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锣鼓的作文

【篇一:秋天的田野】

秋姑娘穿着金色的衣服,来到人间,她走到田野里,田野立即换上了新衣服,欢迎秋姑娘的到来。

看,稻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金色的表演服装,欢快地跳着优美的舞蹈,不时喊着“欢迎,欢迎!”的号子;豆荚们咧开了笑脸,噼里啪啦地敲着锣鼓,里面的豆宝宝争先恐后地蹦跳着出来,要看一看美丽的秋姑娘究竟长什么样子;高粱长得是那么苗条,它们扎着火红的小辫,含羞地低下头,总认为自己没有为人们做出什么贡献。秋姑娘劝她说:“你可以用来酿酒,你的用途可大着呢?”当秋姑娘看见田野里最年轻、最可爱的小草弟弟时,温柔地俯下身,在它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送了它一身可爱的新衣服。接着,秋姑娘不知道和小草弟弟讲了什么悄悄话,笑得小草弟弟前俯后合;辣椒举着喜庆的红色烟花笼,欢迎秋姑娘的到来。

秋天的田野多么迷人啊!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篇二:古巷新韵】

离姑奶奶家不远处有一条巷子。高高的梧桐,青黑的石砖,密密的青苔,那是一条承载着时光的巷,在我记忆里它仿佛静静地伫立不动……

那巷曾是儿时我的乐园,巷子比较偏僻,几乎没什么人来,石砖的墙缝里钻出来的小花小草,采几朵别在头上,也可让其他同龄的小女孩羡慕上个半天,这往往是我最得意的时候。

巷子尽头有一扇门常常是紧闭的,上面贴着门神的年画,微微也有点儿北京四合院的韵味。院子里的高大梧桐,浓荫匝地。父母总是不让我靠太近,我却背着他们趴在门上探个究竟,门里时不时传来“咿咿呀咿”的唱音。

哦,那是戏院,专唱老长沙花鼓戏的。

“打锣打到林家溪,三老倌找我报消息。林十娘今天清早起,放出来鸭子又放鸡,我正要找她去讲理,林十娘迎面笑眯眯……”有人在唱戏。阳光透过高大的树冠,浅浅斜斜地挥洒下来,投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像是一只只被定格了的蝴蝶。我听得熟悉,听得入迷,都是极有韵味的湘音。

听一会戏,唱戏人休息时,我再四处走走,巷子里还有虫、蝉脱、知了、蟋蟀……蝉脱我是不怕的,不像那些小女孩,儿时的我更像是个野丫头,会用树叶吹出声响;辨得哪几种果子是可以的,哪些是有毒的;会用树枝做成弹弓,会捡虫子吓那些小女孩。可以说,在巷子里,有我童年的欢乐。

但是,我还是比较爱凑热闹,锣鼓一响,我就会凑近去听戏。心里总是记挂戏里唱到的一些故事。不知蔡九哥打着铜锣是否说服了林十娘,不知刘海砍樵是否遇到了狐仙,不知薛平贵是否回到了窑洞,只听得锣鼓戛然而止,唱的戏结束了。我抬起头看着纷飞的桐花,才想起手中刚刚采的小花都忘记插到头上去了!下回将会有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于是第二天又早早地来,来到巷子的尽头,在桐树阴下,静静地听……

后来,我便很少去姑奶奶家,很少去看那条巷子,但那听戏的意蕴却一直留在记忆里。再回到那里,又是五年后。可惜,那条巷已经与记忆中完全不同了,秋风肆意,看着怪冷寂的,紧闭的门不知何时敞开了,年画被撕了下来,落在地上,看着年画上门神的脸,我的心仿佛也被秋风撕开了一个口子,冷风呼呼地灌进去,冷得发颤……

前不久,姑奶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那条小巷改造了,那个戏院已经修葺一新,设为文化传承保护站,还可以对外招收业余学习的学生。接到电话我特别兴奋:古老的小巷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篇三:潮汕的春节】

潮汕的春节是以拜神祭祖,辞旧迎新为主的,听上去比较刻板,但却丝毫不逊色。

腊月二十三开始,潮汕年味便愈来愈浓,人们开始忙着大扫除、贴对联、贴窗花,以在过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在外地工作的人大多都回到了家中,潮汕变得热闹了起来。这时商店已经开始有鞭炮可以买了,满大街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小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笑声。

除夕真热闹,家家都赶做年夜饭。年夜饭多以火锅形式呈现,五花八门的丸子:墨鱼丸、猪肚丸、猪肉丸、兔肉丸、大名鼎鼎的潮汕牛肉丸……还有各式各样的海鲜:墨鱼、鱿鱼、花螺、血蚶、虾蛄(濑尿虾)、鲍鱼、大龙虾……琳琅满目、一应俱全。有时还有生腌海鲜做配菜,经典的便是生腌螃蟹,当螃蟹被酱油浸得色如翡翠而又晶莹剔透,并有了些辣味,可谓是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吃年夜饭时可要“收敛”一些,因为还有一波美食将要来临:当人们在守岁时总会放些糕点做夜宵,常见的有种类繁多的粿,还有一半是甜,一半是咸的双烹粽子……整个除夕,潮汕都十里飘香。

正月初一,大人们到亲戚家里做客。小孩子们也会兴高采烈的跟着大人去,去的原因是拿那笔小财富——压岁钱。

正月初六左右,潮汕的春节又迎来一个高潮。这几天是要“迎老爷”的,迎老爷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队伍抬着八抬大轿,抬着老爷游遍村里的大路和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包括标手(扛标旗的),牌手(举牌的),轿夫,乐手组成,当队伍来时,会从远处传来鼓声,每家的男女老少都会走出来观看,全街都会放起爆竹,震耳欲聋。

当迎老爷队伍,走到你眼前时,你会发现,这是由几百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有敲锣打鼓的、有英歌锣鼓表演的、间有唱潮剧角色的……最吸引人的便是舞英歌的:有红脸红须的杨志、黑须满腮的李逵、和尚装束的鲁智深……队伍中必有一人扮时迁,手执布制长蛇,穿梭腾跃,交流舞姿动作和舞蹈图形信息,前棚舞蹈队伍表演时,敲击着木棒和小鼓,伴随着“冬冬喳,冬冬喳,冬冬喳”的英歌锣鼓节奏,紧凑迅速地以优美的舞姿,演绎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

正月初十后,潮汕变得清淡起来,学校大都已经开学了,大人们又开始工作了,不知不觉中,一个年味十足的春节又过去了,迎来的又是新的一年!

【篇四:爷爷的凤凰琴】

爷爷拥有一个特别稀奇的乐器,叫做凤凰琴。这种琴起源于日本,但中国制作凤凰琴已有50多年历史。凤凰琴的品种以弦数分为四弦、五弦、六弦和七弦的四种,爷爷的凤凰琴就是只有四根弦的凤凰琴,这种弹奏难度最高,因为这种琴很多音调都必须自己通过控制按压的力度才能出现。

爷爷特别擅长弹奏这种乐器,我也很想知道爷爷是如何学会弹奏这种独特的乐器的,在爷爷年轻的时候,本来生活就很忙绿,物资比较匮乏,在没有老师没有教材的情况下,爷爷自己学会了弹奏凤凰琴,后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下,学会了很多乐曲。爷爷弹奏的乐曲总是蕴含着很多爱国情感的歌曲,像《我的祖国》、《东方红》等,爷爷弹奏的时候也是格外投入的,包含着他对音乐的极大热情。我仿佛看到了他内心里对祖国的万千热爱,以及从一个饱受折磨的时代一步步走向小康的艰难历程。

弹奏这样的凤凰琴,必须利用像甲片一样的东西。但是爷爷节俭惯了就用自制的甲片弹奏。爷爷通常会将用完的塑料桶裁剪成一个一个的甲片,说来也神奇,这些简陋的甲片与琴弦碰撞就会发出悠扬的音符。听奶奶说,这件凤凰琴是爷爷最宝贵的宝贝,爷爷总是在午后的阳光下弹奏着凤凰琴,不断地学习新的歌曲,风雨无阻地练习着。

今天爷爷又弹起了凤凰琴,弹奏的歌曲是《丰收锣鼓》。我们这些晚辈们都在爷爷的身边看着他全身关注地弹琴。优美的琴声在房间里回荡着,荡起了所有人脸上的笑容。这首《丰收锣鼓》开始的时候热烈激昂,像是告诉全世界丰收的喜悦。中间的时候却音风突变,变成了一段段柔情的音乐,又夹杂着缕缕悲伤,像是在苦诉一年来的心酸苦楚。最后一段乐曲也是欢快的,即使经历过这么多风风雨雨,人们永远不会迷失,有收获就有喜悦,爷爷的凤凰琴弹奏最终在全家人的掌声中结束。

【篇五:我家幸福年】

喧天锣鼓,迎来了属于中国人的节日—春节。做馒头、挂灯笼、贴春联、放爆竹……浓浓的年味便在我家渲染开来。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感动,一阵阵幸福。

幽幽书香伴新春

放假了,我终于能无拘无束地畅游书的海洋,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这个寒假,我看了《简爱》、《红楼梦》等世界名著,也看了《哈利波特》、《草房子》等少儿读物。难忘,与书一起度过的每一分钟,有过伤感的泪水,有过会心的微笑。我爱读书,爱它的故事引人入胜,爱它的人物个性鲜明,爱它的知识丰富多彩。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书让我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书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文化味的节日。

轻松旅游迎新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利用这个假期,放下书本,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我和父母一起去了美丽的浙江安吉。在安吉,我们拜访了的HelloKitty的闺房,参观了她粉嘟嘟的美丽花园、温馨浪漫的装饰让我目不暇接。我们还参观雄伟壮观的江南天池,一洗如碧的蓝天,清澈无暇的湖面、让我务必陶醉,在天池边上,我还参与了山顶滑雪项目,在山峦翠竹之间,在皑皑白雪上如风一般飞过,这感觉让我终生难忘。

观看舞龙闹新春

节日的老街,到处都洋溢着的浓浓的年味,划旱船、踩高跷、锣鼓喧天,热闹无比。最精彩的要算舞龙表演,就见十多个年过半百的老爷爷老奶奶,身穿黄袍,精神矍铄,举着一条金光耀眼、威风凛凛的长龙,伴着锣鼓的节奏,时而摇头摆尾,时而盘旋上升,时而匍匐前行,时而迅疾穿梭。最扣人心弦的一幕出现了:舞龙头的领队仰躺在地上,背部着地,后退着往台阶移去,只见他傲起头,弓起身,一层一层台阶地往上移动,手中的龙头还在不断舞动,就如蛟龙出海……在场的观众都赞不绝口,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今年的春节收获满满,它将成为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永远珍藏于心中。这就是我家的幸福年!

【篇六:古筝——我的好伙伴】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门艺术,它们不计其数。但是只有古筝,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年前,我踏上了古筝之路。记得第一次上古筝课时,老师先教了我关于古筝的许多知识:古筝一共有二十一根琴弦,有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低音、中音、高音和倍高音……接着老师教我《小燕子》。刚开始,我优柔寡断,分不清哪根弦哪个音,只能乱弹一通。

老师鼓励我说:“不用着急,慢慢来,总会学好的。”听了老师的话,我决定用心来学古筝,转眼间,我就到了七级。

一天傍晚,我考试考差了,迈着沉重的步伐去花园散步。草丛中,我突然看见那架古筝,他似乎在邀请我一起度过这个夜晚。我的身体不受控制地走到古筝前坐下,情不自禁地弹起了《丰收锣鼓》。我看见了农民们丰收时节的快乐与幸福。渐渐地我的心不再那么烦躁了,反而变得十分轻松。我轻轻地抚摸着心爱的古筝,心中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轻松自在。多么宁静的夜晚!

不管心情好坏,我都会和古筝谈谈心,古筝与我已经形影不离!我爱上了这个好伙伴。

【篇七:跑马灯】

每年元宵节,我们瞻岐镇会进行闹元宵活动,每个村都会有各种传统表演节日。今年我们姚家村表演的节目是跑马灯。

跑马灯是由五匹马和一个大头和尚组成。5个小朋友分别做黑马、绿马、红马、黄马和白马。我幸运地参加了表演,做了一匹黑马。

平时训练时,当锣鼓敲响,我们便紧跟在大头和尚后面,五匹马儿就要围成一圈跑起来。当锣鼓的节奏越来越快时,我和白马互相穿梭,红马和大头和尚互相穿梭,绿马和黄马互相穿梭。最后,大锣“铛”的一声,我们五匹马儿在原地转个圈,五匹马儿碰一碰。这个节目看起来简单,可是表演起来却很累。没有几分钟,我们几个孩子就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但是大家都没喊累,一直咬牙坚持着。

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元宵节走灯活动提前了,3月3日那天我们都化了妆,穿上了漂亮的表演服,个个都像电视里的戏剧演员。我们沿着瞻岐大街一路表演,观看的人不停地给我们鼓掌,为我们叫好。我的心里可兴奋了。

跑马灯虽然很累,但是很好玩,又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真希望明年的元宵节,我还可以去表演。

【篇八:家里有个小财迷】

我有一个小表弟,他有着炯炯有神的双眸,一对儿颇有喜感的招风耳,两条柳叶吊梢眉,高高的鼻子下长着能说会道的小嘴巴,粉扑扑的脸蛋上有些细小的雀斑,肉呼呼的小手总是挥舞着,可爱极了。他还是个十足的“小财迷”呢!

他一看见大家买东西找来的“毛毛钱”就高兴地露出八颗洁白莹亮的小板牙。他最爱抱着他圆润的小猪存钱罐,摇一摇,每当听到“叮叮当当”的硬币作响,他的嘴就合不拢了,憨憨的傻笑着。

一天下午,我去他家找他玩,进门看到他坐在沙发上,倒出小猪存钱罐里的“积蓄”,眼睛露出了饿狼似的绿光。换鞋时我听见他数“一块……五块……二十九……六十二……九十四……”天呐,他还有个“小金库呢”,什么时候攒下这么多钱啊。我得一探究竟,换好鞋我一个健步冲过去,他见我来了赶紧将他的“财宝”用手护着。我定睛一看,一毛的、五毛的、一块的,最大面值是五块的,然而目测五块的只有三四张。这么多“毛毛钱”集成的巨款,我真是感叹自愧不如,佩服的五体投地啊!这个小财迷,一定是从好几年前就开始筹备建造他的“金库”了。

除此之外呢,这个小财迷还尽其所能的扩充自己的“金库”。爸爸妈妈要买东西时,他紧紧跟着,不放过找零的分分毛毛。过年时,他穿着喜庆十足的花花绿绿的新衣,大摇大摆的走来,左手拿个铁盘子,右手攥着竹筷子,美其民曰“锣鼓”。他拿着自制“锣鼓”精笑着说:“来来来,我要表演个节目,大家没钱的捧个人场,有钱的捧个钱场,机会难得啊!”唱完跳完,他拿着锣鼓,像江湖艺人一样开始收取表演费。守岁钟声响起时他扑通一声给家里的长辈行了个“磕头大礼”,又获得了爷爷奶奶的压岁钱。

哦,我的财迷表弟!

【篇九:龙灯】

一场寒雨,冲散了昨夜的喧嚣,天刚蒙蒙亮,孩子们便已被大人从床上拖了起来,给家中长辈拜完年,拿着红包,还未来得及拆开,便要到厨房中沏茶,茶香袅袅,白气与远处的锣鼓声声相缠绕。

“咚咚,咚咚咚咚锵”,鼓声渐渐向我逼近,可越近,却又越听不真切。身旁的鞭炮不知何时已被点燃,在噼里啪啦的火光声中,逃离了父母桎梏的孩子们举着灯笼走在前头,宫灯纱布交错,走马灯,琉璃灯,兔子灯,绣球灯,龙灯……都是庙前摆的些小玩意,小孩在家里敬完了茶,便都去寺庙抢了灯笼来,今早走在龙头前给乡亲们拜年,之后灯就挂在了屋檐上,直到十五日晚,再取了下来。“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庙前的灯笼,似总比店里卖的更亮堂些,许是沾了佛光之故吧。

灯之后,跟的自然就是龙了,依旧是往年的曲调,可舞的龙,却有了不同,比去年的精细了。身上的鳞片,随着舞动,似也看不太清。踩在鞭炮碎屑织成的红毯上,新鼓,新龙,舞龙的人,却早已是旧识。

小学时,对舞龙是不甚有何兴趣,可年年回乡,见到的都是这龙。于是,便也对龙产生了别样的情感。加入小学的龙狮队,龙蝶舞,穿金钱,转八花……隔三差五就出去比赛,练习时也是更加刻苦。对于技巧,自不必说。可日日夜夜的练习,我对龙狮的感情,却也渐渐的淡了下来。

如今的我再看眼前的龙,却不禁暗暗摇头,许是见到过许多专业比赛,乡下的技巧,实乃平平无奇,舞了一阵,龙拜年最尾,做了三叩首。到了屋里,以龙头往下依次坐下,主人家端上茶来,舞龙的都是村里乡亲,平时聚在一起练习,大多都为女子。即使我不常回家,人,也是都认了个七七八八。可对于舞龙头的那个男人,我却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他家离这里有十多公里路,他不住在这个村。

每一年,尽管是如这样这样寒冷的雨天,却仍然会在大年初一时,带着黄金色的龙,赶半个时辰的路,来到这里。平时,也是他带着其他人训练。年复一年,我仍是不知他的名字,可他带来的锣鼓铜钹,让原来对龙狮不甚了解的人,却可以用这种形式,把文化传承下去。注重的,不是绚丽夺目的技巧,而是人心底,对传承的敬畏。

舞龙人渐渐远去,屋里喝剩的茶余香缭绕,直到过了转角,那点金黄终是不见,可锣鼓声声,却在心中响起。

【篇十:紧张的一天】

一声声锣鼓在耳边响起,一个个矫健的身影走向操场,今天是我们的运动会。

宏伟的开幕式结束后,接着就是50米短跑了,一个个运动员怀着紧张而又迫切的心情走出场来,准备应战!

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像一个个离弦的箭一样在操场上飞奔着……就快到我了,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三、二、一,瞬间,我的紧张心情达到了极限,心似乎都快要跳了出来。“砰”,我冲了出去,但最终还是没有其他人快,只拿了第三名。

男子跑完后,就该女子跑了!我们班的包心怡满怀信心地站在起跑线上。开始跑了,包心怡就像风一样跑完了全程,不出所料,拿了第一,全班欢呼起来,不爱笑的班主任今天也露出了微笑。

下午,举行了接力赛,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班只拿了第三,心里有些烦闷。

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告诉我:“团结精神很重要,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努力,这才是运动员的精神。”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妈妈的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就是我的紧张的一天。

热门推荐
1于细微处见丰富
2我和福娃
3可爱的大熊猫
4考试的作文
5桥读后感
6这件事真让我愧疚
7移居太空历险记
8我的老师
9打疫苗
10乡村生活
11鲤鱼壁画
12二十年后的家乡
13有一种爱叫“高科技”
14龟龟赛跑
15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16那是一次特殊的尝试
17桂花香·柿子红
18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作文
19借外物成充盈人生
20没有姐姐的一天
21小鸡不见了
22微信
23愚人节
24科比离世的作文
25击鼓传花
26同学我想对你说
27难忘恩师
28倒春寒
29母爱
30迎接春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