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纳兰的作文

【篇一:《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读后感】

岁月如常,只是人走茶凉,那一枝落梅,终究化成了岁月里温浅的伤。

佳期如梦,只是因果有缘,那过往红尘,终究也只在佳期的阡陌上遗忘。

纳兰容若,出身在权倾朝野的纳兰世家,原本可以过着寻常富贵人家的逍遥生活,却偏偏坠入了与他的清绝孤傲不相符的红尘世界。有人说,他才高八斗,有人说,他风流多情,他是那个朝代最绚丽的存在,却用一生的时间空做了一场虚度无垠的梦。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他这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整整三十年。

他是多情男儿,把最纯的爱恋给了青梅表妹,把最真的厮守给了爱妻意梅,把最美的邂逅给了至爱沈宛。他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如水的禅心,他行走至哪里,哪里有素淡如莲的情怀,作者把他喻为曹寅笔下的贾宝玉,像,也不像。宝玉一生只有一个人,便是林黛玉,而容若呢?他给得起青梅表妹初见,却给不起她长久的幸福,他给得起爱妻意梅三年的恩爱相守,却最终生死相离,依然是负了她,他给得起沈宛款款深情,却无法与她相伴。他的一生终究是孤独的,因这三个女子走进了他的心里,却无法长久融入他的生命,他心里的忧伤与惆怅,思念与彷徨,夹杂在一更风雨一更愁中,成为化不开的心殇。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一切归于从前,他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这一生的挣扎?

他是风华才子,短短三十载遗留下许多诗篇,清丽温婉的词藻,勾勒描摹着他的生命。他的一生犹如逆旅,愈是走得远,就愈是走得艰难。他的纳兰家的长子,从小被父亲纳兰明珠捧在掌心,从远近闻名的神童到年纪轻轻的举人,他这一路走得一帆风顺,没有坎坷,也没有牵绊,如果不是掉进了疾病与情感的漩涡,他的成就势必不单单只在诗书文学之上。他自负才华,文韬武略无所不及,却当了整整九年的御前侍卫,他不甘满腹才华却不被当朝皇帝康熙所重用,他不甘美名其曰“御前侍卫”实则只是听人差遣而不得志,可是他又能如何,帝王的心思岂非他能够揣测,他的一生,沿着特定的轨迹行走,他信佛,于是佛便安排给他素淡如莲的一生,他也曾向往过着山水风情的生活,寻一个同他一样淡然若素的女子,携几个知己好友,过着天上人间的生活,可他知道他不能,他有父母,有庞大的纳兰家族,尘世的一切,他终究无法抛下。

一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一切归于从前,他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这一生的沉浮?

他三十一岁的生命,终究湮灭在康熙王朝,寒疾发作,沈宛能为他暖得了身子,却暖不了心。

容若合上眼,气息逐渐微弱,他本佛前的一朵金莲,生死只为赎命,此时,他不留恋,也不后悔,这一生,有三个女子为他厮守,有倾心的诗词为他徜徉,已然足够。他的一生,繁华似锦,却比不上一枝素梅绚烂。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京城金碧堂皇,江南烟雨薄纱轻笼,他这一生,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落满白梅的深冬,只为着年月这一场盛大的宿醉。

【篇二:与纳兰容若对话】

跨过了几百年,几百年前,你他是振振有名的八旗弟子,是风流倜傥的浊世佳公子,几百年后,我是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员。但我却在品读他的这一刻,感到了内心强烈的颤动,虽未谋面,但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你跨越时空的诉说。

你一生风光,却又坎坷。你出生豪门,天资聪颖。却奈何天妒英才。你一生情占大部分,从青梅竹马的表妹,到举案齐眉的娇妻,再到心灵相通的红颜,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在你留下的几百篇佳作里,爱情诗占了绝大部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你的诉说里,我感受到了那种丧失爱人的悲怆,但你并未从此一蹶不振。你纳兰能够克服丧失爱人的痛苦,我们又怎会不能做到坚强呢?况且我们的人生平静太多,还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甚至还未经历过生死离别,你没有放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呢?从你悲悯的爱恋中,我读出的不仅仅是忧伤,更读出了坚强。

除此之外,你还结交了许多落拓文人,顾贞观,吴兆骞,朱彝尊,哪个不是忘年交,身份悬殊又怎样,无不管别人如何看,我只管走自己的路。“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伯牙子期相遇,尚不过此。你做自己所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而当今的我们已被这世界的看法所左右,追求所谓的“梦想”,殊不知,这梦想是经过了怎样的束缚和压力形成的。我们急急忙忙去追求,却忽略了内心的纯净。你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在你的诉说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冰清玉洁的寒梅独自盛开,清雅,高洁,散发芬芳。而我们所需要的,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不恰恰是这种内心的自然吗?

你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明珠重为宰相权倾朝野,自然免不了为儿子铺上一条仕途顺畅的大道,可你却不乐意,“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身处花柳繁华,你的心却游离喧嚣之外。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放弃名利的诱惑,潜心乐道,逍遥自得。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都在被物质所困扰,整天忙东忙西,完成这个目标还想着下一个,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还想要更多人为你喝彩一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一载,但在你的生命里,在你的诉说中,我看到了纳兰的坚强,更读懂了你的自然,品味了你的禅心;更加明白了为人的坚强,处事应多自然,对万物要有恒心。

与你对话,品读他如烟花般绚烂而又短暂的一生,洗清我们内心铅着的浮华。

【篇三:历史的风景】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壑,辗转千年,凝望回首。

东坡——豁达的风景

在微风细雨中,你缓缓向我们走来。你打着伞,在雨中悠然漫步,江南的风景与你的身影相融,烙印在世人的心底。一次再一次的贬谪算得了什么,若换作旁人,可能早已被现实打垮。可你是苏东坡,那个洒脱高傲随性坦荡的苏东坡,你从不会听天由命,只因你命由你不由天。在黄州,你的“挟飞仙似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仍在赤壁上空徘徊。你的豁达乐观值得被历史铭记。雨罢,你收起伞,在江南小镇上快活地奔走,你离我们越来越远,却给世人留下一道豁达的风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坡,你的豁达令我折服。

渊明——淡泊的风景

你扛着锄头,低唱着小曲,走在回家的田间小径上,你眯着双眼,欣赏着那绿叶上的露珠,这么微不足道的一幕,也只有你这么细腻的人,才会察觉到吧。房前五棵大柳树,树下你醉醺醺地抚着琴,道出了“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轻狂。你看破了官场的腐败和哀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归隐。虽然不再有那紫醉金迷的奢侈,换来的只是一间茅屋,一片田地,但你却乐得其所,显然,这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但使愿无违”,因为喜欢,所以甘愿,数杯浓茶也换不回你的浪子回头,茶罢,你一敛裙,绝尘而去,却留给世人一道淡泊的风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渊明,你的淡泊令我折服。

纳兰——潇洒的风景

绿水湖畔,你与好友一同品茗畅谈,真性情的你,“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虽然你以李后主为榜样,但你的天资超逸,悠然尘外,丝毫不比他逊色,身为武官,你却频繁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只因你是纳兰,你对文学有着近平偏执的追求,曾与你在豆蔻年华如漆似胶的爱人,却先你一步而去,你的心也随她一起去了。“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你是一位尺生的战士,在荒漠中骑绝尘,给我们留下一道潇洒的风景。

从前幽怨应无数,金戈铁马,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你的潇洒令我折服。

【篇四:我需要一份纳兰的心绪】

“瘦尽灯花又一霄”——一句凄美的词,常常令我感动不已。身处喧嚣闹市的我,原来需要的不过是一份纳兰的心绪。——题记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也许,一间竹屋,一卷诗书,一杯香茗,一份闲适,不仅是古仁人之向往,也是现代人之所需。我曾经以为人世间沧海桑田,大起大落,还不如隐退,避世,在山林之中求得几分真理,因为我曾经是那样厌恶尘世的喧嚣,需要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无牵无挂,好一个逍遥自在!

爸爸读懂了我,笑着说我太幼稚。于是,我开始思考:我需要的真的是那样吗?不在这人世间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那我生命的价值又何存?想着想着,我为自己的消极可笑,那不是我所需要的,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失去任何意义。

“少年心志当拿云”,也许我需要的是一份雄心壮志。处在这样的社会,谁不把名誉放在第一位?也许我需要的是爱因斯坦的头颅,牛顿的思维,爱迪生的奇思妙想,柏拉图的精妙哲学,只有凭借一双慧眼,才能助我永远位居社会的上层。我需要这些,只有它们才能让我的刹那芳华,光彩夺目。可“高处不胜寒”是谁写出来的?冷漠,特立独行恐怕也要与这些荣耀如影随形。我恐惧了,我彻彻底底的否定了这些急功近利的需要。

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正在迷茫之时,有一个人走进了我的心际。他手持折扇,衣袖如风,一生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当作毕生追求的信念。他曾经笑傲官场,不惜为民请命而几次触怒龙颜;他也曾经激流勇退,在人间寻求真善美,用千金买下商女的眼泪。纳兰容若如此传奇的一生,留给了后人深深的启示。

人生一世,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即使是纳兰容若,也曾遭逢家变,流落街头,但重要的是心绪。在人生得意之时冷眼看待,却也不失好爽洒脱;在人生灰暗之时,保持一份健康的心态给那些正处在浑浊之中的人们一个震耳发聩的提醒:一份纳兰的心绪,其实是一种更为高尚的人生态度!

读词,有人爱三份易安的婉约,有人爱三分耆卿的淡泊,有人爱三分东坡的豪迈,而我却还需要一份纳兰的心绪,凑成这十分的圆满,殊不知,我已开始解读人生。

【篇五:人生若只如初见——读《饮水词》有感】

“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有着“清初第一词手”的美誉,第一次邂逅纳兰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人们所说的缘分也不过如此。

我见到他时,已是百年之后,在书的香气中相遇,在词的华美忧伤里结合。纳兰的词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抹忧伤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我在嘴里反复咀嚼着他的词,咀嚼着他的华美的忧伤,为他的痴情而落泪,为他的才情而折服。

有时候我会想,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异时空,要是有的话,我就能去见见他,见见他的人,听听他的情。人生里的回眸一笑,都不过是红尘里滚滚烟沙,迷失了的只有你我而已。我在纳兰的词里面徘徊,在纳兰的词里面低吟浅唱,见证了纳兰短暂的三十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啊,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啊,这样世界上将会少了许多的怨怼。那华贵的词伤,深深地触动了我心头的朱砂。多情如纳兰,聪慧如纳兰,他的名,他的词,都是脑中的画面,阵阵回放,激起了我心上的涟漪。

冬夜里的小冬郎,不负天才之名,写下了千古绝唱。

滚滚东逝的流水,愿你能捎去我的祝福……

【篇六:以生命的名义】

生命,生命,生而有命,命中注定,自掌其命。

生命是太脆弱的东西,并不能经得起年月风雨。因此,便有了苏轼的悲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爱妻亡故,阴阳相隔,面对空屋,不免伤怀,泪如雨下,这时的苏轼是不是怨恨着生命的匆匆逝去?是不是有过随爱妻而去的冲动?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苏轼将爱妻的生命融入自己的生命。也许生命太过脆弱,让人忍不住悲凄。但是,一个人的身体,两个人的生命不是更令人安心。

以生命的名义,让爱得以延续。

生命就像风中飘零的叶,在无声无息的静默中埋葬自己。因此,便有了屈原的无奈。

汩罗江畔,衣袂飘飘,潺潺流水,诉说传奇。屈原一心为国,奈何奸臣当道,皇帝听信谗言,误国殃民,本想为国尽力,却是难以出力,只能无声无息,虽流水而去。也许有份无奈,却也有份真情流露。生命是一种玄妙的东西,令人捉摸不透。

以生命的名义,向死而生,唤醒沉睡的灵魂。

生命就如那清寒傲立的冬梅,在皑皑白雪中绽然开放。因此,便有了纳兰的才气。

荣华富贵,应有尽有,前途坦荡,若是随了父亲意愿入朝为官,此生得父亲庇佑,再无忧愁。而纳兰不这样想,他所渴望的是将他的内心情感跃然于纸上,即使前路漫漫,即使荆棘遍地,也要无所畏惧,大步向前。于是,便有了一代才子的传奇。

以生命的名义,不遗初心。

一个人,出生了,就意味着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要做的是怎样让生命变得有其存在的价值。

生命是难以言语的,只有你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明白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篇七:美丽的寂寞】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等待另一端有心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到这一句,不禁感叹细雨闲花的寂寞。当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要不怎的湿了整件衣衫?当柔美的花朵飞舞盘旋落后,落在青石路面,谁说这感情不壮烈,要不怎的铺满整条幽径?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友人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在他内心,埋着深深的寂寞。他在小院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在世人眼中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牛。”那些打小就坐在龙椅上的孩子,往往是寂寞的。即使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也抵不过那夜深人静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还未成熟的皇帝身上。他以自己的真情将一片片花瓣铺在宣纸上。“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藤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心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定格在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话玄化深”道出了红墙深院寂寞的心声。世人笔下另一端,系着苍生百姓。巨大的感情沉淀后,化为无声,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还有一些人的寂寞,不止文学的创作。林则徐被贬伊梨。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贬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将悲叹寂寞化为治国的动力。在边远山区,兴教育、修水利、受到百姓的拥戴。

他们的细雨不仅打湿衣裳,在厚重的土地,滋润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不仅铺落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为春泥更护花。

他们的寂寞可以印在书上,刻在碑上,那些寂寞是美丽的。然而没有哪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那些成功人的寂寞奉献,我们应恭敬地仰望。

热门推荐
1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家乡
2打开心灵之窗
3我的赛车
4可爱的螃蟹
5幸运四叶草
6我学会了滑冰
7永远的珍藏
8那一株微笑的小草
9大若岩的十二峰
10关于母爱的作文
11一位向内的女同学
12青园十年,我记得……
13这里也有乐趣
14我的植物朋友玫瑰
15感冒
16龟兔赛跑续写
17最美的时光叫青春
18捉蚯蚓
19满园金黄尽带甲
20校运会
21开在心中的花
22小熊黄黄
23感谢您的信任
24读书让人更美丽
25有趣的发现
26恶作剧
27我的梦想家园
28雨爱
29未来的鞋子
30割不断的家具情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