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石阶的作文

【篇一:最是难忘那表情】

鸟巢倒扣在地面上,里面的蛋清和蛋黄还在缓缓流出,在这鸟巢的不远处,有一只鸟正往这里爬,后面留下长长的血的痕迹。忽然,鸟不动了……

那是夏日的一个清晨,太阳的光辉被厚密的白云遮挡,所以天气并不是很热,微风飘过,拂起柳树长长的枝条,摆弄着竹子尖而长的叶子,为他们掸去昨日留下的灰尘。不经意之间,也吹动了蜘蛛网上的小水珠,叫醒了沉睡的小蚂蚁,它们开始忙碌起来了……一点一点,一切都随风的飘过而苏醒过来,这个世界,又热闹起来了,多么美好!

风也叫醒了人,几个小孩从自家跑出来,拿着弹弓在追逐玩耍,很快他们就累了,坐在广场边的青石阶上喘着粗气。一个小孩把石阶间的一棵草抽出来,叼在嘴里,还颇有几番大侠的风趣。然后说:“我们去打鸟吧。”几个孩子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兴奋,他们四处捡石子,而那个小孩则在寻找目标。不久后,他发现了一个鸟巢,里面还有同一只鸟在孵卵。他瞪大了眼睛,大喊着叫其他人过来,拿了一个大石子,用弹弓射了出去,在孩子们的一片欢呼中,一个鸟巢从空中跌落,鸟儿被打中了翅膀,在空中扑腾了几下才坠落下来,摔在它的窝旁。孩子们高兴地喊着,然后继续着他们的游戏。

我走近那只鸟时,它还在动,血顺着它的喙缓缓流出,而它的眼睛对着它的窝和它的那些未出生的孩子……我走到它身旁蹲下,看到了它的脸,被鲜血染红的喙还在不断颤抖,一双浑圆的眼睛瞪向天空,似乎在怪老天的不公。这一刻,愤恨、痛苦在这双眼睛周围环绕,它死了,但它仍瞪圆双眼,我被震撼了,它的表情触动到了我的心灵。这一刻,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内心的痛,我将这表情永久珍藏起来,它时刻提醒我,要保护它们,要爱它们!

在记忆森林里,每一片树叶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都承载着我们内心的感触。如今,这片森林上已有成千上万片叶子,很多叶子都已淹没在时间的尘埃里,只有这一片,我一次又一次拣出它,回到它所承载的记忆之中去——我永远不敢忘了,该怎样去爱一个生命!

【篇二:拾尽春光皆是你】

那是春花初放的娇柔,在你指尖婉转盛开;

那是春花初放的味道,在你衣角慢慢生香;

那是婉转在流年岁月里一抹倾城的春光,一如当初你的摸样。

——题记

花开的日子,抽枝吐蕊的青光静静铺了一天一地。蝴蝶上阶飞,新绿含香蕊。绿荫生凉,杨柳依依,别离似乎只在一瞬间;浅草融融,白马入梦,重逢似乎只在一瞬间。只是,都道春光好,不及相思半,春光尚有限,渺渺相思却让人望不到岸。

隔了岁月抚摸你的脸,惊觉细纹暗生,叹时光之筝弹了怎样一曲往事,徒然;隔着照片忍慕你的客颜,却是心绪萧瑟如素竹,不堪回首来时路。

年龄像是梦境未醒就已经长大,昨日我还在妈妈怀里撒娇,今日我却看着她渐渐老去。旧时光里,她也是个美人,只是岁月的画笔无情地把她乌黑的发染成了花日,又像把刻刀,将深深浅浅的沟壑刻进母亲的额头、眼角、脸颊、皮肤不在红晕,身材不再苗条修长。

年华暗度在母亲十多年的陪伴里,她总是会说:“我们很好,你放心吧!”她总是唠叨:“别太累,妈妈会心疼。”她总是在见到我的第一面便给我一个带着甜意温暖的笑容,眼神里充满慈爱,她总是在陪你不到五分钟就开始脚不沾地的忙忙碌碌——做我爱吃的菜、煲我爱喝的汤,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是每个细胞都在享受母亲的味道。这些味道进入我的身体里,隔着俗世的尘埃,与我低声呼应,它们满心的温柔和旖旎的情感就此成为我的灵魂,在我粗糙的生活淀放。

时光幽廊里芸草沁香,融一池春光翦水。骄阳的光晕投下,映在我摊开的手心,盈盈一握,便是倾城的暖,凝望家的方向,却是满心遗憾。亲爱的妈妈,只是你我之间隔着无法跨越的距离,不然我此刻,一定手持母爱之花飞奔到你的怀里,不顾路人侧目,我以为我拥抱了全世界的幸福。

等一季花开,赴一场相遇,我走在阳光的风景里,青石阶上苔生碧,草木葱茏花如锦,耳边有风在吹,眸中有花在飞。亲爱的妈妈,你把我原本漠视不以为意的小事变成生活中一场又一场温柔美好的庆典,萧寒纷至也抵不过你臂膀的温暖。可是,等到一切已经平息,等到连风景都要看透,亲爱的亲爱的你,还会陪在我身边,一起看细木长流,拾尽满城春光吗?

【篇三:乡情】

饮一杯花鸟香,可否送儿还故乡。——题记

我的家乡在一个不出名的镇上,每日每夜,我都可以听见白云被风吹散的声音。风将云吹散在林间小路上。我跟上去,落叶将我的脚印掩埋在地底,风调皮地吹起我的衣衫,将果实挂上树梢。风儿溜走了,溜去了河流上空。我跟上去,潺潺流水陪伴我走向远方,鱼儿亲吻河床,深情融入我的心中。夕阳是被风儿赶出来的。鱼塘的寂静遮住了风远去的身影,木桥上老人的目光,深远悠长。我顺着瞧过去,那是一片田埂。我走过去,禾苗缠上了足尖,漫天的菜花向我招手,农民们弯下的背挺直,枯黄的手温柔而细腻,映出禾苗生长的模样。这透明的剪影,这是我的故乡。

麦田的远方,是几十户人家。我走上去,青石阶上碧绿的苔藓闪闪发光,映出台阶上老馆的模样。系着围裙的老人捧着热气腾腾的阳春面,递去顾客的桌前。刚过老人腰际的小孙子,眉眼殷殷地吃着双黄鸭蛋。四处飘香,热气飞过了屋顶,它飞到了热闹的大街上。执着儿孙的老人漾出花白的笑,头发上是乌黑的少年;正值芳华的青年们绽开明媚的笑,手上是美好的未来。这热情的画面,这是我的故乡。

热气飞到镇国寺上空,停止了喧哗。黄色的城墙围住万千祈愿,香火气一下飘扬到上空,信徒目光虔诚,向佛祖诉说着他们的故事。钟声蓦然响起,一直传到水波宁静的高邮湖畔。芦苇掩住了夕阳,将钟声隔绝在天外。一片寂静,蒲公英在天空飞起,飞向那方的盂城驿。饱含着缱绻的亲情,暗藏紧急的军情。这儿寄放着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愁,这儿送去了盼天盼地君终归的喜。这埋藏两千年的秦邮,这儿掩盖了两千年的情思。这古朴的画面,这是我的故乡。

一块秦邮董糖,细品故乡的甜;一碗阳春面,品鉴故乡的醇;一座文游古台,故乡多么古朴;一弯秦邮水,故乡多么温柔。

这是我的故乡,饮一湾秦邮水,可否送儿还故乡。

【篇四:往事】

往事如烟,淡淡存稀。聆听江南小镇,《二泉映月》划破了清风明月的儒雅神情,不禁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不知何时走到江边,品茗聆听往事。山是山,水是水,她还记得吗?

“时间只留给我们短暂几年,眨眼间,一切都变成了往事。不管以后有多长,不管以后会经历什么。你,永远是我一生的挚友……”的确,我一直在寻觅,寻觅我们最后的结局。时光总像是从指间渡过的沙,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往日的忧愁,也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流逝。

怀念往事,怀念那段隽永的回忆。

山是不是山?水是不是水?山中是否隐水,水中是否藏山?

江南的雨多得出奇,巷子也多得出奇。印象中的江南美得很,也能感受到雨水从屋檐滑落,溅在脸上,洒在肩上的一份安逸。可我并没有闻到那玉兰花的清香,也未曾见到那丁香般的姑娘。可就是在这如烟如梦的巷子中,我看到一个背景。一头长发,一袭长裙,踩着雨声滴答,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她回眸一笑,那从未施过妆的脸却越发凄美,几丝飘逸的长发遮不住韶光年华。几年过后,她依然出现在那里。浮浮沉沉的岁月,刻画了多少个她一般油纸伞下的人,青石阶上抹不去是她们在这里记忆。大概只有雨才能追溯这女子一生的风华。

她们模糊了谁的眼睛?又衬托了谁的风景?独坐江中泪潸然而下,何所谓忆苦思甜却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红木梨木,花开花落,又过去了多少年。

早年的炽热与希望早已散失在窗外月色江南之中,所有的期盼都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我不再开始憧憬,不再开始期盼,宁愿只是安然的活着。可那江南的风采亦伫立在那里,古木板凳上又多了几分沧桑,大红灯笼上也覆着一层黯然。独品江南春水,独上江南青山。那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切都悟得彻彻底底。

人的往事太多,载不动了相思离愁,也该离开了。

“江南”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篇五:老桥】

桥原来也会老,它骨瘦如柴,它从远方来。——题记

哟,今年冬天可真冷。

这地方,一年两年不下雪,实属正常。纵使它下了一场雪,那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一溜烟儿啊,雪就没喽。

家里人常和阿乔说:“娃啊,可得把雪抓紧喽,当心天公欺负你们这些小娃哩!”阿乔眨巴眨巴眼,鼓起腮帮子:“谁说的!支渠桥上的雪,从来没有化过!”长辈们笑笑,并未出声打断她美好的幻想,只有祖母。祖母缓慢地蹲下苍老的身子,抚摸着阿乔的头:“囡囡啊,支渠那儿的桥,过不了几年就断了。它老了,那些雪啊……他们…他们不过不忍心冻着老桥而已……”阿乔撇嘴,声音含糊:“阿婆你尽骗人,桥怎么会老……反正,支渠桥的雪绝对不会化!”祖母迈着缓慢的步伐,坐在青石阶上:“囡囡啊,桥是会断的……每个人走上一段,它总有一天会断……”祖母佝着腰站起,背影浮沉。阿乔不信:“桥一定不会断!”

阿乔走出了家,她来到了支渠桥。桥上堆积着雪,有的污浊不堪,有的纯洁无暇。阿乔坐在了白雪上,雪开始慢慢融化。“小桥,阿婆说,你总有一天会断,我才不信……”阿乔在桥上坐了许久,一个时辰后她掸掸衣裳,回家了。没人晓得她同桥说了什么,只是有人看见,桥上的雪化了。

阿乔再次来到这座桥上时,已经白发苍苍了。

她像几十年前的祖母一样,迈着苍老的步伐,艰难地来到了这座桥。她坐在了桥头,桥上的雪已经化了。

“老桥,我现在才知道,你是会断的。没有人可以永远被你眷恋,我还是得自己走到支渠去……”

在那个雪天,阿乔坐了许久,许久。雪花落在她白色的头发上,几乎看不出来。雪从她的肩头落到手背,再到脚踝,直到盖住阿乔的身子,好像能给予她一点儿温暖。

阿乔老了,桥也老了。

等下一个阿乔出现时,他又会变年轻。然后再次与她一起老去。

【篇六:以忙为话题】

古巷深处是一家没有招牌的作坊,门旁挂着一杆铜秤,古朴、庄严。

店主人是位老人,一头白发,精瘦。青石阶上,老人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细细地打磨着杆身。每日清晨,跃动的晨光透过木质窗棂又一次掀起了老人忙碌的序幕。

今日,总是注视着它的我借着机会走进了这家老店。

“老人家,做杆秤。”

老人抬起头来,眯眼打量了我一眼,笑道:“小伙子,做什么用啊?”边说手中熟练地将铜管一包,又把杆身放近眼前就着阳光细细审视。“称菜用。”老人指了指旁边桌上的线装书,边箍紧尾身的铜片边说:“69页那款式样你看行吗?”“行。”

半晌,老人满意的放下了手中那根秤杆,走进了内堂。那是一间向阳的小房间,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秤。“江正兴造”四字刻在了屋的中间。一阵微风,古铜色的秤盘与杆身“叮叮当当”的碰撞,像是在演奏一场庄严的古乐,在这狭窄的小屋内却是出奇的和谐。

老人走到角落去选木材,然后将其放在小木刨子上细细修饰,窸窸窣窣的声响传来,老人头一直没有抬起来。仿佛成了隐形人的我细细的数起了墙上的秤杆,三十七杆啊!他们静静地挂在墙上,星盘规整鲜亮、星花圆润深厚,杆身笔挺通圆,我虽是外行人,仍能感受出它们品质上乘,威严十足,可以担当起称量人心的责任。

老人一直没有抬起头来,只看到他满头的白发也在随着他细微的动作颤动,那佝偻的腰,是他忙碌的见证。

“老人家,这些秤都是你一个人做的吗?”老人这才抬起头来,微微眯起了眼,之后,脸上露出微笑,眼光柔和,似是在看自己的孩子。“是啊!”老人沉吟片刻,叹了口气,“后继无人呀!”那语调满含着轻叹。“总得给后人留下些像样的模子啊!”老人又带着笑容忙着打磨着手中的木料,一根笔直的秤杆逐渐成型。看着墙上的杆,我眼睛湿润了,他们像根,插在古老的土壤中。

我远离了老人的小屋,老人仍在一个人忙着,几十年忙着,一辈子忙着,制胚、定叨口、包铜管、定星盘,再打磨,十多道工序,一杆杆新秤从他手中流出。

他忙碌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制秤人的生命。“别看这杆秤小,称的可是良心!”

半月后,老人将秤交给我,郑重地放在了我的手上。我想,有他的忙碌,世道、人心才会不断地传承下去。再次离开作坊,回头看,老人的身影一直在忙碌。阳光照在门旁的铜秤上,是那样庄严而又古老。

热门推荐
1驾车奇遇记
2我的愿望
3我的艺术密友
4红包奇遇记
5清点你的爱
6我的理想
7塑料瓶流浪记
8生命岂能被痛苦占据
9妹妹我想对你说
10永不泯灭的树苗
11秋天
12以回味为题的作文
13意外
14墙缝里的生命
15如何选择失去
16舞台
17如画张家界
18我的国庆节
19迷茫
20何时才能再相逢
21有趣的实验
22我和爸爸下军棋
23巧克力之味
24优秀记事作文
25获得友情是简单的事
26看见
27喜庆十九大
28啄木鸟童话故事三年级
29你懂亲情吗
30我的完美同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