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晚风“呼呼”地吹拂我的脸,南飞的大雁静静地掠过只留下晚霞的余辉为它们送行……
爸爸开着车,把我们送到了奶奶家,乡间的小路里,弥漫着一股花草的清香,近了,近了,我看见奶奶的家了,那青红瓦的小砖屋在云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明显,刚下车,就见奶奶在大门外迎接我们,我赶忙跑过去,把自已亲手做的贺卡送给奶奶。奶奶只管抱着我,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眼纹在倾刻间也变得格外明显,一头秀发在岁月的折磨后已变成几丝的白发。奶奶把我们迎进屋后就进了厨房,说要包饺子给我们吃,我乘机跑进了花园。
晚霞还未退尽,太阳早已落山,远处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唤鸡唤鸭声。我无意间眼神瞟到了那颗杏子树,是我和奶奶在我5岁时一起种下的,当时的还是颗小树苗,如今以长为几米高的大树,树上黄澄澄的杏子已结成一个拳头那么大的个儿,望着望着,记忆的大门把我拉进了另一个故事里。
那是秋天的一个周未,奶奶把我从麦田中拉到了杏树前,拿起一把剪刀,一个竹篮,对准一个杏子,连根剪掉,杏子就正好落到了竹篮里。奶奶从金黄的杏子中捡去一个最大的,剥开皮,给我吃,我咬了一口,真甜!似乎现在还能尝到那丝丝甜味,我起身走上先去,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个杏子,剥开外皮,啊!那甜甜的滋味又一次流遍全身,这杏树就如同奶奶一样一直陪伴我,给我爱和甜蜜。
秋风“呼呼”地吹着,麦田里翻滚着层层麦浪,南飞的大雁早已没了踪迹,就如同我逝去的童年,一去不复返……。
【篇二:美好的童年】
小时候,乡下的田间小路纵横交错,但大路唯独一条,每逢二五八便是赶集的日子,那是集市最热闹之时,也是我心之所向之时。
当第一缕微亮的晨曦露出,不用谁呼唤,我自会从暖窝爬起。未及爷爷跨出布满划痕的门栏,我便已踏上去往集市的大路。乡下人无一不勤勉,都陆陆续续背着竹筐去赶集。村里有位哑巴,总有碰巧遇见他时,待我奔跑从他身边穿过时,他总会热情地挥挥手,满脸笑容,咿咿呀呀地说着,但我听不懂,对他笑笑便也跑向前方罢。爷爷总是不紧不慢地走着,同哑巴打招呼。
途中,微风和煦,轻拂过耳畔。有竹林护航,有花草舞蹈,有虫鸟轻鸣,有蝶蜂萦绕。停下脚步,轻轻向蒲公英一吹,吹散了种子,带着梦想飘向远方。踢一块小石跃下山坡,我也欢跃追逐石头的脚步,比赛谁先到达坡下。阳光渐渐现出锋芒,路也不长了,隔不久就望见熟人,对于我来说很陌生,但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与他们叙旧,慢悠悠地走着。我总是很急切,拉着爷爷跑得快点到集市,河水奔腾着,冲向前方。我早已听见集市的喧闹。
村民们熙熙攘攘,都互相寒暄着,乡下人以诚信为本,货真价实。白嫩的猪肉一大块一大块俨然悬挂,泥鳅活蹦乱跳,鸡鸭声混杂一片,果蔬摊随处可见。超市近在眼前,餐馆中的人享用早点,井然有序,各种多彩的玩具吸引着小孩的眼球。路过一水果摊,想买点水果,苹果个个水润红泽,葡萄颗颗晶莹剔透,像天使的眼睛般,吸引着我。爷爷和摊主阿姨交谈得起劲,而我特别腼腆,都只是站在一旁不说话,那阿姨便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递给我。“这孩子长得真可爱,这糖很好吃,你快尝尝!”我轻声答谢,爷爷买好东西,我品着那些糖,如此之甜,至今也无法忘怀。阳光普照大地,如此美好。
泰戈尔曾说:“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乡村于我便是天堂,令人神往,童年便流连于此,不再前行。至此,所有童年美好回忆,便都在这深深扎根,都源于我美好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