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陈可的作文

【篇一:生日会】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在班里举行了一个生日会,陪同三月份生日的同学过一次生日!

课前,老师从房间里捧出一个蓝白相间的纸盒子,盒子用一条蓝色丝绸捆着的,上面还打了一个蝴蝶结。解开丝带,打开盒子,一个圆形的美丽蛋糕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蛋糕上面满满的草莓、火龙果、黄桃等水果,看起来真诱人!

小寿星陈可出场了,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激动。她拿出12根蜡烛,围绕着蛋糕插了一圈。老师拿出打火机,依次点亮蜡烛,关上了灯,四周阴暗了下来,蜡烛的光忽明忽暗的摇曳,在烛光的照耀下,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期盼的神情。此时我想起了吹蜡烛的由来:最先是古希腊人为月亮女神举办祭祀活动时点上蜡烛,后来古希腊人也在自己孩子过生日时点上蜡烛,相信过生日的人在心中默默许下心愿后,吹灭蜡烛后会如愿以偿,从此,这一民俗便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随着节拍一边唱歌,一边拍手:“祝您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大家在心里默默祝福陈可在新一年里,学业顺利,健康快乐!在欢乐的生日歌中,陈可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嘴凑近火苗,用劲一吹,“呼……”所有蜡烛在一瞬间都灭了。大家立即鼓起掌来。

吹灭了蜡烛后,陈可将烧剩半截的蜡烛一一拔出,用手中的蛋糕刀,小心翼翼地将蛋糕大卸八块,接着把一块块蛋糕盛到蛋糕盘里,分给了大家,我们看着香甜可口的蛋糕,好像口水都要留出来了。二话不说,拿起叉子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大家的口中塞满了蛋糕,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刚才还热闹非凡的教室中只剩下“吧唧吧唧”的上下嘴唇声。

吃着美味的蛋糕,我突然想:要是明天就是我的生日,那该多好呀!这次的生日会真是令人难以忘怀!

【篇二:北京女子图鉴观后感】

《北京女子图鉴》是2018年我看的第一部电视剧。

看到最近关于《北京女子图鉴》热火朝天的评论,我决定用它来打发我待在家里的这几天无聊时光。全剧只有20集,刚好适应我的急性子。我用两天时间看完了这部剧,有很多话想说……

都说这部剧是北漂一族的真实写照,看哭了很多北漂女子。我却不以为然。我不是北漂,所以我看这部剧并没有很多情感带入。全剧可以用陈可与她的八个男友的故事,间接穿插她的职场生活来概括。

一、陈可与杨大赫

陈可与杨大赫是大学情侣。毕业后约定好一起去北京奋斗,只不过杨大赫因为要照顾他瘫痪的母亲,不得已与陈可分手。所有大学期间美好的誓言,终究抵不过现实。孤身一人的陈可在北京街头没有住处,没有零钱买玉米,又遭遇了分手。我知道这部剧想要极力表现现实,但是太刻意了。难道在北京街头,一个夜晚,一个女孩子真的一块钱买不到原价两块的玉米吗?北京,真的是这样冷漠吗?我没有在北京生活过,这个答案无从得知。

二、陈可与张超

陈可是一个充满欲望的女人。她不会满足于现实的吃饱穿暖,她想要过上一种更高一层的生活,一种LV随便买的日子。以前,我把这种想法定义为虚荣。现在,我认为这是她的欲望,我不能以我的价值观去评判。或许是虚荣,或许是要强吧。而张超是一个追求安稳生活的人,剧中他有一句话:“能省一点是一点。”让我一下就明白了他俩的结局。陈可想要的是不用考虑价钱的买买买,不在意花钱多少,是否被坑,这都无所谓,只要自己喜欢就好。而张超是精打细算能省一点是一点的男人。张超想要回答西安过安稳的生活,而陈可却只想要留在北京过上珠光宝气的生活。所以,在一顿金钱豹之后,陈可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说实话,这一点,我很佩服陈可。但并不真实。一段感情,真的就可以这么轻而易举地放下?我怕大多数人不同意吧。

三、陈可与于扬

于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贵公子。他可以给陈可买很多大牌,却唯独不愿意对外宣布陈可是他女朋友。一个不愿意承认你身份的男人,无非是对你还不确定。陈可请她妈来北京催婚,没想到于扬却避而不见。顾映真告诉了她真相:他不是不想结婚,只是不想和你结婚。对于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人,年近30的陈可确实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她又一次离开了。

四、陈可与黄越彬

黄越彬是一个导演。他身上的艺术细胞以及他对艺术的热爱深深吸引了陈可。但他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陈可为了黄越彬改变了自己,这已经就是不幸福的开始。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要最丑的样子对方都可以接受。如果为了对方,失去了自己,那本身就是一种束缚。

五、陈可与魏奇

魏奇,是一个大帅哥。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我很期待他与陈可在一起。只是,在陈可需要的时候,他并不能待在身边。晓芸还说,魏奇非常喜欢陈可。难道所谓的非常喜欢就是在搬家后一个电话没打通就放弃了追求?这能定义为“非常喜欢”?编剧怕是没遇到过真爱吧。陈可与魏奇也就不了了之了。

六、陈可与何志

第14集一开篇,陈可已经称呼何志为老公……我以为自己错过了上一集他俩结婚,还退回上一集看了一下,并没有。这剧也太匆忙了吧。难道陈可结婚都不带看脸的吗?居然找了全剧中最丑的一个男人结婚,就因为他是北京人?可能编剧这么写是要突出北京人的身份大于一切?原谅我还年少,不懂北京户口意味着多大的好处。我只知道,如果是我,也不会忍受一个每天打麻将的老公。陈可的离婚是对的。但我很纳闷,我不知道离婚后陈可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在我看来,离开这么一个人,完全应该欣喜。

七、陈可与朱朝阳

朱朝阳是典型的九零后。他敢爱敢恨,无所谓年龄差距。他身上更多的表现了九零后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而陈可已经是30岁的中年妇女,她和九零后的生活格格不入,光光有爱是不够的。生活是要过日子的,两个人思想上的差距以后很难让他们对一件事物有相同的看法。随之而来就会是不断的争吵……陈可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有了她的第N次决绝。

八、陈可与许医生

记不得许医生的名字,也不知道剧中有没有提到。许医生是一个稳重的中年男子,也有自己的一腔抱负,关键是也有北京梦。这与陈可不谋而合。而年龄的相仿,也决定了两人在思想上不会有过大的差距。这么看来,许医生是陈可最好的选择。而故事也到这里戛然而止。

我并不觉得这部剧多么真实:1。陈可作为一个女人,可以几次撒手自己的恋情说走就走,太假了,这根本不是女人,即便是女强人也不可能作出这种事情。2。陈可的工作是吴总介绍的。我很难相信一个大老板会无缘无故帮助陌生人介绍工作。也不相信就因为她递给了顾映真创可贴,就可以得到一份工作。更不相信在酒吧里加了微信认识的朋友以后就成了她的闺蜜。

这部剧,剧情太匆忙,人物刻画太刻意,距离现实还是很远,总体来说还是很假。差评。

【篇三:我的妹妹】

我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妹妹,她的名字叫陈可。她很可爱,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双宝石似的眼睛,还有一个樱桃大小的嘴巴。

有一次,我们全家在吃中午饭的时候,菜式丰富美味,我们都吃得很开心。当最后一道菜柠檬鱼上来的时候,妹妹高兴得两眼发光,大声地说:“哇,我最喜欢的柠檬鱼!”我们看她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妈妈就说:“你个小馋猫,先别吃,等会儿妈妈帮你们夹,别把鱼肉夹碎了。”无奈之下,馋嘴的妹妹只能应声说好。过了一会,妹妹忽然贼头贼脑地四处瞅瞅,然后用筷子偷偷夹了一点肉放进嘴里,接着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这一幕刚好被在一旁的妈妈看见了。妈妈走过来,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头说:“就你知道偷吃。”妹妹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说:“我下次一定不敢了。”

哈哈,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可爱又精怪的小女孩。

热门推荐
1引人入胜的书看图写话
2美丽的家乡
3我们班上的“闲事佬”
4地球病了
5吃垃圾的怪物
6我喜欢读《云朵上的学校》
7奉献点亮美好明天
8住宅的花儿
9爸爸做饭记
10植树节作文
11红绿灯的自述
12彩色的夏天
13给物理老师的一封信
14学打乒乓球
15我变成了一棵植物
16我爱家乡的四季
17五一劳动节作文
18那不一样的美丽
19看得起自己
20宋元之绝唱,千古之婺江窑
21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22时尚的阴影
23今年的父亲节
24我的暑假生活
25无名的小花
26我的妈妈作文二年级
27
28我家的后花园
29那天我回家晚了
30记一次游戏作文四年级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