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功名的作文

【篇一:我爱家中的铁树】

在阳台上,两株铁树正屹立在阳光下,在微风里轻轻摇着。

铁树的叶子又薄又尖,几次破坏了我美好的时光。做完作业,我总爱去阳台上看书,很是惬意地坐在摇椅上,椅子轻轻地摇着,我静静地看着书尽兴时,会高声朗读出来。有时读累了会看看像火球一样渐渐坠下是太阳和被它染红的天边的云朵。每当这时,铁树总要刺两下我的腿。好一点的时候,只是破了皮,要是严重的话,还有血会被刺出来。我的腿上至今还留着它“辉煌的功名”——一个一个的小孔。

我对铁树改变看法的是那年暑假回老家回来的那一天。

那天,我一回家就想到了铁树,心里便幸灾乐祸地想:“我们都这么久没给它浇水了,它应该早死了,希望妈妈快点儿把它扔掉!我得去看看……”我边想边向阳台走去。一到阳台我不由得呆住了——铁树不但没有死,反而还冒出了新芽!

那一刻,我对铁树的印象顿时变了——以前,我一向不喜欢它,而现在,我一下子对它充满了喜爱与敬佩。我下意识地向它微微弯下腰,向一个崇高的生命鞠躬,也对它为我以前的无知而道歉。

现在,那两株铁树搬进了我的房间的阳台上,成为了我最喜爱的东西。它时刻提醒着我,不要轻言放弃!

【篇二:童年糗事】

我,一生糗事百件,不过,“功名”也不少。

我,成绩名列前茅,却又常掉落低谷。

我,就是我,我叫雷雨田,我的父母希望我做人端端正正,便给我取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名字。

说起糗事,我有好多,一件一件“惊心动魄”。

先说说我二年级时候的事。早上刚吃完早餐,我步履轻快地走了出来。突然,我的脚似乎踩到了什么东西?我低头一看,竟是一只血肉模糊的死老鼠,我“噌”的一声跳开,脸色惨白,越发觉得恶心,便“刷”的一声吐了出来。等整顿好了,我便又上学去了。

原觉得事情已经过了,没想到出操时,我还没站稳便昏倒在地,竟被送进医院缝了14针,吓得我魂飞魄散,真觉得那是我最倒霉的一天。

这还不算呢,我10岁那年寒假,我和伙伴们一起去冰雪大世界,爱探险,爱创新的我,拉着爸爸,不走大家都走的滑溜溜的路,而是独辟蹊径,却没想到,越去越远,甚至大部队都看不见。雪已经齐腰,每走一步都很困难,我们直径往上,终于回归队伍,我大声欢呼起来。

但可不要认为我只会出糗,有些方面也是呱呱响的,我可一举拿下了上个学期的“美雅少年”与“优秀文明监督员”两个称号呢!

我的小学生涯堪说尝尽百味,希望我的六年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篇三: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更是幸福的源泉。或许有人会疑问,劳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不能当钱使也不能当饭吃,我们为何要劳动?前苏联作家奥特洛夫斯基说过:医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很显然,劳动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物。

回望历史,但凡是伟人都会有一双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哪一个人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今天的功名。古代的男耕女织直至今时,无不体现着中华两千多年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不爱劳动者,均会受到歧视。劳动之所以受到重视也是因为它是幸福的保障。劳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还是一个人品行的体现。

人生在勤,何有不劳而获,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劳动又如何会有现在高端的机器产品更不会有如今的人工智能,很显然,我们不可以放弃劳动,也不可以失去劳动,一旦失去了,也必然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依靠人工智能,我们也只可以停留在当代,智能是有限制的,而人的大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

看看今天,世界名列前茅的中国,经历了无数风雨,又何尝不是劳动换来的,屹立于世界的它,一步步的自主创新,不是劳动创造的又是什么换来的呢?

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仍要靠着我们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去创造更兴旺的中国!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篇四:说“隐”】

提起隐士,就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隐;当然,亦有王勃“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的小隐。但是,这真的是“隐”吗?

我看不然。“隐”应该是发自内心,伴随天性,远离尘嚣,自身高洁自好的;而更高层次的隐应该升华渗透于一言一行中,内心平静,对功名利禄不以为然,而又在充满超脱世俗的同时,又伴有些许理性。

且看陶渊明,自古就有“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三径就慌,松菊犹存”,但这只能从表面看出来陶渊明有希望像菊一样的“隐”的灵魂的愿望,但他的内心真的毫无功利心吗?陶渊明本出身于贵族,与官场自然脱不了干系,而其后曾出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官职。若陶渊明真是“富贵非吾愿”的话?为何要几度出仕呢?依我看“帝乡不可期”才是他归隐的真正缘由吧!陶渊明自己也表露过:“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只是因为官场污俗而复杂,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陶渊明没有掌控官场的“规则”,而受排挤。对于高官后名,他也有着蠢蠢欲动之心,对于圣主的恩宠是可望不可即的。那么,若是有加功进爵的机会,陶渊明还会还乡吗?若是官场不黑暗,陶渊明还会归隐吗?

同样的,身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神通王勃,如此一个天之骄子,曾锋芒毕露,傲笑于官场之上。若是没有被逐出沛王府,他还会吟出“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这欲归的托辞吗?

嘴皮子上的归隐,内心又盼着一登“庙堂”这并不是隐。若要称得上是真正的隐士,我当举颜斶。当齐宣王问道:“王者贵乎?士贵乎?”颜斶斩钉截铁地答:“士贵耳,王者不贵。”单凭这七个,他就可以人头落地,可他却不畏不惧。当宣王许他贵重赏赐扔个高官给他时,他却道出:“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正是这“无罪以当贵”把颜斶的真挚,坦荡而又富有理性绘得淋漓尽致。

如此一比,颜斶可谓“隐”的“自然”。真正的隐士,不需要痛恨官场。若是无对官爵的期盼,对为官的“爱”,哪来得憎恨。隐士不会恨功名利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那样的资格和价值。内心向隐之士,即使整个江山摆在他面前又如何!金山银山堆在眼前又如何,我只爱绿水青山,这便是隐。

或许就如颜斶所说:“矢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陶渊明与王勃已涉情于官场,要毫无丝连也难。唯有其本性归于“隐”,人才属于“隐”吧!

【篇五:诗人杜甫的作文】

你就像那冰冷的北极星,以你那孤独而深刻的情怀给中国诗坛增添一份奇特的炫彩,给中国历史一个永不磨灭的记号,历史将记住爱国的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看出他早已与国家融为一体,与国共忧喜,国衰则己愁,国强则己兴!俄风云倾定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惨淡的天气昭示着惨淡的心情,忧愁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与崇高理想,打动着每一个人。

历史将记住豪迈的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站在泰山之下,仰首望去,山势峭拔,直冲云霄,一轮红日顶于山上,九片浮云随风飘,此时,杜甫早已心潮澎湃,在他心中,这山也是渺小的,它就好比一座更高的山,他有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他就是历史上一个豪放的杜甫。

历史将记住重情义的杜甫。杜甫与李白是挚友,他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为李白吟不平。用“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写出与李白离别时的悲痛之情,“李杜”是家喻户晓的词组,他们的感情也是至死不渝,但却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迫不得已只能匆匆见过又匆匆离去。在寂寞中,杜甫的情感又有几人能懂?

杜甫是悲惨的,杜甫的一生,是史也是诗,他付出毕生心血忧国忧民,而他却得到的是一生坎坷。其实,我们对杜甫很同情。他与好友李白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同样的才华,可实际上,杜甫比李白的才华高出很大一个台阶。并且他心怀远大理想,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报效祖国。但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之后,又爆发了安史之乱,追求功名的心一再破灭,还过着流浪的生活,他切身悲痛的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让我深刻感受到他在战乱中的流离之苦。战争结束了,杜甫带着妻儿回京,继续为朝廷奉献,但却被一直排挤。最终,在公元770年,杜甫病死在一条无名的小船上,年仅59岁,且当时杜甫的诗句并没有广泛流传,就这样默默地走完了他孤独坎坷的一生。

这就是杜甫,一位不计身家的人,一位心怀天下的志士,一个当之无愧的诗圣,历史将永远记住他。

【篇六:书,你读了吗?】

书,你读了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或者是打算去,我想你一定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古便有读圣贤之书,考取功名,为国效力,今天也是,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你还不想想该如何去读一本好书吗?

有人说,读书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而且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就像古代那么多才子,为了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只为读书,自己现在无法做到这样,那还读书干嘛,有哪些时间不如干其他事更好。

当然,古人的读书精神我们现在真的是无法去比拟,但就因此而为不想读书找理由,才是我们的失败。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下雨天,放一杯水,捧起一本书,细细品味,不论你多么烦躁苦闷的心情,也能在书里找到那份宁静淡然的舒适,当你愉快的时候,读书能让你找到更多欢快的事物,日读一书,好比步行万里。

读书,是一种自我提升。正所谓,读一本书,看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反应他人的一个人生,一个人生折射一个不同的世界。在他人的世界,我们品味他人的人生,从中得到自己的指向导标,每读一本书我们便有了自己的一份收获,可能多可能少,但却会帮我们在迷茫时选择一条路。

不得不说,读书是感悟人生。你有没有看书的时候,潸然泪下,一本好书,可以从书中的故事看到自己的身影,每一本书都是我们的一个朋友,读一本书,就是结交一个新的朋友,教我们看待新的人生。品一书,悟己生。

闲时,不如放下一切,拿起身旁一本书,细心品味,或许我们的人生会突然出现一条岔路,一条不同的路。

【篇七:我的偶像】

二十五岁的庐山,二万五千年的不朽。

——题记

二十五岁那年,他扯一把天上的银河嵌在一座山的山壑上,人间便成了他的苍穹。他向下俯瞰人间——他有这个资格。因为那山是庐山,那人字太白。

十八个春秋的展趣都刹羽而归,但他会放弃么?他字太白!怎会放弃!贺知章见他,大惊呼:“谪仙也!”没错,李太白便是谪仙,即便今日,又有谁能越过这座庐山?解金龟换酒,贺知章将他举荐给唐玄宗。他就此入了翰林院。有人说这太容易了吧?不。因为那人字太白。

他实现了梦想,只是他变成了一只皇御的鹦鹉。他郁郁寡欢。皇帝只知他字太白,只知他写诗写赋绝天下,但又怎知谪仙“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或许皇帝不让他成将军,让他再“视尘中屑屑米粒,虫睫纷扰,菌蠢羁绊蹂躏之比”,也算为成就将来的“诗仙”作了些贡献罢。于是,他失望了,他离开了所谓的翰林院。有人说这也太蠢了吧?不。因为那人字太白。

他在人世里孜孜追求功名,但他不过想壮怀激烈一生,不枉来人世一遭。英雄激情在这之后也频频被挫,他也不断失望着。他回庐山,发着“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哀伤;静居庐山,却忘不了英雄二字,被永王拉入帮派,然被受牵连、失败,被流放夜郎,吟然“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此,他变了,变得脱俗。他在已非青春的年华里、在将尽的年华里尽情享受,游山吟诗、饮酒吟诗。

他将死去,他在感慨:“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可惜,世间早无孔子哭麒麟,哪有人为他哭大鹏折翼?或许他这一生,都没有知己罢。

每每读其诗,心中始终回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壮志,“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的叹息……

即便是谪仙我看不破世间浮沉,舍不得浮沉的世间,只叹红尘人世,要好好记住我啊。他当然不甘,本想轰轰烈烈拔剑击大荒般度一生,但终究志埋蒿莱。

人们只见诗仙余生如草书般潇洒,少人知其前生之英雄梦。有人说他不过是为诗赋做贡献罢了。不!他是化生在盛唐的维摩洁,落笔无纵、发想超旷、变化无端:如列子御风行,如龙跃天门,如虎卧凤阁,如祥麟独角。他心怀苍生,红尘人世,身却在瑶台绛阙,有谁能达到他一般的境界?

他不图功名、只要名留青史,只要一点痕迹,潇洒又无奈,独孤又看不破。无人解、空牢骚。李太白啊,你还可念那一年庐山那一人吗?

【篇八:品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自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重山》

华夏千秋历史,多的是风雷激荡的朝代,太多王侯将相的故事,是大喜大悲的跌岩起伏。人们在品读历史的时候,自然也为那些不与世流俗的真英雄添上一句赞美之语。便有如橡巨笔,勾描点画入木三分,跃然纸上,便有岳飞“精忠报国”昭昭天日,正气凛然。金戈铁马一身戒装的他,一腔悲苦壮志难酬的他,挡住了金人数了铁骑的践踏,却未曾留意到背后险恶的谋杀。自此史书铭刻血红一笔,岳飞得慷慨激昂,却也凄美淡然。

当岳母毅然在他背上刺上“精忠报国”,他的人生从此有了信仰。在贫苦与磨难中铸就自己钢铁般的心肠,在贫苦与清寒中让自己变得坚强,随后便义无反顾地踏上戒马征程。母亲的教诲带给他最充足的力量,更带给他坚持理想无与伦比的勇气。为国为民,岳飞不曾有丝毫犹豫,他的坚决如铁石,用一支长矛挑起民族大义,立身于天地之间,以天地的热情教发生命之火的光芒。岳飞开始用血一样的红色,在史书添上大义的一笔。

狼烟燃起千里,南宋王朝在数万金军铁骑下的颤抖,摇摇如风中飘絮,一片狼藉之景。不平与屈辱斗争。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他全力激战一路勇往直前。打破金兀术,全力收复了沦陷已久的健康,百姓得以重建家园,挫击铁浮图,八百里加急喜报频传郾城大捷,使南宋王朝有了一片美好之景。他的得失之患,一切为天下得,一切为百姓而得。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是他最激昂的写照。百姓的拥戴,是他真正引以为豪的荣耀。

“壮士饥餐胡略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一腔热血,浸透袍甲,如朱砂墨的血红色,不管去勾画什么,都会气势凛然。谁会想得到,一十二枚金符令,会将他满腔豪情浸入寒水,一瞬间刺痛骨髓。他无奈的双眼,看寸土寸地再次易主,看战火蔓延千里,看铁骑长刀直逼哀师,让他想不到,自己未被铁剑刺穿的头颅,却要在权贵的压迫下低垂,岳飞心中在颤抖、他高呼“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但有谁,可以读得懂他得凄凉悲怆与肝肠寸断,或也只有那首《小重山》一一道来,“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或有或无的“莫须有”成为致命的枷锁,而岳飞的努力也如江水付诸东流。忠心赤胆诠释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谏言,却留下马革裹尸的遗憾。遥看金銮殿上依旧明镜高景,正大光明的牌匾却早已消失不见。

历史成为定局,前人功过得失,奸恶善良,都只能由后人去明辨。可悲八百五十年前一腔热血,终究还是难得复还。“莫须有”的千古奇冤,“莫须有”,也许有、不须有!面对历史,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强力的武夫,还是一个民族的信仰。

功名三十尘俱与土,八千里路云月相举、岳飞精神依旧再中华血脉中流淌不息,铭刻于史,铭刻于人心,一直激动着我们,坚持信仰的力量,面对一切苦难,一路勇敢下去。

【篇九:西游记读后感】

喜无拘无束,乐无忧无虑。花果山下一石猴出世,超脱三界之外,连阎王的生死簿他也要来勾一勾,不惧,吾亡欢喜。

遍观《西游记》,孙悟空仿佛是个理想的化身。无牵无挂,天宇间赤条条的一石猴,那又如何?学成武艺,精进而归,自封齐天大圣,手持如意金箍,纵使小圣施威也难降大圣,他如其名,与天同齐。无拘仿佛深深地根植于他的思想里,皇帝轮流做,今年到俺家。无视天条禁令,追求平等与自由,但结果何如?

恐忘其初心,醉心功名矣。

他身陷紧箍,三两咒语,他西天取经,保护唐僧,他渐稳重练达,不似八戒,闹嚷归家。西天路上,他行走,但徒生意外,他遇上六耳猕猴——他另一个自己。绝非偶然,且必须。他叛逆,他骄纵,他伤唐僧,西天大道真经他一人取。他事实上搏斗,与自己最后的兽性搏斗,他胜了,另一个自己却死了。以后也一心一意保护唐僧,直至最后。有些英雄式的悲伤泛滥成灾,且行,且悲痛。

他成长,如菩萨和佛祖心愿成长,在功名的模具里浇铸畸形的英雄。且叹,且悲。他的成长是个人内在个性的妥协和天性的泯灭,唐三藏的佛心明澈和心智坚定把他往这条路上引。

曾有人戏言,在天庭里观音最看得上眼的就是大闹天宫时孙悟空了,意气风发,始终有一种内向思考的反叛精神,是天庭众神平淡枯燥里一抹亮丽的光彩。他映照人性,映照佛心,映照神境,观天地六界。悟空敢于怀疑命运,有多少不屈灵魂用生命为之吟唱。今何在,在《悟空传》中为悟空的不羁辩白:“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喜欢《西游记》,不是因为他的故事有多精彩,当然,这本身是其出彩的原因之一,不是因为故事的主角有多帅,一只毛猴也帅不到哪去,不过是悟空一颗坚强的心。不似八戒,一心嚷嚷着回高老庄,不似悟净,一心埋头苦干,没有事业心。悟空其出彩,源于不屈且努力。西天路上,一路不少妖怪。他披荆斩棘,斩妖除魔。但并不总是时时顺利,但凡是上头有关系的妖怪,悟空总不能降服,可是他气馁了吗?没有,要不唐僧如何取得真经?只可惜,悟空已在醉心当官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却忘了自己是大圣。对人只说自己是唐僧的大徒弟,要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忘了,他忘了尊严和自由,却没忘自己曾是个弼马温,官位已将他冲昏了心,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早已在那场天翻地覆的硝烟中死去。五百年后,五指山下,一个虔诚西行的悟空重生,不是凤凰,只是心带紧箍的小僧,叹之,怜之。

我愿以《悟空传》结尾,悟空的尸体落入熊熊大火,烧了七天七夜,剩下一块烧焦的石头和一根烧断的金箍。

【篇十:关于李白的作文】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一题记

有人说,你喝酒,是为了作诗,“斗酒诗百篇”喝得痛快。但喝酒吟诗的背后去的是你对命运不公而引发的感慨。

而我说,你喝酒,是为了行路,“孤蓬万里征”因为,我懂,你那感慨仅仅是对命运的不满,而你却从未颓废,仅仅是“天生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翰林遭贬,你喝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流放夜郎,你喝酒“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你是天才的。即便是醉了酒,却仍能在那一个霎那间提笔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吹拂栏露华浓”。有人说:第一个把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便是蠢材,而他既不是庸才也不是蠢材。他牵合勾勒,挥毫自如,从衣着写起,而写衣着又避开头背腰裙的翠羽眀珰,而从美貌如仙的“仙”字着笔,故“云想衣裳”则可想到其“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婀娜娉婷的娇姿,“花想容”则想见其“雪肤玉貌”的面容。“露华浓”指的是带露的牡丹,而牡丹乃富贵之物,能配得上的只有杨贵妃。你轻轻一挥,便把贵妃这个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绰约多姿,好像站在我们面前一样。如此之人,非天才也?

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向前走。

你走的荡气回肠,走的义无反顾,走的笑看红尘,走的辞别故友。说你是天才不以为过,可是上天嫉妒你呀。嫉妒你的人一一年少英才;嫉妒你的诗一一出水芙蓉;嫉妒你的酒一一一醉方休。

没有你的足迹,课本、学说、乃至中华千百年的文化和得以完整。又有谁会明白,物落花尽:“举杯消愁愁更愁”你本身求功名,得功名到手,却又因厌恶世俗而去游山玩水。你就如同那“才子词人,应是白衣卿相。”你不必担心他的大唐的黄金榜上会遗忘你的姓名,因为你的诗词不会被历史的黄沙所掩埋。

你说,行路难,可你一直在向前走。

国家分裂,身为诗人的你会痛恨自己,为何不是一个武将,后来,你为尽自己之力而进入永王幕府。可是上天似乎和你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永王被肃宗问罪了,而你也再次遭贬。

那一夜不知是醉酒还是失足,你将明月化为一生最后的句号,你举杯邀的是明月,低头思的是明月,最后你的脚步,也随明月而止。

无论你是什么,都阻止不了我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折服,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赞叹:对“众鸟商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孤寂的向往。那位青莲居士,在我心中,永远是一朵不谢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热门推荐
1新学期的想法作文
2国庆节作文
3有意义的春节作文
4暑假经历作文
5秋天的乡村作文
6高校开学第一课校长讲话稿
7大自然的作文
8暑假趣事作文
9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10心情感动作文
11秋天来了优秀作文
12心花怒放
13我熟悉的一个人写人作文
14描写青秀山的写景作文
15暑假的作文
16军训的日记
17编童话故事作文
18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作文
19暑假做饭作文
20动物的作文
21我的游记作文
22暑假记事的作文
23暑假去北海作文
24写景的作文
25做一件家务事作文
26军训最后一天日记
27合唱作文
28介绍沙漏的作文
29一次刺激的体验
30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