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苏轼:“何以解忧?唯有美食”】
提起苏轼,我们并不陌生;提起吃货,我们更加熟悉。但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你可能会惊讶,堂堂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散文书画样样精通的文豪苏轼,居然也是个狂放不羁热爱美食的吃货?实际上的确如此,我们与这位文学大家在某种程度上竟是同类。
苏轼同学真的很爱吃,而且没人能阻挡他对吃的向往。《东坡志林》中有记载:有一次苏轼患了眼疾,别人都劝他少吃肉类荤腥,他却说:“你们说得有道理,我倒也想这么做,只是我的嘴他不听我的啊。”仍忍不住不吃肉。还有一次他在雨中赏牡丹,赏着赏着肚子饿了,居然突发奇想要吃炸牡丹,“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连花都不放过,果真是吃货。
苏轼不仅爱吃,而且很会吃,他在吃的方面有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他写过许多关于美食的文章,其中较有名的是他的《老饕赋》,它将中国古代烹饪与饮食表现得十分精妙,其中说:“滃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杏酪之蒸羔。”意思便是吃肉要吃猪颈后部那一块最好的肉,吃螃蟹只吃霜冻前最肥美的大螯。要把樱桃放在锅中煎成蜜,用杏仁酱蒸成精美糕点,光是看文字便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去效仿。
为何苏轼对美食如此了解?这与他曲折的官场经历相关,因为他经常被贬,他去过许多地方任职,可谓足遍神州大地。也正因如此,才让他与许多美食结下良缘。
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宋神宗一怒之下贬去黄州,而刚到黄州不久,苏轼便在朋友圈上发表新诗:“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大意是“黄州的鱼真好吃啊,我一看到竹林就闻到了笋香。”不久之后又更新:“静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火候足时他自美,饱得自家君莫管。”这边是有名的“东坡肉”。小伙伴们见了都纷纷点赞,直呼想吃。而宋神宗内心却是“我想打人。”
晚年的苏轼命运更加坎坷,因政见不合他被一贬再贬,最后甚至排挤到了极其偏远的海南儋州。在此期间苏轼经历了亲人离散,友人疏远,爱妾病死,自己也年老体衰,孤苦无依,穷困潦倒。若是换了旁人,估计早就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了。但吃货苏轼偏不,还有那么多人间美食没吃过,怎能轻易消沉呢?这不,他又研制出了新菜式——“烧羊蝎子”。将羊脊骨放入锅中煮透,再浇之以酒,放盐少许,用火烘烤,等骨肉微焦后亦可食用,味道鲜美异常。他还勇敢尝试了在当时没人敢吃的生蚝,对其赞不绝口,迫不及待给儿子写信。“无令中朝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千万别让朝中的人知道了啊,我怕他们都来这跟我抢。
余光中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没错,苏轼有着十分有趣的灵魂,很会苦中作乐,自我调侃,又能荣辱皆忘,随遇而安。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跌跌撞撞,起起落落,是他用自己惊人的乐观豁达拯救了自己,也给后人带来许多启示。美食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爱好,追求,也更是一种慰藉,即使是在偏僻山林,破烂小屋,但能饮上一杯浊酒,吃上几口鲜肉,吟上几句小诗,又何尝不是一种舒适,一种快乐呢?
【篇二:东坡站在赤壁上】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段文字实在是琅琅上口,让人竟忘记了他被贬的苦楚。东坡似乎有在苦难岁月中发现快乐的天赋,而这种韧性也成为后代书生的楷模。
“乌台诗案”使北宋第一才子踏上新征程,可在黄州的日子却很惨,惨到什么程度呢?“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渐不为人识啊!混迹在渔樵之间,与百姓为伴,每天听嬉笑怒骂,也许草鞋还染着野草与泥土的香气。黄州,一个如此普通的地方,是我谪史的开始。
为何写赤壁?
呵!这个长江边的古红色的山崖,谁知这是否是三国周郎的古战场!可我只想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我心愿它是赤壁之战的见证者,造物者既将它寄我之眼,必定是抚我之心潮。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我只是默默观赏这赤鼻矶的伟岸,它记载了我多少的梦与江河岁月。年少时,我以为我也能像公瑾一样雄姿英发,在谈笑间樯橹方可灰飞烟灭。人家又要笑我多情了!江月被夜色映照得清明,月色便朦胧在江里,映出皎洁的光辉,而连山起伏,一望无际的淡黑,仿佛是踊跃的兽脊。但,你看!那个时代,连夜色都是活泼的,诱人的!
黄州选择了我,而我选择了赤壁。
赤壁有我多年的快意恩仇,有我年少之所梦,有我书生时期的意气风发,有我雪泥鸿爪似的人生新篇章,更有我“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的壮志豪情。
可如今,致君尧舜,哎!没有希望了吧!罢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吧!我只能聊以自慰。
独自攀得赤壁崖顶,人前压抑强欢,谁又知我真心?浪花滔滔不尽,一声长啸,一腔幽怨,俄而一白鹤长鸣掠过。可我明白,人生有限,抱希望而生是明智的!梦,终归是梦!
于是,我三番二次地贬谪,可我依旧忘不了赤壁,那里美得惊奇,我真的能看见志士运筹帷幄,时间悠久也褪不尽曾经的恢宏。
我怀着壮年的平静,如赤壁湮过的历史,默默走来,入境问农,戴白扶杖,做一个地方父母官应做的事。种桑养田,以至于风吹曝晒,脸色如同蘸上墨汁一般难看。“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我不是英雄,也并没有赶上“赤壁之战”的各路英雄独霸一方之时代。白须徒长,吾虽老且穷,而道贯心田,忠填骨髓,亦可谈笑生死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篇三:品读苏东坡】
寄一叶扁舟,捋一轮明月,载一船星辉,品一壶美酒,我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执着而坚定地仰望着那位钟天地灵秀于一身,揽人间才华于掌股的苏东坡。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东坡是个豪情万丈的人,他少年时受到父亲苏洵的耳濡目染,以“澄清天下”为大志。她的才情,被欧阳修所赏识,于是开始了他的仕途,也是他传奇人生的起点。可好景不久,噩运奔腾而来,因与王安石的意见不和而自愿流放杭州。苏东坡是个正真率性的人,他自然不会明白官场的凶险。他只是看到受苦的百姓,动荡的社会,他想要拯救却有心无力。无情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初衷,美丽的西湖是否给了他答案?
苏东坡对亡妻王弗,亦是情意绵绵。仕途受挫后老天爷似乎还要给苏东坡一个无情的打击,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双重的打击让苏东坡疲惫不堪,倒不出心酸与凄苦惟有泪千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悲恸的悼词穿透纸背,化为无形的泪与思念。他在梦中,似乎看到了小轩窗,美丽的妻子正在梳妆打扮。
苏东坡还是个重手足之情的人,特别是对弟弟苏辙。被贬黄州期间,七年未见弟弟,只能对月饮酒吟诗,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与美好祝愿。
人有悲欢离合,豁达的东坡只好但愿人长久,长里共婵娟。孤独的苏东坡,何时才能与子由举杯邀明月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
提起苏东坡,就不得不提黄州。因为黄州是苏东坡的转折站,突围城,炼功房。当年,经历惨痛的“乌台诗”案后,苏东坡作为一名罪犯,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满身污水,伤痕累累地来到了黄州,这个注定要与苏东坡产生千古对话的地方。
失意苦闷得苏东坡终于在此体会到了人性的苍凉。平生好友面对东坡情真意切的信时竟无一人答之。陪伴他的,只有清冷的残月、冰凉的寒枝和“寂寞沙洲冷”的凄苦心境。
然而,苏东坡怎肯向现实低头成儒夫?他收起了官场的尖利,洗去了人生的喧啸,寻找无言的山水对话千古的文人。一蓑烟雨,一双芒鞋,一柱竹杖,便可吟啸且徐行。面对如此的大起大落,又有几人能做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与无情”呢?
与其说黄州是苏东坡沉寂的安身之处,不如说是他的起点。在这里,苏东坡开垦耕作,游山赏月,原始的气息慢慢使它变得成熟。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这种成熟是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茫,是宽阔而不腻耳的音响,温和隽久,纯净自然。于是,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三赤壁”产生,留给人们“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超脱淡然。
人们常常同情与苏东坡的悲苦遭遇,可正是这些磨难成全了一代才子。人们会铭记那位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苏东坡,却很少记得那位在宦海浮沉的文忠公。
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的起伏跌落让苏东坡渐渐变得豁达脱俗,养成了“自适其乐,忘得失,齐生死”人生观。儒家使他安得其命,道家使他顺其自然,佛家给予了他一颗平常心。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苏东坡,仍然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淡然地面对荣辱得失,生死无常。
苏东坡经历了入世、出世、忘世到遗世,愈老愈熟。“江海寄余生”式的洒脱,也只有天真勇敢的苏东坡能做到吧。
醉笑陪公三万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却不曾被历史的泥沙掩埋,而是成为一代代人的精神榜样与楷模。我钦佩苏东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写作风采,更敬佩他的豪迈、豁达、超脱与真诚。我虔诚地拜读苏东坡的遗墨,细致地品味苏东坡的人性魅力,苏东坡教会了我笑傲人生!
【篇四:苏轼在我心】
风飘飘,水殇殇,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点,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着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上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些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什么“只恐双溪舴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赤壁,只属于苏轼。风雨任平生,他的多情铸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铸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铸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
他的名字响彻在赤壁的天空中,响彻在赤壁人的心坎上。同样也响彻在我的心中,轼在我心!
【篇五:痛苦之后的美丽】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题记
当你看到彩蝶嬉戏的欢悦时,你是否想过,他们曾把自己紧紧束缚?当你嗅到腊梅绽放的馨香时,你是否想过,它们曾被冰雪层层包裹?在卷帙浩繁的史海中,在繁华似锦的艺林里,在坎坷波折的人生路上,又有多少这种化蝶寒香的故事,有多少经历痛苦之后的美丽。
勾践兵败,他却甘愿作为奴隶,为夫差尝粪治病,只为一日报仇雪恨。他不顾别人的鄙夷目光,不闻窗外纷纭议论,一心“卧薪尝胆”。在自己选择的这个茧中,不断强大起来,怀着未曾泯灭的梦想,有朝一日冲破它,自由驰骋。最终,灭夫差,占吴国,霸天下,实现了那个梦想。正是痛苦砥砺了他,使他获得了一份永照汗青的美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若没有“乌台诗案的困厄,没有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苏轼大概只能以神宗年间“制科三等”的才子身份闪现与宋史中。很难想象词坛上是否还有豪放派的身影,文赋中又曾会流传“山高月水,水落石出”的佳句,更不要提丹青林里,墨瀚海内的“苏派”了。人生中的痛苦改变了苏轼的命运,被贬黄州近乎软禁的生活打造了今天的一个坦荡荡、气昂昂的苏东坡。正式痛苦激发了他,是他超越了自我,为生命、为人生绘制了一副顶天立地的大美之图。
因此,人生的路上难免会有艰难痛苦。只要你拥有坚强的信息。正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出鞘的栾然菊在五十岁时仍抱着“要在祖国比赛”的梦想,为得积分奔波于欧洲各大赛场,期间历经的痛苦又何止是经费紧张,病痛时发,体力下降,流言四起?但坚强和信心给予她强大的动力,使她成为2008年奥运会最美丽的女性之一。
熬尽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美丽。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跌跌撞撞前进着,经历着不相同的痛苦,却同样有着在每次经历痛苦后绽放的宛如钻石般光芒。那是经历了痛苦后的生命的升华,那是经历了痛苦后的美丽。
【篇六:我们不一样】
便是那光年万里,也无法寻到两颗相同的星球,从蔚蓝地球至仙女星系,都诞生于这苍茫宇宙之中,它们是那般神秘却又不相类似。
纵观中华千古,也寻不到诗风相同之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太白,“醉里挑灯看剑”的辛稼轩,“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他们的文字乍看是翩然灵动而又铅华弗御,却在细品时猛然发现其中那般不同的豪情壮志,李太白的豪放不羁,辛稼轩的爱国豪性,苏东坡的洒脱乐观,三者有着极大的不同。
李太白能令杨国忠磨墨,让高力士脱靴,足见其豪迈,不为权贵而后退,官场容不下他,那皇帝留不下他。李白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只一大笔横扫,便使那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飞扬起来了。他将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他的醉与醒,梦与实,他的飘泊,全都写到了顶点极端。他将自己写成世间绝人,“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为可轻年少。”他甚至能将孔圣人看作浮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在后世之中,他被人称为“诗仙”,他的剑术被赞为“十步杀一人”,他虽然不为官,却有着比官场文人更为盛大的名号,他虽然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官场,但他以自己的万丈豪情到达了另一个顶峰。
辛弃疾,他是一代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的民族英雄,他写下“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谷,自有苍生所未见”,他的诗词显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爱国热,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他带着满腔豪情治理边疆要塞,他制定机智对策,迅速镇压盐商起义,他虽在此生未得重用,但依旧在后世心中留下了为其军事才能而发的敬佩和赞叹。
苏轼因“乌台诗案”遭受极大挫折,但在发配黄州的过程中,他褪去了曾经的锋芒和犀利,变得朗润温和、豁达潇洒,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他仍洒脱和乐观,在黄州,写下“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成为了崭新的自己。
人各有志,你可以顺着“仇恨”到达黄泉之路,我可跟着“幸福”步入蓬莱仙山。在不同的选择下,你可下地狱亦可通天堂。
你携一壶清酒,带文房四宝,坐于船舫,淡然地看人流如织熙熙攘攘,你执笔将这杏花微雨、白墙黛瓦化为缕缕水墨描摹于白宣,你将无尽的情怀倾吐在那洒金彩笺上。我可遥看秋风狂号恣意卷起黄沙漫天,在那一点飞鸿影下,听那渺茫得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驼铃,听那怀抱琵琶的和亲女奏着哀怨的曲,趁醉酒酣畅时挥起紫豪笔走龙蛇。
便是那雏菊与蒲公英也有一般不同之处,又何况是人呢?就算同日而生的双子,也无一模一样的一对。
面对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时,带着欣赏去看对方,取长补短,与其一同进步,而不应该固执己见,不愿改变,也不应盲目追寻,不知道忠于自己的不同。既欣赏对方,又相信自己,这才是正确对待世界的方法。
【篇七: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苏轼】
畅游西湖时,总是会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登顶庐山时,总是不自觉涌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圆月缺,年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饱含了多少希冀。
遥望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风流人物辈出,但总是那抹屹立在赤壁之上高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略显沧桑的身影,清晰的明显,胜过了时间。
一入官门深似海
苏东坡一生在官场宦海中沉浮,但却三次遭贬,东坡有抱负,有主见,绝不肯随意附和别人,从而隐瞒自己的观点。他仗义执言,很有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味道,这是他可爱之处,也是他老吃亏的原因,他与新党公开叫板,与旧党政见不合,可想而知,两党派里都没了他的席位。
纵观苏子做官一生,虽有荣耀和显赫,但荆棘远多于鲜花,磨难远超过安适。正如戏剧中所说,悲剧总是比喜剧深刻。
正式这种坚执己见,不随波逐流的个性人格,使孙东坡饱经忧虑和磨难,也正是这种独立不改的想人格精神,成就了东坡的崇高与不朽。
远离官场更逍遥
生活不幸文章幸,这大概是人世间一种独特的二律背反。生活的坎坷往往造就文章,政坛生涯的暗淡却让苏东坡迎来了艺术生涯的顶峰。
苏轼游览黄州赤壁期间,咏出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句一出,我们犹如看到了赤壁那惊心动魄的美丽,同时,也感受到了他那潇洒而多情的感伤。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他的诗,诙谐幽默,却又极具情趣与哲理;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文风平易自然,但却挥洒自如,坦露真情。
苏东坡的一生,诗文书画,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苦难以人成熟,深沉和达观。或许推动他在艺术上有至高的造诣,却是他那旁人没有不平坦的经历。
苏东坡的艺术,可谓是“清水芙蓉”式的平淡,也是“盛如夏花”般的绚烂。
东坡在去世的那年,在一首诗中像是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问号: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在这“三州”,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河东狮吼”;我们品尝了“东坡饼”的味道;我们领略了大江东去的豪迈;我们学会了做旷达的自己。
历史的长河并没有在他的身上多做停留,依旧呼啸着向前涌去,但那抹豪迈、旷达但又略带沧桑的身影,却永远印在我的心中,熠熠生辉。
【篇八:写苏轼的作文】
眉山自古文学兴盛,史不绝书。如此盛地能孕育出苏子这样的诗人才子,想来也是不足为奇的。
初次与苏东坡邂逅是在他的‘西北望,射天狼’中,仅仅两句就足够令我陶醉了。当时的苏东坡正值壮年,意气风发,有着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这两句之豪放,恐怕也是震古烁今了!
不久,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新鲜出炉。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很多种理解。但我认为,这句诗表达了机遇难得,要及时把握。因此诗是苏轼怀念其弟苏子由而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更是道尽千载离人心愿。
但“明月多被云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从此开始了一贬再贬的艰辛之路。看到这一史事,我也是义愤填膺。苏子报国之心若皎皎明月,却因政见不同遭人迫害,几至丧命。不过苏东坡到黄州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开始了他的美食之旅。
我想尝鱼美,闻笋香就不必多说了,到黄州后,苏轼大名鼎鼎的《猪肉颂》也问世了。苏子最喜猪肉,还发明了“微火慢炖”,不骄不躁煮出的猪肉才能色、香、味俱全。自古文人吃货不少,但像苏东坡这样精于吃,还为美食专门写诗的恐怕也没有第二人了。一个热爱美食的人也必然热爱生活。
他的才情,他的抱负,他的乐观无一不让我敬佩,虽我活不成他那样的人,但我也可学他“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之心,也可学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放洒脱,也可学他“笑时犹带岭梅香”的越挫越勇。
【篇九:你好,苏东坡】
观赏眼前的《清明上河图》,欣赏其所描绘的繁荣昌盛。再仔细一观望,自己犹如身临其境:两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转入幽巷,轻扣大门,缓缓推开,远远地望见你痛饮酒醉,陷入沉思。
你好,宋朝的杰出人物——苏东坡。
自小时,便知道你的名字,也听闻过你的功名。你是一位豪放派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许多著名古诗都出自你手。
你天资聪慧、聪明过人,有着极高的领悟能力,对看过的书过目不忘。十九岁,你便入京考试。我羡慕你有着极高的政治意识,所写下的文章,文笔优美、字迹狂放、内容别出心裁。我想那时的你,肯定必为状元,可意外的是,你只为探花。你好啊!探花!
你的一生坎坷不平,如祥子一般三起三落,但你更为惨淡、无奈,无奈统治阶级的封建愚昧,可惜了自己的一腔热血。
你性格正直,凭借着自己极高的政治意识,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思想,一心想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可能是你生不逢时,在那个属于王安石的时代,你与他的主要思想相违背,难免遭到王安石的“批评”。最后在“鸟台诗案”中,免去一死,流放黄州。每次想到这,便不禁为你愤怒与无奈,只好吟道:“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此去黄州途中,风景甚是秀美,有名之地遍地是。马行走在破碎的沙土中,马车在摇晃中发出惨淡的“吱呀”声,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不舍与无奈,“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你吟道,“此去黄州,何时才可回京?”你摇摇头,叹叹气,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你,才气横溢,“一任群芳妒”;你,德高望重,清正廉洁;你,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你何不似一位君子?
早晨,山间流水声潺潺,小径山路干净平滑,香草在两旁挥水欢迎君子。杜鹃在山林间自由飞翔鸣叫。你坐在青石上,对山间激昂高喊:“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既然京城不容,何必再伤心,你何以按捺心中的激动。你的乐观向上,无不让我感叹!你好,苏东坡——最美君子!
我无时无刻不想与你同观天下,像你一般的才华横溢,我羡慕你、感叹你,何时不向往。
你好,苏东坡!
【篇十:与世界握手言和】
年轻时的龙应台初出茅庐,文风颇为辛辣、犀利,笔锋所指无不刺中时代的处处暗伤,然而在时光的细细打磨下,如今的她,笔下流淌出的已是浸润着怜悯、博爱的甘泉——她学会了与世界握手言和,用轻轻的呼唤代替激愤的呼喊。世界也在这轻声呼唤中,发生着些许的变化。
面对社会对自己的排斥和挤压,学会与世界和平相处,是一种古老的智慧。
当苏轼背负着一身骂名从京城来到黄州,他的心中想必是既悲又叹的吧?悲的是一群小人群起而攻之,竟使他身陷囹圄,叹的是举目四望黄州美景,自己却无亲朋为伴。但最终也许是在无数次的嗟叹之后,他选择用文学排遣自己的愁怀,“一词两赋”从此便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与世界和解,世界便给了苏轼第二种可能,千千万万的苏轼们,黯然地退出名利场,又转身在浅唱低吟中,用自己的博大情怀感染着世界。
顺境也好,逆境也罢,身处其中,莫失莫忘自己的初心,明确自己的坚守。
在逆境中,沈从文坚守着他的人格道德。面对红卫兵的折磨与逼供,他没有选择出卖文学界的战友,而是投身于服饰文化的研究,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与不合理的时代相处,开辟了学问的一方新天地。
在顺境中,李连杰找到了精神的坚守。名利双收的李连杰曾经一度迷失方向,无欲无求的他甚至想要选择出家,迷茫徘徊中的他最终找到了做慈善这种精神寄托,用善意填补了功成名就后的精神空白。
是的,世界将给你以痛苦之吻,坚守当初的理想与方向,换个角度在人生之路上前进,何尝不是一种与世界的和解。你的人生必将如歌般美丽,世界也会因你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