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礼节性的作文

【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论地理上人们的距离有多远,科技成果能帮助人们缩短距离。我们能了解世界上其他地区所发生的事件,能与远方的亲人面对面交流。

我们渴望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更多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获得所有信息,更何况大多数信息对一个人来说是无用的,为了满足自我的求知欲,或许也只是打发时间罢了。

快节奏的生活把人们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只留下了些许碎片的时间。人们怀着“不要只是呆在那里,做些什么也好”的想法利用起了这些碎片时间。不管我们接受与否,如此的碎片化生活已经开始。比如碎片化社交、碎片化阅读……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完成一项任务时,过程中有很多被打断的时刻。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外界比如人、物之类的,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需求。你虽然很想尽快把任务完成,但你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说时不时地打开微信、QQ看看有没有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结果也往往是什么消息都没有,甚至你还会多刷新几次顺便看看别的之类的。而当你终于重新回到原来的任务上时,你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让自己重新集中注意力在任务上,如此反复,一个人的效率变得低下。这时你主动将一块完整的任务时间分割成了碎片。

如今被动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人也不少,在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是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阅读书籍的人们,读实体纸质书的较少。在这个并不算太好的条件下,人们真的能静下心来阅读吗?

所以碎片化生活到底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大,还是害处更大呢?既然我们无法对现实情况作出很大的改变,那我们是否应该尝试改变自己。不如顺从自己的内心,我们能利用碎片时间而不是将完整时间变得碎片化。没必要如此抓紧利用碎片时间,与其赶时间速读浏览一个片段还不如找一个宁静午后完完整整一气呵成地沉浸于一本书中。与其在社交平台上礼节性按节日有规律地群发问候,还不如亲自与亲近好友聊聊。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人们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没必要对于碎片时间抱有“不要只是呆在那里,做些什么也好”的想法。在如此追求速度的时代,忙中偷闲,用合适的方法调节放松自己非常重要。“不要刻意做些那里,呆在那里什么不做也是好的”也未必不是一个好决定。

【篇二:爱让我更加美丽】

爱是什么?爱是无私的奉献,爱是无畏的付出。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因爱而美丽。

还记得闲来无事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说道:现在“爱”这个字眼越来越不值钱了,许多人都把“我爱你”挂在嘴边。而这些人们是不懂什么是“爱”的。如果非要找出几个懂“爱”的人,只怕找到的只有古人了。繁体的“爱”字里是有一颗心的。汉字简化后,“心”字没有了,人们也忘记用心去爱了。

读罢文章,开始觉得倒还有几分道理,可反复想来,还是太片面了。仔细找找,现在的人们也会用心去爱的。比如,父母、亲友以及老师们对你的宠爱和关爱。再比如同学之间的友爱。我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至于我开始觉得人们因为爱而更加美丽也是最近才感觉。

初二时,班主任说要带我们去特教中心向那里的孩子们赠送衣物。其实说来惭愧,刚开始我也是极不情愿的,免不了抱怨几句,比如什么特教中心又不是福利院,班主任如果觉得很有意思可以把这些东西送给山区小朋友啊。虽然一肚子的不情愿,我还是乖乖地准备了几件不怎么合身的衣物。

我们到达特教中心以后,我很快发现了一位与我年纪相仿但个头略高的女孩。我把衣物递给她,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她已经抢先说了一句谢谢,虽然口齿不清晰,可我却听得真真切切。我心头一暖,不禁被这位女孩的率真所打动。与她闲聊了一会儿,我才知道她比我大出了四岁,心下鄙夷自己的判断力,不觉腼腆地笑了笑。她小声对我说了句:“你笑起来真美,像我梦中的小天使一样。”

我愣住了,我自认为长相平庸,除了亲朋好友几句礼节性地夸赞外,我很少听到有人我我美。我不由扭头看向一旁的那面镜子,我发现,镜中的我因爱而美丽。

【篇三:流逝的童年时光】

“池塘边的榕树下……”,这句歌词出自于《童年》,那欢快的歌曲,却又略带一丝“遗憾”。或许是在感伤童年的一去不返。

童年是纯真的。如同沙滩上的贝壳,蓝天下的一群白鹭,一望无际的深蓝的海洋。那僻静的山村,路上永远是坑坑洼洼,不知从那里来的一群孩子蹦蹦跳跳背着书包欢快地上学。当他们从你身边掠过的一刹那间,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中充满了童真,你会从那凌乱不堪的头发当中发现那双清澈的眼神,或许此时你会惊呼:“原来天底下还有如此纯净的眼神。”我不禁心有感触:“我也曾有那一份纯真!”

儿时,我曾与旧时好友一起玩耍,是那样欢快。

我们曾一起玩弹珠、挖泥巴,直到弄得脸脏乱不堪,却依然快乐。我们还曾勾勾小拇指:“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变变是小狗。”可几年过后,再见面时那份欣喜早已荡然无存。那年,他跟随经商的父母到了城里读书。他的背影,消失在我们羡慕的目光中。再见面时,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了。听说他来了,我飞一般地去找他。飞奔到他的面前,只见他,斜披着长刘海,目光呆滞,瘦削的脸白得让人担心。然而,他上下打量了好一阵子,终于从脑海的某一角落捕捉到了那根即将飘逝的记忆的蛛丝。他对我仅报以礼节性的一笑,便再也没有其他的表示了。我先前想要拥抱他而欢呼的欲望,顿时烟消云散。我木然地站着,看着他只顾自掏出游戏机尽情地玩着,仿佛我就是空气。原来,他这番到来是为了戒掉网瘾而暂作休整。由于他的父母忙于做生意,平日里根本无暇顾及他,结果……

今非昔比啊,现在我俩形同陌路,儿时的记忆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已经“淡如开水”。

是啊,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渐渐失去了孩子的纯真和好奇;对世界看久了,认识“深”了,眼睛便变俗气了,一切实际性的东西代替了虚幻的美好。

童年做着长大的美梦,长大了又做着童年的美梦。

依然是这片天空,这片土地,如今却已面目全非,愿世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

热门推荐
1可爱的鹩哥
2家乡的秋天
3阳光的味道
4童年的我
5找秋天
6刺激的科技嘉年华
7板上运动
8文明不能掉链子
9最吸引我的四季
10快乐的义卖活动
11此处伊人是风景
12《朗读者》观后感
13沙漏
14神奇的笔记本
15韶山灌渠游记
16正能量
17讨厌的公鸡
18守住心灵的执着
19母亲
20放鞭炮
21老师,我想对您说
22岁月胡同
23未来的住宅想象作文
24共享有个“度”
25我的老师
26心中的锁
27共享温暖
28珍惜当下
29实践基地之旅
30《再见,小兔子》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