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蜉蝣的作文

【篇一: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了许久,有人说:“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便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再往后,便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领悟就幸福。”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

百度上说,幸福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感,从而产生喜悦快乐与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在不幸之中解脱和以后与之形成对比才能感觉得到的。

也有人说,幸福就是不断地追求梦想的过程。在徐明老师的《蜉蝣与蜗牛的梦想人生》中,寿命极短的蜉蝣和弱小的蜗牛都有着爬上金字塔顶端的宏大梦想;尽管蜉蝣的生命十分短,蜗牛的速度也很慢,但那又能怎样呢?它们追求到了自己的梦想,尽管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去享受这份荣耀——它们没有了从金字塔塔尖走下来的力量——但它们是幸福的——幸福地死去。

我认为,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幸福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感觉幸福的人眼中,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一个人在地里劳作,满头大汗,如果他觉得很幸福,那他就是幸福的;另一个人在自家的花园里散步,可是他觉得自己是苦闷的,那他就是不幸的。

《禅海珍言》中有一则“哭婆变笑婆”的故事:京都南禅寺以前住着一位老太太。她下雨天哭,晴天也哭,成年累月神情懊丧,面容愁苦。南禅寺的和尚问她:“你怎么总是哭呢?”她边哭边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鞋的,小女儿嫁给了卖伞的。天晴的日子,我想到小女儿的伞一定卖不出去;下雨的天气,我又想到大女儿的鞋一定没有人去买。我怎么能不伤心落泪呢?”和尚劝她:“天晴时,你应去想大女儿的鞋一定生意兴隆;下雨时,你该去想小女儿的伞一定卖得很多。”老太太当即顿悟,破涕为笑。此后,她的生活内容未变,但由于观察生活的角度变了,便由“哭婆”变成了“笑婆”。

其实,你觉得你幸福你就是幸福的,幸福与不幸福都在你自己的心中。总之,幸福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有着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就是幸福。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

【篇二:我想我应该是一只孤单的浮游】

冥冥中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我就像一只无用的微生物,浪费着空气,吸食着有机物,我慢慢地和人群疏散,孤单着,孤单的。

每当我看着人们离我远去的背影,我沉默了!每当听到他们欢声笑语,而我孤苦零丁时,我沉默了。有时我在想为什么自己那么不受欢迎,也许,这是命中注定的吧,也许我这一生只能像一只蜉蝣那样,到处漂泊,到处流浪了吧。

上课了,老师进来了,我还是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当中,没有目标,没有向往,更没有对未来的渴望。老师在讲台上一气呵成地讲了一大通,而我却只是一只耳进,一只耳出,像一只微生物,纯粹是来混日子的。

当时,与我形影不离的伙伴,现在已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了。当时,与我格格不入的,现在更是”不是你死,就说我活“了。

也许吧,这就是做为一只蜉蝣的下场,也是做为一只蜉蝣本应该有的下场,以前那一丝丝一点点美好的往事只是幻想而以。

人生如一场戏,谁与争锋;人生如一场梦,醉生梦死;人生如一幅画,悲欢离合。

也许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梦吧,醉生梦死,活的时候是醉的,死时却又是在梦里。

我的一生应该是一只无影无踪的蜉蝣,想看看不着,想抓抓不着,想要不孤单,有自己的朋友,但却做不到。

冥冥中我失败了。

【篇三:此时此刻】

《本草纲目》载:“蜉,水虫也,朝生暮死。”

一缕晨光滤净纤尘,把暖暖的油彩涂抹在林间,细碎的水声萦绕在耳边。

清浅池塘边,薄薄的雾浮起,如轻纱,似衣袂,诉着一个重生的梦。草木葳蕤间,一棵树独自立在水边,朝朝暮暮,千秋作伴,奢望着,能生死相拥。朦胧树影里,它自朝而生,沧桑行走,追随着晨光,栖在枝末饮着露。淋漓草檐下,它抖动着浅绿细长的身子,扑闪着被阳镀上碎金的前翅,向雌虫展示着最美的身姿。

黄昏暮至,残阳如血,映着幽林盈上身。又一场离合,开始凄恻。

树如旧,草如旧,水如旧,问它还否如旧?空中还留着它们飞过的痕迹,一颗颗微小的卵吸附在水中的碎片上,等着一场相遇和邂逅。暮后夜至,它静静地躺在那棵树的枝末上,是它朝来亦是暮去的地方,一梦不醒却是不舍。

而那棵树,那棵沧桑的树,那棵早已见惯生死的树,轻轻抖落下被月光斑驳的尸体,几次轮回早知它们已行至末路。

此时此刻,内心早已没了怜悯,只叹孒然一身。

此时此刻,内心早已没了不舍,只道情深不寿。

此时此刻,内心早已没了悲欢,只知梦成殊途。

若是百年前,渺渺天地间,蜉蝣漫天,四处流浪,挽过流云,留过树枝,渴望记住每一只,一梦初醒,却只见它们安静地睡着,树轻轻地抖落下树叶为它们盖上,“世有生与死如旧”,它这样安慰自己。一晌春秋而过,水映树容,几片叶子已泛暗黄,悬挂在枝上岌岌可危,随时都会落下。此生一别,不见经年,梦过春花梦过秋月依然还梦着那些蜉蝣,可又有谁会记得那棵树呢?

于是,树渐渐懂得了生与死,悲与欢,痴与苦,也慢慢变得,纵有惆怅,却欲说还休;纵有花草相伴,却孤苦伶仃。

而人生,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有多少孤独,又有多少死生相候?即使相思入骨,心又能弃何处?光阴如蔓,生命短暂,恰似蜉蝣,不知归宿。那么死,不仅是一个结果,应是不负此生的过程。

【篇四:留一点老时光给自己】

最初不再是蜉蝣,我祈祷着老时光没有尽头!——题记

暑假里,我跟妈妈来到了外婆家。

外婆家的老房子,墙壁上的涂漆掉落了,像是斑驳的印象画,还有几个被时光侵蚀的小洞,阳光便从那里窜进来。还有几株小草,像是顽皮的孩子,尖尖的冒着有些发黄的脑袋。一切,似乎都变得萧瑟了。

而我,由于老房子的巨大变迁而有些不悦,外婆凑过来想跟我说几句话,我都没有吱声,她只好叹息着离开了。而我直接一屁股坐在“吱呀”叫唤的板凳上,漫无目的地看着周围那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

突然,一张照片吸引了我。

是一张黑白的照片,四角都有些磨损了,相片的边边角角都泛白了,但却被小心的珍藏在相册中。

仔细一看,嘿,那不是我嘛!

那是我一周岁的照片,里面的我们小小的,被年轻的外婆抱着,她宠溺的眼神在我身上一刻也移不开。

混着厨房里油锅的响声,我想起的过往的老时光。那时,我外婆照了那张相片后,总是会不时的拿出来看,像玛瑙般重要的捧在手心,有时会摸摸我的头,笑着说:“那时丫头才那么小,现在啊,一天比一天大啦,是不是丫头长大了就不要外婆了啊?”那是我眨着懵懂的眼睛,摇头说:“妈妈说,长大以后好好念书有出息了,买大房子给外婆住,然后跟外婆一直呆在一起!”

那时的外婆笑了:“好,好,丫头说要一直呆在我身边的。”

如今,被外婆珍藏的照片旧了,而我也去小城读了书,“永远陪在外婆身边”更成了一句空话。

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想到这里,我的心一酸,起身去厨房里。

厨房里,外婆的背影显得佝偻,穿着肥大的围裙,一阵呛鼻的浓烟让她忍不住咳嗽。

我走上前,脱口一句:“外婆,我帮您吧!”

外婆似乎有点受宠若惊,好半天,她才如捣蒜似的点了点头:“好,好,丫头去把那里的青菜洗洗吧。”

我一丝不苟的照做了,回头的那一刹那,我看见了外婆深深的眼神。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外婆一直存在在她的老时光里,希望后辈们能好好陪陪她,和她说说话,作为她疼爱的孙女,她更希望“永远呆在她的身边!”可是她不能,她只好望着我们像飘飞的风筝那样,再也识不得从前的老时光和老时光里的她。

我转过头,把洗好的青菜放在她面前,抬头看着她,心中默念道——

外婆,我会让您的老时光不再是蜉蝣,有可依靠的岸口!

【篇五:那一刻】

或许往高处远处走是人的本能,不然怎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攀登和远足。我对于这些事虽不是很痴迷,但也乐于往大自然中跑。我觉得人只有身处在大自然中时,一切感官才能够更好地各尽其职。

自我能跑能跳时起,便时常爬上老家门口的那棵老桃树,整半天都在粗糙的树枝上卧着,一抬眼就能看见斑驳绿叶上的婆娑光影。横斜的枝杈外是万里晴空,像一块洗得发白的浅蓝色牛仔布。

除了那棵不结果的老桃树,幼时的我还爬过一座不知名的野山。记忆中那座山披着一身杂草和野花,从荒郊中涌起,拼尽全力将我举向万仞之上的天空。当我站在山顶上,伸手去触碰那块牛仔布时,却发现它与我之间的距离仍是那样遥远。

那一刻,我所见识过的拳头般大小的天地,俶尔涨大了一分。

彼时,我尚不懂子瞻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何意。只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很小很小,小过地上的蚂蚁,小过海边的沙粒,小过空气中的尘埃。

后来我在课本中读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读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名家笔下的景致总是叫人心生向往。父母不爱旅行,但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也时常带我出门去一睹大自然的风采。

前些天父母携我一同前往雄踞八百里太行最北端的白石山,我们乘缆车上行至山腰处。从高空中往窗外看去,但见峰峦如聚,松涛如怒,自然界正向我们大显神威。我本以为从缆车上下来没几步路就会到达山顶,而事实证明真正的挑战永远在后面。随着我们往群峰深处走去,山势也愈来愈陡峭,往上是壁立千仞,往下是不测之渊,不时有阵阵谷风吹着尖锐刺耳的哨子向我们袭来。登顶时,我看见天空就像洗得发白的浅蓝色牛仔布,好像这么多年来从未变过。

不知不觉中,我已访过不少名山胜水。不过比起水来,我更爱的还是山。

地质运动是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一座山的形成往往需要上千甚至上万年。也许千年或万年以前,它曾是一片平原,亦或是一汪深海;千年或万年以后,它将成为一汪深海,亦或是一片平原。从山脚到山顶,我征服过许多高山。每次我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看见眼前茫茫寰宇大,想到脚下悠悠岁月长,都会被无穷造化惊得心尖直颤,就如数年前第一次爬上那座野山时一般。

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又岂能参破大自然这本书。

我们是朝菌,是蟪蛄,亦是蜉蝣。

【篇六:生命的意义】

树,砍断枝条还能再生;草,被火烧了以后还能再长;悬崖上的一棵松树茁壮地成长着,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一粒种子,亦可以掀翻压着它的石块,顽强地向上生长……

蜉蝣的生命很短暂,出生以后只能活七到十天,短的则只有两三天,有的品种甚至只能活几小时;每年秋天,天空中那些南迁的候鸟,也许明年你就看不到了;还有各类昆虫及其他动物,比如蜜蜂、蝴蝶等,寿命不及人类的比比皆是。

就在那个夏天,狂风卷集着乌云,不一会儿,电闪雷鸣。“完了!我种的小树要完蛋了,它会被狂风刮倒的!”我透过窗户往外望,窗外被雨帘挡着,看不清。只听见雨点落在树叶和窗户上的声音。我想:小树一定在劫难逃了。我焦急地走来走去,心情跟外面的天气没什么两样。

夏天的雨都是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一会儿,雨过天晴,蓝蓝的天上架起了一道彩虹,我立刻撒腿往外跑。我发现小树不但没有被刮倒,反而叶子更绿了,腰杆更直了,看上去更精神了。小树看见我来了,仿佛在对我说:“你又来找我比高矮吗?”

虽然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我们不仅要像蜉蝣一样珍惜自己短暂的生命,还要像小树一样做生命的强者,不被生活中的挫折击败,我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狂风暴雨,因为,雨后必定是晴天;因为,生命本来就是一桩奇迹。

人生的体会各不同,你对生命的看法又如何呢?

热门推荐
1描写柳树的作文
2民族团结一家亲
3有一种美,叫孤独
4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作文
5我梦想畅游华夏文化长廊
6停电
7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8责任的议论文
9我们的学习乐园
10包包子
11潺潺流水,触动了我的心灵
12忘不了母亲的眼泪
13不走寻常路
14这就是我
15冬米糖
16我的弟弟
17平凡的自豪
18军训的感受英语日记带翻译
19你,光彩依然
20安全副校长开学讲话稿
21我的家
22心怀感恩
23春天作文
24诗韵飘香
25冬天
26我懂得了坦然以对
27我家的小鱼
28我读懂了父亲
29我最敬佩的人
30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