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平舌音的作文

【篇一:赢在专注】

“接下来请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广播室里传来优美的歌曲。我长吁了一口气,关上话筒,揉了揉眼睛,看着那老旧的亲切的播音器,我不禁又回想到三年前……

记得那时,我正读三年级。我爱好唱歌和舞蹈。教我们音乐课的张老师总让我参与许多活动。有一次张老师竟让我参加“我是小小播音员”。我高兴极了,心想:我还从没播过音呢!这次,我一定要好好准备。我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

放学一回家,我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要练习我的普通话。我让妈妈打印出几份绕口令,专门练习平舌音与翘舌音,这是我的弱项。因为比赛时间比较紧,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将它拿出来,于是家里总有我来回沉吟的身影,学校总有我的朗朗读书声……直到最后我一开口,爷爷都能“熟听成诵”,同学们都能句句接龙。就是原本天天催促我读书的妈妈,也总是心疼地看着我说:“宝贝,休息一下吧,看你每天这么读,口干了吧!”而我总是回答妈妈说:“妈妈,我一定要把普通话练好,才能当上合格的播音员!”

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因为我的专注与执着。十来天的训练,我的普通话吐字清晰多了。

接着是要读出感情来。我爸爸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参与主持和演讲活动。于是我便去请教他。爸爸先将我准备要读的那篇文章画好停顿线,接着手把手,逐句逐句指导。

“从前……”

“不行不行……这里你要读得慢一些。还有这里,声音要高昂些,要体现出作者激动的心情……”在爸爸魔鬼式训练下,以及我专注的学习下,终于,我读得颇有感情了。

“叮铃铃……”突然展播台上的小闹钟欢快地响起,时针指向两点整,午播时间已结束。我这才回过神来,感从心生。感谢当年自己的专注,如果不是自己的专注,那一次的比赛,从没播音过的自己哪能得第一名?哪有今天坐在话筒前享受播音的时刻!

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成就,都源于你的专注投入!

【篇二:与普通话的接触】

说实话,我并不是刚开始上学就接触普通话的,因为我小学时代的老师大多数是本地人,一般习惯于用地方的方言来讲课,所以,我与普通话的接触并不多。不过,后来,朗读课文的时候就是用普通话的,也就是从那开始,我才真正接触普通话。

普通话是全国统一的一种语言。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然而,只有普通话是来自祖国各地的我们的共同的语言。渐渐地,我知道了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便也有了认真学习普通话的想法。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很容易将平舌音和翘舌音混淆,总是读错。不过,后来,自己在朗读的时候特别注意,慢慢地,普通话的读音便有了明显的改善。也许,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子的,只有你真正下定决心想要学好,并为此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将它做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吧!”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既然想要学,就好好地学吧!

在学习普通话期间,我找了不少普通话朗读的范文来听,自己也尝试着用那样的语速来读。慢慢地,我发现我的普通话有了显著的提高。

【篇三:弟弟背古诗】

“chun居!清!高鼎!……”两扇门都挡不住老妈这几近崩溃的吼声,平舌音都念成了翘舌音了。唉,我无奈地叹了口气,真是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小弟今年7岁,明年就该上小学了。疫情期间也是停课不停学,幼儿园老师每天会布置一些任务,其中就有背古诗。我这小弟啥都好,活泼可爱,长得还帅,可就一到背古诗,愁容满面,尽显沮丧!

今天,又是背古诗日。每到这时,小弟发愁,老妈发愁,我这个旁观者也跟着愁。今天要背的古诗是《村居》,老妈微微松了口气,这首古诗不难。老妈和小弟并排坐在书桌边,将国学书摊开在桌上,老妈念一句,小弟跟着念一句,并用右手食指逐个字点读顺便认字。对于小弟来说,好多字不认识,拼音只学了声母,只能听着发音死记硬背,要想背会,没有捷径,只能是读书百遍重复记忆。没一会功夫,小弟不干了,“妈妈,太难了!”小弟一边撒娇,一边在努力卖萌,老妈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小弟发话了:“背不会,别想着看电视,玩手机,看电脑!”小弟一听最乐意的三件事被禁止了,急得一哭二闹,老妈依然不为所动。没办法,小弟只能接着背。

这一背,让老妈愁到怀疑人生。“这都背了一上午了,连题目都没背会!”小弟弱弱地开口道:“背会了……”

“那好,咱们背一遍,草长莺飞完了是什么?”

“呃……草长莺飞……醉春烟!”看着小弟一脸笃定的样子,老妈忍俊不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个小时的煎熬,小弟终于背会了。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可以交差。午睡醒来后,妈妈又让小弟背了一次,没想到隔了几个小时,小弟竟然没有忘记,反而比之前背得流利了。看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永不过时,且是长久记忆的好方法。(拾慧语文)

【篇四:今天我是小老师】

从小到大,做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教育学生是我的梦想。今天,我做了一回小老师。

外婆的普通话不太标准,而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用普通话,为了避免外婆与人沟通时闹笑话,于是,我决定当外婆的老师,教外婆说普通话。

说干就干,我拿出一块黑板,搬来一把椅子。一切准备就绪后,我把外婆叫来,让她坐在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对她说:“外婆,您的普通话不标准,今天我帮您纠正一下。”外婆的态度很好,认真地点点头说:“好吧!”我先在黑板上写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您来读读看!”我一边对外婆说,一边用手指着黑板上的词语。“嗯!吃饭,是的,是不是……”外婆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看的出来,她很认真也很专注。“停停停,您都不错了!吃饭的吃,是的和是不是中的是读翘舌音,您都读成平舌音了。我跟外婆解释道。看来,您的普通话还须努力,这样吧,我帮你好好加强加强。”说完,我把我的成语词典,新华字典等都翻了出来,放在外婆面前说:“现在我随便从字典中抽出几个字,您来读一读,看看您读的准不准确。”我耐心地教外婆,每一个字都让外婆读对为止,新华字典简单的字读会了之后,我就教外婆成语字典,我教会外婆怎样读成语之后,还会给她讲解这个成语的意思以及这个成语的典故。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耐心教导和外婆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学习的共同作用下,外婆的普通话突飞猛进,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流已经没有问题了。外婆夸我真厉害,还让我以后继续教她呢!

通过这几天教外婆不通话,我深深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艰辛,虽然这几天很辛苦,但我的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当老师的感觉真好!

【篇五:我教妈妈学说普通话】

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接触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由于语言不通,常常闹出许多笑话。有时一句话,要比划半天别人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我决定教妈妈说基本的普通话。

万事开头难。教一个没有语音基础的成年人学普通话,这难度不言而喻。我从基础开始,平时在家里我主动用普通话与爸爸妈妈交流,在家里形成说普通话的氛围,让妈妈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意识。还找来学习普通话的教材,像辅导小学生一样,耐心地教妈妈发音,让妈妈掌握发音的技巧,弄清楚前鼻音、后鼻音,并帮助她区分平舌音和卷舌音,并让她多加练习。有时为了纠正一个词语里含着的英山语调,我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示范,反复纠正,直到妈妈读标准为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妈妈的普通话水平明显提高了。我不满足于妈妈的一点进步,继续强化妈妈学普通话。我教妈妈朗读我课本上的文章,发现读音错误及时帮助纠正,还让妈妈每天坚持半小时跟电视上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学说普通话。这样,日复一日,妈妈现在能说一口基本的普通话了,走南闯北,再不怕闹出笑话。每当妈妈说起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她逢人便说:“多亏了我的好老师——宝贝女儿。”这时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篇六:我当爸爸的小老师】

为了推广普通话,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教爸爸妈妈说普通话。

“嘿!这下爸爸可有好戏看啦!”我暗暗窃喜。爸爸是数学老师,妈妈是语文老师,可数学老师的普通话……

一回到家我就放下书包,缠着爸爸非要他念一首诗。爸爸不耐烦地说:“没空!”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他只好拿起了我的《小学生必背诗歌选》,念起了《望庐山瀑布》。爸爸挺直腰,坐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念着:“望庐山(sān)瀑布,日(yù)照(zào)香炉生(sēng)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quān)。飞流直(zí)下三(shān)千尺(cǐ),疑(ní)是(sì)银河落九天。”好一口常德安乡话,完全分不清z、c、s和zhi、chi、shi。

“哈哈哈,爸爸,你读错了好几个字呢!主要是平翘舌音分不清,把‘照、生’都读成平舌音,‘三’读成了翘舌音,把‘川’读成了‘quān’,还把‘疑’读成了‘泥’……”

“不是吧?”爸爸瞪大眼,疑惑地看着我。我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那你来教教我!”

“十分荣幸,为您效劳!”这回我来当老师,爸爸当学生,真有意思。平时都是爸爸教我这个那个,特别是数学题不会的时候,更是要老老实实听讲。

我一字一句地教爸爸念古诗,反复纠正爸爸那错误的读音。爸爸学说普通话的决心很大,他坚定地说:“我一定好好跟女儿学,一定!”我们反复读了二三十遍,我的舌头都快念麻了,爸爸的字音咬准了许多。他重新读了一遍诗,非常棒。妈妈在一旁竖起大拇指:“我家宝贝功不可没!这下你爸爸可以参加推广普通话义务小组了。”

教爸爸说普通话,让我感受了当小老师的乐趣和辛苦,大有收获啊!

热门推荐
1碎碎的光阴
2我的理想
3拔河
4让梦不再遥远——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
5对自己残酷一点
6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7暑假漂流作文
8狗的自述
9我的烦恼
10最美的瞬间
11心不停,爱不止
12我真不该责备您
13你让我感动
14这事真带劲
15雨之惑
16不忘始终
17灯塔的守望
18小乌龟
19
20游抱犊寨
21爱不需解释
22我为奥运加油作文
23懂您
24八年级下册作文
25欢乐元宵节
26搞笑的同学
27我的弟弟
28雪中的童年
29第一次购物的经历
30去水上乐园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