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商鞅的作文
诚信是金作文700字04-06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默默支撑;凌云高楼气势撼人,靠的是厚重坚硬的基石无语的支撑;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来支撑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诚信!说起诚信,使我想起了两个故事——《商鞅立木》和《烽火戏诸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结果没有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把...
心中常怀一杆秤作文1000字03-19
古时有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商鞅之法。可怜的商鞅被追赶至秦国边境,想要留宿于一民夫家却被拒之门外,人家一脸无奈地告诉他,秦国现行商君之法,你若有过我也遭罪啊!商鞅捶胸顿足,作法自毙,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商鞅虽死,其法犹在,想来他泉下有知也算不留遗憾。那时处于大争之世,不争则亡,商鞅的“连坐”制确实有效提升了秦国国力。不幸的是,商鞅之法过于严苛,民怨沸腾,秦朝的秦二世便灭亡了。由此可见,即便是统一六国...
最好的镜子是朋友作文700字02-26
“老朋友是最好的镜子。”这是赫伯特的一句名言。朋友能指出你的错误,伴随你度过一生。但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可以交往,交朋友是要有选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朋友呢?我认为交朋友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人的诚信。如果这个人没有诚信,即使他(她)的学习再好,也不能与他(她)来往。例如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商鞅之所以能变法成功,让秦国越来越欣欣向荣,是因为他的诚信。如果这个朋友不对你说真话,你就无法走进他(她)的内心...
言出必行作文650字02-22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回。既然说了,那就得付诸行动。战国时期的商鞅,为了帮助秦国完成富国强兵的愿望,实行了一系列变法。然而,由于当时的混乱局面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商鞅的变法法令又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更让人产生怀疑。于是,商鞅在城门口放了根木头,说谁能立起来,便赏千金,许多人都不相信,其中一人走出来,轻松立起,商鞅果然赏那人千金。这样,他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变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最...
诚信铸就成功作文700字02-05
《东周列国志》中写道:“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间。”是啊,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之本,我们遵守承诺,讲求信用,才敢立于天地之间,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诚信是一种风格,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拥有了诚信,才会做到自己想做之事,拥有了诚信,利益才会如流,也就是说,诚信是可以铸就成功的。仰望历史的长河,古往今来,无数人因诚信获得精彩人生。立木取信,变法图强。商鞅任秦孝公之相,为了变法取信于民,立...
言出必行作文650字12-21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回。既然说了,那就得付诸行动。战国时期的商鞅,为了帮助秦国完成富国强兵的愿望,实行了一系列变法。然而,由于当时的混乱局面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商鞅的变法法令又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更让人产生怀疑。于是,商鞅在城门口放了根木头,说谁能立起来,便赏千金,许多人都不相信,其中一人走出来,轻松立起,商鞅果然赏那人千金。这样,他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变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最...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作文800字12-09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诚信,可以让一个人无愧于心。季札子是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弟弟。公元前,他奉命出使徐、鲁、齐、郑、卫、晋等国。他经过徐国时,徐君十分欣赏季札子佩戴的宝剑,却难以启齿。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过,他还要出使其他的国家,宝剑暂时不能送给徐君,他...
人情与规则作文900字11-26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中国古人就提出了生而为人,须得以礼束之。在今天,那些“礼”就变成了我们立身处世必须遵循的规则了。但同时我们国人又很重视“礼尚往来”的人情关系,于是这人情与规则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撞出些火花出来了。材料中的这件事正是人情与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的典例。司机的做法虽然违背了守时的规则,但他做了之后,大家却都支持他的做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适时变通,照顾了学生的难处,又不过分影响乘客...
热门推荐
1坚持真理莫心疑
2游水上乐园
3地球的自述
4春天的作文
5我对读书着了迷
6军训心得体会
7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8岁月静好
9快乐时光
10星月湾的四季
11奶奶,我长大了
12我的同桌
13我的祖国
14劳动的意义
15小确幸
16童年的趣事
17爱美的同桌
18美丽的处州公园
19小贩,我想对你说
20在一起的幸福
21滴水观音的奥秘
22生活在感恩的季节里
23我爱我的妈妈
24不要让幸福走远
25和月光一起散步
26幸福的怀抱
27底色
28第一次自己回家
29逛超市
30上海旅游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