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与图书馆】
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朗读者》中曾引用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的一句话:“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没有身份贵贱,没有世俗纷扰,这就是图书馆。图书馆里,读一本好书,一洗胸襟,怡情怡性,以真情寄山水,与烦忧相忘于江湖,此乃何等惬意之事。
近日下乡,看到一村部竟然建起了图书馆。虽然匆忙中只是远观,没有来得及近看,但关于我阅读的一幕幕往事却浮现在眼前……
儿时生活贫瘠,根本不知图书馆是何物。印象中读的第一本书是《文笔精华》,教师舅舅送的生日礼物。说实话,一开始并不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完整的文章,有的只是一个个片段。后来才知道,书中撷取的内容全都是中外著名作家的精彩片段。但那时候根本买不起其它书,没有比较,也就不可能知道它的价值。因为无书可读,只能把那些片段反复阅读,有些句子几乎熟读成诵,顺手拈来。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要多读无用之书。正是这种完全没有功利的阅读激发了我热爱文学的热情,也成了指导我写作的启蒙老师。如今回忆起来仍非常美好。
我真正的阅读人生,是从师范开始的。在学校里,每天除了上课、吃饭,就是泡图书馆。当时,图书馆的借书手续很是麻烦,开放时间也有限制。为了多看些书,我走路、吃饭总是很快速,室友给我起了个绰号,叫“一阵风”。
工作后,每天去图书馆便不可能了。但节假日一旦有点滴机会便进图书馆,仍不失坐拥书城的感觉。翻开书,隽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安放着忙碌和浮躁的心。这份安心自在,是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能比拟的。
慢慢地,学校图书室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那一本不太厚的杂志,是我的阅读期待。从那里可以看到名师的新观点,了解到哪些同仁加入了相关研究,看看孩子们的作品是不是又发表了……
2015年8月,因为“阅读”,电视台要拍摄一部专题微电影。毫无疑问,学校图书室是拍摄的重点场景。记得摄制组到图书室的那一天,几位管理员老师正在看书。于是,摄像立刻抓拍了一组可爱可敬的镜头,书的博大与人的雅致极有默契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最美人文风景。是的,当我们置身图书室的书香当中,默默领略一川烟雨的朦胧,静静感受大漠孤烟的辽阔……自然身心无不为之舒展,心神无不为之愉悦。
因为挚爱阅读,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阅读领航人”聘为“泰州市教育大阅读导师”,“靖江市阅读推广人”。这大概只是我与书的缘分之旅中一次小小的见证吧。我深深地知道,我与书、与图书馆(室)的故事还将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它将成为我人生中最永恒的风景。
【篇二:上海著名建筑——杨浦大桥】
上海是我们中国第一大都市,黄浦江是大上海的标志之一,在黄浦江上横跨着许多大桥: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我希望将来上海还会有更多的大桥,横跨步江两岸,为上海人民造福。
在那么多大桥中,我最喜爱杨浦大桥。杨浦大桥是斜拉索桥,它建于1993年,总长8354米,在世界同类型斜拉索桥中雄居第一。爸爸说,杨浦大桥是我们上海人民的骄傲。
还记得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去浦西走亲戚,回家乘公交车,远远看见杨浦大桥是那样的高大雄伟。当公交车行驶在杨浦大桥上时,外面的风景尽收眼底,江上倒映着火红的夕阳,那时的夕阳并不刺眼,十分柔和,纯洁。临近它的几丝云眼被染成了鲜红色。再看杨浦大桥,这时大桥身上的灯都亮了起来,我看到那碗口般粗的斜拉索直上云霄,一根根斜拉索,然后牢牢地抓住桥面。大桥上车水马龙,远远看去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跨黄浦江。黄浦江上汽笛声声,轮船行驶在江上,仿佛串串珍珠。远处的东方明珠闪烁着各种颜色,熠熠生辉,奶奶指着东方明珠说:“那里就是陆家嘴,是上海的金融中心,你呀,好好读书。将来可以到那里去上班!”我点了点头。
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我会为成为一名上海优秀的市民而感到骄傲。上海有很多标志性建筑,如:和平饭店,国际饭店,环球金融中心,东方明珠等……但我最爱杨浦大桥。每当站在杨浦大桥上我都会有一种自豪感,我现在还是少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要设计出像杨浦大桥那样安全,雄伟,美丽的大桥!
我爱杨浦大桥,我爱大上海!
【篇三:我给自己写的一封信】
二十年后的自己:
你好哦!虽然不知道你会不会看到二十年前自己所写的这封信。但是我还是想要写下这封信。
二十年后,世界会不会已经大变了模样?你会不会已经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呢?是否同我梦想的那样当一个作家或者是一个漫画家呢?虽然说自己现在的画技不太好,文笔也不怎么样,也许你已然提高好多了吧。
好吧,如果你和我梦想的职业不太相符合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啦。毕竟我自己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能持之以恒,恐怕过不了多久就忘了吧。希望你不会像现在的我一样,能变得稍微好点就行了。呃,因为我不觉得自己这个从小到大的坏习惯能在你身上消失。好吧好吧,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太对。那希望你能变得超有恒心哦,笑。
嗯,爸妈应该还是和你生活在一起吧?二十年的时间没让他们老的太厉害吧?如果你看到这封信时,老爸老妈已经再也回不来了的话,我承认自己心里还是很难受的。毕竟平日里最最最熟悉的人不见了,那种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一个人坐在那里的空寂、孤独无比的感受应该让你很不好受吧?可惜我不能帮你,我也就只能更加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光了。
但,他们一定不可能这么快就离开的,对不对?他们俩现在每天都是生龙活虎的呢!怎么可能就那么快离开的啦!不过,现在的我肯定是要好好的和他们相处了。不再惹他们生气啦!倒是你哦,别拿工作忙当借口,我可是很了解你的,你可是能偷懒就一定不会放过机会的。所以啊,就多回来陪陪他们咯。要知道老妈可是个超级别扭的人呢!要多陪陪她呐。毕竟现在我总是那么不懂事,总是惹她生气,发很大的火,你可不同哦。长大了嘛!
嗯?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肯定是在笑,对不对?唉,算了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放你一马吧。
好了,不开玩笑了。希望你一直都不会变,永远都像现在的我一样拥有没心没肺、畅快淋漓的笑容。
嗯,就写到这里了。但我好想知道你的另一半长什么样子嗷!千万不要太丑了吼!给我找个帅点的吼!
咳咳,扯远了,我并不是特别憧憬你从XX著名大学毕业,进入了XX著名公司工作。当然,能进最好,偷笑。好了好了,我只是希望你有一种能让你喜欢且舒服的生活和工作。而且能让爸妈过得舒心就行了。我可不贪心。
好了,就写到这了。一定要记得看,不许忘了啊!另祝你也要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十三岁的自己留
【篇四:悠悠书香情】
在不少同龄人忙于追星、上网等赶潮流的今天,我却对读书情有独钟。那一缕缕墨香,永远令我魂牵梦萦,不能自已。
每当夜阑人静,我往往喜欢独坐书房,伴着一盏孤灯、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份怡然自乐的好心情便溢满心房。这时,我会用整个心灵去贴近书中的人物,共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解读作者的弦外之音。一次次心灵的交流,使我潜移默化,思想日臻成熟。“腹有诗书”,不仅有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好处,还可以开拓视野陶冶性情,积累菁华,博采众长,也助我深入观察、体味生活。
我喜欢遨游书海,文学、历史、科技、教育、艺术、军事等方面的书籍均有涉猎。我偏爱阅读文史类书籍,从史书中我认识了料事如神、知人善任的诸葛亮,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冯道,“杀功臣”、“杀戚姬”的汉初著名女政治家吕后,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伟大的“乐圣”贝多芬,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和学者亚里士多德等等历史人物;知道了“北伐战争”“西安事变”“皖南事变”“诺曼底登陆战”“英法百年战争”“雾月政变”“三角贸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等等历史上有影响的战争和事件。所谓“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比喻不明事理)”。可以须臾之功,阅尽千古风云。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看史书的意义所在。
文学类书籍我读得最多,无论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抑或散文戏剧推理侦探小说,无论是刘墉汪国真徐志摩席慕容余秋雨,抑或大仲马莎士比亚柯南道尔泰戈尔雨果等等,我均有涉猎。
在书中,我认识了快意恩仇的基度山伯爵,吝啬贪婪的葛朗台,改邪归正的冉阿让,坚强不屈的保尔,可笑可怜的堂吉诃德,貌丑心善的伽西莫多,美丽纯洁的爱斯梅拉达……每一本书都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令我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感动和共鸣。在淡淡的书香中,我觉得自己是最富有的人,因为我的心装得下整个世界。通过书这座桥梁,我牵起了伟人们的手;透过书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一位位文豪的内心世界。
曾经有人说:“有书有伴”。有好书相伴就如同有挚友长随,纵是相对无言,也从不让人感到寂寞、孤独。
因为有了书籍,我们才能仿佛在一瞬间亲历了沧海桑田,感受着古道西风、月落乌啼,长河落日、轻烟漠漠、云淡风轻的意境。风云变幻在指间静静流散。泱泱书海;撷几朵浪花便可终生受益。感谢书籍,让我们跨越时空,纵横天下,拥有了无限的精彩。
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今生注定,与书有缘。
【篇五:如果我是著名传统手艺人】
作为一名传统手艺人,我从小就立志:要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如今,我也实现了梦想,那我也会尝尝各国文化,而在全世界来回奔波。
在2039年的今天,我又一次举办了我的个人展览会。本次展览会,对我非常特殊。这场展览会,展览的全是中国的非遗文化:书法,陶艺,刺绣……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应有尽有。
可这场展览的内容,并没有按约定的韩国文化来展出。原本,我打算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我新研究的韩国文化遗产。可就在,此次展览会的开幕式及记者招待会上,一位中国记者询问我:“请问,您为各国文化的传承,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特别是日韩文化,所以我想请问您,您到底是亚洲的哪国人呢?是日本,韩国,还是其他国家?”这时,我的心猛然为之一颤。我是中国人呀!现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是非物质遗产的传统文化即将被抛弃的严重问题。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却没有关心此事,而是致力于研究外国的文化。我惭愧了,惭愧得无地自容。于是在此次发布会上,我改变了主意。我为了助中国传统文化被世界认可,被全国各地的人民传承,我将本次展览会改为了中国文化特别展览会。
各地记者都诧异了,他们纷纷问我,为什么不按照约定,举行韩国文化展览会呢?我为此骄傲的抬起头,大声回答道:“因为我是个中国人,我要将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此时的我又想起了小时候,那个美妙的梦想,耳旁想起我小时候那稚嫩的声音,“妈妈,中国文化如此宝贵,我长大以后,一定要保护它们,让它们被全世界了解,被全世界共同守护!”那时的我,虽然年纪不大,可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却流露出坚定,而说出来的话也是那么铿锵有力。现在的我,仿佛又被唤回了小时候的纯白无瑕,唤回了小时候的初心——一定要保护好中国的文化。
经过此次展览会,中国即将被抛弃的文化又回来了。尽管曾经中国的文化,是那样的被人们遗忘,就在中国科技开始发展超速的时候。而各国,都没有责怪我不守信用,而是鼓励我,羡慕的对我说:“真羡慕你们,中国有这样一个爱国的文化传承人呢。”作为一个传统手艺人,这样无疑是最好的称赞了。
【篇六:读书,引领我成长】
读书是很重要的,自古以来,有关读书的名言可真不少。像大家熟悉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从咿呀学语到知书达理,正是读书引领着我不断成长。
小时候最喜欢的,无非是《世界交通工具大百科》和《动物百科》。前者让我认识了最早的车、最快的车、最大的船等。而后者却深奥许多,它从极地到雨林,分环境讲述动物界的奥秘,尽管当时我并不懂“苔原”、“针叶林”等专业名词,但我却深深地被这本书迷住了。它们是我小时候最爱看的。
后来,我有了一本《学唐诗》,里面的诗都是最著名的。我很快把那里不多的诗全背完了。老妈见我这么爱背,又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那是我诗词的启蒙,渐渐地我就喜欢上了诗词,它们让我更好地领略了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大家都知道吧,那里的题目我很多都会做。这主要归功于小时候打下的诗词功底。
童话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我几乎把所有著名的童话都看了几遍。三四年级主攻郑渊洁的作品,《皮皮鲁总动员》全套56本我看过54本,还有两本找不着。童话真是个神奇的世界,是它们使我养成了大胆想象、放手去做的习惯。
四五年级,我又喜欢上了外国名著,《哈利·波特》中哈利、罗恩、赫敏的友情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生活中,朋友是不可或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告别了娇气和胆怯。记得第一次一千米跑步考试时,我跑到第二圈就已经筋疲力尽了,脑袋晕晕乎乎的,腿上像绑了沙袋,只能一步步拖着走,似乎永远无法到达终点。这时我想到了保尔。他有着多么顽强的意志!面对种种巨大的打击和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了,我也要向他学习!想到这,我咬咬牙,抬起早已麻木的腿跑向了终点。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喜悦和疲惫皆而有之,但更多的是骄傲和感激,是保尔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之后呢,看的书就更丰富了。六年级时解决了《三体》,光怪陆离的世界让我流连忘返;《明朝那些事儿》让我穿越历史震惊于古人的世界;最近读了一本《上帝掷骰子吗?》,带我重回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名人传记也是我碗里的菜。我是个爱啃难题的孩子,有时做数学题,路径很多,像个迷宫,看不见尽头,难以抉择。我犯了难,要全试一遍?太麻烦了吧。想起爱迪生,人家为了做灯丝试了一千多次呢!何况这么几条路?我又下定决心,逐一去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我看的书,有的让我增长了知识,有的使我开阔了眼界,有的令我学会了坚强……它们引领着我成长。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掘金”之路仍在继续……
【篇七:初三作文跟自己赛跑】
【篇一:跟自己赛跑】
拿破仑曾说过:“困难要靠自己克服,障碍要靠自己冲破,在我的字典里是没有‘难’字的”。没错,正是因为勇于直面困难,战胜自己的精神,才屡创战功,他的一生,都在跟自己赛跑,超越自己,成就人生。
跟自己赛跑,能获得尊严。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不断地超越自己,最终成了著名的学者。对啊,阎若璩他在与自己赛跑,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不停地向前奔跑,超越了自己,获得了尊严。
跟自己赛跑,能影响世界。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地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列国,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这三位伟人的名字我们都十分熟悉,我们看得到他们的成功,看得到他们获得的掌声与花环,若是我们去深入地了解他们,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断地超越。超越的是什么呢?是上一部作品?上一次获得的报酬?我想,他们超越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心境下,才成就了伟人们的觉醒。
跟自己赛跑,能带领民族走向富强。历史上有一位伟人,他叫邓小平,他被三次打倒,又三次站起。这位“打不倒的小个子”书写了政治人物中的一个传奇。他被错误批判,被下放劳改,被世人疏远……但他依旧在不停地与自己赛跑,跑出了一条带领民族通往繁荣与富强的道路。尽管一次又一次地遭到阻拦,他依旧与自己赛跑,找出了复兴中华的道路。
没错,超越自己就能够成就人生,这条赛道上,自己便是最大的对手。让我们一同与自己赛跑!
【篇二:跟自己赛跑】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题记
鲤鱼为了那一丈多高的龙门,一次又一次的跳跃;骆驼为了横穿茫茫沙漠,一步又一步的顽强的挪动巨大的脚蹼;雄鹰为了湛蓝的天空,一下又一下的挥舞着翅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一分一秒也如它们般在不断的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超越自己。
鲁迅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他的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回合理的,科学的安排时间,让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拼搏,奋斗他尊重自己的时间,就是尊重生命,这种尊重让他不断的鞭策自己,和自己赛跑。思绪被扯到从前的每一次发呆,每一次走回头路,我都浪费了和自己赛跑的机会,我至今才明白,合理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才是和自己赛跑。
爱迪生在给人们带来黑暗的霞光时,很多人都忘了他尝试了多少次才换来如今的辉煌。不断的一次又一次探索,一遍又一遍实践,一回又一回的超越自己,生怕此刻的自己稍稍停留,前一秒的自己已经追上。他的例子犹如他发明的电灯,为不少迷茫的人指明了方向,不断的探索,实践,就是一种超越,就是在和自己赛跑。
“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坚信自己的判断,不畏权威,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对自己的考验?他有十足的准备,才有自信做后盾,才敢说出这样的话,而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就是一次自我的超越!想起自己以前总是给予书本和资料百分百的信任,如今终于明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就如小泽征尔一样,坚信真理,勇于反驳权威,这就是跟自己在进行一次赛跑!
回首往事,寒窗苦读十余年,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努力,加油。”不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唤醒自己,超越自己吗?
跟自己赛跑,身后的昨天会成为鼓励自己的动力;跟自己赛跑。眼下的今天会成为明天的警种;跟自己赛跑,前方的明天才会是自己所向往的。
人生路漫漫,尊重时间,大胆尝试、实践。坚信真理,就赢得了这场和自己赛跑的比赛。
【篇三:跟自己赛跑作文】
仔细想来,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比赛,阻碍我们的是胆怯和自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呐喊加油,鼓励自己,督促自己。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超越自己。
德国思想家,诗人歌德,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这是因为他非常珍惜时间,总是在孜孜不倦地写作,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的产业是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他把文学创作看作自己的使命,更看作是跟自己赛跑,所以他乐此不疲,奋斗不息。
而美国总统林肯也在与自己赛跑,并且取得了胜利。他一生都在为解放黑人奴隶而作争斗,他呼吁广大人民与黑人做朋友,让黑人与白人拥有同样的权力,于是他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而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就是一名黑人,他的名言就是“change”,这是他当上总统的原因之一。而现在,我要“change”,改变自己,跟自己赛跑。超越那个无知,懦弱,逃避现实的自己。
刘翔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田径赛中,取得了男子110米栏预赛第一,一名记者来采访他,说:“今天有点起风了,对你有没有影响?”刘翔回答:“我从来不考虑天气。”记者又问:“你们这个组8个人实力都比较弱,你是不是感到很轻松?”“翔飞人”霸气的答道:“我从来不考虑对手,我是跟自己赛跑。”可见,不仅普通人在超越自我,名人同样是在超越自己。
而在美国NBA球场上,也有一个与自己赛跑的人—麦迪,他曾经创造了35秒砍下13分的“麦迪时刻”,但他在这个赛季饱受伤病,遭人质疑,全明星赛也没有上场,但他在球场上无私助攻,球品极好的样子,已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他从来没有退缩过,他在证实那句话:“不会改变自己,要继续挑战自己的极限!”可见麦迪也在跟自己赛跑,并且不断地跟自己赛跑。
人生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有时候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困难一千倍,一万倍。人都有盲点,尤其是看不清自己的缺点,所以人生中最大的敌人通常来自于本身,若能克服自己的盲点和障碍,就能突破现状向前迈进。所以给自己一点掌声吧!做个跟自己赛跑的人吧!
【篇四:跟自己赛跑】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们一直在与别人赛跑,想超越别人。但是,比超越别人更难的是超越自己。跟他人赛跑时,也要与自己赛跑,这样你的马达才更有力!
作家刘墉在书中这样说过:“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跑的更快、更远。
古希腊著名雄辩家德摩斯梯尼,你知道他竟然有口吃和爱耸肩的毛病吗?他为了克服弱点,每天口含石子对着大海朗诵,无时无刻不断练习演讲,还常去观看别人演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五十年过去了,他终于成为古希腊最知名的演说家。
德摩斯梯尼的起点较普通人落后了一大圈,但他不断跟自己赛跑,唤醒自己,最终他超越了自己,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无独有偶,我国古代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也跟自己赛跑。
当年苏秦到秦国自荐失败,回国后“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可想而知,当时的苏秦该有多么的苦闷伤心。但他并未放弃,反而选择与自己赛跑。“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锥刺股,多么令人震撼的画面!终于,苏秦超越了自己,发挥出潜能,成为名流青史的人物。
相同的故事,也发生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蒙恬、枕着原木入睡的司马迁身上。我们并不难发现,一个人即使天资不高,起步很晚,但只要不断跟自己赛跑,一定能唤醒自己,超越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而那些不懂得与自己赛跑的人,天资再高,也会在人生的跑道上被别人甩到后面。
你知道英国科学家戴维吗?他年少英才、天资卓绝。笑气的发现为人类医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3岁被聘为副教授,42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从此以后,他沉迷于社交活动,几乎放弃了医学研究,后半生一事无成。反倒是他妒忌的学生法拉第成为了近代电磁学的宗师,这不是一个绝佳的讽刺吗?同样的乔治·贝斯特,一个足球天才,永远的曼联七号,22岁的欧洲足球先生,也因沉迷于酒色而后默默无闻。
在人生的跑道上,我们不仅要跟别人赛跑,还要不但的跟自己赛跑。不要松懈,不要懒惰,不要放弃;唤醒自己,超越自己,成就自己。跟自己赛跑的运动员们,你们的明天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