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这天让我想起了两年前的中秋节。
那天,奶奶中午就开始忙碌。没过多久,东西都摆在了供桌上。到了晚上,奶奶开始拜月保平安。桌上摆着月饼、水果、大米、蜡烛和香炉。
只见月亮从一团团云中慢慢来出来了,那皎洁的月亮射出一束束白光,黑夜被那月光点亮了,好看极了。那一轮明月在慢慢上升,我仿佛看到了嫦娥、玉兔和吴刚,我和家人们在阳台吃着月饼看着月亮,说说笑笑,团聚在一起,美妙极了。
天上的月亮就像又大又亮的白玉盘,这让我想起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们对着月亮祈福,保佑一家人平安幸福。我看的入了迷,仿佛听到月亮对我说:“小朋友,上来和我一起玩吧!”玉兔仿佛也在对我说:“一起和我做年糕吧!”过了一会,我才回过神来。
中秋节太美好了,我不会忘记你那皎洁的月光和美妙的幻想。我盼望着中秋节的美好到来。
【篇二:家乡的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大家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这儿过五月初四。一大早起来,我看见奶奶拿着一根根艾草和一株株不知名的植物,插在家中的每一个门框上。我挠着头,笑嘻嘻地问:“那是一种什么植物?”奶奶笑着说:“这是菖蒲。”奶奶还把艾草和菖蒲捆成一把放在后锅和水缸中,听说这样可以驱虫避邪呢!
我们这儿的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啦!奶奶和妈妈要包粽子。她们准备好干净的箬叶、泡好的糯米、调制好的肉和豆沙。我从来没有包过粽子,今天我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妈妈给了我一些糯米和豆沙,让我包豆沙粽。我拿着两片箬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两片箬叶背对背靠在一起,在距离箬叶尾部三分之一处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在圆锥形里先装一勺糯米,再装进一勺豆沙,最后装一勺糯米覆盖在豆沙上,用勺子压紧,把多余的水分挤掉。接着用剩下三分之二箬叶把圆锥的底面封好,把底面突出的两个角往下压,把多余的箬叶从中间捏住,往左压,最后用棕榈叶制成的绳子绑紧。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做了好几次都失败了,已经浪费了好多箬叶。粽子真是吃起来香,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呀!只剩最后两片箬叶了。我把它们卷成一个圆锥形,在妈妈的指导下,总算包好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儿难看,至少是成形了,可以放进锅里煮了。我心中美滋滋的。
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客厅的供桌上摆着一只白斩鸡、一块大腊肉、一盘粽子、一盘水饺,还盛着五杯家酿的红酒呢!有的农家还保留着传统的习俗——敲白粿和糍粑。供桌摆好后,点燃两根蜡烛,烧香拜仙,放鞭炮。仪式结束后,才能吃饭。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自己独持的习俗。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篇三:杨家埠木版年画】
风刮着窗子嗡嗡的响,那玻璃窗子不断颤瑟,这个寒冬腊月天,风格外的大,又格外的猛,道上却冷清清的,没个人影。屋里的炭盆子烧得极旺,炭烧得透红铮亮,暖和和的,连窗子上都挂了一层密密的水汽。杨秀琴不急不忙得打扫着供桌,从炕头的大橱里轻轻地拿出一个小木匣子,用鸡毛掸子轻轻地拂匣上的灰尘。那匣子古色古香的,四周又镶了一层金边,做工极细。一把银锁紧紧咬住匣口,放在供桌正中央。转身又“正当正当”,扑棱扑棱两手,回到炕头上包饺子了。
炕头上的年画,色彩鲜艳,饱满的石榴咧着大嘴,还有那大胖小子,喜庆的很。这幅画出自杨秀琴之手,她没读过什么书,自十八岁嫁到杨家,便随着夫家做年画,一做就是六十年。如今她也是古稀老人了,但头发仍旧油黑锃亮,腰板硬朗的很,黝黑干瘦的小身板,双手皲裂的似那龟壳,爬满了一层厚茧,夹着那整年洗不出的青色、红色。
杨家埠兴于制年画,鼎盛的时候那可有百十家画号、百余种画风,可谓“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而杨秀琴专攻神话传奇,画风泼辣、夸张,画作丰满、干练,颇有狠劲!什么《水浒传》、《帝王图》、《西游记》都是她的拿手之作,尤其是她制作的门神,栩栩如生。将其糊贴在大门,就像真的一样,好似真能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退避三尺。十里八乡的人,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赶来求幅门神图,名气在这杨家埠中可是响当当,年年皆是供不应求。
朽稿、正稿、调色、夹纸、兑版、正色,几千几万次的操作,每个步骤早就已经烂熟于心,她也不图什么名气、钱利,她制年画也是图个喜庆、痛快,一个行当,干了一辈子也就扔不下了。草长莺飞,鸢飞天穹,屋里的年画一摞压着一摞,这年景似很少有人来买年画了,而她仍用那柳木炭和香灰轻轻的朽稿,整日琢磨着时年的画样,一年也不过制个一万来张。
她忽的想到村外面刚装的那个大铁皮盒子,“突突”不到一天,也能自个印个几万来张,那画色彩更艳明,人物更饱满,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不用反复的手印,自然销的也更好。
“那铁壳子比个人还厉害哪!”她不禁噗嗤笑了出来。
虽买年画的人少了,但她的名气仍然很响。区里的、市里的,甚至省城的记者,一波一波的前来采访她,一口一个老师长老师短地采访,也有不少慕名而来求画的。
“贴哪哩?炕头上还是大门上?”她仍习惯地问。
“不不,老师这画要放在玻璃框里当艺术品,做展览用的。”她们不禁笑起来。
“放玻璃框里,当艺术品,这年画也能当艺术品?”她哼哧一声笑了起来,赶忙去屋里取了年画出来。
前几年,这年画摇身一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号更加响亮。那村埠里灰满蛛布的老作坊,又敞亮一新了。那木桌、木板刷着一层油光锃亮的亮漆,四处都是那香的味儿。东西撺掇齐了,可做年画的老工艺人已然不多了,她仍旧静静地在那小屋子用那柳灰、香灰轻轻地朽稿,琢磨着时年画样,一如既往。
不少公司聘她做技术顾问,让她教人手工年画。她踌躇了,心想:“这老祖宗的东西能传给别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呀!”她想传给她女儿,可是女儿争气,留学美国,几年也不回家一趟,不稀得去做年画,去当个手工艺人。她更不乐意去教那些钱迷儿,那些人满心里想的是利而不是画,但她又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便狠了狠心私下单收了个十八岁的女娃,叫“明传承”。
杨秀琴初见传承时,圆脸眼明,似有光照。脑中便浮现出年画上的福娃娃,怀抱鲤鱼,手拿莲花,童颜佛身,戏姿武架,心中十分欢喜,一眼就瞧准了这个乡间女娃,像有缘分牵引似地拉起了传承的手,问道“跟我学画可好?”传承点点头,眼中露出坚定的目光,随着杨秀琴进了门……这闺女也争气,没出两三年,这年画的风格、色彩便颇有曲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杨秀琴欣慰地笑了笑。
咕嘟,咕嘟,大锅里的水热得冒泡,在锅里雀跃。
“传承,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屋外头冷!”杨秀琴连忙喊叫。
她瞥了眼桌上木匣子,紧紧握着传承的手,轻轻地合在那木匣子上。
“师傅—”传承明白了什么,噗通跪在供桌前。
“使不得,使不得。”杨秀琴连忙扶起她。
“跪下干啥,快起来,这个匣子,本就是老辈儿传下来的,你争气,我老了,干不动了,传给你!”杨秀琴将匣子轻轻地放在传承手上。
匣子里不过是帖字和十帖年画,而最新的该是她最擅长的《水浒传》,最上面的一层纸上歪扭地写着四个字:“传承”“归源”。
咕嘟,咕嘟,大锅里冒着水汽,杨秀琴捞起一碗饺子,正正当当地放在供桌的中央,红烛映着中堂,明亮,条墨正格中工工整整地写着九个名字。杨秀琴上了三炷香,又揖了三揖,大锅水汽氤氲,香烛烟袅袅飘溢,盈斥着整个屋子。水雾中,烛光仍旧闪烁,杨秀琴回头盼了一眼,她忽地觉得,那炕头的大胖小子,白白胖胖的,好像咧着嘴朝她笑呢,杨秀琴顿了顿,噗嗤笑了……
【篇四:春节那些事】
每当春节来临,在外工作、学习的游子们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如同大雁般从遥远的异乡,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过年。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春节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听说,准备年货称之为“忙财”,为的是新年讨一个好彩头。我家也忙进忙出地办置年货,这时候的窗台上,当然也挂满了妈妈采购回来的鳗鱼、腊肠、腊肉。我每次看着它们,总是口水直流,还没品尝,就已经感觉到那香喷喷的味道了。
腊月二十三那天,妈妈都会拿着鸡毛掸子将屋里的角角落落打扫一遍,接着将脏衣服、床单都一扫而光,连那么重的窗帘都不放过,全部洗得干干净净的。真是做到了窗明几净,清清爽爽迎接新年。
二十三是小年夜,每户人家都香烟缭绕。供桌上摆满了好酒好菜,点烛梵香,祭拜祖先,保佑平安。
大年三十吃年夜饭,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日子了,那天我们一家人围着一桌的美味佳肴,大人们品着甘甜的米酒,我则喝着爽口的饮料,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极了。那一晚上,燃放的烟花此起彼伏,夜空中灿烂无比,美丽极了。
正月初一开始走亲访友,恭贺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张灯结彩。之后,新年差不多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我的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却要开始了。
春节是美好的,可是一眨眼,又在我的无限欣喜中过去了。盼望着,下一个春节……
【篇五:成长告诉我】
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吹着,虫儿仍然细碎而尖锐地嘶鸣,夜幕下的田野一如既往地沉默着。一切,仿佛从未改变。
我独自走在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浮躁,只有微凉的风陪着我,陪着我回忆,回忆曾经在这里许下的誓言,曾经在这里扬起的笑脸。那时的我壮志凌云,那时的我无畏无惧,那时的我很认真地相信,相信灰姑娘一定很幸福,相信童话最完美的结局一定是从此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什么都可以得到;相信爸爸回来时一定会带给我所有我想要的,相信姐姐一定会在我生病时照顾我,失落时安慰我;相信好人一定会长命百岁,坏人一定会遭天谴;相信一切人们构建的甜蜜的梦,相信一切美丽得不真实的故事。
后来呢?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想着。过去的事浮光掠影地闪过,见过的一张张或慈祥或狰狞的面孔,做过的一件件或正确或错误的傻事,遭到的一声声或嘲笑或打击的言语,受到的冤枉与误解,许下的承诺与盟誓,路过的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
不再解释,不再澄清,亦不再反击,反正我问心无愧,无足轻重的小事不值得挂在心头。总是期待会有个人知我、懂我,可是,这只是停留在自己期待上。越来越多的事让我明白,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多么大,不再自欺欺人地幻想着;明白童话固然很美,但童话不是现实,人不能完全生活在童话中,但更不能完全生活在现实里;明白从来都不是胜者强,而是强者胜;明白别人拥有的再多,不管你怎样羡慕嫉妒恨,都成不了你的,所以不必对那些人卑躬屈膝;明白自己的事情不要老想着让别人帮你做,那还不干脆让别人替你活;明白理想若不勤擦拭,只是摆在供桌上,早晚那上面会灰尘厚铺,蛛网密结;明白努力了不一定会有收获,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想到这,笑了笑,一个人精神信仰的成长,才算做真正的成长。起身,慢慢往回走。
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吹着,虫儿仍然细碎而尖锐地嘶鸣,夜幕下的田野一如既往地沉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