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竺葵的作文

【篇一:留一点回忆给自己】

打开尘封的记忆,拎出一件事,拍拍上面的灰,才发现自己离往昔越来越远。旧时枯黄的树叶,飘飞的菜蝶,渐逝的余晖,只存在回忆,只存在于心底。

我第一次感到对时光的不舍时是因为这样一段话:“推开教室的门,浏览着墙上已泛黄的照片,才想起已毕业数十年。照片上的我们笑得灿烂,教室还是教室,可坐在教室里七歪八斜的,早已不是当年的我们了。”那年四月落樱,五月蔷薇烂漫,紫藤里藏风,竹林里匿笑。漫地步书声,花间若桃源。

小学时代的放学路上,与好朋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踢起一块不知从何处来的石子,从校门口踢到了家门口。晚霞金灿无边,映着路边的野花与笑脸。醒时睁眼便是明媚初阳,一如朝气蓬勃的我们。窗台种植的天竺葵与吊兰,蔓延的枝蔓爬进了桌上。蔓上微小的白色五瓣花,散着漫漫芬芳。

后来桌上再没了当年凌乱的书和笔,窗台上也没了生机勃勃的天竺葵与吊兰,路上没了野花与欢笑。操场上一喘一喘地僵尸跑的,也不再是我们了。毕业那天每个人都叫我们学姐学长,夕阳拉长的影子奔向四方,那些年我们不在意不在乎的时光,最终都成了最美好而又不可触及的回忆。

叶落花黄,荏苒时光。我们的人生就是在时光穿梭的回忆,但它不允许你滞留。这大概就是时光残忍的地方。现在的一分一秒都会成为过去。我们所拥有的不过是暂时拥有,我们所回忆的不过是回忆中的回忆。好久,才明白当初觉得矫情作死的四个字:且忆且伤。我们奔忙于现在与未来,却何曾想过在这段时间留一点好的回忆给将来的自己。

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意义吧。我们确实该留一点回忆给自己,让自己享受一下过去的美好时光。

回忆泛黄,回忆枯黄。

【篇二:这也是一道风景】

午后,我和朋友路过老师办公室旁的走廊。忽然听见一个女同学惊喜的声音:“呀,好漂亮的花!”

我回头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一眼就看见了那三盆花,浓烈地红着。

它的花,状如绣球。花是殷红的,浓烈得像是火在燃烧,五片花瓣,瓣瓣艳丽,如云锦落凡尘。

它的叶,状如荷叶,有我的手掌大。翠绿的叶片中间还有一圈心形的红色印记,衬得那花愈发艳丽。如果把它的叶比作一片绿色的原野,那它的花就是在原野上燃烧的篝火。

再看,那花开的位置也有些奇特。它是从一个点上,长出很多条直直的的绿茎,一条茎撑起一朵花。在那一个点上,还有几个花骨朵。它和花不一样,花骨朵向下垂着,绽开的花却用力的向上伸展。这情景,像是刚出生时低头耷脑,少年时努力积累,长大后喷薄而发,从此便惊艳得一发不可收拾。

问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她摇头。我跑去问老师,老师说:“是天竺葵呀,它的生命力可顽强了,从春天开到冬天。它不怕冷,不怕旱。”

我想知道它的花语,老师在手机上查了一下,给我们看:偶然的相遇,幸福就在你身边。

“太巧了!我们和它在偶然间相遇,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一如它的花语。”朋友欣喜道。

下午,我又和朋友专程去看它。天色已暗,空中挂着一抹粉红的霞,与它那殷红的花瓣相映衬,它红得更浓烈了。来时,我们带了本子,想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将它记录下来,却无奈,写不出那么优美的词藻。

好吧!写不出,就只好画了。拿着彩色笔照着它涂涂画画。画了一会儿,竟也画出个大概来,将我的画与它对比,隔会儿看很像,隔会儿看又不像,看着看着,突然笑起来,一种莫名的幸福萦绕在我心中。

想起了七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题目叫《最美的风景》,越发觉得,我和朋友,两人,一花,一画,不也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吗?

【篇三:四月,鲜花盛开的季节】

四月,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季节!

风变暖了,草变绿了,树枝上那嫩嫩的绿芽也渐渐变成绿叶了。更令人欣喜的是,放眼望去,到处都盛开着各种惹人喜爱的花朵。蜜蜂和蝴蝶也经常飞来与她们作伴,花儿的容颜在绿叶和草丛中显得那么美丽,让很多大人和孩子都忍不住地要与她们合影留念。

那鲜红的樱花和刺槐、粉红的桃花和海棠、紫色的丁香和天竺葵、洁白的梨花和玉兰,还有许多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花,或盛开在居民小区的花坛里,或盛开在河边的草坪上,或盛开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盛开在公园的绿树丛中,把城市装扮的分外美丽,空气中流溢着鲜花的芳香。

鲜花和晨练的老人作伴,让路上的行人看到一路的鲜艳,向放学回家的孩子们点头微笑,和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媲美。

四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鲜花绽放的不仅仅是美丽,更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但愿我们的生活永远像四月的鲜花一样美丽。

【篇四:我欣赏什么】

我欣赏独处

曾在《意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人的路总要一个人走》。此文是作者写给一个叫小年的女孩的,帮她解答疑惑。

“究竟是等,还是不等?”小年总喜欢把时间浪费在等室友一起吃饭、买东西、上厕所这些无多大意义的小事情上。作者把这样在大小事务上都强求步调一致,称为碎片社交。文中有一句话很犀利:“同学定要相约一起吃饭,难道不是你吃你的,他吃他的?”我一下被点醒。暗暗下定决心,从此再也不会陷入“你等我,我等他”的怪圈,白白浪费时间,更不会因为无法融入某个群体而迷茫了。

认同了“独处”这种生活方式,我内心不再纠结有没有同伴,也不再依赖同伴。孤独的身影,来去像风一样自由。淡定、从容的心态,让我习惯了抬头看天,看流云,看飞鸟,偶尔还会生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内心获得一片纯净的蔚蓝……

古人云:“寂而后定,定而后慧。”独处能使人反观内心,不至于把思绪淹没在滔滔不绝的听与说上。

一次晚自习前,教室里喧闹得很,追逐嬉笑声不绝于耳。我翻开作业,开始做数学题。心静,便仿佛有一道屏障,将我与“闹市”隔开。我的思路异常清晰,有如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写完一页,盖上笔帽,眺望窗外欲颓的夕阳,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猩红。阳台上的鹅掌柴、天竺葵也被染上了一抹红。原来,万物每刻都在变化着呢。

几个同学像花团一般簇拥在一起,涨红着脸争论着明星八卦。我像是被解放了,再也不用伸长颈子加入他们话题。不必假装好奇,假装热忱,努力地融入他们,去博得合群的认可和评论。人各有志,也各有所喜,是一路人自然会有话可说,不必强求合群。心中释然。

独处,是品味孤独,是有意忘却尘世的喧嚣,忘记琐事带来的烦恼,在心灵找到一块稳固的栖息地。那一刻,我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越来越欣赏独处,喜欢独处。一边品味着孤独,一边独自欣赏着万物,挺好!

热门推荐
1我的小狗
2我长大了
3那娇小的身影
4可爱的小狗
5我成长中的一堂课
6一次新体验
7我成功了作文
8爱是棉被
9团团圆圆过除夕
10文具辩论会
11我的母亲
12剑影孽缘
13难忘的童年
14乡村自然
15老师,我想对你说
16端午游屈原故里
17我成功了
18与校园说再见
19不倒翁
20唤醒文化
21慢慢走欣赏啊
22法律课的启示
23我的房间
24机遇
25共享而非共有
26未来的房子
27中国梦·我的梦
28牵牛花
29未来的汽车
30面对是一种责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