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楷书的作文

【篇一:汉语】

汉语,是我们中国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主要语言。中国汉语,是博大精深的,是意义深刻的,是精益求精的。要想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就必须从汉语入手。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唯有它能发展成一门“书法艺术”,在各位书法家笔下,汉字更是魅力四射。隋唐时期,我国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健。

柳公权以楷书见长。唐穆宗很赞赏他的书法,曾问他笔法。柳公权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后人把颜书和柳书并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精密。据说,宋朝人将他们二人的楷书用作印刷字体,称之为“宋体字”。

欧阳询也是隋唐的书法家,他先学王羲之的书法,后学北朝碑刻,融会贯通,笔法方圆兼济,结构严谨匀称,对后世影响较大。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迹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像《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他的“三吏”“三别”就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白居易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他的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

中国汉语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汉语,可以增加汉语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篇二:中国汉字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种文化都好似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在中国历史这顶皇冠上熠熠生辉,每一颗珍珠都光彩夺目。但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最为光彩的当属中国的汉字文化。

比起英文的26个字母,希腊文的26个字母,中国的汉字数目达到上万个。并且不像其他国家的文字那样冰冷,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是有温度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远古时期,中国人民用结绳来记事,小事一小结,大事一大结。但这种方法并不可靠,时间一长,有许多事难免会忘记。在这时黄帝的手下出现了一个官员叫仓颉,他由看到动物的脚印受到启发,创造了一些符号,并将此方法传给了族人。于是,人们再记事时就方便多了,黄帝也为此大为赞赏。到了后来,殷商时期,出现了另一种新文字——甲骨文,该文字以刻在龟甲上而得名。再到后来,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字体。就这样,从最开始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楷隶行草篆,每一种字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态。正如人一样,有了生命之后,还要活得更精彩,还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其实,每一种字体类比于人身上说就像各种不同的动作。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它的形态就像军人踢的正步,一丝不苟,干脆利落;隶书就像自由体操运动员做的动作般舒展,但又不失韵律美;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像一个正在散步的人,随意却又不失章法;草书,特别是狂草,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像一个正在奔跑的短跑运动员奔放,在奔放中能充分的体现出作者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而篆书就像一个学问深厚的老者般稳重。

虽然汉字有这么深厚的学问,但是前几年,国人貌似不怎么重视这一点,提笔忘字,错字,有不会写的不是查字典而是查手机,电脑。电子阅读也渐渐地成为一种潮流。殊不知,这样只会离我们的根越来越远,但国人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乎,从2013年开始全国各大电视台争先推出汉字书写大潮。从中央十套的《汉字听写大会》到湖南卫视的《汉字英雄》等,在一次次的汉字听写热潮中,人们逐渐体会到了汉字的魅力。不仅如此,就连学生最常见的考试中,也不乏对汉字书写的重视,中考的改错字题、高校自主招生的书法题,这些都体现了国人对汉字的重视。

中国汉字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汉字的发展史,就是汉字的发展、繁荣和应用的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汉字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流传下来不可多得的遗产。作为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把汉字真正当做中华民族的瑰宝来传承,为汉字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使汉字文化能够被更多的人来接受,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只有被更多的人接受,汉字文化才能称得上是文化。社会要发展,并不只是发展经济,还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其中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精神生活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向中国汉字文化致敬!

【篇三:推开汉字王国的大门】

推开汉字王国的大门,看见的全是汉字。看着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它们跃然于纸上。谱写着美妙的旋律。汉字是花丛中的仙子。撒下祝福给大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再到楷书。所有的种类都有各自的特点。篆书的特点是龙飞凤舞,隶书的特点是工整,楷书的特点是抑扬顿挫,楷书的特点是豪放,行书顿挫连缀。

可能有些笔画在你眼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在书法家眼中,横如茫茫海洋,竖直插云霄,撇似蓝天月亮,捺如雄鹰展翅。

汉子的构成很多,有象形字,指示字,形声字,假借字,转注字。其中,形声字占的比重很大。汉字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花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雨给我们带来凉爽,光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夜晚带来的是黑暗。

汉字王国有很多谐音的歇后语,比如,老虎拉车一一谁赶(敢),小苏的爸爸一一老苏(输),小葱拌豆腐一一一青(清)二白。现代有人用谐音打广告。卖衣服的把“依依不舍”,改为“衣衣不舍”。摩托店将其乐无穷改为“骑乐无穷”给。卖蚊香的将“默默无闻”,写成“默默无蚊”。

汉字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艺术瑰宝,它们像一个个欢快的精灵在纸上跳跃推开汉字王国的大门,你会看到一个个更有趣的汉字们,他们为我们龙的传人谱写着华丽的篇章。

【篇四:书法伴我成长】

不经意的相约

小时候,常听到当老师的妈妈感慨:如果一手字能写得漂亮,那么在课堂上就能更加洒脱自如了。而我恰恰受妈妈“左撇子”遗传的影响,左手用起来远比右手灵活。于是在上学后,妈妈要我拜小方老师门下,当时还懵懵懂懂的我就此与书法有了约会。

浅尝并未辄止

原先上书法课也是很枯燥的,每星期两节课,在纸上涂字,然后是笔砚常洗。但小方老师的讲课倒是出奇得吸引人,课堂上时不时能爆出幽默的笑声。于是洗墨的日子,也随着笑声走过,我的笔力也在老师的鼓励声中,有所提高。但真正让我喜欢上书法是第一次书法考级。记得那次参考的作品是行书,而我们平时练的是楷书,还没有正式接触过行书。一看到那绕得像麻花一样的字,我心里暗暗叫苦。我小声地抱怨,这次作品的字,怎么以前没有练过啊?我会写得一团糟的。陈老师也真是的。但在下笔写的时候,突然有一种灵感涌上我的心头。我才发现,行书、楷书虽然字体不同,但是字的生命相通的。行书看似杂乱,实则行云流水,气息通畅,也非常适合我的假小子性格。我于是一气呵成,潇洒地写完了这幅作品。由此我感到,其实字也是有生命的。只有用心去写字,才能与它心灵相通。于是,我喜欢上了书法。

如影相随,伴我成长

随着练书法的年头的增加,我对书法又悟懂了许多。其实书法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体现。书法中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如书法中的“中宫紧缩”,让我们明白了人要能屈能伸;“灵活多变”的笔法,让我们知道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要从多种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大章法中“中心对齐”,不也正有人心齐,泰山移的意思吗?现在我的书法水平也提高了很多,而我对书法的理解也越来越丰富了。与其说是练字,不如说是追求一种美,追求一种勇攀高峰,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书法让我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一次次的磨练。

书法,伴我成长!

【篇五:我爱汉字作文300字】

每当我拿起笔写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汉字,它们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纸上跳着、笑着。我真不想把它们框在方框里,让它们舒展身体,享受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正是这些来之不易的汉字,让我们受益匪浅。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到后来出现仓颉造字,人类对文字的追求从没停下过步伐。从殷商时期开始,有了一种形象生动的文字,而且是刻在甲骨、兽骨上的,称之为甲骨文。之后是金文,是刻在青铜、石鼓上的一种文字。篆书和隶书古色古香,有了笔画顺序。草书笔画连绵、龙飞凤舞。楷书盛行于唐朝时期,十分端庄秀丽,而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每个汉字都有它独特的美。从一个小小的“龙”字,使人看到了一条瞪着双眼,怒目而视,锋利的爪子,而且备受中国人的崇拜,中国人也被称为“龙的传人”。

古诗更能体现出汉字的美,表达出更深刻的情感。

诗人把情感都寄托在文字上。比如思乡时,我们会吟“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荷花时,我们会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颂友情时,我们会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诗句无不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汉字,你是我们的朋友;汉字,你是我们的传统;汉字,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爱你——汉字!

【篇六:真是绝了】

“太厉害了!”同学们连声称赞。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同学们正在称赞我们班黄冠雄的毛笔字呢。

黄冠雄个子很高,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别看他容貌普通,却是我们班的毛笔字高手,也是唯一可以让我称“绝”了的人。

这一节是语文课,何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解有关毛笔的知识。突然,何老师问:“我们班毛笔字写得最好的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黄冠雄。”只见何老师从抽屉中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说:“黄冠雄同学,请到讲台上来写一幅你写得最好的毛笔字。”黄冠雄随即起身,正准备去拿他的毛笔和宣纸,何老师却说:“不用拿你自己的笔和纸,用我这儿的。”我们不禁为黄冠雄捏了一把汗——黄冠雄不用自己用得最熟练的笔和纸,能写得像以前那么工整、美观吗?却只见他不慌不忙,自信地走到了讲台上。慢慢地拿起了老师的毛笔,熟练地进行了吸墨、刮墨等动作。他轻轻地提起笔,试了试墨,然后开始写字。看!他用笔尖轻轻地接触宣纸,不停地悬肘,一个个小巧的字就这样诞生了。我们围上去,看他写的字,一个个工整美观。再看他,虽然这么多人都围上来看他写字,可他却丝毫不紧张,头也不抬,依旧专心致志的埋头写字。终于写完了!大家朗读着他写的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读完他写的诗,大家不由地啧啧赞叹。他的字虽小,却无一字少了回笔、笔锋等重要元素,一看写的就是楷书,颇有点古风古味,如果再配上一张竹简,那就更好了!

记忆的闸门把我拉回到三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去黄冠雄家玩,顺便采访一下他的写字秘籍。步入他的房间,只见到处都挂着他写的字。有他写的大字,有他写的小字、有他写的古诗、有他写的对联……往里走一点,只见在窗户的左面墙上,有一扇门,走进去,原来是他的练字房。房间中央有一张大木桌,桌上摆着许多未完成的楷书。再看旁边颜真卿书法的照片,一比对,写得真是有模有样,不愧是我们班的“小颜真卿”呀!此外,他的书桌上还摆着草书、隶书、小篆、大篆等字体,而且个个都写得工工整整、十分美观,真是各种字体都会,真的是“绝”了!

“太厉害了!”同学们的欢呼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抬头看到何老师也满意地笑了起来,称赞道:“这字写得确实不错。”

每当我想起黄冠雄那天写字时的情景,想起黄冠雄家里的情景时,都不由地在心里为他竖起了大拇指——“真是绝了!”

【篇七:翰墨飘香】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耀进来,打开窗,微风伴随着阳光的温馨在书房里弥漫着。回到书桌前,铺开雪白的宣纸,倒上墨汁,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翩然起舞。阳光明媚,翰墨飘香,如此,甚好。

书法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门艺术,畅游在书法的世界里,我们既欣赏了无数名家名作,又陶冶了情操,修身养性。

初次与这古老的传统艺术结缘是在二年级暑假。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书法。那天一进教室,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墨香,这墨香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目光转向讲台,老师提起笔,在纸上书写着,笔尖在纸上飞舞着,轻轻一按、一提、一个转折,一个散发着墨香的大字就出现眼前,霎时间,我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尝试。大概从那时起,我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师常说:“书法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确,书法仿佛真有种特殊的魔力,沉浸在书法的国度,我不再烦躁,极耐心地书写着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

后来,我有从楷书慢慢迷上了隶书。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八分,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扁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短速。隶书既不像楷书工整严谨,又不像行草那般行云流水,这可让我好生不习惯。

起初我总是认为,隶书定与我无缘,我那急躁劲儿,怎适合隶书?带着对自己的不自信,我开始了练习隶书的征程。每天,阳光点点照耀在身上,淡淡墨香相伴。一个月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我临摹的隶书终于与帖有几分相像了。渐渐地,我迷醉在那古色古香的碑帖中,书法越发使我着迷,似乎有点不能自拔了。

提一支笔,蘸一点墨,铺一张纸,随心所欲地挥洒,墨香氤氲,一切都是那么恬静美妙。

宁静岁月,与墨交友,甚好。

【篇八:中华汉字】

古今历史的长河,在演变的,是我们的汉字。我走进文字的世界,见证中华的汉字。

(1)甲骨文

甲骨文跳出来,自豪地说:“我可是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了。我是约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大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选入《世界记忆名录》,提到文字,我可是必不可少的呀!怎么样?我很了不起吧?”

(2)金文

这时,金文也出来了,它也介绍:“我是专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合金更坚固,做成青铜器,笔道直,瘦且直,细而硬,呈平直,可方可圆,可正可反,是不是也很厉害呢?”

(3)隶书

这一说,隶书也忍不住夸起了自己:“我呀,写出来的字可漂亮了,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必不可少,起源为秦朝,现在还会在书法中出现呢!我在文字史中十分重要!”

(4)草书

听它一说,草书也小声嘀咕起来:“我也很好呀!我是最难写的书体,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狂草’吧!我要写好,像‘狂草’那样,就必须掌握‘简化、快速’的特点,我分‘章草’与‘今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想写好我,可是很难的!”

(5)楷书

楷书也出来了,说:“我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更趋简化、横平竖式,可作楷模,也就是你们如今写的汉字,硬笔书法了。”

从甲骨文到楷书,古今往来,时间的长河,文字的演变,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字,就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开始。

【篇九:一次难得的机会】

星期六的早上,我和爸爸来到外婆家,照顾腰椎骨折的外婆。

中午的时候,妈妈电话打来说:“诸葛老师说要向乡里推荐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宣传栏,老师把你推荐上去了。”我听到这个消息都有点不敢相信,心里还有点小小的激动。后来妈妈又说乡里的陈小华书记让我写“茶花小镇,幸福竹马”这八个字,写好后送到书记办公室。

听了这消息我赶紧吃中饭,吃完马上和爸爸回家了。回到家,我便开始认认真真地练了起来,心里想着一定要把字写好来。大约练了一个小时,觉得差不多了,我便写到宣纸上,写好后马上和爸爸送到乡政府陈书记那里去了。

到了陈书记办公室,他热情地接待我们,我把写好的字给陈书记看。陈书记认真地看了一会儿,对我说:“整体写得还不错,要是‘小、竹、马’这三个字再改一下就更好了。”书记接着说,“我们是想把你的字做出来,然后做到方下店的那一百二十米的长廊上。但是你这行书可能有些人看不懂,所以你回去用楷书写一张再送过来。”我连忙说:“好的,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务。”于是我就和爸爸回家了。

回到家我就开始准备写楷书了,楷书都两年没写了,该好好练了。直到星期一早上,终于写好了,但心里还是担心陈书记看了会不满意。再次来到陈书记办公室,没想到陈书记看了连声称赞,夸我写得好,我听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陈书记说:“这字先挂我办公室,到时候定下来再跟你们联系。”妈妈说:“好的,如果有需要随时联系我们。”临走的时候书记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哦!”我说:“好的,我会的。”跟书记说了再见我们就回家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然我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

【篇十:中国民族文化】

中华大地,流淌着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族,铭记着儒释道的生生不息,中国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文化底蕴。

我热爱文学历史,因为它令我深深沉醉。从孔夫子的人生哲学,跨越到了大唐繁荣的丝绸之路。一幅幅画面印在我的脑海:屈原浓浓的爱国情令我赞赏有加,汉武帝的盛世辉煌让大中国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岳飞的鞠躬尽瘁的确实现了母亲对他的愿望——精忠报国。

我还酷爱诗词歌赋,《诗经》305首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让我回味无穷;那迢迢牵牛星更表达了两人的互相惦念;曹操观沧海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永远在我耳中回荡。

说起民族文化,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那三年如一日的软笔书法。从刚劲有力的欧体楷书到那线条柔美的褚体楷书;从行书的行云流水到连绵不断的狂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伟大书法家把这书法的种子一直播撒,让更多书法爱好者,学习它,钻研它,传承它!

它,民族文化,得到许多中外友人的共鸣与敬畏,正是这块中国的玉石瑰宝,让我们如浩瀚长江的历史永远向前奔流!

热门推荐
1我爱你常熟
2微笑的价值
3童年趣事
4以爱为话题的作文
5我的理想
6我是熊猫
7学雷锋
8水母给人们的启示
9多一点勇气
10我真想我的季节我作主
11我与书的故事
12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3贴春联的作文
14贵州之旅
15我的梦想
16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7美好的一天
18暑假趣事作文
19我身边的小足球迷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
21好朋友
22选择
23因为慢
24蜘蛛
25秋天来了作文
26窃读记
27社区的傍晚
28感恩父母
29我们的约定
30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