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乌江亭的作文

【篇一:项羽之死读后感】

项羽,楚国下相人,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他一生好战,“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但是在公元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项羽破釜沉舟,尽灭秦军精锐,用兵如神,是一个武力超群的壮士,一呼百应的将领。他胆气过人,勇武过人。他乌江边自刎,讲究名誉与气节,宁死不屈。他重情重义,非常爱自己亲人和战马。但是他非常自负自满,他从不听取别人意见。他也十分暴烈,有人触怒他,他遍杀死别人。

对于项王之死,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杜牧在题乌江亭中,一句“包羞忍耻是男儿”,认为,男儿应该,能屈能伸,包羞忍辱,而项羽却无法做到。而李清照在《咏项羽》中,认为做人必须有尊严,节气,生做人杰,死为鬼雄。而他是非常欣赏项羽的。

我认为,项羽自刎,是值得的。保住了自己的名气,名节。并被后人赞扬他的勇气,胆量。而假如他渡江走了,没死,就算他东山再去,也没有了以前的威严。也许还会苟且偷生的活着,与其这样,还不如壮烈的死去。

但是,项羽,不会做个好皇帝,他只能做英雄。他拒绝逃命的快船。拒绝同情与宽容,拒绝拥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世俗中的权谋与机变,在死神面,他不屑刘邦的违背信义,面对昔日部下和惊恐的追杀者,他从容淡定。而他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导致他不能做好的君王。

项羽,有优点也有缺点,既赞扬他的勇气,又批判他的自负。他是历史中的英雄,当年的败者赢得了人们心中的敬畏,而当年的赢家却随风湮没在时间的流逝中!

【篇二:接受熏陶,寻找距离】

这个寒假,最火的莫过于“中国诗词大会”。为了让我们也感受一下满腹经纶的滋味,提高我们的诗词鉴赏能力,我们牛通社的小记者和其他社团的同学们,在少儿图书馆的演播厅共赏诗词比赛。

主持老师首先帮我们回顾了以前学过讲过的咏史诗,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参加,但是我也很顺利地背出了《八阵图》,《赤壁》,《蜀相》,觉得很简单。然后主持老师给我们讲了楚汉战争,一直讲到项羽四面楚歌,在乌江自刎。她引出了今天的三首咏史诗《夏日绝句》,《题乌江亭》,《乌江亭》。除了解释诗的本意之外,老师给我们提问: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大家踊跃发言,答案也是各种各样,但是终究是紧密联系了每位作者的身份背景和所处的朝代。杜牧是唐代的诗人,比较狂放大气,所以认为项羽不应该自杀,应该忍辱负重,回江东卷土重来。李清照一女子,因为所处南宋,国破山河在,希望当时的朝廷能收复北方失地,而不是一味逃跑,所以认为项羽自刎,是英雄所为。而王安石作为一朝宰相,冷静分析,项羽为人残暴,失去了人心,所以认为项羽即使回江东,也未必能卷土重来。虽然这三首诗,我也会背,也知道字面的意思,但是我重来没有这样深刻的思考过。

赏过诗词之后,我们开始抢答诗词和问题。我能背出很多诗句,但是不会分析,不会回答问题,所以只好在下面听别的同学说。我很羡慕他们的自信。

激烈的比拼之后,选出了十二位同学参加“飞花令”。最让大家激动的令牌是“春”,十二位同学拿出看家本领,一个劲在想“春”的诗句。有人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人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有人答“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最后一位二年级的小姑娘夺得了胜利,成为擂主。

这次活动我感受了古诗词的博大精深,也发现学习了很多的历史故事,更对自己的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

【篇三:这里也有乐趣】

自打上从幼儿园起,我就开始接触古诗词了。一开始可能是出于好奇,但是上了小学后,我就觉得古诗词十分枯燥,又加上有些古诗词内部的真正含义,老师觉得我们听不懂,所以不讲,这使得在我心中又多了一层迷雾,让我愈发觉得无趣了,更何况要求背诵,我便开始有些厌恶古诗词了。

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个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古诗词。平时我很喜欢逛书店,那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随意地翻看了一下于丹老师写的《重温最美古诗词》,恍惚间被里头精美的插图与文字吸引。我当机立断,就买下了这本书。回到家后,我翻开书本静静品读,发现在古诗词中,那山、那水、那竹、那鸟、那情、那愁都是如此的美。迫不及待读完后,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没想到这世间最美的语言竟是这古诗词!我对古诗词的学习态度也慢慢转变了。

渐渐地,我识记了越来越多的古诗词,逐渐意识到古诗词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离不开诗的,我们现代人不能理解,是因为我们已不再会吃饭时吟诗,高兴时吟诗,悲哀时吟诗了。古诗文言简意赅,但又不失华美。古诗词不仅仅是美的,他们的背后充满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而学诗词最大的乐趣不就是思考,理解故事的过程吗?

《垓下歌》是第一首我依靠自己的力量查找资料,理解与感悟的诗。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给韩信、彭越封地后,汇集自己的诸多将领一路追击,在垓下将楚军层层包围。夜里,刘邦四面楚歌成功击溃了项羽军队的心理防线。在如此这样的绝境之下,西楚霸王项羽的内心苦苦挣扎:他只有一条出路,带着精兵冲出去,可他放不下心爱的虞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赋完此歌,泪流满面,带着28人来回冲阵,虽说依仗着力量,突出了重围,可还是被追兵逼到乌江亭边,项羽是个看重名誉的人,他不甘失败去见江东父老,于是在乌江亭边自刎。多么悲壮而惨烈的一生,这就是我从项羽《垓下歌》中读到的故事。

平日里,我很喜欢登山,而每次登山,我站在山峰,往下俯瞰周围的城镇、高楼都显得不那么高时,我总会想到诗圣杜甫的那首《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气势磅礴,流露出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激动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壮志豪情。我虽没有兼济天下之下之志,但我也热爱着祖国的山山水水。一个连自己国家都未饱尝的人又为何要出国呢?

品读古诗词,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联系,没想到这里也有乐趣!

【篇四:妙趣横生的诗词擂台】

2月18日,我在杭州少儿图书馆参加古诗词的鉴赏与擂台活动。老师先让我们学习了《蜀相》、《赤壁》、《八阵图》这三首诗中的一些字的意思,以及其中包含的典故,这些东西我会,但是后面教的几首,却让我学会了不少知识。接下来学习的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和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杜牧说“包羞忍耻是男儿”,但是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个人都写项羽,但是观点不同,杜牧说要像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包羞忍耻);但是李清照说人人都该像项羽一样宁死不屈。两个人的观点之所以截然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在的时代不同。杜牧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卷土重来是很可能的事情;而李清照生活在南宋时期,那些王公贵族们都是逃来逃去的,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她说如果有两个人跟项羽的气质一样的话,也许南宋就不会变成这样。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

后来,我们又开始抢答问题。我们高年级段的问题都比较难,有些题目令人抓耳挠腮。这些题目大多都是在考诗词的意思。我虽然没有被请到,在台下看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飞花令开始了,台上的同学们,不停地说,他们答不上来的时候我急得要命,毕竟我也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诗词迷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的活动终于结束了。在我小时候,是妈妈、班主任逼着我背诗。但是现在,我爱上了诗词。体会到了诗词的魅力!也许,诗词并没有实质的用处,但是他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古代文化,也懂得了一些道理。我喜欢诗词,不就是班主任老师和妈妈的功劳吗?

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对联是多么美妙啊!我们应该宣传它们,牢记它们。但是,不要只背诵而不理解诗词等内涵哦!

【篇五:静心倾听】

倾听,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来便具有的本能,所以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倾听。然而,静心倾听,却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

伟大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静心倾听是一种美德。”是的,静心倾听,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品德。因为学会静心倾听,不仅能够提高我们个人的基本素养,使我们显得更儒雅,更自信,而且静心倾听,还能使我们保持自己谦逊的内心,使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缺点。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静心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将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静心倾听,那么通往成功的道路将会更加平坦。可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学会静心倾听,我们通向成功的坦途,将会变得崎岖坎坷。那清末时期的项羽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项羽武艺高强,精通兵法,号西楚霸王。可是为人武断,刚愎自用,不能够静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像在鸿门宴上,如果他能够静心倾听亚父范增的计谋,将刘邦杀掉,那么就不会有后来自刎于乌江边的下场了。如果他能够静心倾听那乌江亭长的建议,沉船渡乌江,回江东。那么他就会很有可能东山再起。所以说,静心倾听,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静心倾听,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因此,静心倾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品德。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静心倾听,我们将在这名为人生的竞技场中,取得胜利。

静心倾听,是我们通向成功的保证,学会静心倾听,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技能。因此,让我们静心倾听,去探寻,去发现,去找到那通往成功顶峰的山路,攀上那名为成功的顶峰。

【篇六:人生若只如初见】

贝阙珠宫,青砖黛瓦,在岁月的轻笑中化为了断壁残垣;红粉佳人,千古豪杰,在时光的吟唱中化做了历史星辰,再也见不到初见时的美好。漫步在苍凉的深夜里,满身沐浴着幽蓝的星光,捧一泓清水在手心,透露出斑驳的光,那些交织在一起的,婆娑的印痕,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宿命。

初见,惊艳。曾经沧海,风雨再起,换了人间。想当年项羽,破釜沉舟,力拔山兮气盖世,最终落得乌江亭前含恨自刎;闻李白贵妃磨墨,仰天大笑出门去,换得当涂江中抱月而眠。人生就如同冬季漫天的飞雪,无论怎样的高贵浪漫,却无法敌过掌心的温度,得到了晶莹的白,却最终要化为一滩水渍。无奈有些人生,注定了无比绚烂的开头,却要以悲壮收尾。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冥冥中注定的一瞥,一个回头,定格在一瞬间,却又转瞬即逝,带走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美好。《那些年》中,沈佳宜的回眸一笑,让柯景腾牵绊了多年;沈佳宜在雨中的哭泣,也让柯景腾无比伤痛却因赌气无法言说,两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但相信那段日子会永远留在他们心中,因为他们为之笑过,哭过,奋斗过,挣扎过……不必担心有些感情如烟花般易逝,不必纠究笑与哭的真正含义,不必害怕青春如同华丽舞台般黯然谢幕。在对的时间、地点,遇上了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错的时间、地点,遇上了对的人,是一阵叹息。有时候,遗憾才让人生美好,笑容眼泪才让过往弥足珍贵。

人生若只如初见,必定是若干年后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时,最珍贵的记忆。或许若干年后,我们都已苍老了容颜,我们都已经历了成长,我们都大抵忘却了过往……将所有的烦恼化作了嘴边的淡然一笑,人间便少了仇恨感伤,只留下初见时的一泓柔情。我们的生活也像是一座围城,围城里的人来来往往,总有人使我们遇见,也有人默默离开,我们能遇见的人太多太多,能记住的人太少太少,因为我们早已把自己置身于围城内,等待着美丽的邂逅,却没有注意到有些人已转身离去。初见时的美好永存心间,便是对围城中走出去的人最美好的怀念。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尽管人生变幻多端,难以捉摸,但这一切的过往总让人珍惜。在过往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我们爱过,恨过,疯过,也累过;我们遇见了很多人,也错过了许多人。但只要带着这份初见的美好,淡然离开,留下无限的想象,也就留下了无限的希望。

人生若只如初见,终成永世难忘的记忆。

热门推荐
1以早为话题的作文
2今夜月儿圆
3新学期,新打算
4在聆听中成长
5收获告别
6向日葵的日记
7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8中国梦,我的梦
9小熊过河记
10游泳趣事
11时思基地实践活动
12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13遇上碎片化生活
14记一次游戏抢椅子四年级作文
15我为祖国点赞
16自编童话故事
17我的妈妈作文
18爱祖国
19陌上花开,彼岸花落
20做人从向往天空开始
21寒假趣事作文
22第一次摆地摊
23学会微笑
24给自己一个微笑
25火车上的年味
26一封家书表孝心
27考试的启示
28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29假期泰山游记作文
30新学期新梦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