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悟成长】
人生是一本书,而我,便是那个思绪万千的读者,瞳孔里是墨黑的铅字,像黑蝴蝶一样纷飞在我的脑海里,读着读着,恍若隔世。
经典,似乎已是我不可缺少的一份,每次沉浸其中,便会沉淀了怅惘,荡涤了烦躁,让我在一次次品味中,感悟着成长,使我的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实。
初读戴望舒的《雨巷》,便被那亦真亦幻的少女所怔住了。“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丁香般的淡淡忧愁在使人的笔下弥漫开来,“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一首朦胧的诗,正像那一杯淡淡的清茶,清醇恬静。诗人在无奈中还略带着些许期盼啊,即使是在那个政治风云激荡的时代,他仍有着对未来渺茫的希望。
“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这样写道。他告诉我,“谦卑”只是在成功的同时,不要过分的渲染,有自信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战,而不是骄傲,轻狂。
翻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我仿佛看到了老渔夫在84天没钓到鱼的情况下,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时的兴奋的样子,可是绑在船边的大鱼太大,血腥味太浓,在归程中又遭到大鲨鱼的攻击,可是他并没有灰心,最后回港时傲然带着鱼骨上岸。“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老人虽然是老了,可是他的灵魂是坚强的。他用鱼叉,用桨柄,用短棍,实现了他的人生准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六则》中我感受最深的一则。高山之高,是因为他能容下每一块小石头;大海之阔,是因为他不排斥任何一条溪流。要想有高山的风采和大海的渊博,就要在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就像古人所说:几个人一起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师。俗话说的好,能者为师。多学习,多思考,把别人的长处收为己用,这才是明智之举。
阳光里有着最蓬勃的生命,它熠熠闪光,照亮世界。
一本本经典,散发着悠悠的光热与清香,就像四季的花,悄然地盛开在回家的路上。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与经典相濡以沫,憧憬梦想,等待未来。
经典,是彩虹似的梦,它把我的人生涂上绚丽的色彩,或悲或惧,或喜或忧,千变万化的颜色便是我人生中亮丽的章节。
【篇二:心中有景,花香满径】
寻梦的旅程,我在执念中起航。
雾海中的灯塔散发诱人光芒,我坐在船的一头用力划桨,繁重的行李被我抛在船的那头。痴望灯光忽远忽近,不知那是寓意梦想的希望还是海市蜃楼的浮华。远方被笼罩在夜幕里,充满未知和迷茫。
是什么给予我力量?欲言又止的冲动还是坚定信念的风浪?
船桨激起涟漪,波纹一圈圈的散开,弯曲的弧度恰似未来莞尔一笑。内心的敏感与脆弱抽打在我的身上,遍体鳞伤却又安然无恙。我坚信梦想会给我抬头仰望的力量。冷风清醒了我的思绪,疲倦和睡意被吹散进星辉,荡然无存。
目光在无尽的大海上游走,无意瞥见耀眼星光。夜空点缀着几颗星辰,星辰点染了整片夜空充盈在我的视野。丢下船桨,屈身爬到船头想要看清它们的轮廓,极力远眺却只换来茫茫大海中一阵无力叹息。
不食人间烟火的梦想会像星光一样璀璨吗?贮藏梦想的灯塔会像雾霭一样缥缈模糊吗?我不知道,想独自寻找,却又惧怕答案残忍无情。
颓坐着,像脱线的木偶。回头看来时的路,平静没有波澜,内心泛起一丝酸涩,涣散无神的眸中多了层水雾。耳畔又响起临行前许下的豪言壮志,放弃的念头瞬间哑口无言,毕竟残存温热的桨柄是我无法割舍的记忆和梦想。
那就继续吧,嗯,为了最初的梦想。或许答案并不重要,我只是想给自己的行程画上完美句号。
空气中灰暗的尘埃为我退出一条路,通向那座魂牵梦萦的灯塔。压抑心头的乌云也释然了,我继续挥动船桨,目的地却不再是灯塔,而是远方。
世界充满鸟语花香,寻梦的路却艰辛坎坷。有时对未来很向往,有时却又很怅惘。为了探寻结果挥洒汗水,其实结果只是用来见证汗水的里程碑,只是一座站台,一个停靠点。
既然懂了过程,结果有无有何妨?
毕竟,心中有景,处处花香满径。
【篇三:我学会了拉桨】
因为上数学课,我中断了赛艇训练,一个多星期没有训练。今天,我来到拉桨池学习拉桨,想尽快赶上进度,学会拉桨。
站在桨池旁,姐姐先教我装桨。为了让我看得清楚,她一边慢慢地把桨柄的柄套插进桨架里,一边温柔地地对我说:“把桨柄的柄套插进桨架里,这样桨才能固定住,不会滑来滑去。要注意桨柄的方向,要让桨叶侧着,平着就划不动了。”我恍然大悟,感觉一下子学会了。我用力地把柄套往桨架一顶,并侧起桨叶。嘿,这像张飞的丈八尺矛一样长的桨就乖乖地钻进了桨架里。我美滋滋地坐进滑座,迫不及待地双手握住桨,准备拉桨——上次,另一个姐姐教我双手拉桨,我一节课也没学会。姐姐微笑着说:“我们先练左手,你先挺直背向前,再伸直手臂向前。“我全神贯注地听着,一下就做好了标准的复位动作。我利用上次拉桨的经验,提起手臂,让桨入水。姐姐告诉我:”不用刻意提桨,这样反而放慢了桨入水的速度,只要手腕放松,桨就会自己掉下去。“我试了试,果然这样!哇,我又学会了最专业的提桨!接着,姐姐又一步步教我拉桨,按桨,复位……等我左手很熟练了,才教我练习右手。我一握住右桨,就滑得标准极了。紧接着,姐姐就教我双手拉桨,说:”双手拉桨的时候,要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我听了茅舍顿开——上次拉桨时,我左右手老是打架,这样一上一下,不就很协调了吗?我按照姐姐说的划桨,两只桨在水池里流畅地来回划动着……姐姐喜笑颜开地看着我,忍不住对后面的大姐姐说:”这小孩真聪明,一学就会!“
我非常感激这位姐姐,她把拉桨的动作分解成小的步骤,循序渐进地教会了我拉桨。我也明白了学任何知识都要循序渐进,不能图快。
拉桨的一大套动作是复杂又繁冗的,要把这一套动作的学习过程写清楚,写完整,从写作的角度来讲比拉桨还难。上次写滑雪,没有在叙事中把动作写清楚。这次写拉桨,把拉桨的动作分解开来,分成大的三个步骤,然后在每个步骤拎重点详写,其他步骤略写,突出文章的中心:循序渐进,终于写清楚了学拉桨的全过程。这也算是这个暑假写作上的一个大进步吧。