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荣明耻的作文

【篇一:知荣明耻,成就人生】

《中庸》有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正如这书中所言,标榜荣辱,才能成就勇敢的人生。

知荣明耻是一种美德。这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散发着厚重的文化气息,闪光着千成年来智慧的光芒。如春雨般,滋润了一代代人干涸的心灵;如微风般,抚平了一道道细微的伤口;如同那天际翱翔的雄鹰,带着梦想搏击长空;如同那水底欢快的游鱼,载着憧憬纵跃龙门……

正是这荣辱心,才有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长天一吧。他知荣明耻,懂得清正廉洁是荣,谄媚权贵是耻。于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诗篇万古流传,他的高风亮节名垂青史。

正是这荣辱心,才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陈词。他知荣明耻,懂得改革变法是荣,奴颜婢膝是耻。于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事迹家喻户晓,他的冲天豪气流芳百世。

太多太多的历史人物用他们的个性和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知荣明耻”,而他们本身就是这个概念最好的解答。

知荣辱,才有屈原汩罗江边永久的回音;才有苏武胡地杖节牧羊不懈地坚持;才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节操;才有陶渊明“不为五斗折腰”的旷达情怀;才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满腔爱国之情;才有夏明翰“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坚定的革命决心……

然而在现代这个利益和欲望相裹挟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失去了最原始最本质的美德——荣辱心,而沦为了现代社会的牺牲品。多么可悲的现实,多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还在这样一个社会大漩涡中久久沉迷而不愿清醒呢?余光中的诗说得好:“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我多么希望我们的社会少一分狂热的躁动,多一分诗意的静寂。

携带一颗荣辱心,在名与利的浮华战场上,高举新风尚的大旗,用正直之剑刺穿虚伪的假象,击碎眼中虚幻的蜃楼,让知荣明耻成为保护自身的盔甲,用新风尚吹奏胜利的号角!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笑指万户侯。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我们这群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主宰着未来的命运。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荣辱,树立新的风尚,成就下一个不朽的成功!

【篇二:知荣明耻】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珠玑名言。厚重的五千年文明史,承载着华夏的兴衰荣辱,英雄的成败得失,百姓的喜怒衰乐。浪花淘尽,中华人民正是依托强烈的荣耻观来维系自身的价值,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

掩卷而思,冥冥之中一个个历史人物在眼前复活,岳飞精忠报国,血染一阕《满江红》,荣也;秦桧“白铁无牵铸佞臣”耻也;屈原忧国忧民,汩罗江纵身一跃,荣也;吴三桂私放清兵入关,只为一已之私,耻也。杨靖宇将军捐躯于东北莽莽密林皑皑白雪,荣也;汪精为卖国求荣,叛国投敌,耻也。

再观身边人和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解决了国人吃饭的问题;“神舟六号”剑指苍穹光照华夏;乡村医生李春燕把青春献给了贵州苗寨人民;皆荣也。公交车上带病老人苦苦哀求旁人能给他让个座位;世界上有三个国家用中文告诫我国旅游者“请勿大声喧哗”,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卷走了几十亿美金出逃他国,皆耻也。

知荣明耻,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吾辈莘莘学子又应如何做起?从何做起?

今幸有胡总书记之“八荣八耻”,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嵩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之间,团结互相与损人利已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已为我指明了道德和价值的取向。现代社会倡导的和谐社会基础就是“八荣八耻”的内容,既是做人的道理,又是社会的义务。看是大事,但都有是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那怕是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哪怕是在路上捡起一片纸屑扔进垃圾箱里,只要是我们所能及的,我都有会努力做到。“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成为公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标杆,成为社会主义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的卡尺。

一个民族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不仅仅需要富足的经济条件,更需要“彰善痛恶”的精神。“八荣八耻”是传统道德的取向,是中华文化之宝,中华社稷之基,是民族之魂!

牢记“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每一个都有任重道远!

热门推荐
1感动的作文
2坐在母亲的背后
3夏日的风采
4老师,我拿什么来爱你
5最好吃的东西
6“黑乎乎”第一次出门
7暑假去看海的作文
8大自然的声音
9我的小仓鼠
10舌尖上的爱
11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12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13我尊敬的老师
14三年级看图放风筝的作文
15青海湖的静
16傻妞
17写家人像什么动物的作文
18读《资治通鉴》有感
19万里桥西——草堂
20我与书的故事
21保护地球
22依赖着这日子
23与美相伴
24我学会了背书
25长沙的秋天
26鸡年抢食事
27滨江小城
28走过四季
29心儿怦怦跳作文600字
30那一抹绿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