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传递蒲公英的希望】
阳光透过初夏带着暖意的风柔柔地抚在脸上,偶尔有几丝细小的白絮滑落,我轻轻一握,是蒲公英。记忆仿佛被拉扯的我,一下子便倒退到那个晚春。
那年,我十岁。怀着一份要当大艺术家的梦想,报名了绘画板。自认为极有天赋的我,却在初学时处处碰壁。教学的是位老先生,总是戴着厚厚的眼镜,一遍又一遍的指责我。然后,将当画玩具似的,扔在一旁。年幼的我又哪知道那么多的苦口良言的道理,只会因为自己的作品不被重视而伤心欲绝。久而久之,我便对绘画丧失了信心,直到那个蒲公英开放的季节。
母亲带着我回了老家,临走前,她将我的画具带上了车。我看着那一堆似乎已被废弃的东西,心里又是一阵疼痛。老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县城,但依山傍水,风景倒是美丽。可每天看到角落里的画具,我赏景的兴致全无。不如就扔了它吧,我想。便提起了画具,走进了后院里的小山。风中还氤氲着草木清香,似乎有什么东西进了眼,一阵咸湿。我呆呆地坐在草地上,手里还紧握着那一袋子的画具。
“你在干嘛?”不知过了多久,耳边突然响起母亲的声音。“啊……没,没什么。”我支支吾吾地,慌忙想拭干眼角的泪水。母亲却靠着我坐下来。“给你”母亲从草地上摘下一朵小花。“这是什么啊……哎呀!”话还没说完,母亲便将花对着我,轻轻地吹了一口气,白色而柔软的飞絮瞬间漫天飞舞。“看见了吗,这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母亲微笑道。“有什么好看的,蒲公英都要死了。”我低下头去。“傻孩子,蒲公英死了,可它的种子却留了下来。它们化作希望,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扎根,经历风雨,又是一株蒲公英。”视线无意间停留在了画具上,上头还散落着一个蒲公英的种子,仿佛也落在了我的心间。没有人知道它是否会发芽,但我相信,它的希望还在,便会永垂不朽。不禁,嘴角上扬。
如今的我,早已重拾画笔,我相信,当年的蒲公英也已经发芽。风还在继续的吹着,我拾起地上的一株蒲公英,轻轻一吹,种子便随风飘舞。如果可以,我多想这些带着希望的种子继续飘舞,传递到,每个有梦想的人心中。
【篇二:“有血有肉”地活着】
自2016年引力波的发现,到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的“人机大战”。科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新的问题。无论是社会的冷漠亦或是生活的日渐碎片化,都使得人性回到了一个需要被重新审视地步。
不可否认,也许当今的人类社会正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所担心的那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或许会变得像计算机那样思考,变得麻木不仁。在现代社会,各色信息的狂轰乱炸,又或是QQ、微博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低头族”“刷新族”等一批新群体涌现出来,而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也变得日益稀少而平淡。
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做出了一个令人惊骇的预言:人类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事物上。如今这个人手一个智能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是拉近了。然而,当有老人摔倒时,我们仍会纠结于扶不扶的问题,当需要帮助的人向我们寻求援手时,我们仍会犹豫再三。追根究底,并非只是社会变得冷漠了,而是我们人类开始变得不再“有血有肉”了。
众所周知,人类之所以是高等动物,便是因为人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一颗鲜活的、跳动的良心。若是继续放任现代这种畸形社会发展下去,那我们的视野里便会出现更多的人云亦云,更多的冷漠和更多的群体孤独。若是一味地沉溺虚拟,我们便会成为犹如机械一般冰冷而无趣的存在。
帕乌斯托夫斯基曾写道:“秋天,芬兰湾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痕迹,而我已飞过。”也许,在当今被快节奏生活所压迫的人们已经很难体会到诗意的浪漫。但,事实上只需稍稍放下手机,稍稍从忙碌中脱离出来额,不再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便能看见空中飞扬的白絮和夜空中一颗闪闪烁烁的星。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便能与生活中的无数美好不期而遇。
于是,与其毫无作为地怀念“从前慢”的生活,不如从当下开始做些改变。或许是在闲暇时刻约三五好友一同品茶交谈,又或是捧上一本纸质书细细品读,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只愿活在当下,拥有自由的灵魂,和一颗人类所应有的“有血有肉”的心。
【篇三:那事想起来就后悔】
老人们认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子女们的陪伴。
——题记
每年,每月,他都是一个人站在那干枯的老树下。他——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然而那棵老树可谓是伤痕累累,如同那位老人瘦得“皮包骨”的手,再加上一些稀稀疏疏的树叶罢了,似乎在那里苟延残喘,陪伴它的也只有一两株小草和一位孤寡老人。
每次经过那里,我总看见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儿——一个风烛残年的背影,一双跟树枝一样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老树,久久不忍离开。直到接近傍晚了,他才慢慢地沿着小路回家。
那一次,我很清晰的记得。我和外公漫步在田间小路上,无所顾忌的谈天说地,笑声在寂静地田野中回荡。
那棵老树下,依旧站着那个老人。当我们缓缓的走近他时,他触电般的回过头来,望了望我和外公,似乎有些失望。他那双眼里透露出盼望和期待。不知是为等谁。一阵风吹来,他的眼眶里涌出了一颗晶莹的泪珠,慢慢地流了下来。我被这一幕震撼了,于是便拉起外公的手飞一般跑开了……
跑了一会儿,外公使劲地把握拽住了。外公告诉我:那个老人的儿女出去打工已经十多年了,临走时对老人说:“在这里等我衣锦还乡,我会给你带礼物的。”可是,一过就是十年,他们再也没有回来,旁人便将老人安置在一间破屋里。他的老伴早就去世了,是他将他的儿女一把屎一把尿的带大的……
我抬头望去,落日勾勒出老人那弯弯的背影。我后悔了,我不应该在他的伤口上撒盐。
每一年,老树都会向地上散播许多白絮,却没有一颗种子肯留在它的身边。因为它们怕老树会碍着他们汲取营养。哪怕老树身上只有可数清的树叶。它们忘记了,老树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它们的时候,为它们遮风挡雨的时候。
作为子女的我们,怎能忘却自己拿曾为我们辛苦奋斗的父母呢?父母,只希望能多看看我们呀!
那事想起来就后悔!
【篇四:雪我想对你说】
这个星期四的早晨,我站在阳台上,眺望着窗外的那片银白。树上积的,地上落的,空中飘的,都是你那纯洁无暇的,轻盈小巧的身影。
雪啊,你是那样的白,那样的柔。把手往雪堆里轻轻一压,“吱——”上面印上了一个白白的小手印,“吱——”“吱——”不一会儿,上面就全是小手掌了。而你呢,是很快冻结成一块冰?还是大喊大叫地发脾气?不,你没有一点怨气,任我们几个小淘气摆弄。
雪啊,你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透亮。没有一点响声,你就落在了我家的纱窗上。我凑到窗前,仔细瞧着那朵朵银花、片片白絮。那银花,犹如一颗精心打磨过的钻石,晶莹剔透;又像天上的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那白絮,犹如一朵圆滑的白珍珠,闪耀着冬天的色彩;又像一只乳白色的小蝴蝶,飞舞在冬天的阳光下……
爱雪的人,常在窗边抱怨你,为什么你总是时隐时现,为什么你总是来得那么迟?好不容易来了,却又走得那么早?爱雪的人当然要知道:只有稀有才叫珍宝,雪也如此。雪啊,你就是我心中的那一份珍贵!
在我们即将说再见的时候,我想对你说一声:“雪,我爱你!”
【篇五:在这个春天】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总在那充满寒意的冬日里想着,殊不知春已经悄悄地来了。春,真的不远。
春天来了不久之后,杨絮便漫天飞舞,看到这些如毛毛虫般的杨絮,就会想起童年时光在它们的陪伴下玩的不亦乐乎的自己。
那时候,家住在四合院式的房屋中,一到初春,总和院里邻家的姑娘、我的玩伴一起抓杨絮。初始,杨絮都是从树上掉落下来的青灰色的麦穗装的“毛毛虫”,后来不知怎的就变成了雪白的绒球。虽然看似不一样了,但我们玩的方式还是未变。它们掉地时,我们用手捡;它们飞舞时,我们用手抓——童年,就是这样消遣过来的。
现在,同样的季节,不同的玩伴,依然是杨絮飞舞的时刻,我和同学们总能在体育课时的闲暇时间玩起来。你捉一只,我捡一簇,抛上天去,哗啦啦得又全掉下来。有时,我们几个淘气包任性地偷捡一个,悄悄装在同桌的衣服里,或是笔筒里,总是玩心大发。
像童年时,抱着玩的心态在春天这个暖的季节出门玩一趟,带着明朗的心情,也总能还会来几只杨絮耍耍。
如今,也还迫不及待的出门游荡一番。带着相机,路上止不住的随处拍照,记录下这每一刻春天的美好。回家时,也能顶这几只白绒绒的絮在头上。
有时,最爱坐在家门外的公园凉亭上晒着暖阳看书,等什么时候微风一吹,书中也能落的几片白絮。春天,总是那么温柔、那么纯洁、那么美好。
赞扬了那么多春的美丽,我便也向春来倾诉倾诉。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春就是个隐士,悄悄地来而后又悄悄地去。只有等发现飘絮全部没了,天气逐渐 热了才会知晓春已过去一大半了。好想对春说:“春,再多留一刻吧!”
是啊,时间总是如流水般流走的那么快,童年的快活之感也仿佛从指尖悄悄溜走,不再找回。从现在开始,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