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南锣鼓巷的作文

【篇一:2019,祥子在北京】

祥子冒着雨走在巷子里,“今天又、又骗得了几毛钱,正、正好买酒。”他喝着酒,抽着黄狮牌的烟,倒在巷子里,不一会儿就打起呼噜。

他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红绿灯杆子上,而不是巷子里的残垣断壁上。他恍惚地站起来,看到昔日的四合院变成了高楼大厦,他曾睡的那个巷子变成了宽阔的街道。街市上到处是霓虹灯、红绿灯。各个店铺招牌上冒着光,人们穿着皮鞋和整洁精致的衣服。这是哪里呀?……祥子四处打听,原来这座城市由北平改名为北京,现在是2019年的7月份。

祥子仍迷茫的在街上走着,火辣的太阳把他烤得汗流浃背。及至到南锣鼓巷,有工作人员拦住他,“喂,这不是祥子叔吗?现在南锣鼓巷在开展“老北京风情游”,需要拉车的,你赶紧去办理手续吧!”

祥子办完手续后,领到了一张卡片(身份牌)和一辆洋车。正面印有他的基本信息,下面还有一堆乱糟糟的黑点,现在是2019年了,我怎么一睡就是几十年呀?祥子心想,看来我又得拉车受苦了。

祥子问管理员:“我这是要拉谁?是散客还是包月?”管理员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说:“祥子叔,现在人人平等,你不必受压榨和欺辱,你昂首挺胸的干活就是了。还有,你现在是名人特受欢迎。”接着管理员指了指那些乱糟糟的黑点,“别人给钱时,你让他扫一下这个就OK了”。祥子不懂OK什么意思,还纳闷付钱竟如此神奇,不管怎样,他拉着车走了。

游客们听说祥子来拉车了,纷纷来坐他的车。祥子除了吃饭,一天基本都在工作,游客一边坐他的车,一边听讲解员讲述南锣鼓巷的历史。祥子拉完一趟后,游客拿出手机扫一扫,爽快地付了钱。没有一人摆臭架子。祥子疲惫不堪的回到总务处,工作人员说:“祥叔,你跑了15趟,一趟40元,总共600块!”当祥子收到钱时,激动的手抖起来。他在食堂吃饱晚饭,逛街时看到一位土豪开车向他冲过来,就赶紧躲避,但土豪刹了车,让祥子安全地过了路口。

祥子心满意足的想:“北京城的世道变了,不仅科技发达,而且北京人还不欺负穷人,人人平等!照这样下去,我一定能成家立业,过上好日子!”祥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篇二:北京印象】

四月份的一个周末,跟一群朋友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和计划,终于开启了旅行的第一站-北京。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车。

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时间,我们选择了晚上出发,满满的期待和愉悦已经冲走了睡意,坐在火车上,我们十几个人排坐在一起,或打牌或畅聊,在不影响他人休息的情况下,尽情的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放纵。

清晨,天蒙蒙亮,列车到达了北京站,一众人抓紧洗刷吃了早餐便开始了一天的行程。

第一站去到了清华北大,在名校中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整个人都沉醉其中。去的那几天赶上有毛毛雨,不过幸好报道的暴雨并未降临,才让我们有了这场难忘的记忆。

之后便是圆明园,为了寻找历史课本上的古迹,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了好久好久的路,一边拍照赏风景,一边有些期待见到真迹的那一刻,的确很感慨。

早起看过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夹在人群里透过一堆的手机单反,感受这份别样的庄重。傍晚穿过南锣鼓巷,吃到了正宗的炸酱面,也去看了后海的波光粼粼,以及靠在岸边上的有故事的酒吧。王府井小吃街汇集了各地人员,熙熙攘攘,南来北往。

每一站地铁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友谊,感谢这趟旅行,让我们互相鼓励陪伴,让这段青春回想起来都会闪闪发光。

【篇三: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随着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国将政府迁至了上海,转而将北京打造为多元化宜居城市。东城区和西城区将被改造成北国水乡旅游区。主要交通工具将变为船和私人飞机。由于私人飞机的普及,地铁也被变为地下河。

新城的建设工作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起初尤其是老胡同中的居民意见很大,但见到浮空四合院时心也为之一颤,人们陆续搬进了天空中的四合院。

明天,这里就要被淹没了。我轻抚着故宫,信步走到南锣鼓巷。整齐的街道上除了我空无一人,灰色的瓦似乎都哀叹着自己的身世。店铺几乎全部被搬空,只有一家古玩铺正进行着最后的促销。

最后三件,买了吧。店主上来询问。我看了看,一件是青花官窑瓷瓶,还有一对手串。我于是掏钱买下。店主的神情忽然一暗。这代表着南锣鼓巷的商业活动到此为止。说不定我还会在史书上被留下两笔。我赶忙抱着瓷瓶往回走,但见眼前仿佛是一片废墟。长疯的野草从砖缝里长出来,破败的院墙上挂满了星星点点的野花,某个小胡同的深处,再也看不见打牌的,但见一张石桌上空摆着一局残棋,巷口横着一辆胡同游三轮车,我的头顶正动工修一座游船码头。我想不通为何要让北京的精华毁于一旦。

我走出巷子,坐着私人飞机,但见惊涛骇浪如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水漫入店铺中,花园里,整个东西城变为汪洋大海。

若干年后,京城不再缺水,生态环境也达到宜居标准。与老友换上潜水服,漫步南锣,或在工人体育场泛舟成了时尚。我却不忍再去东城或是西城,只顾在环城大堤上望洋兴叹。

北京还是以文化换来了宜居。我的故乡,也一并沉入了那片被称为北京湖的地方。

【篇四: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这座城市改变了。海风吹进窗户,吹在我刚从睡梦中清醒的脸上,望着外面蓝天白云,我深吸了一口气,是那么清新,使人舒畅。

这样的空气使我联想到了二十年前的北京。雾霾笼罩在天空中,人人都离不开口罩,人们每天的生活竟全在雾霾中度过。直到有一天,京城的政府终于决定搬到海上,那里空气好,环境好,有风又凉快,是宜居城市的首选,大家有多么盼望啊……

“妈妈!早餐都准备好了,快来吃吧!”女儿的叫声把我从回忆中拽了出来。我接过智能房子准备好的早餐,边吃边呆呆的看着窗外,看着那可以在海面上随时穿梭的房子,随时可以达到想要到的地方。

“妈妈,今天可以带我去玩吗?我想去一个我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我回过神来,端起杯子喝完了最后一口咖啡说:“好啊,妈妈带你去……去……南锣鼓巷吧!”我把地名输入进房子里,它便把我送到了那里。

打开房门,对着我们的便是海上通道,我微笑着摸了摸转过身看我的女儿,对她说:“去吧!”半圆的玻璃窗,海面上的浮垫,轻松几步就到达了南锣鼓巷的入口。乘坐着电动小飞车,我和女儿俯看着南锣鼓巷的全貌。“那里的人好多啊,是什么地方啊?我们降下去看看吧!”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个接一个的精致大楼,机器人便出门在门口。我不禁叹息道:原来的灰砖青瓦呢?居民们闲谈的声音呢?这里原来是喝茶、聊天、发呆的好地方,哎!我轻轻拉着女儿的小手,女儿呆呆的望着我,全然不知我在想些什么的样子。我对她说:“原来这里总是传来一阵阵吆喝声,好多孩子们都一拥而聚,人人手上一个棉花糖,糖葫芦,谁要是有一个,走在路上都美滋滋的!”现在又望向平房留下的砖瓦,被海水冲刷着,文化呢?只顾着环境空气的重要性,竟忘记了我们的传统。

走出了南锣鼓巷,沿路看到了残缺的故宫,圆明园,我又不禁叹息,我的想法,她是不会理解的。海风又吹在我脸上。

热门推荐
1我有一个想法
2语文无处不在
3错别字
4最是那一低头的文明芬芳
5我的小秘密
6暑假生活作文
7狮王读后感
8英雄不问出身
9惹人喜爱的小白
10有你真好
11秋思
12美丽的秋天
13怀念姥爷
14快乐的节日
15温暖的味道
16我的学艺路
17家乡的小河
18妈妈,您听我说
19月光下的村庄
20美丽的银杏树
21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22公交车上的“最强大嘴”
23我的父亲
24我眼中的诸葛亮
25关于微笑的作文
26菊花
27机械化的内心
28二十年后的聚会
29那段美好的时光
30石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