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师恩难忘】
初中学习的日子里总是充满着艰辛和考验,而就在这寒窗苦读的日子里,总有那么一个人默默地关注着我,当我学习过程中想要偷懒时,他总会投给我一个眼神,热烈而又温馨。就在这眼神里,我总能读出提醒,读出激励。他,就是我初一、初二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魏学鹏老师。
在我看来,魏老师是一位比较严厉却平易近人的老师。他在平时慈祥、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但当我们违纪的时候,他便会收了惯常的笑,一脸的严肃,话不多说,“该长大了!该知道啥可做,啥不可做啦!”或是“思考一下这样做合适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三言两语,语重而心长!那时刻,周围的空气似乎都是凝固的,让人喘不过气来。那时刻,我们便在这三言两语里沉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盘点自己的所作所为,沉思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久而久之,这份沉闷的空气似乎也成了我们检点自我、反思自我的大餐。不得不追加一句:魏老师是少有的“允许犯错误”的班主任,他很放得开,他允许我们去尝试,然后总结、反思。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说说魏老师的课吧。说实话,我是喜欢上魏老师的课的。他的课,永远不会让你生出枯燥感,永远让你充满新奇感。你可以在他的课上领略到许多课本以外的内容。他随时可以引着你的思维从课本的某一句话中飞出去,去做一场天文的、地理的或是历史的甚至军事的逍遥游,而当我们从这场逍遥游里折返回身时,总会惊异地发现那原本难解的“顽石”早已乖巧地匍匐在我们脚下,成为我们的“俘虏”。我们总是在魏老师的旁征博引中潇洒地排解掉那些“疑难杂症”,那时刻,一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快感总会酣畅淋漓地自心田中飞升。不得不说,跟魏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
正是因为魏老师,我爱上了古文,爱上了古诗。是他带领我在古代文学海洋尽情的遨游;是他,让我了解了《观潮》中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是他,带领我走进课文,去体会《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是他,让我感受到了《河中石兽》中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
三寸舌,三寸笔,三寸讲台,三千桃李,这就是我的魏老师!
【篇二:我爱语文】
语文是石,敲出诗意之火;语文是火,点燃智慧之灯;语文是灯,照亮学习之路;语文是路,引我走向成熟。
——题记
语文的海洋,静静地卧在我的面前,蔚蓝,浩瀚。
每当新学期开始,一本宽不过四寸,长不过一尺的书,总是静静地卧在我的手里。淡淡的墨香沁人心脾,两个清秀飘逸的汉字映入眼帘:语文。
墨香,勾起我无穷的记忆,唤起我无穷的眷恋。
语文,可爱的语文!我从何时与你肩并着肩成为好友?那可曾是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一年级!小学的我无法认识书上的所有汉字,小学的我却沉醉在书中淡淡的墨香。稚嫩的童声朗读着“鹅,鹅,鹅……”,老师的教鞭带领我认识“aoe”,父亲手中的《看图说话》凝聚在眼中,母亲吟诵的《木兰诗》回荡在耳边。由于不适应小学生活,我总是感到疲劳,可每当遇到它,语文,我总是倍感振奋——哪怕是枯燥的“gkh”,哪怕是很难读懂的古诗——它们寄托着我的眷恋。
语文,可爱的语文!童年时的畅游只是我刚起步的拜访,将我和你永不可分割地连在了一起。渐渐地,我长大了,毫不犹豫地跳入语文的海洋,亲吻碧蓝的海水,潜入神秘的海底,抓起又大又美的海螺。难以忘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气魄;难以忘却,鲁宾孙荒岛创业时的坎坷;难以忘却,高尔基黑暗童年时的苦难;难以忘却,柯察金握钢枪、跨战马时的风姿。每当我远离了语文,我就仿佛失去了寄托,无依无靠,上课时偶尔幻想“看山恰似走来迎”的意境,抬头却只见“怒发冲冠”的老师;每当我亲近了语文,就会顿时觉得心仿佛浸入了一杯茉莉花茶,感到淡雅幽香——这是语文赐予我的珍贵甘霖。
语文,可爱的语文!七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而今,我“蓦然回首”,你却在“灯火阑珊处”。你用一如既往的执着,陶冶了我的情操,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用气壮山河的气概,培养了我的胆识,仿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我,将会用我的真爱去追求你,追求我心中的梦,你恰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啊……
而今,八年级的我又踏上了新的旅途,此路虽万分艰难,布满荆棘,但在我心中,蕴藏着对语文的真爱,是我为了它——这人类精神的结晶,而不畏艰难阻碍,拜访,探求,感悟,升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三:我咋这么懒呢】
说起我的懒,那可不是一两天能说明白的,因为我这懒惰坏毛病已形成多年。现在,我就让我给你们讲一讲我懒惰的故事吧!
今年十月的某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刚睁开眼睛看钟,才到九点,我又继续睡到十点,奶奶叫我起床,我没理他她,可奶奶让弟弟在我身上滚来滚去,我才起床。我疲倦地说道:“奶奶,吃饭了没有?”她瞪着我说:“你还牙都没刷,脸都没洗,就知道吃饭啊!”于是,我喝了一杯“乐虎”,因为“乐虎”提神抗疲劳,激发正能量。顿时,我清醒了很多,把书包里穿了一周的袜子放到桌子上,奶奶看到了,大声吼道:“这是谁的袜子啊?怎么这么臭!”
我小声地说:“是我的,奶奶,您就委屈一下,帮我洗一下吧,您可是最疼我的好奶奶了!”
“唉,好吧……”
还有一次,我也忘记不只是什么原因,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我把《木兰诗》抄十遍,后来因为我抄得太多了,减少了五遍,看老师也没有主动提起这事儿,我就很开心地以为他忘记了,所以我怀着侥幸的心理抄了三遍就没有抄了。
过了一天,老师突然问我:”崔璇,《木兰诗》抄起了没有啊?”
我的心一下就揪紧了:他不是已经忘了吗?怎么又想起来了?
显而易见,这次偷懒的结果是老师又给我加了五遍。接下来,我抄的时候,他看我纸上抄了很多了,就问我:“你还有几遍抄啊?”我装着很痛苦的样子回答:“只有一遍了!”他信以为真,其实啊,还有两遍呢,我默默地在心里偷着乐,因此我抄了七遍就交给了老师检查,他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就让我玩去了。我暗自高兴,自己的小懒虫计划又得逞了,因为那里面还有好多句子没抄,也被我故意扔掉了许多字。
听完我的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懒呢?告诉你吧,这仅仅是我懒病的一小部分,还有好多我没告诉你呢!
【篇四:读书的乐趣】
罗曼·罗兰曾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气。”书,给予了我无限乐趣;书,更充实了我的每一天、让我成长的脚步坚定有力。
拿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我会乐在其中。徜徉于书的海洋,我曾被李清照“乍暖还寒时候”的痛苦所感染;曾为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万丈豪情所感慨;也曾为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所难过。遨游于书中,我也为朱自清《背影》中深沉的父爱所热泪盈眶;为老舍《济南的秋天》中别致浪漫的景色心生欢喜;为冰心《小桔灯》中小女孩的乐观、勇敢鼓舞振奋。不仅如此,在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中,我曾为《海底两万里》中尼莫船长的大胆所震惊;曾被《伊索寓言》中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打动内心;也曾在《法布尔昆虫记》中零距离接触了大自然中的种种生物……
从小到大,我就在这样无边无际的书海中徜徉。现在,堆积如山的作业有时让我难以挤出一点读书的时间。没有书的日子,我感觉自己虚度光阴。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古人的话也常在我的耳畔响起: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练习,来到书架旁,打开一本书,在其中寻觅真正的自我。渐渐地,我似乎在《神秘岛》中看到了许多奇异景象;在《木兰诗》中听到了木兰的叹息;在《背影》中听到了火车的轰鸣;也在《茶馆》中问到了阵阵烫干丝的香气……
放下书本,重新来到作业旁,整个人仿佛有了力量,变得充实起来。眼下,试卷、作业似乎都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读过的书中的内容。
是啊,读书是快乐的,做一个与书为伴的人,每天都是快乐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阶梯不仅是进步的阶梯,更是快乐的阶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使我快乐!我爱读书,读书是享受、是乐趣!
【篇五:我背木兰诗】
“烦死了,烦死了!”我双手揉着头发,把头发搞得像个马蜂窝。“快点,别磨蹭!背!”“阿爷无大儿,木兰……木兰……就是……那个……”“那个啥?重背!速度!”
这是我上三年级时在爷爷的“胁迫”下背诵《木兰诗》的实况。爷爷是个退休语文老师,我在心中总是暗称他“老迂夫子”。这之前,我已接触了一些古代作品,大多是些绘本、意译本类的。爷爷觉得我读经典该“升级”了,要读原版文了,而且要辅以一定量的背诵。在爷爷的“胁迫”下,我走上了读原版经典的“不归路”,近年来读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原版经典。虽然囫囵吞枣的居多,但也从经典中尝到了甜头,获取了不少滋养。
那次“十一黄金周”,叔叔要带我去河南的木兰祠。我想,正好,我把《木兰诗》背得透熟,去木兰祠,应该有一见如故之感吧。
木兰祠历史文化厚重,真让人一饱眼福。一到那儿,我们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叔叔也是读了不少经典的人,他不由自主地吟道:“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我连忙接道:“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走到花木兰雕像前,我爷爷又来了:“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我略加思索答道:“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周围的游客向我们爷孙仨投来赞许的目光。一路上,爷爷叔叔用心观赏,闭而不语,我也舒了一口气。
出了木兰祠大门,突然爷爷和叔叔一齐说道:“唧唧复唧唧……”我不假思索地接了过来:“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一口气背完,周围空气好像沉静了,随即一片叫好声传来,一位老外向我走来,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你是个天才!”我害臊极了。在众人赞赏的言语和目光中,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我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
木兰代父从军,名垂青史。作为炎黄子孙,我决心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化,像木兰那样,做一个了不起的人!
【篇六:我的喜事】
今天,我兴冲冲的回到家中,就迫不及待地把我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三件喜事告诉了妈妈。
第一件喜事是上午刘老师在教室里选能代表我们225班去参加朗诵经典诗文《木兰诗》的同学,我被选上了。选人开始了,老师要我们起立,把《木兰诗》诵读一遍,当时我心里害怕的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的,后来我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地朗诵和做动作,我也紧跟着放松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大声地朗诵着,朗诵完了,我还在想,会不会被一开始的表现被刘老师淘汰,这时,很多同学被刘老师点名叫到讲台上说:“讲台上的同学是被淘汰的同学。”听完,我心里顿时心花怒放,。我终于被选上了。
第二件喜事是我在日记小列车的本子上写的作文得到了刘老师的表扬,还被刘老师叫到讲台上用麦克风给同学们示读了一次,我感到很自豪。
第二件喜事是我在扫公共区时,在地上捡了一元钱,我马上跑到政教处交给了老师,老师表扬了我,说我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我听完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今天我真的太幸运了、太开心了,窗户外面的一缕阳光照射在我的脸上,就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外面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我歌唱,花池里的小草随风摆动,好像在为我跳舞,它们都在为我的喜事而欢乐着呢!
【篇七:我的名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着深刻的寓意,每个寓意的背后都隐藏着父母殷切的期盼,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他却是独一无二的。
——题记
我的名字叫“武若飞”,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我的名字来源于《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
父母想让我和木兰一样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活泼聪明,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写着写着……,我渐渐想起了妈妈曾经说过,当时给我起名的来由——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安静,这让家人们都感觉我是不是一名男孩……
终于等到了2004年10月07日上午9时15分,一名乖巧懂事的女婴就降临到这丰富多彩的世间,这名女婴就是现在的我。
妈妈为了让我像女扮男装的木来一样勇敢聪明,所以给我取名为“若飞”。
“武若飞”这个名字伴随着我走到了今天,当我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开始,一直到我长成了一名青少年,我知道了父母对我的关心和期盼,我知道父母想让我足够优秀,我清楚我自己还不够优秀,但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我只知道努力不一定会优秀,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优秀,虽然我还不足够优秀,没有达到父母的期盼,但至少我努力了,就算无人鼓掌,我也要优雅谢幕,感谢自己曾认真的去付出。
我当然还要继续努力,就像名字一样,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去付出了,终会得到回报。
“武若飞”这个名字将要伴随我一生一世。
我要好好去珍惜自己的名字,因为它包含着的不仅是寓意,还包含着父母的爱和期盼。
我喜欢我的名字。
【篇八:第一次月考作文】
刚升入初中的我,对一切新事物都太好奇。而初中的学习也改变了太多。政治地理以及小学从未接触过的生物历史,也变成了主要的科目。
还记得上学大概一个多月了,我们要进行一次月考,老师一周前就对我们说了,可我的“读书”方法,只是大概的浏览一边,作业写完了就睡觉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一切重点知识,我只记在了一个本子上,大概意思不是太明白。地理课,我是一点也不明白,老师留作业,我都是照同学抄的,除了地理外,别的课都还行。
一周的时间,太快就过去了。在月考的前一晚,我先看了看语文书,看了古文部分,每篇文章的作者朝代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例如《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是宋代郭茂倩等等,这些文学常识我都会背。所以,由只会文学常识的语文有转向了数学。数学可以说是我的强项,因为我是数学课代表,所以数学我没总复习,只是翻了几页。该到英语了,英语我是一点也不会,可以这么说,英语认识我,我不认识英语,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背了单词。之后的时间我看了看小说等。月考的前一天我是这么度过的。
到了月考这一天,我有一些紧张。有什么我会的题也答错了,可能因为紧张的关系,也可能因为我没复习好啊。数学题我太过自信,而算错太多题。成绩下来后我真的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