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乡话的作文

【篇一:乡音﹒乡愁】

此去经年,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思念,又与何人说?侧耳,却闻乡音一调,辗转顿挫,恍然隔世,一调乡音皆泯思寥。

这是我到长沙的第二年,对周边的街区早已熟门熟路,可于整个城市而言,还是如初来一般陌生。

每每出行,我总是靠在公交车的窗边在一排排琼楼玉宇寻找故乡的影子,当我对着那葱郁的大树发呆,回想着曾经的故事时,耳边响起的“长沙话”总会猛的将我拉回现实,原来,我早已离开了家乡。

长沙话是上挑着的,第一口气直直向上冲,中间的音总是刻意的被狠狠压下,转折的一声被拉长延伸,傲气十足。尾音像是一把钩子,挂住最后一声用力一提,提到尽处突然松开,任它直直下坠,化成一口浊气,消散于风中。

虽然在长沙生活,也能大概听懂长沙话,却总是学不会那一腔抑扬顿挫,当身边的人都操着一口地道的长沙话时,总会有一种排斥感将我笼罩,我不属于这里,这里不是我的家乡。

当我沉浸孤独的思念之情中,我听到了一腔熟悉的音调……

“松他哒,快到咯”熟悉的乡音令我一震,蓦然回首,原来是一位老翁在与人打电话。他两鬓斑白,嘴角含笑,沙哑的嗓音说的是我的家乡话。我看着他,那声乡音让我仿佛回到了故时。榕树下,与外公外婆相处的点滴,永远敞开大门的街坊邻居,永远挂着微笑的糖糕店老板……过往的种种涌上心头,低头,发现已是泪眼朦胧。

那沙哑中带着一层亲切,第一个字第一声就是千回百转的,如浓浓的雾霭,轻柔温和,如迈过层层的青山,和缓地上扬,徐徐地下落,虽比不得吴侬软语有味道,确是质朴柔和的。

那一瞬间,我的灵魂像是被一只温和的手安抚着,所有的思绪都化为和煦的微风,所有的褶皱都被一一抹平。

流落异乡的游子最渴望的便是那一调属于故乡的独特方言。为什么中国人对“老乡”一词有着浓浓的眷恋,因为在异乡那一调属于家乡的话才显得弥足珍贵,如久旱逢甘霖,几抹乡愁早被那浓浓的乡音所安慰,便是冰冷陌生的城市也因此裹上了厚厚的家乡味。

千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调,街角路口涌动的人潮中一腔熟悉的乡音,惊喜的一声“老乡啊”寄去中国人最浓烈的感情,无论是天涯海角都不会孤单,一句乡情便可以温暖整座城。

【篇二:我尝到了苦涩的滋味作文】

那一夜,天完全黑了。

我躺在沙发上,盯着手机里好笑的视频,母亲在洗头,父亲在照看弟弟。这种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心上那座石头山也愈发沉重了。只有深呼吸才能在石头缝中找到些许稀薄的空气,我明白这只是想得太多,所以祈祷如此能够除去那股子悲伤。

“喂!大宝快来看着你弟!我要去换个衣服……”父亲大喊着。“不要,老妈马上就好了。”“快点!我还有事情要忙……”话落,母亲也加入了催促的行列。

时间恍惚间流逝。

“彭”地一声巨响,是老妈丢下了吹风机,三个字横插进我的脑子里:“死孩子!”粗暴的家乡话,我歪着脑袋无力地瞧向浴室。不知是水汽太过浓重,还是我的心不忍直视,我怎么会望不进她的眼睛?那刺眼灯光下闪着的灰白水汽,是心与心之间的隔阂。

我不觉开始盯桌上那瓶水,它,在晃吗,还是,在抖呢?动了动僵硬的手指,指前是一片虚无。手机屏黑了,我不知何时。分明瞧见那水扭曲了,变成了一个人的脸,是弟弟从床上摔下来的那次。母亲的埋怨,父亲愧疚的话语,缠绕进了我的脑海。哦,他们是怕了啊,所以我便是死孩子了吗?我突然坠入了冰窟,眼前的情境迅速地转换着。喂饭,推车,逗他玩的一团场景让我的头有些胀得慌,深吸一口气时都颤抖着。哪件事我不帮他做,他醒了我都是第一个冲进去的,还背着故意将他吵醒的黑锅。一次,我都无法拒绝吗?一个小声音响起:那是你傻,他们不是被那件事吓坏了吗,你还偏偏往刀口上撞。再说,人,终究是希望所有事都按自己的心里轨迹发展的,不是吗?怪就怪你自己不明白人家的担忧。

窗外的寒风吹皱了一切幻影。我挪到窗边,心里突突直跳,脑子里却缓缓清晰起来。我要去窗边数星星,我要让自己愉快起来。我心想。这样对身体好,我才不要让自己深陷泥沼的。

但我错了,漆黑的天空洞洞的,还下着雨呢,昏花的路灯是惨白的鬼影,吞噬了所有快乐。但我不能这样!我心想,我是只快乐的小鸟,我拥有整个蓝天,夜晚依然有灯光引路……“好亮的灯光啊!竟望不到边。”我喃喃自语,“让我数数有多少……一、二、三、四、五嘿!”就这么数着吧,我一直都很愉快的啊。“2001、2002……”到最后,我几乎觉得这就是一场梦,一场醒不来的梦。

夜,很深吧。

【篇三:关爱】

关爱,也许是你哭泣时,同学轻轻递过来的纸巾;也许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时,你独自去上课,有同学愿与你同伞而行;又也许是上美术课,忘带水彩笔,有同学把自己的笔盒向你轻轻推,说“用我的吧!”。关爱,就像一朵朵在人间绽放的粉红小花,盛开在人间各处,有一次,它就盛开在我身边。

评语:先用排比表达关爱是什么,再用比喻写出关爱,开头很好!

记得,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盛夏,一天,我奉贵妃娘娘(妈妈)之命,去楼下取荔枝(快递),孰不知,竟然是从京东上订购的哑铃!还是极重的,望着装哑铃的箱子,“竟无语,凝噎”。还有什么办法,我只好抱着它,顶着通红的烈阳,走走停停,还没走几步,就开始双腿发软,体力不支,全身浸满汗水。于是,我将大箱子顶在头上。不经意间,我发现,箱子变得越来越轻,最后轻得像一片羽毛。“咦!”我心想,莫不是箱子自己会飞?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小区的李叔叔,不知什么时候跟在我后边,用黧黑的手托着我的快递箱子。我感激地说“谢谢!”李叔叔用浓重的家乡话说“没什,没什,小姑凉(娘)体力不拆(错),还能搬嫩(那么)久。我说没事。他又主动要帮我搬上楼,说“俺帮你搬上去哈!”我感激地说:“太谢谢您了!”

送到门口。他说:“下拆(拆)搬不动,还来找俺!”

目送着李叔叔离开,心里有一种和以前不一样的感觉。他的背影,又有了一种魁梧,高大,挺拔。

那个粉红小花盛开在你心中,盛开在我心中,更盛开在大家心中,还绽放在,那个帅气的李叔叔心中。

【篇四:致我最爱的老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已经四年了,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挂念着那条熟悉的小路,那座温馨的小院,那个亲切的脸庞,和那些关于您的一切。

我至今还记得您刚来我们班的情景,当时您穿着一件粉红色的上衣,微笑着走进来说,同学们好!我姓李,大家以后可以叫我李老师。出于好奇,我仔细打量着您:一头乌黑油亮的秀发,下面是一张胖嘟嘟的脸蛋,弯弯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秋水般清澈的眼睛,个子不算太高,长得也不算漂亮,但眼睛中却透露出温柔和友善。

老师,不知道您还记得当时的我们吗?当时的我们似乎是“与世隔绝”了好久,竟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是您、是您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地教我们,您教我们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教我们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虽然在学的过程中并不怎么顺利——习惯了家乡话的我们当然会一时之间改不过来,但您总是用您的耐心、沉稳与细致来抚慰我们的焦躁,我们只要取得一点点成绩,您就会夸奖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在您那微笑中一丝丝的找到自信。

老师,您还记得五年级的《火烧圆明园》这一课吗?当时您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这方面的历史知识,还给我们放关于这件事的电影。那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新颖的课堂教学,所以大家都学得很起劲。您说让我们看电影并不是让我们凑热闹,而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记住这段屈辱历史,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并且告诫我们要更加发愤图强,不要再让这悲痛历史重演。当时的我们还小,听不懂您说的话,但我们依稀理解了您那坚毅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悲伤和希望。

事到如今,我仍记得离别时悲伤的情景,那时您高兴的告诉我们,说照片洗出来了,那个洗照片的人还夸我们班的孩子长的好看呢,一会儿就拿给我们。可是您装的再怎么高兴也无法掩饰你眼中的那一丝落寞。

恍惚间四年过去了,我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您了,前几天老师在课堂上说要我们写以“我心中的好老师”为主题的作文时,不知怎么,我脑海中又浮现出您的影像,浮现出了您在课堂上的身影。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在这里我要将一切感激之情汇聚成一句最朴实的话——老师,谢谢您!

【篇五:家乡的味道】

家乡,是一个令人勾起无数记忆的词语:那朴素却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那一串串亲切实诚的家乡方言,那想起来就会嘴角上扬的童年傻事……

太仓的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啊!有名的太仓肉松是一众美食中的佼佼者。肉松,颜色是亮棕色的,一开始见到它,蓬蓬松松的,颜色好似老实憨厚、勤勤恳恳的农民的肤色,舀起一勺,放入口中,细细地咀嚼,入口即化的口感,充满着一口腔的香香甜甜,回忆感十足的奶香味道。渐渐的,口中的肉松所剩无几了,我就会不自觉地再舀起一大堆肉松。其实,肉松的来历也很意外,一位厨师在煮肉时不当心把肉煮得太烂,又急着要上菜,于是他急中生智,加上各种配料,炒成肉松粉末再端上去,品尝的人都拍手叫好,后来就有了太仓这道特产“肉松”。

家乡的方言,是通俗易懂的,是朴素的,每次听到那吴侬软语就会倍感亲切。我们现在大多都说普通话,都快不会说家乡话了,有时,他们说的太仓话还会让我捧腹大笑呢!每次远在他乡,我就经常让我的爸爸妈妈讲起家乡话,边听边学,寄托对家乡的怀念。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还住在未拆迁的红瓦青砖的房子里,前面有一大片田地。春天时,油菜花开得正盛,我无聊地漫步在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中,看到比我还高几个头的油菜花,突发奇想。我做好跳水的动作,然后像青蛙一样跳进花田中,啊,大自然的气息!金灿灿的油菜花,热情似火的太阳光……还有,在田里“游泳”的我。爬起来时,全身上下都是泥土,村民们见到我,都感到很奇怪:咦,这小娃怎么这么脏呢?

家乡,会勾起我的许多记忆:可口的家乡美食,亲切的家乡话,还有那好笑的童年趣事……家乡的味道陪伴着我,迎接接下来未知的旅程。

【篇六:不变的情思】

细风爬入窗扉,我看到夜色中月若流金,掠过屋檐,成了清明的琴弦,弹奏着我不变的情思。

小时,小河如一曲清新绵柔的歌。天蒙蒙亮,提着水桶,拿起钓竿,三步并作两步在小河边钓龙虾。熟睡的龙虾,闻着食物的香味,就上钩。星光灿烂的夏夜,小河边透着缕缕麦香,芦苇边的青蛙最是快活,总是忍不住纵情欢歌。

在如墨的夜幕下,我和小河共赏星月。不知小河陪伴了我,还是我陪伴了小河。月光照亮了我的脸庞,也映明了河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我与小河中那个自己翩翩起舞,乡邻的笑声成了我最好的伴奏。

岁月神偷,不知不觉已离开水乡多年。城里的灯光如此璀璨。各种炫丽的光笼罩着钢筋水泥筑成的丛林。那个夏夜在小河边翩翩起舞的女孩,只能在梦中回她的江南水乡,情思不变,归乡的梦一遍又一遍。

暑假里返乡,信步又走到了小河旁。河流缓缓地流动着,河还是那条河。远处有几只稀疏的小船载着满舱的光亮驶来。我不自觉地被耀眼的船灯吸引。

老乡们装饰了画船,顺便卖些水果小食。那五颜六色的闪烁的彩灯正在迎接着纷至沓来享受水乡风情的游客。这还是我记忆中那如羞涩少女般的小河吗?

人影绰绰,夜晚闲游的乡人,说着我熟悉的家乡话,灌入耳朵,一股温暖遍布全身,心里漾起了层层涟漪。

在喧闹的人潮和似水的情思中,我陡然想起自己即将又一次离开这个魂牵梦萦的地方,不舍之情犹如水满溢,涤荡了整个胸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些年间,小河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弃用,又重新开始了征程,以新的方式热闹着。河水细长,如缱绻的岁月,它向前流着。

我释然,带着欣喜与不变的情思,迈上前行的道路。

阳光倾洒窗前,成了耀眼的琴弦,弹奏着我不变的情思。

【篇七:夏日的小店】

夏季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熬的季节,但对一些小便利店老板来说却是个丰收季,你看,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冷饮生意兴旺,顾客来了一拨又一拨。

每次去老房子吃饭,总会路过门口的小便利店,暑假发现店里客人要比以往多一些,好多人都是买冰激淋、饮料等解暑的。有一次学习班回来路过小店,只见一位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先我一步跨入小店。店主满脸堆笑和蔼地问:“要什么?”精神状态比原来好很多。“我看看……三色杯!”小朋友回答。只见店主笑着拿给小朋友,自己接过钱,放进盒子。

我禁不住诱惑,也拐进小店打算去买个冰激凌解馋。只见小店里油盐酱醋、冷饮等货品齐全。店主照样是笑眯眯地接待了我。我买了一个可爱多冰激凌。店主和里屋的人说了几句家乡话,好像在说:“又有人来买了!”我正打算离开,后面还真又有人来买了。我感觉对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来说天气越热,生意越好,店主越开心。

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希望小店生意能延续夏天的兴旺。

【篇八:这里也有乐趣】

对于音乐迷来说,乐趣是一首首缠绵耳畔的歌;对于科学迷来说,乐趣是一口稀奇古怪的钟。对于我来说,乐趣则是那一声声平凡的吆喝。

“磨剪子嘞——锵菜刀——”,走街串巷的老伯,操着流利却令人费解的家乡话,骑着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后座夹着条长板凳,伴随一路“嘎吱”“嘎吱”声,已成为多数人童年记忆的一部分。可随着如今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大楼的拔地而起,这吆喝,竟慢慢变得只剩下回忆。于是如今,每当我听到这吆喝时,都会急匆匆地冲到阳台边,仔细聆听上一阵子。老伯的声音浑厚而嘹亮,和那朴实无华的“台词”相映成趣。那悠长的调子,似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山,那山,就这么曲曲折折的延伸进了我的记忆深处。厚重的吆喝,这里也有乐趣。

“西瓜,蜜瓜,便宜卖啦!不甜不水不要钱!”水果摊主是个约莫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常年系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围腰,趿拉着一双脏兮兮的塑料拖鞋,再开一辆风尘仆仆的面包车。我最爱在秋天的时候看她卖瓜,她的脸圆圆的,眉毛,眼睛,嘴巴却都弯弯的。每当我放学归来时,都是夕阳最恋恋不舍时。夕阳忙着给云朵换上五彩的霓裳羽衣,也没忘给她的脸扑上一层金色的光辉。四周翩然而至的落叶和她热情似火的笑脸有种说不出的贴切。她的吆喝几乎从不间断,一声接一声,且气力足。每当她那亮而脆的吆喝声响起时,树上的鸟儿都噤了声,怕比不过。那吆喝声是传播极远的,50米开外的家中,我仍能听见那个清冽的“瓜”字。清脆的吆喝,这里也有乐趣。

“咯咯咯,咯咯咯,鸡宝宝,开饭咯!”表姐生长在乡下,家务农活样样精通。每次我到那个富饶的小乡村去看她,她都会昂着那张充分吸收太阳之精华的脸,领我当村姑。白天在草地里捉蚂蚱,晚上到山顶上看星空,偶然间落下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用手一摸,才发现是一株小小的蒲公英。但是我最爱的,还是跟在她屁股后面喂小鸡。明明是很普通不过的吆喝声,却被她独特的娃娃音诠释出了别样的味道。她的吆喝是软糯糯的,粘粘的,像刚刚新鲜出炉的糍粑。甜美的吆喝,这里也有乐趣。

吆喝声里有生活的味道。这里,也有乐趣。

【篇九:渐行渐远】

“天黑黑,欲落雨。”偶然的一次在同学的作文里看到了这首歌,在流行歌曲中竟意外地听见了熟悉而陌生的家乡话——如故乡里夹杂这山林土地味道的风扑面而来,心头颤了颤。

很小的时候,我就远离故乡,来到这个充满机遇的城市。故乡于我,若即若离,好似伸手就能揽在怀中,又好似轻吹一口气就会与我渐行渐远。

我对于故乡全部的记忆与眷恋全浓缩在外婆的老屋力。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在老家呆了几个月,那几个月便成为了我一生中最干净的时光。

“天黑黑,欲落雨。”闽南的夏夜总是最难熬却又是最甜蜜的。外婆摇着蒲扇,嘴里哼着我至今也没有听懂的闽南民歌。蒲扇有规律的摇着,空气中夹杂着那股永远不变的泥土气息混着竹子的清香,就想外婆的歌谣熟悉得想要落泪。我不安分的在床上扭着,床板“咯吱咯吱”地想着,好像代替了我心中极力憋住的笑声。我翻了个身,眼睛对上了外婆的眼睛,终于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我的笑声好像吵醒了外婆门前的大黄狗,低低地叫了几声,好似满腹牢骚却又无从发泄的样子,只好停止看吠叫。

外婆佯装嗔怒,举起手中的蒲扇眼看要落下来,而黑夜中的柔和的灯光却偷偷地告诉了我外婆是假装生气呢。我又笑着坐在了床边,双腿从床边的护栏伸出,在空中踢着双腿,傻呵呵地望着外婆,问道:“外婆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呀?我都听不懂。”外婆手中的蒲扇又摇了起来,笑着用手指点了点我的额头,到;“你呀,连家乡话都不会说怎么会懂呢?”外婆的普通话里带着浓浓的乡音,犹如柔和月光散在我心上,不明亮却是那么温柔,秩序丝丝点点,就能点亮每个故乡人的心灵。

我又说:“那外婆你教我说家乡话吧。”外婆不语,而窗外的星光倒映在她的眸中,点亮了双眼,我问:“外婆,妈妈用家乡话怎么说?”外婆的嘴动了动,发出的音调却是我永远也学不会的。但我听着,就像家乡的山一样有糯糯的转调,又有坚毅的发音。我却没有学会,但那夜的星空却在我心中愈发闪耀。

如今,外婆年纪大了,也随我们搬出来一起远离了故乡,我与故乡真是越来越远了呢。在成长的道路上,这样的渐行渐远仿佛不可避免。那晚的星空不再,外婆的年岁已高,那故乡,我该如何留住?

【篇十:日子里的诗意】

泛黄的斜阳洒在那台老式的缝纫机上,在一双苍老的手的抚摸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老人的手轻轻地摩挲着,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姥姥,你又开始做衣服啦!”我把稚嫩的脸凑近了那台老式的缝纫机,眨巴着眼睛问道。“是啊,给你做件衣裳,保准比外面卖的要舒服。”姥姥操着一口家乡话,笑着用她满是皱纹的手摸了摸我的头。我闻言,乖乖地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姥姥手中不停顿的动作。

那时的我最喜欢看姥姥缝衣服的样子了。那流畅的神韵,在我幼小的心中总有说不出的美妙。巨大的机器与姥姥瘦小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却又异样的和谐,闪烁着动人光芒的线条在姥姥指尖划出串串优美的弧线,稳稳地飘落在缝纫机上。姥姥手上一边不断地调整布料,脚下也不停歇。虽然只是单调的“嗒,嗒”的击打声,但落在我耳中偏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节奏感。不知不觉中,我竟听得渐渐痴了。

倏地,耳旁的声音停歇了,我抬眼看到姥姥手里正捧着一条洁白的连衣裙,问我:“喜欢吗?”我呆愣了一会,觉得姥姥浑浊的双眼里仿佛泛着一丝光辉。“嗯,”我重重地点了下头。

在不断流逝的岁月里,姥姥为我做了无数件简单的衣服,缝纫机被姥姥磨得锃亮锃亮的,不曾在上面看的出时间的痕迹。而每次缝纫机转动之时,我都坐在一旁,无声地感受着姥姥的每一个熟练的动作,还有充斥在其中的爱意。

搬家的那一天,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那台老式缝纫机,姥姥缓缓走了过来,在上面伸手拍了拍,叹了口气,“我老了,它也老了,是时候该丢了。”我怔怔的望着那台缝纫机,忽然想到那些日子里的相处与陪伴,挡住了妈妈正欲走过去的步伐,“不,不要扔,我们不要扔掉它!”姥姥愣了一下,缓缓地笑了,像是冬日里的暖风。我也会心一笑。

那台缝纫机依然静静地摆放在那儿,姥姥也偶尔会用它缝补一些旧衣裳,看着姥姥微驼的背影,我心中不免有些感动和庆幸。为姥姥的陪伴而感动,为我已长大,而你还健在而庆幸。夕阳将我俩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那些永恒的日子啊,你们书写下的是姥姥挚爱与陪伴的诗篇,镌刻着的是我内心感动的诗意。

热门推荐
1面对母爱我流泪了
2腾飞中国
3北京研学日记
4我们的班级
5我爱打羽毛球
6暑假结束了学生作文
7她在笑
8不能以暴力解决问题
9坎坷的绘画之路
10文具家族旅行记
11她不是我
12小豆芽成长记
13我的老妈
14抢红包
15今天真爽
16泉水的眼泪
17拔河比赛,真有趣
18一张照片
19独活之精神
20风筝与线
21我与诗情
22父爱
23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24学会低头
25书屋改变生活
26妹妹我爱你
27文具盒里的对话
28被束缚的亲情
29我来到了童话世界
30我在百耕园的发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