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探春的作文

【篇一:惊蛰二景——蜂与花】

冬去春来,到了三月,可就是名正言顺的春天了。这时天气就开始一点点的回暖。“暖风熏得游人醉”,春风同时也让万物精神充沛起来。在这个时候,出门游玩就可以名曰为“探春”了。

实际上,对于习惯宅在家里的我来说,这探春是带了一点完成任务的意味在里面的,奉老师之命,我是为了寻找惊蛰的迹象。老师说到了这一时节,无论花草还是动物,都要从长久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他们新一年的任务。“一年之计在于春”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小区里种的常绿植物居多,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青翠的,节令的变化对它们来说无所谓,在外跑了两三圈,到处生长着与冬天时同样肥硕的绿叶。

初春的植物找不到,总该有点昆虫一类的动物吧?抱着这样的希望去寻找,甚至翻开泥土寻一点春虫,同样无果。难道到了现在,还有植虫学人还在睡懒觉?兜兜转转大半天,又回到自家楼下的小径。一无所获地白跑一个小时,任谁碰到了这样的情况都会郁闷。此时的我已对探春不抱多大希望了,于是就蹲在路边,呆呆地看着草地发愣。

过了一会儿,好像从草地里飘来了几缕若有若无的香,这香气顿时令我精神起来,其实它本来就存在,只不过被我忽视了而已。我循着气味找到了其源头——一种极不起眼的树生黄色小花,几朵挤在一起,花朵朝下,像几盏极小极小的灯,挂在一株还没有人高的矮树上。按样子看,真的极易被忽视,但其香气之浓郁,几米开外就能闻到。花还未看够,又被几声“嗡嗡”吓得几乎灵魂出窍,仔细看,才发现花丛另有访客——一只蜜蜂。一只绒球似的蜜蜂,全身沾满了黄灿灿的花粉,正伏在一朵黄花上,整个身体几乎都钻进花蕊中去,摸索几下,再转身扑向另一朵黄花。若是不仔细,还真的看不出这几乎钻进花蕊的这只蜜蜂。如此重复几下后,那颗满身金黄的绒球终于满载而归,晃晃悠悠地隐入树丛去了。

人群中间,向来就有“勤劳”好习惯的人,大自然也如此。这些花与蜂,就有我值得我学习的勤劳,他们在咋暖还寒的惊蛰里,悄悄带给我很多春天的气息。

【篇二:描写红楼梦人物的作文】

《红楼梦》是世情的宝藏,而我有幸亏得了这珍宝的一隅。

黛玉

黛玉是这红楼里唯一的女孩,她简单又纯粹,以一颗诗心笑着哭着看这个世界。

在开始的时候,总好笑看到宝玉偶不小心惹到黛玉,黛玉便开始哭哭啼啼,张口闭口就是“让我去死”,宝玉也是个有趣的,动辄就是“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谁知一语成谶),忽又想到两年前读《红楼梦》,那时我同黛玉一般大,青春期的女孩怀着一份悸动与偏执的不驯之气,也是张口闭口就不活了,现在想想真是有趣,可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内心的干净是现在没有的,因为一个人喜也因为一个人忧,而现在慢慢磨去棱角,变得圆滑,开始看到世上的肮脏,便越发渴望黛玉如一的纯粹,一份大染缸里的洁白。

后来林如海去世,黛玉彻底失去了家,再回贾府,她送人的礼物也颇引人发笑,只是给了园里的姐妹既没有她在贾府的依靠,也没有贾府的掌权人,我将此理解为黛玉的自然与简单,她不想送,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她不想,她不喜欢没什么文化的贾母,也不喜欢张狂的凤姐;二是她忘记了或者根本没想到,她只给了同自己志趣相合的朋友。但这两种,却都可以总结为她德简单与自然,凭心而为,不虑后果。

然而这样的简单心性加之孤女身份,让她比一般人更渴慕亲情,也正如此,薛家母女才能轻而易举的影响到她,宝钗借那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将大方体贴的形象鲜明起来(在黛玉心中),自此黛玉便将宝钗视为亲姐姐,在不久薛姨妈上演了一出爱语慰痴颦的戏码,但我却看不出分毫关心,一开始边说婚姻之事父母之命,接着又说便是打小长在一起的也不成,这可不是再说宝玉和黛玉么,可怜黛玉竟感动的不行,一心以为薛姨妈是为了自己好,接着行事稳重的宝钗莫名其妙的撒起娇来,这是何意?一反常态做如此娇憨之态,可当真是黛玉那句“扎眼”,然后薛姨妈又说自己更疼黛玉,临走时不忘离间一把说黛玉身边没个忠心的人。如此明显的意图,敏感的黛玉竟丝毫不怀疑,反而感动得一塌糊涂。原因不就是她渴望亲情了吗?他人表现出来的一点儿善意就能让她放弃警惕、掏心掏肺的待人。

因为缺少亲人的关心且少教导,养成了她小做作的性格,比如说她与宝玉在薛姨妈处吃酒,她那句“别理那老货”,再如她评价刘姥姥“母蝗虫”(不得不承认这个真的有趣),但黛玉身为大户人家的小姐,怎能如此不知礼数的评价一位老人,大家都笑了,可是黛玉也给自己无意识的树立了尖刻的形象。她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因为她想获得别人多一点关注,也卖弄一下自己的才能。我相信每个青春期的女孩都有点小作,等过了这一阶段回想便忍俊不禁,也十分愚蠢,得到了什么呢,只有尖刻地评价,弄得自己像个小丑。

她如此环境长大,自小诗书为伴,让黛玉拥有高杰的诗魂。黛玉喜欢作诗,诗的内容大多是感世伤时、叹命运遭际。印象最深的是花朝节那天众女花枝招展地去拜花神,换句话说,我以为她们的根本目的是出去玩(毕竟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而这样一天里,只有黛玉是真的在拜花神,她扛着花锄,以魂写成《葬花吟》。以及香菱学诗那一节,其他女孩子都以诗词不过消遣,只有黛玉在认认真真的去教香菱学诗,不曾打趣,唯有尊敬,这也似乎她拥有诗魂的结果。

黛玉这个女孩,葆有红楼里独一份的纯粹,怀有少女的纯真,正如她抽中的签——芙蓉。

探春

喜欢探春,因为他的自尊与理性。

探春出生不好,庶出也罢,可悲的是有个糊涂妈,在深门大院里,出身及容貌是一个女子的凭借,探春容貌不俗“长挑身材,鹅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但出身尤其关键,毕竟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在红楼这大染缸里,探春早早就知道这一点,因此她选择认王夫人为母,据文来看,探春唤王夫人为母时年龄还小,有这样的举动,恰也说明了她的理智或者称为无情。

底下的出身让探春自尊自立。在探春掌管贾府事物后,探春的自尊自强性格显露无疑,面对下人的不敬,她迅速反击且一击必中,当即将恶奴说的哑口无言,尤其是王保善家的来抄检,她肯将自己的东西让别人翻查,却硬护着丫鬟,这是一种自主自立的体现,说明她可以并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人或物。接着,王保善家的来撩探春的衣襟,探春登时大怒,反手就是一掌,我想这是其他任何院里的女子都不会做的。细细想来,《红楼梦》中那位小姐都与丫鬟有亲密的嬉戏,唯有探春不曾,我将此项为他的自尊,要强的自尊不允许自己一个千金小姐同那些出身卑微的人玩闹。

对于探春远嫁的结局,我认为再好不过,以庶女之身寻了个好婆家,凭探春的精明大气,摆脱了庶女身份,必然有个幸福的未来。

凤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性命。”凤姐,贾母口中的“泼皮辣子户”,可怜亦可悲。

打一开始,最夺人眼球的就是他了,言语爽朗、行事利落,俨然是现代职场女性的形象,可在封建礼教下竟成了“泼皮辣子户”。在处理秦氏葬礼时,凤姐可谓大出风头,条理清晰、决策果断、从容不迫,一人在宁、荣两头跑,他硬是抗了下来,只为不落人褒贬,可敬他的自尊好强、能吃苦,可笑她的奋斗动力竟是他人的评价。

后来的螃蟹宴上,凤姐与鸳鸯、琥珀、平儿的玩笑令人捧腹,原来凤辣子也有如此娇俏的一面,还有在贾琏前的一番剖白,虽然失了真,但隔着纸业,也能想象到她的娇羞与妩媚,在夫君面前,她如花儿般绽放。

接着,尤二姐事件暴露,凤姐终于露出她的獠牙与利爪,行事狠辣,但我却全无怪罪之心,长在一夫一妻的时代,每个女子都是善妒的,都有一双进不得沙子的眼睛,而怨恨又会蒙蔽人的双眼,使之面目狰狞。因此我只是同情她,生错时代嫁错人,她分明值得更好。

书中还暗写了一件事,即凤姐的买官,她的野心的魄力可惜用错了地方,居然自己堕落,一入贪腐深似海,现在全国都在反腐,那个时代也一样,况正值明君当政,如何如许的这样的事,或许是为给后人警示,凤姐多年的积蓄被一抢而空,也幸而她生错时代,只是抄没家财而已。

欣赏凤姐为人处世的干练,喜欢凤姐的豪爽性格,却也为其利欲熏心而伤感,太过精明太过胆大,误了佳人性命。

《红楼梦》三遍读,有幸窥得其中一隅,仍待我、探其全貌。

【篇三:让我难忘的那本书】

书,从造纸术发明之前的“韦编三绝”、“学富五车”,直至21世纪精美的印刷体,它一直被认作知识的载体与输送智慧的通道。它被人们所喜爱,所传颂。几千年前孔夫子的语录直至现在依然流芳,甚至连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有时还能来上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最喜爱的书籍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从最开始看的青少年版,直至后来厚厚一大本稍带文言色彩的白话文本,内容愈读愈难懂。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蒋勋说红楼梦》。

好书不厌百回读,它让我感触倍发,久久难以忘怀。

林语堂先生曾经阅读过《红楼梦》,他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蒋勋就说,在《红楼梦》中,没有最喜欢与最不喜欢。

探春虽然是赵姨娘的女儿,却不似她那样善妒和刻薄尖酸,她反而聪明大气,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不同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在王熙凤卧病期间,将贾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林语堂先生深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而探春正是他所尊崇生命典范。

而妙玉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不得不在贾家寺庙为尼。她孤傲,看不起世俗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却唯独钟爱宝玉,亲自给他挑选最好看的梅花,但她的爱是不能说出口的。她的孤芳自赏,也就变成了怕受伤的保护。

就像最柔软的蛤蜊,需要最坚硬的壳来防卫。

我们能不喜欢她吗?能嘲笑她吗?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

面对堕落似薛蟠,沉沦似贾瑞,作者也只是叙述,没有轻蔑或批判,这就是平等,这就是智慧。

蒋勋老师说:“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有一本书,像《红楼梦》一样,可以包容每一本书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正如臧克家所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我的益友是令我难忘的,我会好好珍重“他”的!

【篇四:简单与复杂】

“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之中,探春显得那样特别。虽为庶出却精明能干、办事练达,而其在兴利除弊的改革中所体现出的对简单复杂间的平衡更是令人叹服。

凤姐有疾无法理事,园中琐事繁多,人心叵测。无数只眼睛都盯着探春这未出闺阁的年轻小姐,她又怎会不知园内事事复杂,牵涉种种。

就如姑娘们的头油脂粉钱,二两银子,却往往“钱费两起,东西又丢了一半”。细细查来,人员繁多,买办的私心和利益纠缠不清,贪污严重,这是难以处理的弊病。若是常人来处理,必会为其中的复杂内情搞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想出各种花招费尽心思以求解决。

可探春却不是常人。

“那就都省了吧。”她说。

好一个精明果敢、删繁就简的“省了吧”!简简单单的三字轻描淡写,却将一切问题消灭殆尽。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魄力——其中的纷繁复杂我不去纠结,我只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将一切不必要的琐碎之物一概省去,将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探春深明其意。

而承包园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似乎只需挑几个人,划几块地就可以解决。可这时,探春便又体现出她那精益求精的品质。

单看挑选负责人,便可知其真是玲珑心思、八面通透。

善管竹子的管竹子,善种地的负责田地。如此了解仆人所长,将每个人用到点上,这不是简单的事情。细化规定,调动人员,调节收益,更是无一处不细致入微。

正是这样一种把简单事做复杂,追求细节、精益求精的品质,才不会让贾府再留下新的弊病。也正是探春的这种品质,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众人心服口服,上下听从指挥,从而达到兴利除弊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探春,无愧于曹公“才自精明志自高”这七字的称赞。

可惜啊,探春!纵使精明如你,也改写不了贾府大厦将倾的事实,最终也只落下个远嫁他乡的结局。但是,即便如此,你于简单与复杂之间的巧妙周旋,你的删繁就简的智慧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却令无数读者为你折服,铭记住你这位集才情与智慧于一身的美丽女子。而你也最终成为红楼梦中璀璨的一笔,在文学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篇五:大观园里的似水流年】

“年少的长河中孩童们拉手成雨,青春的暗流里少女们孤芳独立。”——题记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本《红楼梦》,昭示了青春年华里多少欢欣与痛楚。我手不释卷,试图感同身受。

青春的时光中,有着吟诗作赋的诗意。在大观园中,他们结了海棠社,少女们大放异彩,各显神通。黛玉掇一个绣墩,坐着钓鱼;宝钗掐了桂蕊扔在水中,引游鱼来争食,湘云发着呆,探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时光就这样静水流深,世界一片静谧,多么让人神往!

赏花,吃蟹,作诗,不染尘俗的年华!那拂袖起笔的潇洒,那不动声色作诗的静默,那些贵族少女们的青春,呈现出一种诗意的存在。咏菊,“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林潇湘占得魁首;讽蟹,“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宝钗拔得头筹。

飞花溅玉般的才思,惊艳了时光。

青春的时光中,也有无忧无虑的烂漫。大观园中,湘云最率性洒脱了。众人在一起行令喝酒,湘云吃醉了图凉快,不顾少女的矜持,倒在石凳上睡着了。众人看她,枕着芍药花瓣,身上红香散乱,被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多么希望时光就此停驻,年华从此慢流,让我们的云儿永不“水涸湘江”……

而宝钗呢,也有难得一见的率真。她路遇一双玉色蝴蝶,迎风翩跹,就取出扇子,去扑,扑得“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好一副娇憨少女模样!

无拘无束的性情,温润了时光。

青春的时光中,也有眉头颦蹙的伤感。那日,宝玉因用《西厢记》中的语言来调侃黛玉,而使她粉颊带泪珠,拂袖而去,“二哥哥,你又欺负我!”黛玉就像一个时常在我们身边泣诉的柔弱女子,让人觉得不胜其烦。但谁的青春没有一丝愁绪与烦恼?谁不曾“为赋新词强说愁”?不知你是否记得黛玉在病榻前绝望的眼神?那嘴角隐隐约约残留的血迹,那在火炉中香消玉殒的题过诗的手帕,那一句欲说还休的“你好……”,青春从此如逝水,一去无踪,徒留“音容笑貌露温柔”……

还有刚接手管理家事的探春,面对亲生母亲赵姨娘的指责,滚下泪来,“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业……偏我是女孩儿家!”心高气傲的探春,最终远嫁他乡,“一帆风雨路八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一曲《分骨肉》,唱得人肝肠寸断。

风刀霜剑的生活,黯淡了时光。

流年似水,大观园亦未能幸免。那一笑一颦,惹我欢喜,引我同忧。

热门推荐
1那件事激励着我
2美丽的蛟山公园
3秋游
4《井底之蛙》新编
5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6与众不同的礼物
7偷传纸条
8给潘老师的一封信
9我心中的英雄优秀作文
10学会生活
11假如我能实现五个愿望
12我找到了秋天看图写话
13自编童话故事500字三年级
14碎片化生活
15科学小实验
16真精彩的初中生活
17永远忘不掉的记忆
18写人作文
19走不出去的秋天
20我最喜爱的味道
21最美的风景
22我的私塾先生
23读书开启心灵的天窗
24军训日记
25学书法
26秋天的银杏叶
27老师的微笑
28看见这片银杏叶就想起你
29欢度国庆
3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