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启窗的作文

【篇一:我毕竟走过】

六月,栾树的花,正细密地开。

新搬进的房子,可以接纳大捧大捧的阳光,唯有靠南的这扇小窗,被这浓荫遮盖,绿叶婆娑着,我素喜幽静,便撇开那阳光,搬进这小室。

清晨,每当我伏案静读之时,那晨光便透过那重叠的枝丫,漏下点点滴滴,在我的桌上打下一片浅浅新绿。夜晚,风吹,传来阵阵树叶的低语。我便撷来做入眠之曲。当此时,我小小的心中便腾起了无数欣喜。也充溢着数不尽的渴望,栾树啊,栾树,你何时开花呢?

灾难是倏然间来临的,风雨交加,雷霆乱舞,栾树的枝条撑不住这样的折磨,终于掷地有声地坠落。翌日,启窗而观,满眼的残花败柳,好光景走到头的样子。工人们很快就收拾了满地的狼藉,一切似乎又恢复到了如初的样子。栾树,却犹如一位病了的少女,日趋消瘦起来,再也不忍直视。于是拉上窗帘,不复开启。我想,栾树应该不会开花了吧。

日子似乎还是原来的日子。日子又不是原来的日子了,却只因为少了那抹绿的存在,黯淡了下去。

一日,放学回家,打开房门,蓦地有浅香钻入肺腑。惊喜之余,心中也不觉疑惑着,是什么样的花,香的如此清绝?忙不迭地存了心思去找,终于在那扇小窗的背后,发现了它。

那样小的花朵,就那么细碎地点缀在枝叶间,泛着微微的粉红,那根根清晰的绒毛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不断地在我的瞳孔中放大,再放大。经过风雨的洗礼,望着七八个星的夜空,六月,栾树,它,依旧绽放了。

惊异,震撼,裹着喜悦浮上我的心头。这样的栾树,让我敬佩,泪水悄然在我的脸庞划过,不经历风雨吗,如何收获彩虹。

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只有经历,才懂得其中人生百味,我们所需要做的,不过是在心头置一片沃土,让它盛开出属于自己的半饶。

那个雨季,我毕竟走过。

六月,栾树,花开正艳。

【篇二:今夜无眠】

学子题名上金榜,一夜白头又何妨?

——题记

在考试的前一晚,我同所有人一样在复习。那时月亮是明的,窗外是静的,家长们已回房休息。杂乱的书房,昏暗的灯光,只能微闻笔尖摩擦试卷的沙沙声。

我依稀记得有本书里讲过人只要六个小时睡眠就足够了,并不要太长。这几日又失眠(不知是不是考试紧张),不珍惜时间读书真是浪费了。待最后一道笔记也复习过,耳边又传来若有似无的呼声,感到再复习也索然无味,就扔下随意披着的衣服,只希望倒头就睡着,养足了精神好去考试。

窗外,月朗风清,霓灯稀稀。躺在床上越久,就越不知困,实在躺得没感觉了,我又摸黑爬起来了。翻看看了数遍的课本。

先是倒了一杯温水,似悠闲品茗,再将两手搭在躺椅上,我饶有兴致地俯视窗外景色,柔柔的爽风拂走了倦意。能伴着此景读书,不失为一种惬意。

“夜风吹透小轩窗,星星月亮全变瘦。”我不禁哼唱出这句歌词。历史上,总有许多人,或凭或立,抬头望月,倾吐一腔无人晓的愁绪。我与他们共了明月。隔了天涯,似乎也感到了他们无处诉说之情。

贾岛月夜访友不遇,留下名篇;东坡与友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太白望月兴叹,不愿出仕,只得立于危楼思量着天上之事。“月夜”似乎成了无眠人的写照。

我闭目微憩,再次睁眼时天色渐明,启窗而观,但见车辆行人疲于奔波,不时从我眼中消失,不知去向。他们同我一样,倾尽全部身心投身理想,为自己同为家人奋斗着。

后来就一直在椅子上这么躺着,待到出太阳了,我也不紧不慢地收拾书包准备去学校了。

“试卷长,心别慌。弯脊柱,状元郎。”想起昨夜无眠之事,某人不禁一笑。

【篇三:风景】

月又落,日又生,日又落,月又升……天边残留着一抹醉红,渐淡,最终隐没在天际。良久,缺月挂疏桐,洒一缕银晖于窗前。云层中月牙儿时隐时现。

启窗远眺,刚才还是灯火通明的世界,此刻却只剩下星星点点。那星星点点或许是和我一般大的孩子在寒窗苦读吧,又或许是望子成龙的父母等待孩子补习归来吧,抑或是……思绪又飞回了那段时光,由于我的调皮捣蛋,爸爸对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每天抄写四篇作文并且不做完不许睡,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熬夜。

我耷拉着脑袋,捧着作文书翻来覆去,试图搜索那么几篇超短的作文,但就是不给力。我便乖乖地伏在桌子上“龙飞凤舞”地抄了起来。不知是天气暖还是什么原因,眼前的字开始模糊,似乎是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视野里。“啪!”手中的笔滑落到地板上,我又重振精神,努力压制住瞌睡。不知不觉中,我又神游天外了。“唉,抄作文真心痛苦啊,早知道我就好好学习免受这折磨了。”我开始后悔了,但虑及爸爸那一脸的严肃,我又只得继续埋头苦干了。

“哐当。”似乎有什么东西倒了,我环顾四周,却不曾看到任何迹象,除了随风而起的窗帘。“咳咳。”我干咳了两声为自己壮胆,又恢复平静。夜,静的可怕,墙上的钟声萦绕在耳畔,充斥着整间书房。我顿时毛骨悚然。再看看窗外,黑色的天幕压在窗前,我不禁惊叫起来。熟悉的脚步声渐近,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妈妈一脸疑惑,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却无以表述。“早点睡,别抄作文了。”妈妈打了个哈欠转身准备离开,我赶紧跟了上去:“不行,不抄完,怎么交差啊,你陪我吧,这样我抄得快些。”妈妈疲惫地点点头,坐到我身旁。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我继续奋笔疾书。时针划过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我画完最后一个句号。“唉,第一次熬夜真不是滋味哎!”我长吁了一声。

思绪再次飞回到现实,远处依旧星星点点。第一次熬夜对我来说是一次教训,而今,熬夜,早已习以为常,只为追寻那一簇光芒,成为人生中的一道风景。

【篇四: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抬起头,前方是往复不断的车流,远远的传来一丝迤逦的鸟鸣,却又急速的湮灭于汽车杂乱的歌声中,在颠簸中成了忽远忽近的欢歌。回过神来,我已呆坐了许久。

每一日,我看着来去车流回家竟是在不知不觉间习惯了消磨。我茫然地看着人们伸出摸兜的手,手中握着大大的荧光屏。在申城冬日,我负手,却无法在那块状物上找到一丝暖意。

直到我知道了口袋书。只有平常书册一半大的书在手上轻飘飘的,像是我在茫茫汪洋中依附的浮木。第一本口袋书是北宋文集,内封上写了一句话:“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于是我启了书。很难描述那一瞬的感受,像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源,世界一霎那静了下来,那是一种一尘不染的美好,洗去铅华,只留下树影婆娑。那是绝对而纯粹的平静,是世间所有静谧的光。我不再百无寂寥地看着零乱房楼,而是一次又一次轻启书本,细细品读。再后来,我遇见了一个人,她说自己口袋里有一本小的苏轼词集。我便买了此书,开始读,我开始沉迷,开始欣赏,开始狂热,我体会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美丽,我看过了“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我瞧见“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我望遍了“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我发现我有些变了,变得快乐,简单,在短短时光中读一首小诗,自是绰有余,那一首短短小诗“本是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阴山洪”,悄悄地给那片空白的天地一步步地安上青砖黛瓦,曲水亭街,悄悄地造出了一片文学的天地,如那时间的碎片,偏居一隅却在转眼前将我带入美好。

现在,我常读的是当代或近代大家的散文集子,理所当然地有时一种感觉。那是平静而温暖的—未必美得慑人心魄,却像是固体的阳光那样凝实。从口袋中取出,我便随意转身,跳入灿烂世界。

总有人在碎片化的时间拼命学习,但依我看,那碎片化的时间中,大多是静不下心思来的。我想也唯有读书,在那细雨蒙蒙之际启窗,孤身前望那窗外若云若雾,便是万籁俱寂,再无它想了。

“闭门既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若是大胆一点,对梁实秋先生的话稍加改动,就能轻易表达出我的心境来:我有一人一心一书,思梦阅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热门推荐
1小水滴与大海
2小城的夏天
3欢度元宵
4八年级语文作文
5“小马虎”二三事
6印象深刻的一次出游
7一个个鸡蛋
8什么从未走远
9文具盒里的争吵
10都是为了你
11未来的学校
12想象作文
13浇水人能长高吗?
14菜园里的联欢会
15夸夸我的小伙伴
16跳蚤市场
17田园乡村
18我和白雪公主过一天
19街头漫步
20感恩是一种承担
21期末考试
22快乐与烦恼
23我的发现
24拜年
25一线潮
26可爱的小金鱼
27语文作文
28幸福是什么
29我爱我的学校
30我记得 ,好像有一场停了的雪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