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汉的作文

【篇一:游泸沽湖】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来到泸沽湖,想要游览这个风景胜地。

这一天,我们坐了大概四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湖边。

只见一片大湖映入眼帘,阳光温和地照在湖面上,一排水鸟从空中飞到湖中,掀起一阵波澜。水面顿时浮光跃金,甚是好看。一排大树围在湖边,中间还有几座大岛。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到达酒店后,便去往下一个地点,参加摩梭族的篝火晚会。

篝火晚会的地点在湖边的一个大木屋里。这时已是晚上,天上挂满了星星,一弯明月将湖水映成了银色,有几只水鸭零零散散地浮在水面上。

突然,木屋中间的篝火燃了起来,十多个摩梭族姑娘走了出来。其中一名姑娘尤为好看,一张瓜子脸上浓眉大眼,红唇皓齿,皮肤雪白,很漂亮。

老爸一见姑娘出来,瞬间将眼神定格在她们身上,看得目不转睛,如痴如醉。老妈看到了,狠狠地瞪了老爸一眼。

这时,又出来了几个摩梭大汉,他们个个肌肉饱满,体格健壮。

中间,一个大汉说道:“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的篝火晚会,现在让我们跳舞吧!”

那些摩梭族姑娘围成一个圈,我们周围的游客也都围了上去,成了一个圈。我也上去和其他人一起牵着手。

这时,我发现老爸牵着摩梭姑娘的手,在那儿跳舞,笑嘻了。

我们在欢声笑语中跳着舞,学着摩梭姑娘们的脚步,踩着有节奏的步伐,跳着摩梭族的舞蹈,围着篝火转圈。

在这摩梭族的舞蹈中,在这泸沽湖的月光下,我体会到了年的味道。

【篇二:明妃祭】

黄沙漠漠尘如织,牧草一片伤心碧,别离相思苦,无奈为国忧,红妆异族去,委身予单于。汉室江山美,谁闻明妃泪?

——题记

花褪红残,草色烟光。岁岁年年,消逝的不仅是时间,落落宫城,深锁的又何止是红颜?

青春年少,那时的她只是秭归溪边无忧戏水的少女,又或而怀抱琵琶,浅唱低吟一曲秦风汉月。十六岁的锦绣年华,她安逸地守在精巧的绣楼中,绯红着俏脸,憧憬着未来的繁华如梦。

可是大汉王朝武帝金戈铁马的豪气干云早已化作云烟,消散在漫漫历史长河。元帝的后宫中,佳丽三千,夜夜笙歌;朝纲废驰,奸佞当道,谗言如流。于是,一旨皇恩,秀女如云。

储秀宫中,太液池边,多了她孤独落寞的身影。傲然不群,毛延寿的一卷画纸,埋葬了她的灿烂光华;倾国倾城,后妃们的艳羡猜嫉,阻隔了她的青云直路。纵使有玉枕的华丽,也无法温暖她冰冷的清梦,独对明月,她能做的,只是拥着她心爱的琵琶,凄然吟唱——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早已被划上句号,匈奴的铁骑肆意践踏着汉室的黎民社稷。庙堂之上,没有善战能将,怯弱无能的元帝依旧沉迷于他的声色犬马之中,长袖一挥,欣然选择了和亲。

蛮荒的漠北,有的只是贫瘠,还有那猛如豺狼的异族,却无奈,汉室的安宁,只能用女子柔弱的身躯去维系。

拭去胆怯的泪水,她毅然站起,选择了那一望无垠的和亲之路,驼铃声声,伴随着她走向了大漠的深处。

放弃了锦衣玉食,放弃了丝竹管弦,放弃了高阁殿宇,她,化为一条坚定的带,将两个冲突重重的民族,紧紧相连。

宁胡阏氏。她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大汉江山五十年的安定。孤独伫立的青冢,祭奠着她如浮萍般飘零的命运。

金色大漠,不知是否还能记起,她茕茕独立的身影;草原的风声里,是否还掺杂着那幽怨的琵琶曲——《昭君出塞》?

【篇三:跨越千年的风度】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宛如一位风度卓然、气度非凡的谦谦君子,在五千年的沧海桑田中熠熠生辉。春秋战国的海纳百川,大汉的气势恢宏,魏晋的超然绝世,盛唐的雍容华贵,大明的恩泽四海……无不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史册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首历史烟尘,千年风度谱写出的绝唱弥漫了整个历史的天空。春秋战国的悠悠战乱,阻不断诸子百家齐争鸣的步伐。儒家的仁政博爱,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安国之策,墨家的兼爱非攻,却能在乱世纷争中脱颖而出,并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开创了中国思想文化海纳百川、宽容开放之风范。这风范犹如胸襟广阔的长者,为中华文化思想的发展点燃一盏明灯;这风范犹如巍然屹立的磐石,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厚重的基石。

开辟汉唐鼎盛时代的大汉王朝用强劲的铁骑踏出中华民族之盛世雄风,让后世子孙慨叹不已。运筹帷幄的萧何、决胜千里的张良、忍辱负重的韩信、以孝闻名的刘恒、文韬武略的刘彻、威震西域的卫青、霍去病……这一串串熟悉的名字托起了大汉盛世的巍巍基业。特别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用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彻底征服自秦以来对我华夏民族威胁最大的剽悍匈奴一族,维护了大汉尊严,巩固了国家政权。“丝绸之路”的开辟,将中华文明散播到西域各国并最终将西域纳入我国版图。这恢弘的气势将华夏之国威张扬到淋漓尽致!

魏晋时代超然物外的风度更是在中华文化史上绽放出绚烂的光彩。晋人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风度,给后人张扬个性、旷达自然开启了时代的新风。他们“简约云澹,超然绝俗”的名士风范确实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一曲《广陵散》,用生命的代价弹奏出魏晋名士的铮铮傲骨;一片“桃花源”,用虚幻的色彩编织出魏晋名士的美好追求;一首《短歌行》,用磅礴的气势书写出魏晋名士雄浑的气魄。纵酒狂歌,刚直不阿,白眼向权贵,折齿为美人的风骨,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没有魏晋之风度,哪有李白狂放之诗篇?没有魏晋之风度,哪有杜甫千古之诗史?没有魏晋之风度,哪有文天祥《过零丁洋》悲壮之佳作?

大唐盛世无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气度非凡的辉煌篇章。盛世空前的大唐恰似一张金丝银线编织的大网,网尽南北文化之交融,中外贸易之繁盛,异国美学之内涵,“丝绸之路”引进的“胡姬”“胡歌”“胡酒”,异国的服饰、礼仪、宗教等,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这空前的古今中外大融合、大交流,无所畏惧的吸进和汲取,无所束缚的创造和革新,将唐朝带入一个鼎盛的文化时期。这天高海阔、包罗万象的时代气度亦带来更多的精神追求,敏感的诗人理所当然成为其时代的骄子。山川巍然之势,江河奔腾之态,天地傲然之气更造就了诗品醇厚之风。于是便有了四海的生平,八方的来朝,唐诗的鼎盛!大唐雍容华贵的国风犹如气质高雅的贵妇人,吸引着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取文化艺术的真经!

明初郑和出使西洋,以磅礴的气势揭开了世界航海时代的序幕,引领了中国拥抱世界的潮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这一伟大壮举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展示了大明帝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王者风范。

纵观中华文明史册,博爱宽容中不乏刚强,豪迈狂放中不失温婉,谦和仁爱中不失傲骨,雄浑大气中不乏进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古的朗朗风范,无声地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凭借这朗朗风度,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奥运的百年圆梦,神州系列的凛然飞天,世博的成功举办等,无不向世界展示了昂首腾飞的巨龙雄姿。然而在中国经济腾飞面临大好机遇与挑战的今天,中国的迅猛发展了触动了一些超级大国敏感的神经,他们惴惴不安,妄图挑起各种争端,阻挠中国发展的步伐。的确,素有博爱宽容之风的中华民族迫切需要和平环境以求发展,但是当国家主权、民族尊严遭到挑战与侵犯时,请别忘记中华民族千年风度中的铮铮铁骨及不屈与刚强!

巍巍中华,不朽的是跨越千年的风度。

【篇四:我心目中的英雄】

亘古以来,有许多英雄豪杰,他们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不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那样大义凌然,也不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那样有着超凡脱俗的气概。他只是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普通人。

“豆腐咧,买豆腐咧——”,伴随着骄阳似火的天气,一阵叫卖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我正在一家超市里买东西,正愁没有妈妈让我买的豆腐,听到叫卖声,便一溜烟地跑出去买。出门一看,这声音来自于一个像关公一样的红脸大汉,他身上的背心已经紧紧的粘在了他的身上,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正骑着车向前走,我急忙叫住他。

他停下车让我选豆腐,我挑得挺认真,他倚在车上东张西望。选好后,我让他把豆腐装上,他刚拿起豆腐。这时,一阵刺耳的汽笛声闯入耳中。我还没反应过来,那块白胖胖的豆腐已经摔成了豆腐花。旁边有人大口喘气,闻声望去,那位大汉手中紧紧捏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长得比原来更红,另一只手拿起毛巾擦汗。然后他蹲下来摸摸小女孩的头说道:“以后过马路要注意点儿。”之后他又回过身来,看着地上的豆花,不好意思地说道:“豆腐碎了没事儿,叔儿给你挑块更大的!”说罢,他用粗糙的手给我装了一块大豆腐,骑着车走了。

远处又传来那悠长的叫卖声,我怔在了原地。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好心人帮助他人这样的事情可谓数不胜数,但是自从“小月月”的悲惨故事发生后,让我的心冰冻三尺。我并没有想到舍己救人的事情发生在我身边。如此平凡的一个人,去能做到舍己为人,令我大吃一惊。

天上如烙铁的太阳仍旧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而我心中已经春暖花开。

谁说英雄是不平凡的,他们那一个不是平凡的人?但是人们说他们不平凡是因为他们的举动不平凡。平凡的他们有着非凡的举动,才称得上英雄!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小商贩”。

【篇五:做人要有主见】

回首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思维与主见。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见,布鲁诺怎会宁可被烧死也不向教会屈服?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见,“日心说”怎能得到推广?

这一切的一切伟人都在向我们阐述一个道理:做人应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

坚守主见,气节之至。

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孤漠上,一位白发老人手持汉节,头戴毡帽,背后跟着他的羊群。他佝偻的身子始终朝向中原的方向遥望,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那个遥远的地方就是大汉,他的故国家园所在。他就是苏武,大汉使臣。他面对匈奴的好言相劝,高官封赏毫不动摇,坚持自己的主见,始终想着大汉。她朝朝暮暮充满的是对自己主见的坚定与决心,就是这份主见,让他熬过了苦难的岁月,走过腥风血雨,最终迎来了归汉的一天。

倘若苏武没有坚守自己的主见,满足于当下的物质生活,那它将变成一位名副其实的卖国贼。倘若他没有这份主见,他还会被后世铭记、尊崇吗?

坚守主见,格之所存。

著名的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生活清苦。内战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使他终日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病榻上辗转的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好友的劝诫,不同意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后来毛泽东对他坚守自己主见的行为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美国人也大为称赞。

朱自清的坚守主见不仅是个人的尊严所在,更是坚守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尊严。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人如其名,确实做到了“自清”。

坚守主见,志之所在。

古往今来,多少医学重大发展能离得开自己的主见?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钟南山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他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不少人对他的行为做出了质疑的态度,多少人因此对他进行了批斗。如果没有他坚持不懈的追求与毫不动摇的坚守自己的主见,非典怎能被快速遏制?

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泰戈尔曾说:“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我们应时刻坚持自己的主见,敢于探索。 做一个有主见的人,绝不动摇,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篇六: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比如:“韩信、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等……”

而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让我喜欢他的理由呢是,是他的人品、做为和侠肝义胆。他相貌堂堂,英俊潇洒,身高八尺。他生在公元168年。出生在常山郡如今的河北。

那时社会动荡,黄巾并起峰烟遍地。各地豪强、山贼、官兵,鱼肉百姓,百姓叫苦不迭。但在这乱世之中也现了一位中国历史大将。赵云赵子龙,他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先前在真实保护战中用乡勇150余人,官兵300余人打败山贼。

建起了小名气,后来投靠到公孙瓒帐下,在盘河战文丑中名扬天下。但因公子瓒不会用兵,与一位大将失之交匕。赵子龙又投到刘备帐下在刘备帐下经历百战,立功无数。在长板坡单枪匹马救主,和在赤壁之战当中启到重要的人物。

后来因为孔明失误被罚,赵云也被贬值。刘备成就大业以后,后来很少让赵云当主将。赵云在239年去世,赵云有两个儿子。次子在跟随姜维后战死。赵云一生顶天立地,是中国历史中五虎上将之一,也是五虎上将中武功最高的。

赵云能成为我最敬佩的人,是因为他的品德、为人、和他的侠肝义胆、济世为民等优点。也许时间能磨灭一些人的记忆,但是它磨灭不了历史和经典人物。他们会永远记在我的心里,他们的成就会流芳百世。以就像赵云已经死了,但是我会永远记住他,他让我永远记住他的优点,使我一生受益,历史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而他一生做过最错误的事是救了刘蝉,也许他在长板坡时如果丢下刘蝉也许大汉就不会灭亡,赵云也许就会有另一个结局。

而他一生做过最错误的事是救了刘蝉,也许他在长板坡时如果丢下刘蝉也许大汉就不会灭亡,赵云也许就会有另一个结局。

这是我最大的困惑,因为历史在大汉时期的记载较少,所以三国时代的一些事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我相信赵云是一个君子,是一个为国尽忠的大丈夫。

但在我心中他没死,他的伟业一直在我心中,他是一个在我心中不能被替代的人,他的很多举动都让我敬佩和尊重。

【篇七:变形记】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大大的木房里,我疑感极了,不对呀!我怎么会在这儿,而且这儿不像现代的建筑啊?

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穿好衣服,走出房门,只见大街上人来人往,路上跑得竟然都是马车,再看人呐都穿着古代的衣服。看到了这,脑海里突然蹦出这样一个念头:莫非我穿越了不成?这时,一队士兵走了过来,个个都是头戴盔甲、手拿长予的勇土,为首两个头领模样中的一个开口了:“呦,晁保正,起得这么早呀!“什、什么、我成了晁保正,莫不是托塔天王晁盖?”我激动地语无伦次,“是,是的,出来,来转转。”“噢,我和雷横先去值班了”。果然,我成了大名鼎鼎的晁盖。送走了他们。在新奇和惊讶中,我兴奋且将信将疑地度过了当晁盖的第一天。

晚上,雷横和朱仝又来到我家,庄客们把他们迎了进来。其中,有几个兵士还押着一个大汉,不用我猜,我也知道那是赤发鬼刘唐。我摆了一大桌美食宴请两位都头。宴间,我对两位都头说:“那个黑大汉怎么被你们抓住了,他犯了什么错?”雷横就原原本本地讲述了怎么抓黑大汉的经过。听完了,我对他们说:“两位都头,我念他是条好汉,把他抓起来实在可惜,再说了,我一直像得到一个好仆人,我看他不错,可以帮助我,怎么样?”两位都头说道:“也好,不如让您调教调教他。”

等到宴席散了,我把刘唐拉到一个房间里,开口说道:“我知道你来的目的,那太危险了,要不咱俩做个生意,发家致富,你意下如何”?刘唐听罢,点了点头,从此,我凭着现在的美食的技术,赚了不少钱,高楼盖起来了,出们时伺侯的仆人无数……

可好景不长,那些本该被梁山好汉杀掉的奸臣妒忌我的威望和财富,勾结奸臣,用莫须有罪名迫害我。就在套上邢枷的那一刻,我低下了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历史是不能改动的,不能改变它应有的轨道。虽然我忠厚老实,重情重义,但是还是缺乏政治头脑,到头来还是逃脱不了那帮佞臣的手掌心。

【篇八:我为国家勇担当】

社会是一艘船,每个人都要有为它掌舵的准备。——题记

担当,一个平凡的词语,但是,它蕴含的力量却重比千钧。从个人来说,它是一种态度,勇于担当,将会成就我们的人生;从国家来说,它就得到了更高的升华,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因此传承数千年,同期许多显赫的国度就是因为失去了这一精神力量,失去了发展的能力,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担当,是墨梅放弃了绚烂的夏夜,在飘雪的寒冬,散发着那一缕迷人的幽香;担当是在秋天失去色彩的红花,无声凋零,落地成诗也无怨无悔;担当是清晨的雾罩,阳光照在斑驳石壁上,浸润着那一份苍老的古韵古香。

始皇勇于担当,剑荡四方,序八州,朝同列,终结了数百年的分裂局势,神州大地统一祥和。汉武大帝勇于担当,广袖长挥,几十万汉家儿郎齐头并进,铮铮铁蹄践踏着匈奴人的土地,将大汉的龙旗扎在了狼居胥的山巅,让大汉的威名远震域外。冉闵勇于担当,在汉民迫于异族的淫威之下时,濒于灭绝时,一纸杀胡令杀得异族闻风丧胆,汉人才没有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为民族担起责任的人还有许多许多,他们都是担当起民族责任的使者,他们代表着民族,勇于担当,他们应该得到后辈的尊重和铭记。

盛极必衰仿佛是中华民族头上的魔咒。在百年之前,中华民族也曾被列强左右,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个时候,久违的民族担当再次被人扛起,从武昌起义的那声炮响,一代代中华儿女担起了延续祖先荣光的大任。

时光飞逝,我们已经成为了中学生。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强,则国强;但是担当不是要我们说瞎话,大放厥词,而是趁着我们的父辈还能肩扛起那份担当,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好老师教授的基础文化知识,并且发扬长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好专业本领,当我们羽翼渐丰的时候,我们就能主动从父辈手中接下那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路上铺下自己的那一块砖石。

也有同学会问,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呢?其实不然,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每个身份都有与之对应的责任。责任,说白了就是你该做的事情,我们现在能做的除了努力学习之外,还要加深自我修养,加强个人素质,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国家预备的生力军,将来让父辈能放心的将他们肩上的那份担当交给我们,让我们的后辈不用再在史书里缅怀昔日祖先缔造的辉煌,让我们在世人面前能骄傲地抬起头说:我是中国人。

【篇九:如果有来生】

我无力地躺在山林中,身上满是血迹,已经奄奄一息了。

原本我是一只住在景阳冈的老虎,生活自由而快乐。整日与野兽为群,与禽鸟为伍,他们尊我为王,好不快活!

这几天食物尤其短缺,我为了生存,忍不住吃了几个人打打牙祭。

今天阳光明媚,我在山林中依旧埋伏着,希望今天再捕猎一个人。我已经三天三夜没进食了,头晕目眩。我振了振精神,继续等待着。

突然,我听见“沙沙沙”的脚步声,我瞪大铜铃般的眼睛,盯着远处的灌木丛。哦!是一位大汉,他满脸胡子,踉踉跄跄地朝我走来。看来这是一位醉汉,这可真是上天赏赐我的一顿晚宴。

我俯卧在一块巨石后,紧紧地贴着地面,四肢着地,蓄势待发。那位大汉径直走到巨石下,闭上了眼,一会儿鼾声响起。

我见时机已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他扑去,不妙一一那位醉汉竟怒目圆睁,朝我心口踢了一脚,我真是猝不及防,眼前直冒金星。

我堂堂百兽之王竟被一个落魄醉汉打伤,成何体统?我立马翻身,乘他没有反应过来,用力地朝他又一扑,他竟灵活地躲过,我就势一转身,张开血盆大口,想将他咬住,他却一闪,我又咬了个空。我来不及转身,就使尽千钧之力,将虎尾直向醉汉劈去。这一击,轻则伤筋动骨,重则立刻毙命,可那醉汉又轻易地躲过了。

哎!我大势已去,再与他争斗,恐怕性命不保,还是逃命要紧!

“砰——”身上传来一阵剧痛,半截木棍滚落在地。我疼得吼出了声,呲牙咧嘴,转过头,这时我的步伐有些缓慢,反应也迟钝了,脑子太晕不听使唤。

只见醉汉已经酒醒三分,朝我大喝一声“畜生,拿命来”。他握紧拳头,直接朝我脸上砸来,我顿时东西不分,南北不辨,七窍流血,脸上火辣辣疼。

他竟还不罢休,将我的头按到土中。雨点般的拳头朝我后脑勺砸来,渐渐地,我不再挣扎。

我的眼前一片漆黑,这时我是多么后悔啊!假如当初我不去伤人甚至去吃人,不与人类争斗,与他们和谐共处,大概我也不会成为人类的敌人,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如果还有来生,我会……

【篇十:明君?还是昏君?】

刘彻,这是一个不太陌生的名字。他,就是汉武帝。

在他登基时,汉帝国已经建立整整61年,作为汉帝国第5位君主,武帝继承的是一个最美好的江山。父亲、祖父、曾祖父已为武帝的皇图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也拥有了雄厚野心,紧紧盯着匈奴的版图不放,为此,他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征服,去开拓。

44年中,他一直在与匈奴作战:“河南之战”、“漠北之战”、“漠南之战”成了对匈奴作战的三大重要战役。也就这在开启的这些战争中,汉军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临翰海;威服西域三十六国,置城郭都护,西越葱岭,攻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这是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的立国立族之战,更是华夏民族永恒的骄傲,炎黄子孙永久的丰碑。而他,汉武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虽然他为我们打下了这大片江山,但是孰能无过?他抵不过江充的句句谗言,看不见朝廷后宫的钩心斗角,陷进了别人栽赃诬陷的圈套。然正是他的偏听偏信,导致了太子刘据的自杀等一桩桩血案的发生,而当汉武帝听闻这些事时,虽然意欲崩溃,但他却还没有停下他杀人的血手……

之后,次子刘弗陵登临宝座。但不得不说,汉武帝的这个错误决定导致了汉朝的灭亡。俗话说国赖长君,如果武帝在天有灵,看到了三分天下,又会有什么想法?这我不会知道,但我却明白,在威震四海的汉武帝千秋之后,王朝的运势步入下坡。“国富民强”成了可欲而不可及的词,而“民不聊生”却可笑地成了它的替代词,这都在一念之间。而下场却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禁让我感叹起儿时的天真,总羡慕高高在上的日子,可现在我才恍然发觉,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有身不由己,也有无可奈何,还不如闲云野鹤,当个凡人呢。

明君?还是昏君?这似乎还是难以分辨。汉武帝他既有明君的风范,又有昏君的残酷,雾里看花,说的也不过如此。

热门推荐
1春之梦
2关于减肥的作文
3军训初中日记
4有一种力量
5母爱似水柔情
6我来编童话作文
7胆小的同学
8家乡的变迁
9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10怀念其乐融融的日子
11不爱写作业弟弟
12太阳之旅
13杜甫优秀作文
14不期而遇的温暖
15一次难忘的小记者活动
16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7童年趣事
18父恩若书
19我的好朋友
20瑞雪迎新年
21我们班的表演小达人
22美丽的校园
23银杏树
24漫游大理
25回味作文
26神奇的鞋子
27春节在老家的最后一天
28美丽大方的历史老师
29文具童话作文
30秋天的颜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