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利现眼前,人心自见】
被利益驱遣的人心犹如碗壁的弹珠,一不留神便会坠入深渊。仅仅是面对一把斧头,人就忘乎所以,大难临头时却想着独善其身,几乎把“同甘共苦”这个词扭曲得惨不忍睹。归根结底,是对非分利益的渴望驱动着人心向黑暗处摆动。
人几乎是世上最会自欺欺人的生物了,口口声声为追求更大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可当面对区区小利时那副贼眉鼠眼的模样却把自己的脸打得啪啪作响。更重要的,在日常处事中,以利为鉴似乎更能真实地看出一个人的内心。同甘共苦一词在沧桑变化中被时代蚕食得只剩下了一半——“同甘”,而“共苦”似乎早已销声匿迹。刘关张桃园结义,誓死共生。同心同德,那天地可鉴的兄弟情留下了千古佳话。而刘邦昔日颇得人心的面孔在登上帝位后原形毕露,面对自己的私欲而将往日对自己尽忠尽心的淮阴侯韩信杀死,可谓见利忘义,薄情自私。
在如今喧嚣纷扰的社会中,目无别利,心贞如银的人的确很少,可仍有人可以做到心如止水,有“万钟于我何加焉”的光明磊落。当年风云香港的周润发,有着封神的名誉和巨大的财产,当他选择裸捐的那一刻,名利对他来说只是身外之物,纵使过着朴素的平民生活,仍是一种逍遥。而有些贪污受贿的官员,明明已经坐上高位,有着丰厚的报酬,却执迷于利益,打着人民的名义做着辜负人民的事情,最终失足成千古恨。
在这犹如赌场一样的社会,有人为了功名利益斗得死去活来,红着眼肆无忌惮地抛洒人性的筹码;有人驻足观看,不屑一顾;也有人把这激烈的厮杀当成过眼云烟,从旁边走过并留下轻蔑的鄙视;还有人,为了心中的义,将身后的钱袋打开,向整个社会挥送着光芒。同一盆水,却照出不同的人心,镜子是明智的,你照什么,自然会出现什么,至于镜中究竟是善是恶,还要看面对利益时自己会选择哪条路,是随其堕落,还是淡定无视,这其中的选择,便由人心。
利现眼前,人心自见。面对利益诱惑时一定要心如止水,切莫被这虚假的柔光遮蔽了双眼,骗去了人心。人心不坚,一触即破;心坚志坚,刀枪不入。“利”毕竟只是散发诱惑的外物,至于是否诱惑成功,心是最重要的。
利现眼前,人心自见。莫为利狂,宜为义坚。
【篇二:繁华落尽,真淳自见】
记得张小娴的一句话:“现在的人总是过于追求不平凡,到头来却失去了许多平凡而美好的东西。”“忙碌”可能是现代人的标签,殊不知,只要整理整理混沌的内心,停下习惯穿梭于物欲间的脚步,便可以将“忙碌”变为“空闲”,把“空闲”转化为另一种“忙碌”。
当我的心灵存有空白时,我便愿以另一种享受生活、接触自然的方式让自己忙碌起来。怀揣着轻松的心情,背起行囊,轻装上阵,投向大自然的怀抱。
我来到江南小镇,古朴的景致瞬间释怀了昔日因忙碌带来的压抑。漫步在轻声流淌过的小河边,徘徊,驻足,聆听,感受,用心去触摸那古老而又沧桑的粉墙黛瓦。它更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向我细细诉说着小镇的历史:深沉、内涵。此时,我的心也在悄然融化,被一股生命的自然、思想的单纯慢慢侵占。在如此清闲静谧的境况下,我的精神,竟莫名地充实。
脚步一刻不停,我要趁这难得的余暇,尽享世间的真淳,体味精神上独特的忙碌与充实。
匆匆地,我踏上了西安这片故土。历经多少风霜的摧残,岁月的侵染,大唐盛世的气概依在,那样的荡气回肠。在全国为发展经济而不断破坏历史文化时,西安却毅然保存原有的特色,也许在外人看来,西安的经济发展“默不作声”,但谁能理解它正忙碌于维护本地区的标志与传统,这种看似特立独行实则别有用心的做法令人赞叹。这让我想起梁思成,他在面对北京古建筑被拆时,坚决反对地说:“拆掉它,就等于扒了我的皮。”人啊,能否在空闲之时,做出像西安这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忙碌。
站在大雁塔下,我惊叹于古人的完美创造,感染于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智慧的民族,总是能从外在环境的安闲中活出异彩与纷呈。
聪明的人,在安闲时反而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忙碌。而这种忙碌其实是一种“小隐隐于世,大隐隐于野”的生活状态。虽然闲暇,但内心却充实无比。“心无旁骛者,自当远离袅袅炊烟。”于坚如是说。而我想说,远离袅袅炊烟后的人生,将上演一场无与伦比的精彩盛宴。
我始终相信,空闲之时的忙碌定是“繁华落尽,真淳自见”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