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澍的作文

【篇一:心怀坚守走向改变】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的发展使得改变成为了必然的趋势。然而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人们需要对昨天有所继承和保留。心中怀着坚守,才能让改变更加灵动。

标新立异固然是美好的追求,可一切的“新”必然要从“旧”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放弃对过去的坚守而单一追求明天的改变,不仅是对昨日的背叛,更使得所谓的改变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由此得来的“新”多了一份造作,少了一份灵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沉浸于新奇的虚拟社交,却忽视了对传统亲情人际交往的坚守,反而使人更加孤独;全球化趋势下国人被外来文化、尖端科技吸引,而忘却了对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传承,失去了文化归属感。

由此可见,坚守才是孕育变通的土壤,继承中的批判才是真正的“扬弃”。面对当代中国城乡建筑趋同的现象,建筑学家王澍秉承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地域建筑传统的理念,坚守着老师梁思成“中而新”的观点,从传统建筑结构中寻找现代中国建筑的改变方向,用传统元素是建筑活化为一个个优美的中国符号。同样是追求改变,王澍并没有像大多数同行一样从虚无中寻找灵感,平地起高楼;而正是他所坚守的传统风格使得他拥有无限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来源。所以坚守对于改变的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怀着对昨日的敬畏和坚守,才能使明日的改变更加自然而灵动。

不过,学会坚守并不是故步自封,我们要警惕不知变通而刻板固执的“死守”。面对诽谤与排斥,屈原纠结于自己理想的破灭,愤懑忧郁而投江;渔父却能随世事变化而自我调整,在江湖之中活得洒脱自在。面对萧条与饥饿,苏联死守“斯大林模式”而被刻板的经济制度束缚,走向解体;中国却在邓小平指导下及时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与腾飞。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坚守之中也要寻求改变,懂得变通。

可也正是因为无数“死守”的教训,使人们害怕对过去的继承,一味地青睐于新奇和改变。但我们也要在改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坚守的意识,保持自己的本原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追寻改变,莫忘坚守,才能使每个个人、民族和国家愈行愈稳,愈行愈远。

热门推荐
1幽默的老师
2乡村游戏
3《丑小鸭》让我学会感恩
4这就是幸福
5节约用水倡议书
6我是“兰台”小令史
7抹不掉的记忆
8湘乡的春节
9跟着消防叔叔“涨知识”学本领
10春雨
11我家楼下的小花园
12光明让生活更美好
13突如其来的集训
14美啊,旅游之趣
15我的好朋友
16一次拔牙经历
17有你真的很幸福
18《新地雷战神勇小子》观后感
19采访家人说“美德”
20幸福有很多种
21家庭“小班级”
22春天里
23家庭风波
24精彩的比赛
25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26寒假趣事
27有你,真好
28那人,那心,那背影
29奶奶的62岁生日
30泥土的梦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