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领跑者看不到阴影】
多年来,三星公司把紧随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它追随过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包括它的制造,在这一过程中,三星以很小的投资获得了巨大利润,尝到了甜头。
三星公司的行为,看似无比聪明,只消在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上,稍加改进,就轻松形成自己的品牌。不仅走了捷径,而且还不落人话柄。因为它没有完全抄袭,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但从长远来讲,三星公司其实是在自掘坟墓。
一味追随他人,必然会对其产生依赖心理,一定程度上象极了受人哺育的婴儿。三星可曾想过,一旦苹果也不想做这辛苦的领路人,停下了脚步,那它将何去何从?或者有朝一日苹果也江郎才尽,他又该去何处取巧获胜呢?要知道,断奶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这些,三星想过吗?也许它可以堂堂正正地说,自己只是站在大个子的肩膀上,用自己的能力去采摘果实罢了。这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只是借口,只是掩饰,是不想静坐思索,不肯苦学苦练,只想投机取巧走捷径的心理。说白了,是懒惰,是缺乏应有的社会担当。如果人人都想成为追随者,不愿成为领跑者,人类的前途又将在哪里呢?
诚然成为一个巨人,成为一名领跑者,需要有足够的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品质,一种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精气神。很多人放弃了这种努力,最终沦为追随者,是原因他们有着太多的顾虑和怯懦,“领跑有太多的未知数,风险大。跟在后面随时可以掉头撤退呀!”他们选择了当跟屁虫,乐于拾残捡漏。殊不知,这个世界,不逼自己一把,你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能干。
中华千年历史,有多少人物本可以改天换地,却因心中的那份不自信和怯懦而错失良机。依他们的才气,雄居天下、傲视八方,成为时代的领先者压根不成问题,可他们却习惯于跟随,唯他人马首是瞻。结果呢?一代英雄岳飞含冤而死,两朝忠臣孔明抱憾而亡。追随者的悲哀,便在于此。
要成为领先者,没有勇气比没有才华更可怕,只有全心全意的去打拼了,才有资历评判自己;只有无所畏惧的闯荡了,才有资格决定是否归隐。
时代在呼唤那些敢做领先者的人们,正是他们的无畏开拓,人类才能从茹毛饮血,步步走向辉煌。时代在期待更多领先者的出现,期待他们闯荡出更为广阔的美好未来。
自诩聪明的追随者,只能在影子后面作配角;敢想敢为的领先者,终会冲破黑暗,迎来万道霞光。
【篇二:领先者和追随者】
曾有一家企业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但我认为,所谓的“追随者”与“领先者”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谁说那些“追随者”们就不能在前人的经验上大胆创新、吸取教训,成为新一代的“领跑者”呢?又有哪个领先者能不博采众长,而是特立独行就能领导时代潮流呢?所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认清形势,知道自己该如何在“追随者”与“领跑者”的角色上相互转换。
同为通迅电子领域的巨头,三星与苹果公司的角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多年以来,三星公司都把紧紧跟随行业的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它曾紧跟苹果公司的步伐,模仿其创意、设计,但又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公司的风格元素,实现了“再创新”。而风靡全球的“iphone”,也是一直在使用三星公司制造的电池。两家公司互相学习、互相追逐、齐头并进,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谁也无法说清它们到底孰优孰劣。它们既是对方的“追随者”,又同为时代的“领先者”,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成功者。
这种例子不仅在现代有,在古代也有。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才子曹植有一首《赠白马五彪》中有一句诗“大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他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是引领时代的人,可这句诗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但大家一定都听过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没错,这一句诗就是由曹植的那句化用而来的。王勃虽然参考了曹植的思路,但又营造出了一种与之前不同的辽远意境,使诗的主旨进一步升华。同时又加入了他个人的情感,让人读起来更为动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领先者”。每一代的“领先者”都是上一代“领先者”的“追随者”,一边追随着前人的足迹,一边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那条成功之路。增广贤文中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就是在讲这个道理。这一代又一代的“领先者”和“追随者”也真是应了赵翼《论诗》中的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世界永远没有绝对的领先与落后,而问题恰好在于,你能否分清形势,找准自身的定位,在该追随时执着追寻,在该独立时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