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荣国府的作文

【篇一:托起我的中国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虽然他只写了前八十回,但就这八十回,就定以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地位,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

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小学。因为只读一遍,而且人物太多,所以大体上没读懂,只是幼稚地认为这是一本言情小说,主要讲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三角恋爱的故事。

第三次读它时,对主人公的见解又更深了一步,宝玉性格叛逆,有情有义,黛玉才华横溢,敢爱敢恨,宝钗熟谙世故,城府极深。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红楼梦》,不仅仅是因为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更因为曹雪芹先生刻画出来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每当入神时,我都会把自己置身于两百多年前那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荣国府里,去感受红楼梦里的温柔乡。

再到高中时,《红楼梦》已经成了必读名著之一,我是那么的兴奋。只是因为又可以接触到它。对于《红楼梦》,我已不再是以前短浅、粗鄙的认识,原来《红楼梦》虽然表面上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但实际描写了以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我似乎与《红楼梦》结下了结不开的情缘,它是那么的富有魅力,使我无法抗拒,我一边又一遍地读,就像欣赏美丽的“姑娘”,她彩绣辉煌,举止优雅,一品一笑都流露出中华千年的文化底蕴,“她”时而温情,时而冷漠,时而感伤,时而落泪。这这姑娘抓住了我的心,我的梦。我曾在梦里与她有无数次的约会,可是,纵使我有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她”的“爱情羡慕”。每到这里,我便渴望用绝美的诗句,华丽的词藻将“她”写进我的生命里,也是此时,我希望能够成为像曹雪芹先生那样屹立于文坛之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但我又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我只能一次次地向“她”靠近,去认识“她”,了解“她”,“她”就是我的梦,一个让我渴望用尽毕生精神力去书写的梦。

我常惊羡于曹雪芹先生的文字底蕴与写作功底,佩服他能在当时那样的环境里写出这样的文学巨作,更好奇他是如何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融入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里,不由得生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想法。

《红楼梦》无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也是我作家梦的起源,更是托起我的中国梦的一部文学著作。

【篇二:闲话宝钗】

读罢《红楼梦》,个个千娇百媚的红粉佳人从我眼前闪过。最终,我的目光落在了“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宝钗身上。

自古以来,《红楼梦》中分别有两个阵营:拥黛、拥钗。拥黛者说:宝钗是宝戴之事的破坏者;而拥钗派则说:黛玉总是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多愁善感,别人跟她开句玩笑都能当真,躲在屋内一声不吭。在众多读者眼里,宝钗就是书里面的反派人物;在我眼里黛玉是艺术,而宝钗是生活。

有人说宝钗是太忠诚于封建礼教,在旧社会中,能有多少人不信奉封建礼教。宝钗虽说是出生在金陵四大家族中“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也算得上名门千金,但她的父亲早逝,哥哥不济。薛家这个重担自然落在宝钗身上,要是宝钗不能干,薛家还能站稳金陵四大家族的脚吗?

宝钗聪慧能干、端庄、识大体,也是荣国府二奶奶的不二人选。黛玉虽说和宝玉有相同性格、爱好,但是她从小体弱多病,性格多愁善感性格过于脆弱。贾母促成这桩“金玉良缘”也是长久考虑,如果让林黛玉上了荣国府二奶奶,不说荣国府有白是之虫,总是有千足之虫、万足之虫。

拥钗也好,拥戴也罢,希望大家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宝钗。

【篇三:我是“红楼迷”】

合上《红楼梦》,心中暗暗伤感。原本一时兴旺的荣国府,就这样败落了?

我是个“红楼迷”,一想到《红楼梦》里的情节,就两眼闪闪发亮。没事了,也常问爸爸妈妈,你最喜欢哪个主子、丫环,最讨厌哪个?

因为常读《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我倒记得清楚:黛玉漂亮,可多愁善感,内向,还有点儿小心眼;宝钗爱笑,性格外向,给人一种好感;宝玉……丫环可好:紫鹃可爱,袭人聪明,晴雯漂亮,平儿冷静……

刘姥姥曾一时成为我们的关注点。记得那一次看新版《红楼梦》中,她老人家头上戴满了花,进了荣国府凑热闹,把我和表姐笑得死去活来。

可因王熙凤等人后来做错事,臭名远扬,被抄家,再后来,主子丫环们,赶的被赶,嫁的被嫁,出家的出家,荣国府就衰败下来。

曹雪芹不是有才,而是太有才了。以前,我一见《红楼梦》就生气,真想把那书给撕了;如今,我懂得了欣赏这令人痴迷的著作,而且有不少长进。

妈妈给我在电脑上查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书籍,找不同时期拍的电视剧,可我看得还是不厌其烦。

我从小就爱设计发型、服饰,对《红楼梦》里的古装美女的指指点点评评论论更是家常便饭了。“这个好,清一色的长袍和淡蓝的丝带,搭配不错!”“那个一点儿品位都没,黄和紫搭配,多难看……”

一次,听黛玉吟唱《葬花词》,我心中又发伤感,只记了最后两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想到如今黛玉死得这么惨,又起了同情心。

我看曹雪芹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可把一块美玉想成了一个人,作品又这么出色……

噢,新版《红楼梦》开演了,我要去看了。拜拜!

【篇四:红楼空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題记

回首“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的高潮,到头来“树倒猢狲散”的景况……虽则最后家道重兴,到底教“门庭依旧,面目全非”的荣国府如何再续这一场华美至极的荒唐。不能了,只因那一群主宰灵魂的女人早已香消玉陨。

大观园的女人,荣国府的女人,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修得了怎样的正果?林黛玉的为情而死,薛宝钗的孤寂终生,王熙凤的含恨长辞,贾惜春的青灯黄卷……我所领略过的最完美,最彻底的悲剧!仅仅是女人的悲剧吗?还是整个时代,整个历史,整个人类的悲剧!折射的又是谁的思想?

阅毕,竟无言以对,没了想法。欲哭无泪,实感空虚,好似被人将魂儿掏了去。曹雪芹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写出此千古绝唱“还泪”之说,引出此风流孽帐。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梦断红楼,泪洒黄泉。曲尽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谁逃出这宿命的安排?纵是一场空梦罢了。

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没有曹雪芹史诗一般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哪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让她别了宝玉,如此甚好。

非我生来残忍嗜好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柔弱的生于封建时代的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亦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是幸福的。

宝黛二人都是干净浪漫的,他们不该相遇,只因生活不适合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

宝黛浪漫的悲剧感染人心,然而,宝钗却是我最喜欢却又最为之扼腕叹息的。

不是么,颦儿起码能在生命中最美的时候停留,无数的人替她惋惜痛心。然,宝钗呢,委曲求全、虚怀若谷、郁郁不得志的宝钗呢,终归是落得个空名分,困于深园中小心翼翼地老去罢了。颦儿是悲壮的茶花,而宝钗却是可悲的蔷薇。一个灿烂地凋谢,一个无奈地用坚韧的枝蔓依附于墙。

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但她并不快乐,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毫无完美可言了。也许是家境关系,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即使她身为强者,懂得隐藏,可她终不是最后的赢家。

常听人讨论,是宝钗抑或黛玉凄惨?纵观全文,细细评之,回味痴梦,这个问题已不重要了。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前灯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一片白茫茫真干净。又抑或这是最好的结局?

【篇五:什么让我怦然心动】

《红楼梦》让我怦然心动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惜风月债难偿。

——题记

品一杯香茗,嗅着那袅娜的水汽,仍念叨“千红一窟”与“万艳同杯”;赏一抹闲云,望着那慵懒的轮廓,还留恋荣国府和大观园中的千姿百态。细细端详书的扉页,抚摸着这几个烫金的大字,似回到那番封建残壁,像览过那回风花雪月,梦忆红楼,愿独倚金陵之长廊一角,玩贾府中的诗风雅颂。只因《红楼梦》让我怦然心动!

见转世宝玉

一阵喧闹而后,我心中正疑惑道:“这个宝玉,不知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我回首一寻,正是此人,像淤泥里的一汪清泉,似夜空中的一闪明星。自言:“见了男儿便浑浊,见了女儿就清爽。”在众人面前,你不过是一个懵懂顽劣的孩童,是一个放纵的浪荡子弟。你站在这外表华丽,实则朽腐不堪的金陵中,秉承属于自己的一份初心,又何尝不是理智清醒的体现?你不念金玉良姻,只道木石前盟,在这缥缈的南柯一梦中,何尝不也瞥见这缥缈的社会破碎的倒影……是你的多情叛逆,让我怦然心动。

遇绛珠神草

秋风萧瑟,天气转寒,这柔弱的花瓣又怎能抵挡得住这飒飒的秋风,而这孤苦的林妹妹又怎能抵挡这凉比寒风的人心呢?“侬笑花葬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你有这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的容貌,你有这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性情,却只能孤身一人面对这冷清而又洁白的花冢,只能苦苦哀叹:“花落人亡两不知。”望着花瓣徐徐落地,细数落花的脉络,在这浑浊的宁国府中却能保持这身洁白。你只知红颜薄命,又恨这阻碍有情人成眷属的层层壁障。怪神瑛的眼泪,恨宝玉的无情,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噫,悲哉,念先前的木石前盟,却只能埋身遗恨太虚幻境。是你的孤芳自赏,让我怦然心动。

入太虚幻境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饮杜康,我恍恍惚惚,在这华丽的荣国府内独享这凡尘闹剧。“《红楼梦》的这般文字难道只是道这番儿女情长?我一遍又一遍地追问自己。我像疯了似的,闯入太虚幻境,抽出卷轴便细细端详起来。“什么尾生抱柱?什么木石前盟?什么“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怒吼着:“难道爱情是这般脆弱,难道他们是为了失去一切而爱的吗?”“他们是为了爱才失去了一切。”

我仿佛瞥见那所谓的金陵十二钗,那所谓的木石前盟都成了朽木的殉葬品,正是那提线木偶,终因操纵者的灭亡而灰飞烟灭。好一段爱恨情仇让我怦然心动。

我如梦初醒,才发觉已沉醉于红楼梦的情节之中。罢,罢,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正是这场悲剧才让我怦然心动。

【篇六:惜黛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自尊心强,爱耍小性子,遇到什么烦心事都要哭一场,这就是林黛玉,一个身世凄惨、惹人怜惜的女孩。

母亲贾敏故去,自己被接进了荣国府,身上没有带金银,身世的凄凉,让她格外的自卑,受不得别人的嘲笑。凤姐说一个戏子的扮相像她,湘云点明了,她生气了。是的,一个大小姐,被别人哪来嘲笑,和一个戏子相比,自然会生气。可是,她不可以像湘云一样对翠缕说“收拾东西,明日就走!”

走哪里?离开了荣国府,她还能去哪里?即使湘云父母双亡,却还有个家,可她呢?她的家在哪里?她的生活在荣国府,没有靠山,也没有家世的显赫,她对于荣国府没有帮助。

而在她的婚姻上,更是早就输了下去,人人皆知的金玉姻缘,薛家的显赫,大家眼中的宝钗的“小惠全大体”……即使他与宝玉情投意合又能怎样?在那样的环境中,她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一点点抗争的力气,也没有。

宝玉成婚时,她那点生命的火苗也被浇灭了,当初与姐妹们开开心心写下的诗稿,焚了,不留给任何一个人再看到。当初满怀激动地题上自己的诗的宝玉的旧手绢,也撕了,烧了,不留给宝玉最后的一点念想。

她说,死了也要回到家乡。回去!死了也要回去!为何还留在这里?这里有没有家人、朋友、知音!

谁是家人?贾母吗?那她为什么毁了黛玉的一生!

谁是朋友?宝钗吗?那她为什么瞒着黛玉,顶黛玉之名,嫁给宝玉?

谁又是知音?宝玉吗?那他为什么负了黛玉?

前一世的债,她用眼泪还尽,她为了还债,苦了自己的心。其实从开始,就猜得到结局,又何必赔进了一颗真心?或许,她进贾府,就是个错误。

怜惜黛玉,怜惜她因为家世衰落被人嘲讽,怜惜她付出真心却不得回音,怜惜她误认了朋友……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热门推荐
1学农感想
2生命如此脆弱
3奔腾的海洋
4二十年后回故乡
5十二岁我多了一份叛逆
6我的小秘密
7珍藏微笑
8我的祖国,我的魂
9我想当宇航员
10在锻炼中成长
11我爱我的家乡
12我们班的副班长
13那声音
14爱的手套
15暑假游威海作文
16第一次做饭
17暮春里的一课
18那一次,我真委屈
19家中来客
20一颗种子的旅行
21家乡的竹林
22给自己的一封信
23自己的天空
24心中有盏爱的灯
25读与成,书与才
26莲之美
27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28我的爷爷
29关于
30寒假趣事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