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壮志未酬的作文

【篇一:有你真好】

在我的记忆中,总会有那个充满爱的笑脸,伴随我跨过岁月,带我感受那浓重的诗韵。

那是我三四岁的时候,妈妈决定给我念诗。每天,妈妈都愿意花一下午的时间,耐心地在我面前念诗。只见她盘着腿,手捧《唐诗三百首》,富有诗韵地念着诗,眼中闪现着怀念的光芒。她的双眼盯在书上,但还是不时地向我这边看。而我只是坐在那,似懂非懂地听着,眼神四处迷离,想着自己的心事。

一次,妈妈问我:“儿子,你知道这首《赋得原上草送别》是什么感情的事吗?“我摇了摇头。这是作者离别朋友时写的诗,是不是十分悲凉呀?”只见她在说话的时候,笑脸盈盈地看着我,让我静下心来,品味作者的感情。等我大了一点,母亲又开始给我讲《论语》。这次,在听妈妈念的时候,我发现,妈妈读的都是一些人生道理。“儿子。“妈妈对我说:”这本书的名字叫《论语》,它记载着儒家的思想。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学东西要反复复习;远方的朋友来了,应该高兴;不为人知,不应该生气。以后你要按照这样的行为做下去,别人就会欣赏你了!“我从她温柔的话语中,品出了做人的道理,至今记忆犹新。

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对我的诗韵引导:“‘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场面在北京,已是很难见到。像我们小的时候,这样的场面,到冬天就有。每当那时,我就回想起这首诗,和诗中无限的韵味和情感,心中便产生了对诗的喜爱。那种感觉,是一种特殊的,难以言表的感受。”我的脑海中在默默地交换着各种诗句。鸟语花香、壮志未酬、烦恼苦闷、静谧深林……我在一点一点地品味读诗的韵味,好像我也有了那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再回想妈妈的念诗声,长音、短音、抑扬顿挫……这一切都在我的脑海中写下可深刻的一笔,都在带我跨入诗海。此刻,诗韵在我周围飘动着,我感受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感谢妈妈带我进入了诗的殿堂,让我领略到了诗的韵味的那一股浓重的文化气息。我爱你,妈妈!

【篇二:好书伴我成长】

印象中,我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小时候每晚睡觉前听爸爸用抑扬顿挫的声调给我读童话故事。我一边如痴如醉地听着,一边不停地眨巴着眼睛想象着童话王国中所发生的一切美妙的传奇生活,总是对故事中的一切充满了单纯而幼稚的神奇幻想……那时最爱听《安徒生童话》,还有《格林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一会儿把自己想象成灰姑娘,穿着晶莹的水晶鞋翩翩起舞;一会儿自己又变成了小红帽,正和最亲爱的外婆相依相偎在一起,……然后,悄悄地进入了梦乡。

那时的我,如同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在树林里的生活一样,是那样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只要一见到好书都会爱不释手、废寝忘食地读下去。这时名著已真正地成了我的良师和益友。从《上下五千年》中,我了解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感受着中国这泱泱大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感受着封建王朝更替的历史沧桑。读了《三国演义》原著之后,诸多英雄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则成了我远远不同于以前读图文版时的最深感受。正是这些名著,像朋友般陪伴着我成长,在我寂寞的时候,它充实了我的生活;在我伤心的时候,它带给了我快乐;在我高兴的时候,它又陪我一起欢笑。

升入了初中后,读名著已成为我课外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阅读的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了国外。读过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欣喜于作者那出色的幽默感和机智泼辣的讽刺,以及那离奇巧妙的情节;读过夏洛蒂?布朗特的《简爱》,折服于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这种执着更是一种为了实现自我的坚持。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那颗炽热的心,那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触及内心,令人震撼,让我们领悟到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考试不理想而灰心丧气时,我就会自然地想到保尔,与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同的名著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同的心灵震撼与启迪。每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有一股股温润的气流,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浸润着自己的身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悄然无声中领略作者的才华,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感悟着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篇三:学会欣赏】

细雨濛濛,欣赏是偶见飞絮飘飘时思想的了然顿悟。

清溪漾漾,欣赏是忽见菱荇时心灵的豁达平静。

笳鼓喧喧,欣赏是远望寒光积雪时理想的清晰明了。

领悟高远的思想,品味澄澈的心灵,追逐风发的理想,只需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自然,让生活充满生气。“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横波,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中国,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数不胜数,或是落木萧萧,或是细雨闲花,或是落日钟声,或是山清水秀,都寄托了那些骄子们的无边愿景。欣赏自然,他们得以将自己的满腔希翼投射到一花一木,一草一树。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学会欣赏自然,便能让原来沉闷的生活富有生气。

学会欣赏自己,让生命充满阳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过贫穷的处境,有过失业的无奈,有过贬谪的痛苦,有过离别的惆怅。他不仅没有颓废下去,反而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用自己锋利的笔尖谱写出一曲曲壮志未酬的赞歌。试想,若他在失意后没有学会欣赏自己,轻易地放弃自己,那我们还能读到那气势磅礴的诗句吗?毛遂自荐,终成大业。柳永奉旨填词,洒脱风尘,都只因为他们懂得欣赏自己。学会欣赏自己,便能在黑暗的道路上洒下阳光的种子。

学会欣赏他人,让我们趋近完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至今被人传颂。爱默生也说:“凡是我遇到的人,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我就一定去研究它,学以致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闪光点,亦有其缺陷之处。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便能不断弥补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修养,趋近完美。

学会欣赏,用欣赏的眼眸去观察身边的世界,你便会发现,一切都有着百转千回的甜蜜。

【篇四:书本伴我成长】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的确,书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书籍,伴随着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幼年——我认识了它

记得小时候,在那与新家格格不入的书橱上,放着一本本我书名都不会读的书。我每次都冒着“生命危险”,站在椅上垫着脚尖把书从上面取下来,然后坐在爸爸巨大的写字桌上,认认真真地读起来,虽然读着的是似懂非懂的故事,但是我高兴,因为,妈妈告诉我,书中隐藏着智慧。

少年——我触摸了它

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读的书目也越来越多,正是书籍这把金钥匙向我打开了知识的宝库,丰富了我的知识,使我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教会了我如何去学习,去感悟。翻开那厚厚的白诗词,品味那字里行间的诗歌,心中仿佛领悟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慨;领悟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高尚情操;还领悟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壮志未酬……少年的我,触摸着它。

青年——我感悟着它

上了中学,我感悟着它——教科书,数学书的合并同类项中,我感悟到做事要细心;在物理书中,我感觉到自然的神奇;在历史书中,我感悟到了中华五千年的博大精深;在语文书中,我领悟到了读书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书本中,我感受着别样的新奇与美好!

书籍,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因为它,我的人生之路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光明!

热门推荐
1幸福如此简单
2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3刻在心上的记忆
4守望
5家乡变了
6墨香沁人
7你们让我相信奇迹
8操场上的笑声
9开心的一天看图写话
10成长是脚步向我走来
11快乐的一天
12厚积薄发与一鸣惊人
13走进红楼
14让明月清泉走进心灵
15读《束氏畜猫》后感
16最美丽的地方
17做南瓜饼
18漳溪河
19最美嘉兴人
20我的新名字
21我的好姐妹
22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
23我的军训日记
24我喜欢的一句格言
25温暖的麻烦
26香蕉
2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8这里也是课堂
29开学作文
30瞧我多了一份成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