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伏击战的作文

【篇一:读《红色之旅》有感】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难忘的日子,我的家乡——九龙湖镇政府和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区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编辑了《红色之旅—九龙湖革命历史故事选》,这本书描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里面包括马家桥伏击战、红色堡垒战和望海尖突围战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家桥伏击战,你别奇怪,这可是一个千真万确发生在现在九龙湖田顾村附近的故事,直至如今,当地还有老人在津津乐道呢。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端午节,这天早上5点左右,驻守在汶溪的五十几名伪军排着一字长蛇阵,从西南方向,沿着俗称官塘路河头市走来,带队的那个人据说是去河头市喝端午酒去的,为了防备遭到抗日武装的袭击,狡猾的伪军队长决定不走山路,而走官塘大路赴宴,因为路宽,这支部队一路上大摇大摆地行进着,当他们途经田顾凉亭时,被早已潜伏在此的三五支队逮了个正着,只听得机枪“哒哒哒”地打过去,手榴弹“轰轰轰”地扔过去,伪军顿时抱头鼠窜、狼狈不堪。此次战役我军大大重创了一直盘居在本地的伪军势力。

就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的奋勇杀敌,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的英勇事迹不断地激励着我,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已的贡献。

【篇二:正视我们的历史】

今天翻看以前的作文,看到了初一时一篇批判一部分日本人不正视历史的文章。一条批语引起了我的注意:有空思考一下中国人正视自己的历史了吗?

是啊,我们在批判他们的同时,是不是也犯了和他们一样的错误呢?答案,似乎是确定的。

历史是什么?中国的古代史学家们早已经给出了答案——史为鉴。前人用血汗与生命换取的经验与教训,组成了后人看到的历史。它是不容更改与轻视的,因为它是最客观、中立的事实,是应该被记住的事实。

然而,实际呢?且不说古代的开国君王们在那些所谓的史书中,有多么伟大的祖先和多年震撼的出生之兆,以及多么伟大的功绩。单看近现代的中国,这区区多年的历史,就已经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林彪,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之一。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人民解放军,中国革命史的后半章,他从不缺席。从平型关到广阳,他手下的115师一次次用伏击战“打得鬼子魂飞胆丧”。全面内战中,他接手的东北民主联军还未从四十年抗战中缓过来,装备良莠不齐,士气高低不定。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他果断整顿军纪,加紧训练,创新战法。结果,不到一年,已然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的这支军队,成了一支真正的“彪军”,从锦州、长春,再到天津、北平,一个个捷报将“国军”砸得晕头转向。这使他无愧于肩章上的国徽和将星!然而,在十年动乱开始后,他却在自己极端的权欲的控制下,不停地打压着异己,甚至是自己曾经的战友。最终,他在出逃中坠机,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双面人生。

对于这样的人物,我们本应该全面评价,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但是,经验教训虽总结了不少,他却被甩进了历史的烟灰缸。在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在战斗部署上,与其他人和毛泽东产生的正常分歧,成了“两种路线”的斗争。在一些关于十大元帅的画作中,往往只有九个人。甚至在报道国务院发布的解放军区最优秀军事家名单时,他被排在了,前面还缀上了醒目的“还有”……这不仅仅是共和国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

“以史为鉴”,很对。但当历史的真实面目,因为政治“斗争”和“革命”而日渐模糊时,何以为鉴?只有正视历史,尊重每一个王侯将相或是贩夫走卒的客观形象,才能真正以史为鉴!

【篇三:细节决定成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时候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无论放到哪里,放在在什么时候都尤为重要。毋庸置疑,细节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可能成为失败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几年媒体热议中国创造,但中国创造的前提无疑是中国制造,而中国制造的根本,便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品质的体现。他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将能做到99%好的产品,做到99。99%好,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其力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其实无论是工匠还是学生,无论是制造还是学习,无不都需要认真地打磨细节,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从而享受到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也因此成为社会的标杆,用追求卓越的精神对待并做好每一个细节,打造出精品。

白起是秦国名将,之所以出名固然离不开他的谨慎,他对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理解的十分透彻。在一次伏击战时,他下令禁食羊肉,只能吃牛肉,将士们纷纷不解。白起解释道:“今日无风,五十步之外,皆能闻到藏语,营造你的羊肉膻味,如果起风又吃羊肉,羊膻味传的更远,就是告诉敌军我们的位置,那就打不了伏击战了。”多算多胜,少算少胜。无算不胜。名将白起连羊肉膻味这么小的细节都算到了,哪有不胜之理呢?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若是泰山、江海不注重细壤和细流,那他们还能成其高、成其深吗?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不应该只注重其才华,更要注重于其细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意细节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这样才能以德服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是靠着一步步的细节所积累成的,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中,只有做好一步步的细节,才能走向成功!

【篇四:一代名将被贬之谜】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两个典故,很多人为李广鸣不平,但李广自身是有原因的。

史书记载,卫青和霍去病都在汉武帝时期建功立业,而同样作为让匈奴闻风丧胆的李广却被逼自杀,我通过了解,发现李广的打仗有致命弱点。

李广是汉初名将,骁勇善战,但是因为汉初军队战斗力弱,所以它采用阵地战击退敌人。即使他善于用包围伏击战,但是李广没有能具体考察实际战情,总是用擅长的阵地战进攻,自以为天下无敌。除了力战和阵地战之外,他不懂战略布局,只是以勇猛胜人,如一介猛夫而且自负,非常轻敌,所以导致雁门伏击匈奴全军覆没,李广被俘。

李广回汉朝后被贬为庶民,李广还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有一次他回程太晚,廷尉把他拦在城外,当李广成为右北平太守时,就找个借口把廷尉杀了。

李广在漠北决战中,卫青让他侧翼袭击匈奴,因为他不能胜任大规模作战。但是,他没有胜利完成任务,带队迷路让单于逃跑,所以落得自杀的结局。历史浩如烟海,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认识,更多的疑惑需要解决。(拾慧语文)

【篇五:人蚊大战】

最近,蚊子非常可恶,把我们家作为自己的“领土”,还天天来“人体酒吧”消费,我、爸爸、妈妈深受其害,最后我们忍无可忍,最终向蚊子发起了进攻。

NO。1半夜伏击战

经过我上下5000年的观察,我认为伏击战最好,因为它吸收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点。我们被分为两个小组,A组是我,负责引“敌人”上钩,B组是妈妈爸爸,负责攻击“敌人”。

半夜,蚊子来了,我跳上前去说:“小蚊子,来呀,来追我呀,我好怕怕哦。”蚊子大军怒了,就跟着我跑了“十万八千里”,终于跑到了伏击圈,我长舒了一口凉气,当蚊子飞到我背后时,我突然转过身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用尽全力将电蚊拍一挥,说时迟那时快,一下子,两只比猪还肥的蚊子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其它蚊子看到了,都吓得不轻,爸爸妈妈顺势从床上“弹”起来拿起“核武器”——杀虫剂向其它的蚊子一阵狂喷。蚊子大军就被彻彻底底地消灭了。这次战斗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

NO。2光明正大战

因为蚊子还没被斩草除根,所以我们向蚊子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我们遇到一个杀一个,“护送”其它的蚊子上西天去取“真经”。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大波“精蚊强苍”,我拿出“手榴弹”——灭蚊毒气弹向蚊子扔去,一下子,“无数”只号称“蚊子中的精英”就去见“如来佛祖”了。哈哈哈哈哈哈,我们全家爆发出一阵胜利的笑声!

这次人蚊大战,我们得胜而归,而蚊子们却一败涂地,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就来体验一下吧。

热门推荐
1我的未来不是梦
2动物园
3秋雨
4我家三大“鬼”
5我的小鸭子
6渐入佳境
7妈妈有你真好
8给妈妈的一封信
9家话西游
10牵手
11幸福其实不简单
12“小书虫”
13读《穿堂风》有感
14让“孝亲之花”永开我们身边
15再见的味道
16手捧闪闪发亮的日子
17那一次,我差点哭了
18逃离喧嚣
19我的妈妈
20同城送月饼议论文
21妈妈给我的爱
22冷与热
23的观察作文
24我不想当哥哥
25橡皮的自述
26想起那件事我真高兴
27故乡之美
28四季之美
2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30礼仪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