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危桥的作文

【篇一:小小城管家一日游】

今天,我们小记者要前往城管家去参观。

我和爸爸坐上了大巴,跟随小记者团欢声笑语地进入了第一个城管家驻点:华侨花园城管家服务点,他先我们介绍了城管家已有许许多多的驻点,每四年会建设一个新分点,每天工作人员都会在社区里兜兜转转,骑着专属的电瓶车,环视社区的改革。

第二站,我们去到了新区二级平台,看到了全市的监控,有我们新区三小,还有东盛广场。如果有人乱丢垃圾,都会被抓拍到,再通过监控中的车牌号,直接进行扣分。

第三站,卖秧危桥改造计划。看到了原来以前的卖秧桥是一直被来往船只所碰撞的,现在,改造的卖秧桥升高了,船也不再发生碰撞了!

……

奇妙的旅程真好!

【篇二:心灵深处的那座桥】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知道去外婆家必定要经过那座桥。

在记忆深处,那座桥是一座普通的水泥桥,整座桥都是由水泥铺砌而成的,那时小河很窄,桥拱也只有一个,像一个月牙儿横跨在小道上。到了夜晚,河旁边的路灯倒映在河中,宛如一条条银蛇在游动,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桥面,在黑暗中桥显得有些突兀,桥墩旁的草丛里蟋蟀、青蛙的叫声接连不断,更添加了一种可怕的气氛。那时候每每晚上回家走过桥,总要把头靠在妈妈怀里,双手紧紧抱着妈妈的腰,不敢抬头看这可怕的情景?

对这座桥最深的记忆是在我八九岁时,那时正值深秋,因为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桥变得破烂不堪,就像民国时穷苦人家的一件布满补丁的衣服,虽然仍是水泥桥,但这里破那里破,桥面坑坑洼洼,骑车过去都要颠好几次,我记得那时候总问妈妈:“妈妈,你说我们经过桥的时候,桥会不会突然断掉,然后我们掉到河里去?”妈妈总回答我说:“不会的,这桥啊,你妈我小时候经常走的,结实得很。”深秋的季节里,桥边的草木都变得枯黄,凛冽的秋风吹过这座桥,感觉摇摇晃晃,特别危险,所以我给这座桥起了一个名字——“危桥”。

没过几个月,政府下了命令,决定要对我们这块区域拆迁,建高楼大厦,理所当然,这桥也是要拆的。刚开始,为了方便我们通行,在危桥的旁边搭了一个吊桥,是由几根麻绳、几块木板组成的,风一吹,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那时候,我走着吊桥觉得比危桥还可怕,特别是河水已被抽干,走时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缝隙往下看,黑乎乎一片淤泥,就算是大白天也会让人心生惧意?

现在,去外婆家仍然要走一座桥,只不过这桥已不是危桥,桥面铺着柏油,因为河道挖宽的关系,桥拱成了五个,对称状分布,到了夜晚,没有蟋蟀,青蛙的歌声,桥旁栏杆上装着五光十色的小灯泡,夜晚一闪一闪的,映亮整个桥面,还有路灯的光亮,远远看去,不再可怕,而是一片明亮,而我心头却有几分空虚。不变的是路灯依旧倒映在河里,宛如一条条银蛇在游动,月亮依旧倒映在河里,依旧那么皎洁明亮?

“危桥”,存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心灵深处的那座桥。

【篇三:共享之桥】

墙,推倒了就是桥。从个人走来,走向“共享”,走向未来。2017年,全共享时代,已然开启。

“共享单车”,一个市场新品,皆已被众人所熟知。为什么一种共享资源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使人惊骇的速度发展?——因为“需要”。

当你上班,急匆匆地挤下地铁时,你发现,还有最后一公里:如果走过去,可能会迟到,而附近又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也“打”不到——只能乖乖的走啦。

应人所需,共享单车的主角,ofo和摩拜登场了!

问1:你们有什么快捷之处?

答1:我们专为解决“最后一公里”而诞生,上班上学选择我,绝对方便。

问2:你们在哪里?我们可不能花太多时间去寻找!

答2:我们随处可见——人行道上、自行车停放所,都有我们的身影!只要打开手机软件,就能立刻找到我们!

结论:共享单车之桥,桥面由ofo、摩拜、小鸣等单车组成,桥墩是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完美!

物资当然有共享,那么精神能公共享用吗?

答案是“有”。

图书馆已在我市全免费开放,作为一座知识的殿堂,图书馆洁净、明亮、宁静,是读书的理想之地。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在一个杭州图书管里,规定是不允许肮脏者入内的,因此像环卫工人都被拒之门外。得知此情况后,馆长下令:一切人员都可参与读书。为了表达对知识的敬意,工人们也自觉先洗手再阅读。

由此看来,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获取知识的权利,所以图书馆给予我们“共享知识”。这座桥有千万条路,通向这世上的每一个人。

很多同学都会遇到别人找你借文具:共享一块橡皮、共享一把尺,不仅是友谊的表现,更是“共享”的表现。

共享是一座桥。通过共享,我们的心连成一片,我们的生活理念在逐渐改变。希望我们能成功使用“共享”这座桥,连起人心,而不要让它成为一座危桥、废桥,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篇四:走不完忘不了】

繁花开尽,花落秋又来,忘不了的思念,走不完的道路,眼看这世间万态,变幻无常,出现了奇迹,也出现了落寞。

璀璨的钻石不会出现在我的手上,晶莹的梦幻不会出现在我的梦中,放弃了的名利,已不复回忆,带走了的伤怀,也杯尽无回。

总希望自己像太阳一般,光芒四射;总希望自己像月亮一般,皎洁无瑕;总希望自己像大海一般,波涛澎湃;总希望自己像蓝天一般,辽阔不尽;总希望自己像大树一般,强壮威武;总希望自己像小草一般,无忧无虑。这一切或许都与我无缘吧,即使美好,也不过只是个虚幻而已,不属于我的,只能远望而不可近得。而此刻的我,只拥有一只笔。述写着我的故事,只有它在倾听我的心声。

心情总是像雷阵雨般,随时可能发生着变化。我总说,我要努力,却没有什么真正的足迹;我总说,我要成功,可我根本就没有付出。不!我连付出是什么都不懂,还凭什么去说付出。

眼角总会有些泪水,总希望自己能将它拭去,可发现自己的力量已不够,笨拙的粗手已无法再次抬走来,总希望有人来帮助我,却发现自己孤身一人,站在那些危桥上,没有了退路,也迷失了前行的方向,湍急的流水,在桥下发出示威的声音,它在宣告着它的凶猛,它在解读着自己的胜利。给予我的只有失望,无助。

太多的回忆已将井然有序的思路打断,我不知何时才能将自己拯救出来,可是我能行吗?整天为了学习而学习,沉浸在自认为是我朋友而我却不认识他们的苦海中,连气都喘不了,回忆着这么多年来的总总,原来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弄不明白,走不完的,忘不了的忙碌人。

找寻着快乐,却只能踩着它的影子,或许是一线希望,不过分的奢求,像一只未断线的风筝,飞得高高的,让我对它充满信心。

总喜欢沉浸,因为这样可以找到一个更美的我,没有忧与愁,将一切都化为梦幻。走不完的路,忘不了的情,化为种种,就如风一般地飘走,希望将每一个好梦伴随着每一个人。

【篇五:远望】

云雾渐浓,在山间环绕。前方的山重重叠叠,看不见头。枯木和枯草使山谷看起来似乎有些阴森。眼前景色一片暗淡,没有绿树也没有红花。一根倒下的空树驾成一座悬在山谷上方的危桥,下方的青苔长的很长很长…………

在那根倒下的枯树上站着一个人,她身后的衣摆被风吹了起来,一切看去有点寂寞。她的眼睛注视着前方,可是前方并没有什么可看的。

“我还走吗?”她问自己,“明天要下雨了,山路更难走了,但我现在已经没有力气了。”她看了前面的一层层高峻的山,一条条崎岖的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她站在枯木上,一遍遍地问自己,我行吗?最后她的答案是坚定有力的,“我行!”她这样说着,并且也准备着这样做,稍做休息,立即上路。

“最后一座山了,我行的!”她每翻过一座山就重复一遍这句话,每重复一遍,她就充满了动力,她翻过最后一座山,站在从前自己只能远望的地方回望着那座枯木桥,她终于知道,只有能站在从前自己远望的位置远望从前的自己那便成功。

热门推荐
1守着花田守着心
2大自然与我
3最柔软的遇见
4生命的意义
5奇怪的表弟
6四季
7魔方高手
8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
9因为有了期盼
10想家的日子
11晒出的幸福
12牛鱼嘴生态游记
13太空想象作文
14
15秋天的歌
16新学期的我作文
17生活的美丽
18春天真美
19张北草原天路
20我尊敬的人
21文明素养
22乐于助人的我
23名字的故事
24心爱的笔袋
25有趣的乡村生活
26春天的作文
27斗兽棋
28遗失的父爱
29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30参观红苹果幼儿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