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名字就叫“小可爱”。它是我最好的动物朋友,每天和我形影不离。
“小可爱”的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弹珠一样又黑又亮,深深的隐藏在它那雪白而又柔软的毛发里。两只大大的耳朵像两把扇子一样耷拉着,尖尖的尾巴十分灵活,整天甩来甩去,特别精神。它走起路来屁股一扭一扭的,那滑稽的样子就像在走模特步。
“小可爱”脾气比较古怪。温柔的时候,比谁都温柔可亲,会伸出舌头哈哈笑,用身子蹭我的腿,看见我要走了,就立刻抱住我的腿,不让我走。脾气不好的时候,任凭我怎么哄,它也一声不吭,皱起的鼻头发出低鸣声,毛也竖起来了,活像一个骄傲的公主。而我就是伺候它的侍从,得小心翼翼地见机行事。
“小可爱”玩起来可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只要看到同伴,就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它身边,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两只脚趴在对方背上,把它那位同伴弄得动弹不得,嘻嘻,真是个“偷袭之王”啊!
“小可爱”吃食的样子最有趣,先闻一闻,然后舔一舔,最后再吃,非常谨慎。它吃起肉来,肉渣溅得浑身都是,“小白狗”一下子变成了“小花狗”。如果吃到辣的东西,就到处乱跑乱跳,那样子实在是太搞笑了。
“小可爱”吃饱了就会睡,睡觉的样子更可爱。天气暖和时,它会四脚朝天舒服地躺着;天气寒冷时,它就会把头紧紧地埋在腿间,蜷着身子呼呼大睡,肚子随着呼吸一鼓一鼓的,真惹人喜爱!
“小可爱”使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我非常爱这只小狗。
【篇二:倾听】
倾听让我的耳朵里总充溢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早餐铺蒸汽的噗噗声;公路上汽车的低鸣声;人群中冗杂的呼喊声;同学们孜孜不倦翻书的声音;笔尖滑过纸上的刷刷声……
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道声音都是人生的一次经历,一次积累。不要小看生命中的任何一道声音。有一天蓦然回首时,各种声音都是耳朵感受到的人生。
当你听到父母的叮嘱时,请珍惜父母的声音。时光匆匆,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会白发苍苍,离你而去。一寸光阴一寸金,珍惜父母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那是对我们的深深的爱与关怀。
当你听到对手冷冷的嘲讽时,不要忘记这个声音,是它给了你压力,使你从安稳舒适的被窝里挣脱出来,为自己的现在、将来而奋斗。如果生命中没有强劲的对手,没有那些为出一口恶气而奋斗的回忆,那我们的生命便是一湖死水,毫无生气。
生命中的每一道声音,都是一份礼物。不管这道声音是寻常的或是令人厌烦的,你都可以从中领悟到另一番情趣,只要你愿意倾听。
【篇三:我心中的那一份美丽】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偶然路过小区的一隅,发现一树灿烂的桃花。看到那玉琢冰雕般的花瓣,我不由得想起了满是桃花的故乡,那份美丽始终萦绕在心头。
记得第一次回家乡,爸爸带我去果园里赏桃花。在蓝天的衬托下,桃叶显得格外的绿,仿佛是仙女头上的翡翠发簪。美丽的桃花从其间绽放出来,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枝头欢笑。一朵朵、一簇簇、一串串,攀满枝头,好似诱人的冰糖葫芦。每一朵都开地那么红、那么娇艳;片片张开的花瓣露出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曳,喷吐芳香;而那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惹人喜爱。我从未见过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时我心中的美丽是故乡图画般的风景。
从那以后,每有闲暇,我常常回故乡陪伴亲人。在点点滴滴中,我逐渐发现故乡的生活是一首和美的诗歌。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惬意。桃子成熟的时候,全家人围在一起,品尝水果,唠家常。和着清风,伴着虫鸣,那种美丽让我记忆犹新。
那年春节,我去北庄探望舅爷,恰逢村中庙会。听说会上要“唱大戏”,就缠着舅爷带我去看。庙会上人山人海,小贩的吆喝声,村民的寒暄声,牲畜的低鸣声汇成一片。忽然,我听到远处传来阵阵喝彩声,急忙挤过去看。
戏台上,一个衣着破旧的老头,手捧着一个金黄的包袱高声的吼着秦腔。舅爷告诉我,这是秦腔经典曲目之一《拾黄金》,讲得是一个落魄的富家子弟捡到黄金的故事。他对我说:“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千万不能像他一样到老了才后悔。”我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这时,那富家子弟的声音似乎又变得悲凉和绝望了。他仰天哀嚎,所谓的黄金不过是一块一文不值的石头。一曲终了,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现在想来,许多人认为吼秦腔是为了摆脱束缚,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作品带给我们的启迪。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是最美丽、最灿烂的明珠。
如今,故乡的美依旧,那里有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有质朴热情的亲人,有独一无二的文化。我爱故乡,爱那里简单而舒适的生活,可我究竟何时才能回到那个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看着眼前灼灼的桃花,我又想起了美丽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