃而夺目的光。我紧紧地贴着墙面,踮起脚尖,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因为我怕狗,即使那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它走过去了,背影如一把利刃,无故地刺痛了我的心。

妈妈离开后的第二十分钟,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那只我不敢靠近的小狗,在穿越马路时不幸被车无情地碾压了。它的血一直流到路边,染红了白色的斑马线,也染红了我的眼眶。我开始担心起妈妈来,连心跳也逐渐加快,有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心里萌发,仿佛要冲出胸膛。

二十五分钟后,远处传来了钟声,源远而悠长。我的心宛若平静的湖面,已经波澜不惊。尽管妈妈还是没有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可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想,我已经懂得了什么。天空中,丝丝缕缕的云正缓慢地前进着;电线上,叽叽喳喳的鸟不知何时也出来晒太阳了。我静静地站在面对着车水马龙的马路的街道上,细细地感受着来自远方的暖风。

又过了五分钟,妈妈的身影出现在了我的视线里。我轻轻地笑了。或许我曾心烦意乱,因为等待的时间很长;或许我曾怅然若失,因为等待的人仍旧未归;但我现在早已释怀,因为等不到天黑,烟火不会太完美。

有时候,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天黑就好了。

【篇四:特别的身影】

斑驳的墙面,身影仍在!

记忆中,仿佛经常出现这熟悉的身影。在一个不起眼的石缝中,汲取着生的希望,沿着年久失修的墙面,矢志不渝地攀附着——不为什么,只为那心中来自生的执念。逐渐地,覆满了整面墙,但它那“庞大”的身躯却在风雨冰霜中逐渐地衰老,枯萎着。

它是爬山虎,不顾一切向上攀缘的爬山虎。它是那么的有力,那么的活泼。风,刮不掉它坚定的意志;雨,打不掉它心中生存的枝叶;雪,淹没不了它向上的执念。它就这么一直向上,倾斜着身子,蔓延着,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止,永远都不会凋零,就在这单调的世界中,安之若素地生长。

可仿佛是一瞬间,它老了。它老得失去了绿得耀眼的光泽,失去了宽大的叶子。只能靠那单薄的茎吸附着墙面,维持着衰老的身躯仅剩的尊严,毫无信念地倒下。风雨尽情地嘲弄它,无情地折磨着那消瘦的背影。

走近它,用手轻轻抚过那斑痕累累的茎条,它曾经是多么粗壮,富有生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用手轻轻扯过枝条,才发现根本拉不动。惊讶于这吸盘的牢固,我再次尝试用更大的力拉扯。“噗”一声轻微的叹息随风飘逝,也带走了这根茎最后一丝对墙面吸附的执念。细细一看之下我才大吃一惊:这吸盘上竟还残留着墙面的色块,不肯撒手。

刹那间,心中杂感万千:至死都不肯离开墙面,即使被人拽下来,也要附上一丝不愿轻易离开的执念。这是多么强大的信念啊!我不禁对这无言的背影肃然起敬。它老了,但它的心依旧如新,它的信念会一直坚守,直到身体湮灭,直到“血肉”流尽!

那道身影,支撑起了生的希望;用那坚定的执念,在厚土之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生命的乐章!

【篇五:时间的痕迹】

时间是什么样的?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处不在的,它经过花草树木,经过田野,经过桌椅,经过书本,成为回忆。

一本站立在书架上的书。它全身粘满灰尘,书面上有许多划痕,里面的书面有的会粘到一起,书页还会折,纸张泛黄,曾经清晰的页码都已模糊,好多面的角都不见了,它只是安静地、孤独地站在书架上。

一块躺在文具盒里的橡皮。它的衣服早已脱掉,全身被铅笔弄脏了,原本尖尖的角已经消失,变成光滑的“山坡”,原本有积木那样大的橡皮现在才有我手指头那么大,好多地方都已被掰碎。陪伴它的,只有笔和尺子,没人留意,它工作要多么吃力。

一堵立在地上的墙。它曾洁白如雪的墙面,如今已处处是灰尘,墙角到处都可以找到蜘蛛网,墙面也有一些裂痕,变得狼狈不堪,甚至会被孩子们画上一些图画。现在它的朋友只有孤独。

一支趴在文具袋里的钢笔。它原本光滑的外壳变得粗糙,一块一块的灰出现在上面,打开笔帽,笔头早已被蓝墨弄脏,再也没有以前那样银光闪闪的了。装在里面的墨囊也越用越少,最后都不出颜色了。再看看笔帽里,原本干净得一尘不染,如今已被画上了无数条线条了。

这些就是时间经过的地方,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经过,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时间。

【篇六:小巷,青藤墙与老人】

微风吹拂,落叶飘飞,无意间又踏上这条小巷。几年前,我经常至此,因为他是我出门的必经之路。现在至此,因为我想回来看看。

小巷是由整齐的石砖铺成,现在已满是尘土,边角已破损不堪。围墙已没了那时的整洁。枯藤缠绕在墙缝之中,显得黯淡失色。我慢慢地向前走去,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忽然一声有旋律的铃声打破了这条小路的寂静。先前呆滞了一会,后来才发觉原来是旧时的校园。一盏茶的功夫,转过巷角,引入眼帘的是一座小桥。站于桥头,放眼望去,学校就在桥前的不远处。学生才开始向校外陆陆续续走来。他们谈笑风生,脸上的笑容是天真的,美好的。他们嘻嘻哈哈,陆陆续续的从我身走过,有时候我真的感觉我也是他们身边的一员,想与他们共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琐事。

不知不觉,来到校园门口,门口的墙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个破损的墙面,但有青藤在缺口扎根,那是校园周遭唯一的青藤,夏日还会绽放美丽的花朵,它遮掩了墙面的缺口,略显生机。但我感觉这并不完整,我努力思索着,想把时间倒流回从前。

我想起来了,还少了那位位老人。他我最想见的人,因为放学后饥饿和无聊总是围绕着我,那位老人就是那个“开门人”,它能让我的饥廖消退。每日校门口,他总是拉着一个小推车站在那面绿藤墙前,车上一个大铁板热气腾腾,上面的热气如水上点起的涟漪褶皱,香气扑鼻。我总会匆匆的跑上前去,忘却作业和寂寥的课堂,看到乳白的豆腐和它上面的料衣,金黄发亮,油也为它欢腾,向四周溅起。油,料,豆腐的相互交融,此景此情点助了味觉,让我无法抗拒。那个老人常常会大汗淋漓,汗珠从白发滑落,也无闲顾及,只是默默忙碌。还有那句你的“豆腐好嘞”更让我对那个慈祥的老人念念不忘,那句话也如每夜的晚安一般每天必不可少,一直伴着那是生活。在我眼中,那位老人就如青藤一般充满活力升级,成为我那时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许久过去了,老人也没有出现在那里,夕阳下没了他的影子,留下的也只青藤的莎莎响声,和空旷的小巷。

时间也确实消磨了一切,尘路,空空的青藤墙,连风也都多了一丝凉意。

【篇七:风景这边独好】

有一种风景叫淳朴,有一种风景叫默默无闻。

“唰—唰—唰”我们的楼道在重新粉刷。干活的都不是本地人,操着外地方言,他们在这里打工。洁白如雪覆盖了原本的“斑斑驳驳”,一走进楼道,一股刺鼻的油漆味扑面而来。大家不禁都用手蒙住鼻子匆匆走过。

最难忘的是那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我看见那边几位叔叔正架着梯子,手里提着一桶油漆,拿着一把刷子。正挂在墙上刷着漆,就像动画片里的蜘蛛侠一样。他们认真工作着,头上已挂满了几串晶莹的汗珠。

有一位叔叔好像是他们的领班,他坐在一根横木上,用脚抵住墙,一手紧紧抓住绳子,另一只手飞舞着。身体不时地随着粗绳摇荡。他正在指挥着他们:“小王,那边刷均匀一些。小刘,那里凹凸不平,抹平一些。小蒋,那边太脏了,刷亮丽一些……”

树叶停止了摇晃,一些风也没有。太阳热辣辣地照着墙面,照在他们身上。汗水已经湿透了他们的衣襟。衣服上、鞋子上,甚至脸上,都沾满了颜料。都“添了彩”。但他们仿佛都没发觉,不停地挥舞着油刷。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墙面变得明朗洁白,看起来真是焕然一新。他们审视着自己的杰作,有时微微一笑,有时深思片刻,好像在想:嗯,刷得还不错。也许又在想:刷得真亮丽,色彩也十分的鲜艳。还可能在想:就是墙角还没刷好,等会再刷一次。

望着叔叔们那忙碌的身影与洁白的墙面,眼前浮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简单、朴素、靓丽。简单的语言,朴实的心灵,美丽的画面。

这边,风景独好!

【篇八:改变】

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回到家,我眼前一亮:洁白的墙面与曾经那个满是“伤痕”的墙面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绪不犹飞到了那天,那次……

那是六年级的时候,“你怎么了,考了这么点?”语文老师在办公室里对我训斥的话语,在耳畔回响。心中总有一股无名火无处发泄,在拒绝了朋友们的邀请后,一个人慢步林荫小道,不远处有一株小嫩苗,刚刚生长出来,而我却快步走向它后,没有丝毫犹豫,就把它的枝干掐掉了……一系列的动作结束后,我的心中怒火减少了许多。回到家,我径直走向房间,关上门,一个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连几天,我都这样,看着老师和父母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我却依旧如此。于是,那天,语文老师邀我去林荫小道,无意间又见到了那株小嫩苗,于是我便丢下老师,一个人飞奔过去。令我惊讶的是:那株小嫩苗不仅没有枯萎,反而越长越大。我很惊讶,不仅陷入沉思:一棵小嫩苗可以与风霜雨雪作斗争,可以挺直腰杆抗击雪鸣,可以渲染激情,为世界添光添彩,无私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那我呢?我也应该散发我的光和热,从而学习你。“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忽然耳边传来一道声音,转身望去,老师正微笑着望着我。是啊,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

从那之后,我不再逃避,我学会了正视困难和战胜困难。每天,我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总会拓展知识,积累应用。就这样一点一点,而老师也会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给我鼓励;在我想要哭泣的时候,给我安慰;在我想要帮助的时候,给我希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之后的期末考试当中,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我的小学生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原来,这就是改变。

【篇九:乡情陌路中】

石板歪歪斜斜铺成的小路,踩上去会稍稍翘起;路旁是石头或木板建起的房屋,垂下滴水的衣裙;树不多,却有鸟雀驻足在“三线谱”似的电线上。啊!我的家乡!

那一排不高的木房,似有些年头,木头的纹路深深地陷在木板上,或曲或直,恰似一幅古老的抽象画。门上爬满了铁锈,一摸就会硌手,像长短不一的钝针,扎得手生疼。轻轻一剥,如下雨般,一片一片,落在门前裂得千沟万壑的石板上,像裂开的皮肤苍白得出了红斑,怪可怕的。窗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鲜,说不出是什么颜色,似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那饱经风霜的双手……总之,满目苍凉。这里头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蜘蛛网缠上了房梁?会不会臭虫爬上桌角?四年了,我幼时的伙伴已经四年没回来了。她在安徽还好吗?她还记着她家的大门钥匙还寄放在我家吗?

那一条不长的过道,已染上岁月的尘埃,已留下车轮的碾痕。抚摸那一块灰墙,一颗颗凸起的墙面,落下石灰粉尘。和天空的乌云融为一色,在风中,在空中,哭泣着,呜咽着,使树叶低头,使花朵垂眉。那无声的哭泣,似回荡在路上,我听到了,空无一人的小路也听到了。半贴在墙上的广告、贴纸,不停地拍打着苍老悲伤的墙面,最终像一片离枝的落叶,打一个转,悄然扑在地面上。

那三根电线,不再歌唱,是因为没有鸟儿光顾了吧,没有它们的伴奏,它们已经索然无味了吧。在风中,它们紧绷着,它们等待着,等待着,人们垂着头,手中提着大包小包,默默地走出小路,离开乡土,等着那个火红得刺眼的“拆”字贴上屋壁。啊!我的家乡!

是只有失去才知道珍惜吗?是只有离开才知怀念吗?还有多长时间和我的乡土在一起呢?每每想到这儿,总会想到“乡情”。

或许吧,只有在行同陌路中才会想到它,毕竟,乡情陌路中。

【篇十:青春永不停歇】

青春就像扶摇直上的烟火,绚烂又美好。树影斑驳了旧墙面,记忆里的时光被风吹起。所谓青春,并不是一条直路。但不论你走哪一条,那都是你的青春啊。

人们说最美的时光都在成年后,而我觉得最美的时光都在青春里。窗外的阳光聚成一束一束的,照在黑板的一角,小小的一角上写着“我们的青春就像一阵风,那么快的到来,又那么快的消散。”小小的文字像翅膀迤逦而来。我喜欢那样的日子,在操场上迎着风奔跑,跑累了,停下来,休息一下,再接着奔跑。喜欢甩着被阳光染成金黄色的头发。看着被风吹起的鼓鼓的校服。阳光照射在操场上,给操场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篮球场上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打着篮球。让我想起曾几何时我们也一起打着篮球,而我站在一旁呐喊,像傻子一样。不过那时候的自己无所畏惧。现在的他们像极了当年的我们。只不过我们就是我们,是最好的我们。

渐渐的我发现,人生不过如此。不能老抓着回忆不放,该面对时总要坦然面对。不是你的你终究要让它自由。不过到了后来也明白什么曾经来过,什么曾经消失过

热门推荐
1走过转角
2家乡的特产玉米
3地球妈妈的合同
4这才是青春
5第一次看球赛
6那欣慰的笑容
7走进音响世界
8我最喜欢的玩具
9春风轻轻吹过
10记一次游戏一一吹气球比赛
11期待返校
12露珠的自述
13夸夸我们的同学
14玩物未必丧志作文
15摘葡萄
16赛龙舟
17情有独钟作文
18眼神“告密”
19感谢一路有你
20小精灵来到教室想象作文
21秋之赞
22最好的礼物
23相伴而行
24理智的鸭妈妈
25暑假趣事作文
26状物作文
27梦想的原形
28美丽的秋天
29让自己奔跑起来
30这一次我成长了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