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笋干的作文

【篇一:我们家的老物件】

【篇一:象牙】

陈羿翰

我的太爷爷传下了这样一件宝物--那就是象牙。

它的样子非常漂亮:它通体雪白,中间有一个小孔,就像一个扣子在扭动着一样。而且象牙身上有斑斑花纹,就如同鱼儿的鳞片。更奇怪的是发生了,用手电筒照一下象牙,上面竟露出了血红色的痕迹,真神奇,让人赞叹不已!这个象牙还非常光滑,像极了一面圆圆的镜子,真美丽。

这块象牙是从西伯利亚冰川底下发现的,被挖出来后,然后拿去加工,再被别人拿出来拍卖,最后我太爷爷收藏了这块象牙。于是,过了很多年,就成了我家的宝物。

我看着这块象牙,仿佛看到了太爷爷正欣赏着这块象牙,然后轻轻地挂在脖子上,安详地坐在床上。一边看着这块精致的象牙,一边啧啧赞叹,心里非常快乐。最后把它小心翼翼地拿下来,放到桌子上……

我爱这块象牙。

【篇二:米筛】

楼治罕

刚见到这个物件的时候,我对它很陌生,后来才知道,它叫“米筛”。

米筛呈圆形,由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竹片编成,外头箍着两圈,是高起的边。背面的十多根竹条纵横斜交错,形成了一个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还有毛笔字“一九八〇楼元银办”。呀,它比妈妈的岁数还要大呢!米筛的正面,竹条更细,留的缝隙只有2毫米左右,真细密啊!妈妈告诉我,米筛原来应该是绿色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就变成棕色的了。

米筛,顾名思义,是用来筛米的。原来,当时给谷子去皮的机器落后,米中常常夹杂着糠和谷子,人们把米放入米筛中,端着米筛一圈一圈地转,把糠和谷子都推到上面,去除就容易多了。我试了试,感觉米筛一点儿也不听使唤,米都转不起来。

现在,去超市买的米都是免洗米,早已不用米筛了,那米筛还有什么用?奶奶用米筛晒笋,晒干菜,它成了一个晾晒的容具。现在正是春季,阳光暖暖地照着,窗台上,煮熟的笋干很整齐地码放在米筛上,在阳光下散发着清香。

【篇二:美味的肉蟹】

星期天,一大早,爸爸说要烧肉蟹。我一听肉蟹,心里美滋滋地想:今天有大螃蟹吃了。等到爸爸买菜回来,我一想到有螃蟹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上去帮爸爸拿菜,还不停地翻动着袋子,咦?大螃蟹呢?我疑惑地问爸爸:“你不是说今天烧螃蟹吗?”爸爸一愣说:“我没说烧螃蟹,再说现在也不是吃螃蟹的季节。”

“那你早上说今天要烧肉蟹的呀?”“哦,肉蟹是肉蟹,不是螃蟹。”说着,他拿出了另外一个袋子,里面有几个骨头。爸爸说:“这是猪腿上的软骨,肉蟹是我们这边的一种说法,这种肉可好吃了,今天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美味。”

我一边走上楼,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不就是肉骨头吗?看你能烧出什么美味。”过了一会儿,楼下飘来阵阵香味,我赶紧跑下楼。看到厨房里满满一大锅的笋干肉蟹,香气四溢,勾出了我肚子里的馋虫。可是爸爸说,还要再等一会,我只能流着口水,耐心地在旁边等着。

终于开饭了,我赶紧尝了一个,真的很鲜美,连肉汤都很鲜美。妈妈看到我去盛第二碗饭时,惊讶地说:“今天怎么吃得这么快?”“因为今天的菜很美味!”

肉蟹可不是螃蟹,而是爸爸的拿手菜——猪腿软骨。

【篇三: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恕我直言,春节就数我老家福建莆田最为热闹。

春节未到,人们就纷纷走街串巷。有老有少,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挤成一片,炸开了花,真是好不热闹!

广场上一阵吹拉弹唱,炸开了锅。可你细细品,便能听见一段段悦耳动听的曲调。“看,那边有人在唱戏。”我惊奇的发现,扯着嗓子喊。好奇的本能促使我围了过去。哦,原来是有人唱“莆仙戏”(莆田特有的戏种)。隐隐约约记得,那天唱的是《状元与乞丐》。具体说词我记不得了,大意是:俩表兄弟文龙文凤,有一天,遇见个算命的说,将来文龙是当状元的料,而文凤只能当乞丐。后来文龙的母亲就惯着文龙,而文凤的母亲却对文凤严厉管教。结果文凤成了状元,文龙成了乞丐。

我足足看了一个小时,太过瘾了。

春节的重头好戏,在除夕夜到来。

口水一滴、两滴、三滴……不行了。这等诱惑我实在是招架不住。那红得冒油的大闸蟹,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真是折磨呀!更可恨的是那圆润可口的炖鸭,冒着热气,这可是炖了一下午的精粹,想到那鸭肉是那么软糯,香味飘逸的鸭汤漂着笋干、香菇。早已让我灵魂出窍:这就是饕餮盛宴。

“开饭了!”妈妈突然喊道。瞬间筷子在餐桌上飞舞,顿时我的碗中形成了一座山峰,随后便是狼吞虎咽,吃得我满嘴流油,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轰,轰,轰。”巨大的爆炸声把我从盛宴中吸引出来。

绚烂的烟火在天空中卖弄自已优美的姿态。红的,绿的,黄的……数不胜数的烟火纵横交错。看,那是一位大师留下的灿烂。我痴痴地望着天空中的烟花。太美了,太美了。

春节是什么?是一种热闹的景象,一桌美味的饭菜,一场绚丽的烟火……

【篇四:家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是要下雨的,不是大雨,是毛细毛细的小雨,像蚕丝,随着风,一层一层飘下来。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孩子的我们哪晓得什么欲断魂,反而是欢天喜地的往山顶上爬,向竹林里钻,寻“雨后春笋”。

在老家,竹笋有“大年”和“小年”之分,大年时候,满山都是笋,大的,小的,细长的,矮胖的,嫩绿的,棕紫的,什么品种的都一齐冒了出来,小年时候,笋就少了,常要到竹林深处才能找到一两棵。大年,小年,一年隔一年,大年吃鲜笋,小年吃笋干,都各有风味。

清明是特殊的节日,饭前要祭祖,那是很要讲究的,先是宴席,这要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食材必需是当地传统的,“糯米子”“笋豆腐”都必不可少,祭祖的菜要是新鲜的,笋干是不可以出现的。酒,要有香,菜要有味,装盘的器具要印有吉祥的图案。

祭祖开始,一张方桌,一条边摆上两支蜡烛和三杯酒,三碗热饭,全家人站在桌边,先由长辈,就是爷爷,说一些请祖先保佑家人的话,再按辈份依次对祖先说出自已的愿望,奶奶这个时候会把一口没柄的铁锅放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一扎一扎的纸钱,火烧起来,纸钱由黄变红,再燃为灰色,风一吹,便飞向山野。

祭祖仪式结束后,我们就可以吃饭了,一大锅的笋豆腐,滋滋的腾着烟,一块块蒸肉,滴出点点油水……。,大家都迫不及待的落箸夹菜,爷爷和爸爸拿瓷壶热出两碗橙红的自酿酒,津津有味的讲着一年中的趣事,我和表姐嘴巴搀,要吃上好几块甜糯糯的糯米子,妈妈不让吃,太甜要蛀牙,我们便趁着锅里的冒出的白色热气,快速抓上一块,忙塞到嘴里……。

清明节过后,我们又要回上海了,下次吃到祭祖宴只能等到明年了,祭祖宴的滋味忘不掉,那么美,是浓浓亲情的味道。

【篇五: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一切变得丰富多彩!

一声春雷过后,竹林里中的春笋再也等不下去了,像一把把利剑从清香的泥土里钻了出来,直插云霄!长得慢的,被竹林的主人挖去,做成了炒笋、春笋汤,或被拿去晒成笋干闷着吃。

草地上变得生机勃勃,小花探出了脑袋,小草挺直了身子,柳树姑娘的头发也重新变得长发飘飘,一阵风吹过,柳树姑娘的长发发出“沙沙“的声响,随后,一阵花香伴着几片花瓣在空中飘舞,引来了蜜蜂先生和蝴蝶小姐的光临。

春雨来了,听,她在”希哩哩…………希哩哩…………”地歌唱呢!又细又密的小雨点从天而降,落在小花上,落在小草上,落在柳树姑娘的长发上,落在你想让它落下的地方。春雨走了,一切好像变了一样。小花穿上了亮闪闪的新衣,小草戴上了亮晶晶的项链,柳树姑娘装饰上了美丽的大钻石。一切都被小雨点化了!

春天来了,一切变得特别美!

【篇六:挖春笋】

在农村的山中,时常长着笋。而初春时的笋是最好挖的。

春笋是天然长的,用不着种。二月初就已经有许多鲜嫩的笋从土里冒出头来,在阳光地照耀下,显得格外精神。

二月末三月初是挖春笋的最好时节,因为这时已经长了快一米高了,得赶紧收。早挖了太少,晚挖了又太老吃不了。看着越来越高的笋,我手中的锄头不禁又挥舞了起来。

等笋长得差不多高的时候,我提着竹篮子,扛着锄头上了山。

外表淡绿,长得大约八十厘米高的笋是最嫩的,那些一米多高,已经散了叶的笋是绝对不可以吃的。因为它们已经有长成竹子的架势了。如果炒来吃,给您的感觉一定是“硬、苦、涩”啦!口感不好,自然特别难吃。

上山后,我看到的第一眼便是一根去年冬天长出来的笋,挖吗?绝对不,这根笋已经长出来非常久了,又不好吃,挖出来也是白费力气。我继续向山上走,春雨后的土壤格外湿润,我的鞋底已经变成了泥土色。我望见了一根不错的,稍比我要高一些的笋,心中顿时一喜:“哈哈,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一株。”要知道,虽然现在竹笋满山都是,但是想要找到一株恰到好处的笋也非常不容易呢!

我兴高采烈地向它飞奔过去,抡起锄头就对地上一顿刨!过了十分钟,这根竹笋终于因为没有土壤扎根而倒下了。我捡起来,一扔,那段笋就进了我身后的篮子中了。

等到中午12点,我的收竹笋计划才宣告结束。此时,我已经挖了整三篮子,真正运了两次。有一大部分竹笋都被外婆用来晒成笋干存着吃,而剥下来的笋壳则是我们农家上号的燃料。

我爱竹笋,更爱大自然。

【篇七:田园风光】

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太湖水系的源头,四周是绿色染成的层层大山,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四月的一个周末,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爸爸妈妈带我去白沙村看望在那里小住的外公外婆。一大早,我们离开了喧闹的城市,驾车前往临安。下了高速以后,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只见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不远处的山坡上颜色各异的映山红开得正艳……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有点晕车,刚打开车门,一股带着青草味、带着花香味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人也感觉舒服了许多。远处群山如同翠绿的屏障,连绵起伏;眼前一幢幢小楼错落有致,排列整齐。村道两旁,房前屋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我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一位村民迎面走来,只见他手中提着一篮新鲜的蔬菜。他热情地招呼我:“小朋友,刚从杭州来吧?”“是的,爷爷。”我有礼貌地回答。他马上拿起一根黄瓜递给我,说:“尝尝我们自己种的小黄瓜,刚摘的!”我接过黄瓜,用山泉水冲了一下后,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太好吃了!”我边吃边说,“清凉可口,还有一股甜味呢!”

白沙村最多的是毛竹,每户村民家都有一大片竹林。四月,正是竹笋最多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挖竹笋、晒笋干。

午饭后,爸爸带我去后山的竹林玩。刚走进竹林,我就看见了几只鸡正在觅食。一群小鸡跟随着母鸡,母鸡东刨刨,西挖挖,抓出了不少美味,小鸡争先恐后地抢,生怕自己吃不着;一只耸着尾巴的大公鸡在竹林里昂首挺胸地走来走去,似乎在保护它们。

再往里走,看见一些村民正在挖笋,我也加入其中。我先低头找竹笋,看,那里有一株笋已经探出了半个身子!我马上上前,用两只手握住笋头,“啊,嘿呦,嘿呦,拔竹笋!”“砰!”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摔了个底朝天,原来由于我用力过猛,笋断了!我也是随着惯性摔倒了。村民伯伯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把经过讲了一遍,他笑着说:“小朋友,应该先把笋周围的土锄松,然后再挖笋。”我试了试,果然成功了。

这个季节,白沙村的村民们几乎家家都会支起一口大锅,将山上挖来的新鲜竹笋去壳后,放入大锅中煮,然后烘干,做成美味的笋干。这次来白沙村,我不仅亲眼目睹了笋干的制作过程,而且亲身体验了挖笋、剥笋的劳动过程,我很开心!

白沙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令我流连忘返;白沙村热情淳朴的村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爱白沙村!

【篇八: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大家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粽子了,我也喜欢吃粽子,但我却不会包,每年都是吃妈妈包。我下定决心: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学会包粽子。

于是,我们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和我在洗粽叶,妈妈则准备蛋黄、肉、笋干和糯米等等材料。

准备工作做完后,就可以来包粽子了,妈妈说,她做什么,我就学她做什么。

妈妈拿了两片粽叶,一大一小,我学着她一起做,她又把两片粽子卷起来,放上米、放上一点香菇、还要再放上一个蛋黄。可是,第一次,我米放太多了,又要重新来,第二次,我卷的时候没有卷好,刚刚放米,米就从洞里“逃”了出去。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我如果下定了决心,那么我一定要去做到的。

于是,第三次,我终于包好的时候,准备把它绑在绳子上时,可是我却没绑稳,它从绳子上掉了下来,一看妈妈——她都包了七八个了。我这一次包的十分认真,第四次,我终于成功了,于是我又迅速多包了几个,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我每次包的都比上次包的还好,包得又快又好看,我的技术逐渐变高了,跟妈妈一样了。

此时的粽子正在锅里煮,闻着香味,我的口水都快流了下来。正是这件事让我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热门推荐
1美丽的张家界
2传承传统文化,铭记红色历史
3带着梦想一起飞
4美妙的乡村生活
5雷锋精神传万代
6三国演义读后感
7军训日记
8跳火群
9那次我选择了忍耐
10割稻记
11游雕塑公园
12未来的衣食住行
13童年的一件事
14美好的时光
15真假美猴王新编
16忘不了
17快乐的一天
18我的母亲
19扇出来的母爱
20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21钢琴也是学校
22读《自然之道》有感
23我心中永远的美好
24年的作文
25泸沽湖
26难忘的第一次
27想象出来的大楼
28走错的也是路作文500字
29期待
30与海伦·凯勒对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